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省会计继续教育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共13页).doc
-
资源ID:14409383
资源大小:14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3年福建省会计继续教育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共1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判断题: 1、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 题目解析: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 2、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是事业基金。错 题目解析: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是专用基金。 3、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不适用于公立医院这类事业单位。错 题目解析: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由财政部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4、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对 5、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只有“决策有用”,没有“受托责任”。错 题目解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所以既有“决策有用”又有“受托责任”。 6、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非流动资产。错 题目解析: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属于货币资金,所以是流动资产。 1、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对)2、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对) 3、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 对)4、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对) 5、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 对) 6、 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对) 7、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对)8、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净资产项目应当分项列入资产负债表。( 对)9、支出或者费用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对)10、事业单位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的,应当正确归集开展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数;无法直接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或比例合理分摊。 ( 对) 单选题: 1、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是(B )。 A、其他收入 B、财政补助收入 C、事业收入 D、经营收入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A )作为记账本位币。 A、人民币 B、美元 C、英镑 D、单位自选 3、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是(D )。A、事业支出 B、其他支出 C、上缴上级支出 D、经营支出 4、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的是(C )。 A、事业支出 B、其他支出 C、上缴上级支出 D、经营支出 5、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是(A )。 A、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B、其他支出 C、上缴上级支出 D、经营支出 6、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 )进行计量。C A、公允价值 B、出售方的账面价值 C、取得时的实际成本 D、评估价值 1、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A)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A.1年内(含1年) B.2年内(含2年) C.3年内(含3年) D.4年内(含4年) 2、不属于货币资金的是(D)。 A.库存现金 B.银行存款 C.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D.低值易耗品 3、不属于无形资产的是(D)。 A.商标权 B.著作权 C.土地使用权 D.在建工程 4、( A)是指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 A.应付职工薪酬 B.应收账款 C.预付账款 D.长期借款 5、(A)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A.结转资金 B.专用基金 C.滚动基金 D.增值基金6、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A)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 A.目标 B.原则 C.态度 D.方法7、事业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A)日期。 A.公历 B.农历 C.任意 D.以上选项都不对8、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A)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A.人民币 B.美元 C.欧元 D.任意货币9、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体现了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B)。 A.重要性 B.可比性 C.谨慎性 D.原则性10、( A)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损益11、( C)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A.固定资产 B.金融资产 C.存货 D.无形资产12、( A)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A.收入 B.支出 C.资产 D.负债 13、(B)是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A.会计准则 B.财务会计报告 C.宪法 D.刑法 14、(A)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D.附注 15、(C)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D.附表 16、( A)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 ) A.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B.财政补助收入 C.事业收入 D.上级补助收入 17、(A)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A.事业支出 B.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C.上缴上级支出 D.经营支出 18、(A)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A.资产负债表 B.现金流量表 C.附表 D.辅助报表 19、(C)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A.资产负债表 B.现金流量表 C.附注 D.辅助报表 20、(A)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A.事业单位预算 B.事业单位决算 C.事业单位审计 D.事业单位统计 21、事业单位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A)。 A.支出预算 B.资产预算 C.负债预算 D.净资产预算 22、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 A),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A.收支平衡 B.收大于支 C.收小于支 D.都不正确 23、(B)是指事业单位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 A.事业单位预算 B.事业单位决算 C.事业单位审计 D.事业单位统计 24、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由( A)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A.主管部门 B.销售部门 C.审计部门 D.统计部门 25、不属于财务分析指标的是(D )。 A.支出完成率 B.资产负债率 C.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 D.公积金提取比例 多选题: 1、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包括(ABCD )。 A、长期投资 B、在建工程 C、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除包括相关性和理解性外,还包括( ABCD)。 A、真实可靠性 B、全面性 C、及时性 D、可比性 题目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除包括相关性和理解性外,还包括真实可靠性、全面性、及时性、可比性。 3、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负债包括(BD )。 A、借入款 B、长期借款 C、长期投资 D、长期应付款1、修订会计准则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 ABCD )。 A.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 B.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C.与新财务规则相协调,便于事业单位执行 D.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2、与原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主要作了调整的内容包括(ABCD)。 A.明确根据新会计准则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B.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应当反映受托责任,同时兼顾决策有用 C.合理界定会计核算基础,与财务规则相协调,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事项)、行业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D.合理界定了会计要素,考虑到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行业事业单位,其会计要素应当以“费用”替代“支出”,明确了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3、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 ABCD )。 A.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B.举办(上级)单位 C.债权人 D.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4、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AB )。 A.流动资产 B.非流动资产 C.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 5、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包括( ABCD )。 A.长期投资 B.在建工程 C.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 6、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 ABCD )。 A.事业基金 B.非流动资产基金 C.专用基金 D.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7、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 ABCD )。 A.财政补助收入 B.事业收入 C.上级补助收入 D.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8、事业单位的支出或者费用包括( ABCD )。 A.事业支出 B.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C.上缴上级支出 D.经营支出 9、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BC ) A.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声明; B.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 C.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D.资产负债表 10、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 ABCD )。 A.短期借款 B.应付及预收款项 C.应付职工薪酬D.应缴款项11、关于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短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 B.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务 C.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 D.应缴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应缴未缴的各种款项,包括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款项、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12、关于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负债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长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 B.长期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 C.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D.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 B.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各项财政补助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结转和结余资金 C.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项收入与各项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D.非财政补助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非专项资金收入与各非专项资金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B.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C.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D.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A. 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支出或者费用,应当在其发生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B.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C.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 D.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根据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第三条、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统称会计制度)等,由财政部根据本准则制定。第四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第六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第八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第九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第十条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或者。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1质量要求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十五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第十六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第十七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1资产第十八条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第十九条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第二十条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短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项债权,包括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存货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第二十一条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在建工程是指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无形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以支付对价方式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取得资产时所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等金额计量。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的,其计量金额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第二十三条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1负债第二十四条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第二十五条事业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第二十六条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短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务,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应付款项和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应缴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应缴未缴的各种款项,包括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款项、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第二十七条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长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长期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主要指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租赁款。第二十八条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1净资产第二十九条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第三十条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来源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非流动资产基金是指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各项财政补助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结转和结余资金。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项收入与各项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其中,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非财政补助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非专项资金收入与各非专项资金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第三十一条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净资产项目应当分项列入资产负债表。1收入第三十二条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第三十三条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他收入是指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第三十四条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在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进行计量。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应当在提供服务或者发出存货,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者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进行计量。1支出费用第三十五条支出或者费用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第三十六条事业单位的支出或者费用包括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是指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上缴上级支出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其他支出是指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经营支出以外的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第三十七条事业单位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的,应当正确归集开展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数;无法直接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或比例合理分摊。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应当配比。第三十八条事业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进行计量。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支出或者费用,应当在其发生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1财务报告第三十九条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会计信息的文件。第四十条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第四十一条财务报表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等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一)资产负债表;(二)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三)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第四十二条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列示。资产和负债应当分别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第四十三条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应当按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的构成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情况分项列示。第四十四条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第四十五条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声明;(二)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三)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第四十六条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1附则第四十七条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八条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准则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第四十九条本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5月28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同时废止。1 谢旭人 2012年12月6日 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必 要性和原则 (一)修订的背景 (二)修订的必要性1.促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标准的内在一致性。 2.促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为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中出现的、会计制度 尚未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 4.符合国际惯例,并为我国未来政府会计准 则的制定奠定基础。 18 (三)修订的原则 1.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 2.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3.与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协调。 4.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19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的重大变化 (一)扩大了准则的统驭范围 第三条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 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统称会计制度)等, 由财政部根据本准则制定。 原准则仅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准 则将统驭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 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0 (二)首次确立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 会计目标的两大观点 1. 受托责任观 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 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2. 决策有用观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 信息 21 第四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 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 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 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 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 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22 (三)重新界定了会计基础 原准则第十六条 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 付实现制,但是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 责发生制。 第九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 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 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 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23 (四)首次建立了“费用”要素 考虑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些采用权 责发生制,有些采用收付实现制,且事业 单位会计制度也非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为 增强准则统驭性,新准则将旧准则中的 “支出”要素修改为“支出或费用”要素。 第十条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 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24 (五)首次提出了六个质量要求 新准则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突出 问题,强化了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 要求。在对原可靠性、及时性、可比性、 相关性、可理解性原则要求进行重新表述 和排序的基础上,增加了“全面性”要求, 强调“将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 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25 1.可靠性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 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 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 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6 2.全面性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 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 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 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 27 3.及时性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 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 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28 4.可比性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 具有可比性。 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 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 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 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 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同类事业单位中 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 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 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29 5.相关性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 当与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 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0 6.可理解性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 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 和使用。 31 此外,考虑到事业单位并无自行根据 业务事项的重要性而调整会计报表格式的 权限,从而取消了旧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 原准则第二十条 对于重要的业务事项, 应当单独反映。 32 (六)新增了“在建工程”资产类别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 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 形资产等。 在建工程是指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 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 (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 备安装工程。 这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要求,为 各会计制度将基建项目并入会计“大账” 提供了依据。 33 (七)统一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一般原则 适应统驭范围扩大的新定位,也考虑 各会计制度的具体情况,新准则不再对各 会计要素所包括的具体项目的确认计量原 则(交由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规定,而是 统一规定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一般原 则。 34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 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 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 以支付对价方式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资 产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 按照取得资产时所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 价值等金额计量。 35 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其计量金额应 当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 运输费等确定; 没有相关凭据的,其计量金额比照同类或类 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 确定; 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 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 名义金额入账。 36 (八)首次引入了折旧和摊销要求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 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 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 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真实反映资产的 消耗水平提出了统一要求,有利于为加强 资产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行公共产品 或服务成本核算提供信息支持。 37 (九)调整了净资产项目的构成 第三十条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 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 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 (细化财政基金与非财政基金的核算。)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 途的净资产,其来源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 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非流动资产基金是指事业单位非流动资 产占用的金额。 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 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 39 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各项财 政补助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 的、须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结转和结余资 金。 40 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 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项收入与各项支出相抵 后的余额。 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 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 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 非财政补助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 以外的各非专项资金收入与各非专项资金支 出相抵后的余额。 41 新准则适应统驭范围扩大的新定位, 对各会计制度净资产构成中的共性项目作 了规定,其中: 1、适应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增加了“财政补 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等项目,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 2、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相协调, 将原“固定基金”修改为“非流动资产基 金”。 42 (十)首次引入了财务报告概念 借鉴企业会计改革和国际惯例,新准则 引入了“财务报告”概念,规定:“财务 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 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会计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 收入费用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并 完善和统一了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体系构成及列报格式。 43 1.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上,为了增 强报表结构的合理性,明确资产负债 表由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大要素构 成, 44 2.首次引入了流动性分类标准,对资产和 负债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第十九条和二 十五条) 为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开展对事业 单位财务状况、财务风险等的分析和评价, 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统一按 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 债/非流动负债。相应地,旧准则中的“对 外投资”也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 投资”。 45 3.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增加了“财 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这一变化兼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更为完整,以 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 需求。 46 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1.适应范围 第二条 2.内容及定位 第三条 3.财务报告目标 第四条 4.会计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第五条 (2)持续经营 第六条 47 (3)会计分期 第七条 (4)货币计量 第八条 5.会计基础 第九条 6.会计要素 第十条 7.记账方法 第十一条 48 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 第十二条 2.全面性 第十三条 3.及时性 第十四条 4.可比性 第十五条 5.相关性 第十六条 6.可理解性 第十七条 49 第三章 资产 1.资产定义 第十八条 2.资产分类 第十九条 3.流动资产 第二十条 4.非流动资产 第二十一条 5.资产计量 第二十二条 6.折旧和摊销 第二十三条 50 第四章 负债 1.负债定义 第二十四条 2.负债分类 第二十五条 3.流动负债 第二十六条 4.非流动负债 第二十七条 5.负债计量 第二十八条 51 第五章 净资产 1.净资产定义 第二十九条 2.净资产的构成 第三十条 3.列报 第三十一条 52 第六章 收入 1.收入定义 第三十二条 2.收入的内容 第三十三条 3.确认和计量 第三十四条 53 第七章 支出或者费用 1.支出或者费用定义 第三十五条 2.支出或者费用的内容 第三十六条 3.归集和配比 第三十七条 4.确认和计量 第三十八条 54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 1.财务报告定义 第三十九条 2.财务报告构成 第四十条 3.财务报表 第四十一条 4.资产负债表 第四十二条 5.收入支出(费用)表 第四十三条 6.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第四十四条 7.附注 第四十五条 8.其他要求 第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