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2017(共4页).doc
-
资源ID:14390667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粤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2017(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注意:本提纲的内容要求背诵、默写!5.1大自然的奇迹 1、 生命的多样性有什么作用?P4这些不同的生命相依而生,共同构成了地球生物链。每一个物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正视生命的多样性,保证了地球生态的完整和活力,使我们这个星球生机勃勃,缤纷美丽。2、 人类有什么独特的价值?P4人类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改造环境。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智力也得到了发展,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人类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体共同构成了这个美丽而神奇的生命世界。3、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也依赖于自然。P54、 为什么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P5人类的一些浅见和随心所欲的行为,导致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人口数量的激增、资源的过度开发、科技手段的不合理使用等,既污染了自然环境,又破坏了生态平衡,以致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威胁。5、 人类应怎样尊重自然?P5我们要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6、 为什么要珍爱生命?P6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护卫生命。人生短暂,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换发光彩,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7、 怎样正确对待生命?P6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能放弃生的希望。我们要善待他人的生命。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帮助。我们还要善待一切生命。5.2保护自我1、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如何防火、防水、防气?P14(1) 防火:在家里不能随便玩火。一旦发现火情,要及时逃生,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2) 防水:要知道家里的水源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漏水情况,应迅速关闭总开关,等家长来处理。(3) 防气:要懂得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知道炉火、煤气灶的正确使用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冬天也不例外。2、 我们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P14骑乘交通局或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或天桥、隧道,不闯红灯;骑自行车不逆行,不抢道,不闯红灯,不骑车带人;乘坐骑车、飞机时,要系好安全带。3、 进行其他户外活动时,避险要注意些什么?P14参加体育锻炼或比赛时,要做好“热身”,以防运动损伤。要留心器材是否安全,不做有危险性的动作。在户外时,要注意观察周边环境,留心潜在的危险,注意避开水流、火源、高压线、高空坠物、松动的广告牌等危险物体。4、 青少年面临哪些侵害?P155、 面对这些侵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应对呢?P15 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给侵害者可乘之机。 侵害发生时,要首先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要利用一切条件向别人求救,及时报警。 如果侵害已经发生,要及时脱离侵害者的控制范围,稳定情绪,与自己的监护人取得联系,告知他们具体情况。6、 遇到灾难的宏观做法: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更不能丧失求生的意志。遇到灾情要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并积极自救。掌握一些自救常识,能帮助我们在危急关头挽救自己的生命。7、 三种具体灾害的应对方法(火灾、水灾和地震中的自救常识) 详见P165.3健康地生活 1、 如何正确理解健康?健康的标准是什么?P22一个健康的人,既要身体发育良好、机能健全,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在注重身体保健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情况。2、 哪些行为可以促进我们健康?P22正确的行为可以促进健康。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强壮,减少疾病的侵扰;积极沟通、及时疏导可以缓解内心冲突,保持心理平衡;多帮助别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可以使自己走出个人的小天地,体验到交往的乐趣。3、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P23有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卫生习惯。原理烟酒。不要沉迷网络。4、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重要意义?P24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我们预防疾病,保持生命活力,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6.1 花季雨季1、 一个人从13岁前后到18岁前后这个生命阶段被称作青春期。这是一个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是人的身体、头脑和心灵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P32 2、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身心会发生哪些变化呢?P32 身体进入快速发育期。 认知能力显著提高,开始思考更加复杂的问题。(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会探讨某种观念是否正确、某种行为是否恰当,以及真假、善恶、美丑等更加抽象的问题。) 心理上追求自我独立。(“我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也开始重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这促使我们从父母和老师护卫的羽翼中脱离出来,确立独立的“自我”)3、青春有哪些喜悦?我们可以享受到青春的哪些喜悦? P33 我们的体格更加高大,体能更加充沛,可以参加更多的体育运动; (体) 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智更加成熟,能够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智) 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对人生和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德) 4、如何享受青春的喜悦?P33 我们可以亲近大自然,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 我们可以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我们可以与好友一起学习、游戏,感友谊的美好珍贵; 我们可以阅读书籍、聆听音乐、欣赏绘画,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5、 青春有哪些烦恼?(生理烦恼、心理烦恼)P33一时还不能适应身体的快速发育;对自己的性发育充满困惑;容易与父母、老师发生冲突。 6、如何消除青春的烦恼?走出青春的烦恼方法P33-34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变化。对于身体的变化,我们不必感到惊慌,也不必用一些行为来掩饰。 要主动学习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卫生常识,建立起对青春期的科学认识。 对于偶尔萌生的生理和心理冲动,要积极调适。 6.2男生女生 性别 交往1、青春期后男生女生存在哪些差异?P40一般来说,进入青春期的男生会变得高大强壮,行动富有力量,表现为阳刚之气。男生通常表现出勇敢、坚强、富有责任感的一面。女生会变得亭亭玉立,行动温婉柔和, 表现出阴柔之美。女生通常会表现出 温柔、细腻、富有同情心的一面。2、 男生和女生在智力水平上并没有高下之分,在社会地位上也应该是平等的。P403、 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着一些客观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P404、 男生女生交往有什么意义?P40男生女生之间可以优势互补,互为映衬。学习和吸收一些异性身上的优秀品质,对自我人格的健全发展是很有利的。我们要树立起优势互补的意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发展得更加全面。5、男女女生交往的原则和尺度有哪些?P41 男生女生之间的交往应该是正常、自然的。 男生女生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友爱互助。 要有性别差异的意识,在交往中懂得优势互补。 要把握好男女之间交往的分寸,不可与异性同学过分亲昵,更不能对异性同学施以言语、身体上的猥亵行为。6.3让青春绽放 友谊 创新 梦想1、 朋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P48朋友是我们的“知心者”,与我们分享快乐,共度悲伤,让我们免除孤独,感受温暖。朋友可以与我们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一起进步。朋友还会扩大我们的交际圈,提高我们与人相处的能力。2、 与朋友相处的基本原则与恰当方式有哪些?P48 朋友之间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应该总在付出,而另一方总在索取。 我们要把握好亲密的尺度,真正的友谊是纯洁的、美好的,不应该掺杂庸俗的想法。 朋友关系也要讲原则,符合法律、道德和各种社会规范的要求,我们不能以“友情”为借口做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事情。3、 青少年为什么要创新?P49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青少年富有生命的活力,是社会的未来,我们要激发自己的潜能,勇于创新。4、 青少年如何创新?P49青少年的观察能力和 思考能力都很强,我们要多留意身边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头脑。 青少年特别富于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的重要源泉。突破陈规,迸发灵感,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角度、发散性地思考问题。 青少年有很强的求知欲,向前人学习有助于我们创新。不断学习,才能有充足的知识储备。5、 梦想有什么重要作用?为什么要树立梦想?P50(1)梦想使我们的人生方向,是我们扬帆远航的目的地,在远处召唤着我们;(2)梦想是我们的人生动力,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充实、有意义。6、 如何实现梦想?P50高远的梦想要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来实现。7.1调控情绪 情绪 情绪调适 乐观健康的心态1、 什么是情绪?P58人对外界事物的情感反应就是情绪。 2、 人的基本情绪有四种:快乐、愤怒、恐惧、悲伤。P583、 情绪有什么特点?P58人的心理世界是复杂的,还会产生更加复杂的情绪。 情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4、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当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体验到积极情绪;相反当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体验到消极的情绪。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我们为什么要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P59过分消极的情绪,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损害。情绪过分激烈或者过分淡漠,过分多变或者过分单一,也都容易发展为不良的心理状态。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生理状态。6、情绪是可以调控的。P597、 如何正确地调控自己的情绪?P59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 学会换位思考。 转移注意力。 合理宣泄。7.2磨砺意志 挫折 意志 磨砺意志1、 人生难免有挫折。2、 挫折对人有什么影响?P66 挫折对人的影响有两重性。它固然会给我们的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但也能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挫折往往是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3、 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P66有的人会向挫折屈服,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有的人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地努力。4、在挫折面前不被挫折打败,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这要求我们有坚强的意志。P665、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P66 (为什么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助于我们战胜挫折?战胜挫折需要哪些优秀品质?)一个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人,能够自觉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而不依赖他人的督促;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坚强而有韧性,不轻言放弃,能够遇事果断,不徘徊犹豫;能够很好地自我克制,自我约束。6、怎样才能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呢?P67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向自己调整,向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开刀”。)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持之以恒 ,善始善终。7.3自立自强 自立 自强1、 什么是自立?P75 自立就是懂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渐从父母的呵护中脱离出来,最终成长为独立的人。 2、 什么是自强?P75自强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3、 自立自强有什么重要性?(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P75两个角度:个人和国家、民族(1)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2)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不被挫折和苦难打到,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3)自强不息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4)自强不息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绵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4、自立和自强有什么关系?P75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5、 怎样学会自立?P75-76克服依赖心理。 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作决定的能力。6、怎样培养自强精神?P76志存高远。 追求生活中细微的进步。 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8.1法律保护我们 未成年人 保护 责任1、未成年人指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P842、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什么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P84(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2)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的幼弱时期,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因此,需要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3)在家庭、学习和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4)未成年人一旦犯罪,将会给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是什么?P8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了社会各方面对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P855、 家庭保护P85作用:家庭保护的作用在于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基本内容: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1)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要关心、尊重和教育未成年人,(2)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订婚等。6、 学校保护P85地位:学校保护是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重要方面。要求:(1)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不得歧视有缺点、有困难的学生,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2)学校应当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3)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4)学校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7、 社会保护P85-86作用:社会生活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详见P86) (2)社会要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3)社会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8、 司法保护P86含义: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保护对象: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离婚、继承案件中的未成年人)要求:(1)国家机关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2) 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3) 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子女的意见。(4)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8.2明辨是非,远离犯罪 严重不良行为 犯罪 刑罚1、 青少年要警惕和远离的不良诱惑有哪些?P93过度的物质享乐、媒体上不健康的信息、毒品、赌博、宣扬色情和暴力的网络游戏。2、 不良诱惑有什么危害?P93(不良诱惑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不良诱惑诱发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 什么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P93(1) 不良行为是指严重违反纪律,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对他人和社会有一定危害性,尚不够行政处罚的行为。(2)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3) 与不良行为相比,严重不良行为在程度上更严重,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更大,未成年人一旦有了严重的不良行为就已经是违法。如果未成年人做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害人身权利等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则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不良行为(尚未违反法律)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3、 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留意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和行为习惯的细节,对不良诱惑坚决说不,遵守法律的规定和道德的要求,让自己远离不良诱惑。4、(补充)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上坏思想、坏习惯;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不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因此,有了不良行为尤其是严重不良行为,要及时加以改正,不能任其发展。5、什么是犯罪?P94犯罪是指那些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依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6、犯罪的三个特征是什么?P94(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如如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行为,就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触犯了刑法。刑法是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犯罪的根据依据。(3)应该受刑罚处罚。刑法不仅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而且规定了某个罪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7、刑罚P95定义: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性的惩罚。意义:可以及时制止犯罪分子继续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有序。也可以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遏制其他犯罪行为。分类:(1)主刑。 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即可附加适用,也可独立适用。)8.3学会防卫和避险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1、 正当防卫: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P1002、 正当防卫是有限度的。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P1003、 未成年人在面对不法侵害进行正当防卫时要注意什么?P100未成年人在进行正当防卫时,尽量不要与侵害人发生暴力冲突,而是要善于观察情况,以智取胜,并设法尽快向家长、老师或公安机关求救。4、 我国法律对紧急避险作了哪些规定?P101(1)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2) 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和所损害的利益,都是合法利益,但有大小之别。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两害相权取其轻”。(3) 紧急避险也是有限度的。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