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冷库(共8页).docx

    • 资源ID:14385860       资源大小:25.0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冷库(共8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各类火灾事故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依据现场实际及风险评价四级分类如下: 级(特别重大):无; 级(重大):冷库、生产区;级(较大):配电室;级(一般):办公区。1.2 发生的可能性1.2.1 冷库根据(GB50016)中,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冷库为氟利昂制冷,氟利昂为惰性气体,火灾分类为戊类;存放物品为肉类,属于丙类。公司厂房耐火等级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各项消防器材均可有效使用,并定期检查。火灾可能性较低。1.2.2 配电室配电室属于电气火灾,主要诱因是由漏电、短路,雷电,员工操作不当。公司各项制度齐全,定期对电气项目专项检查,按规定进行防雷检测,配电室较空旷。火灾可能性低。1.2.3 生产区生产区主要为冷冻后的肉类加工,主要工艺流程为解冻,剔骨,切片,包装。火灾诱因主要为设备漏电或人员违章操作。公司厂房耐火等级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各项消防器材均可有效使用,并定期检查。火灾可能性较低。1.2.4 办公区火灾诱因主要为设备漏电或人员违章操作。公司厂房耐火等级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各项消防器材均可有效使用,并定期检查。火灾可能性较低。1.3 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3.1 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能导致生命、财产损失;其中生产区由于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及由于混乱造成的人员踩踏等事故发生;着火过程中易产生烟气,如人员吸入肺部造成呼吸不适甚至使人窒息或烧伤事故; 着火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易造成环境污染。1.3.2 事故的影响范围 事故周边独立单元或多个单元。2. 组织机构及职责与一洲鼎鲜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相同。3. 应急处置程序3.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车间主任,当车间主任迅速向设备部报告(紧急情况也可越级上报),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和各位成员通报事故信息,现场应急指挥员和应急人员到场,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受伤人数、伤势情况、现场救援人员采取的措施等)。3.2 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进行应急救援工作。并迅速判断事故性质与类别,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做出部署并向各相关单位及人员发出预警。涉及周边群众生命安全的,应及时请求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疏散。3.3 一洲鼎鲜各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各专业救援组应在第一时间按以下要求协同开展工作。3.4 工作现场发生火灾事故,现场工作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拨打“120”等社会急救电话),应报告如下情况: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位置、时间、人员及受困情况、波及范围、处理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和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1 火灾处置程序1) 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2) 按指挥人员要求,警戒组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及向有关部门报告,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处置领导小组联系。3) 各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4) 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灭火人员中毒,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5) 疏散组应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 6) 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7) 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抢救伤员等,救援行动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应尽快撤离火灾现场。4.2 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1) 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2) 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3) 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 4) 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5) 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6) 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口罩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7) 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抢险。4.3 仓库着火处置措施1) 落实火灾危险区域隔离措施,仓库内物品迅速转移,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2) 现场人员可以用湿口罩、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将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走或爬行穿过危险区向安全地带疏散,如果门窗、通道等出口已被烟火封住,被困人员可向头部、身上浇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再进行疏散。 3) 据储存物品的特性和储存情况,采取针对性灭火措施,扑救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面具,防止因吸入烟气导致中毒窒息。 4) 灭火时,应手提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离燃烧区5米左右时放下灭火器;使用前,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预先松动,喷射时,要将喷射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不流残火,以防复燃。在扑救油类等液体火灾时,不要直接冲击液面,防止液体溅出,若在室外应从上风处向下风方向喷射。 4.4 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的处置1) 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2) 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3) 可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4) 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5) 当人员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用水等各种物体扑盖灭火。切忌盲目站立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灼伤。如有人员烧伤时,快速将伤员撤离火灾现场,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有利于以后的院内治疗;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120。 6) 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直到病人清醒或医院、医疗组接手为止。5. 注意事项5.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参加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口罩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5.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 应根据火情、火势情况,选择合适的抢险救援器材。2) 在危险区域以外才可设置应急照明灯。3) 大多数易燃、可燃液体火灾都能用泡沫扑救。其中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应使用抗溶性泡沫扑救,如醇、醚类火灾。4) 可燃气体火灾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扑救。5) 有毒气体和酸、碱液可使用喷雾、开花射流或设置水幕进行稀释。6) 遇水燃烧物质,如碱金属、碱土金属火灾,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进行扑救,应使用干粉、干沙土或水泥粉等覆盖灭火。7) 遇水反应物质,如乙硫醇、乙酰氯等,与水或水蒸气接触能发生反应,产生有毒或易燃气体。因此,此类火灾不能用水扑救,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水泥粉、干沙土等扑救。8) 粉状物品,如硫磺粉、粉状农药等,不能用强水流冲击,可用雾状水扑救,以防止发生粉尘爆炸,扩大灾情。5.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 应急救援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抢救受伤人员。2) 应急救援时应注意,防止事故扩大。 3)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5.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5.4.1 判断病人意识、心跳、呼吸是否停止如病人突然倒地或抽搐后,可用指甲掐鼻唇沟处,如毫无反应为意识丧失,无胸腹部呼吸动作为呼吸停止。在颈动脉摸不到脉跳为心脏停止,颈动脉最易摸到的位置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当确定病人意识已完全丧失,无心跳、无呼吸或仅有极微弱缓慢的心跳和呼吸时均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可以先用中等力量拳击心前区,若心脏不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尽快向医院求救。5.4.2 胸外心脏按压1)病人仰面平卧,最好躺在硬地或硬板床上,以加强按压效果。按压部位:成人在胸骨的上2/3与下1/3的交界处;2)抢救者用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手指翘起,另一手掌置于前手背后,双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掌的正上方;有节律、垂直地施加压力于病人胸前。抢救者跪在病人一侧或站在一侧,按压力量要适中,能使胸骨下降35厘米为宜;3)每一次按压与松弛相接,时间各一半,松弛时手掌根部不用力,但不要离开胸部,使胸骨自然回到正常静止位置,按压次数为每分钟80100次;4)注意事项:按压力量不宜过重或过轻;按压部位一定要准确;要耐心地持续按压,及时在运输途中也不能间断。5.4.3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应与胸外心脏按压配合同时进行(二人抢救)或相继进行(一人抢救)。1)通畅气道:病人平卧,肩颈部垫一软垫,使病人头向后仰;抢救者用一只手抱在病人后颈部,另一只手掌放在病人前额部稍用力向后压,使病人头后仰,或者一手拖住病人下颌用力上举,一只手向下压痛人前额;也可直接提捏舌头,牵引舌根离开会咽部;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口、鼻、气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病人口腔、鼻孔中可能有痰液,血液或呕吐物等,应及时给予清除。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病人气道通畅后,一只手的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抢救者深吸气后将口与患者之口紧贴后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同时看病人胸部抬起;吹气完毕,抢救者之口离开病人之口,手指松开病人鼻子,完成一次人工呼吸,吹气和间歇的时间约为1:2,每分钟约为1216次,每次吹气量为8001000毫升。3)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配合两人抢救时,一人专做人工呼吸,一般每按压心脏5次,吹气一次;吹气时心脏按压暂停,吹气完毕,恢复心脏按压。如一人抢救,则按压心脏15次,吹气2次,交替进行。4)注意事项:一定要保持气道通畅;口对口要严密不漏气;必须能观察到病人胸部随吹气、排气而有起伏。5.4.4 抢救有效的判定大脑活动,如瞳孔由大变小,触动眼睫毛时眼皮有闪动;肌肉张力增高;正常呼吸或大呼吸;四肢挣扎等;大动脉能摸到搏动;口唇指甲由紫转红等。如有上述症状,应继续坚持抢救,直至恢复心跳,呼吸基本正常。5.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 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的救援人员均必须接受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和训练;2) 严禁单独行动;3) 现场应准备特效解毒剂和其它急救医药用品,并有医护人员待命;4) 选择上风、侧风方向作为救援路线,同时应从上风、侧风方向抢救或引导撤出中毒的人员;5) 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报警时要使用防爆电话,或避开火灾、爆炸危险区域才进行报警;6) 向密闭、有限空间强制通风换气时禁止使用纯氧,避免氧中毒;7)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8)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组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5.6 应急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 1) 清点人数; 2) 对救灾中受伤人员进行医疗观察; 3) 清点应急器材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新和维护。 5.7 其他特别警示的事项 1) 救援中要记录好抢险救的人数,作业中要轮流作业; 2) 及时发布有关事故信息;3) 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冷库(共8页).docx)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