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共2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编号:ZJ/MP0022010内 审 检 查 表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编号:ZJ/MP0022010内 审 检 查 表 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Himil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手册目录与依据标准对照表章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手册目录标准对照表GB/T24001-2004/ISO14001:2004 GB/T28001-20010.1前言0.2批准令0.3授权书0.4公司概况1范围1 范围1 范围2引用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4EHS管理体系要求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4.1总要求4.1总要求4.1总要求4.2EHS管理体系方针4.2环境方针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3EHS管理体系策划4.3 策划4.3 策划4.3.1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4.3.1环境因素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3.3目标4.3.4职业健康安全方案4.4 实施与运行4.4 实施与运行4.4 实施与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1结构和职责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2培训、意识和能力4.4.3沟通和信息交流4.4.3信息交流4.4.3协商和沟通4.4.4文件4.4.4文件4.4.4文件4.4.5文件和资料控制4.4.5文件控制4.4.5文件和资料控制4.4.6运行控制4.4.6运行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检查和纠正措施4.5检查4.5检查和纠正措施4.5.1监测和测量4.5.1监测和测量4.5.1绩效测量和监视4.5.2合规性评价4.5.2合规性评价4.5.3不符合、事故、事件、纠正和预防措施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4记录控制4.5.4记录控制4.5.3记录和记录管理4.5.5内部审核4.5.5内部审核4.5.4审核4.6管理评审4.6 管理评审4.6 管理评审内 审 检 查 表 编号:ZJ/MP0022010部门通用部分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41总要求·部门的简介、人员数量、主要加工产品等概况; 24.2EHS管理体系方针·检查是否有文件化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否向本部门员工传达方针·员工是否知道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抽查主管、部门员工。34.3.1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是否主动根据本部门的特点对环境因素、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识别,是否考虑了活动、人员、设施、正常状态、非正常状态、过去及将来等情况;·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是否书面文件和记录表格;·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是否登记;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含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否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地实施。·是否传递给相关部门。·是否有相应的运行控制、应急相应程序文件。4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获取渠道是否可以满足要求;·如何使相关人员及时获悉并得到新获取的法规;·有无相关法规及标准清单并检查其是否充分;·是否保持定期跟踪、更新;·是否得到了有关的法律法规文本·是否有漏识和失效的·法律法规是否确认到了条款54.3.3目标、指标和方案·检查有无文件化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了解在有关职能和层次是否建立目标;·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符合方针的要求,目标是否考虑该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目标、指标是否尽可能量化;·目标和指标是否包括了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有无文件化的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否针对其目标制定并能实现其目标,是否合理、有效和可行;·管理方案中是否明确规定了职责、方法和时间表;·管理方案是否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等。·管理方案是否按规定的方法、措施和时间进度实施。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 编号:ZJ/MP0022010部门通用部分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6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的职责是否规定,并形成文件;·职责和权限的规定以何种方式传达;·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如何表明其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员工代表是谁;其职责是什么;·重要环境、重大危险岗位职责是否有规定。·各部门主管、重要岗位人员是否了解岗位职责。74.4.2能力、培训和意识·是否有培训计划,并按时间实施;·是否进行环境和健康安全方针和相关程序的培训;·具有重要环境因素,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和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岗位或职工是否受到相应培训;·是否进行了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见4.4.7)方面的作用和职责的培训;·特殊工种员工的培训和技能;·考察有关职能与层次的员工,特别是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岗位员工,是否具备相应的意识和能力等;·培训活动是否有记录,是否有效果验证的方法;84.4.3沟通和信息交流·内部交流的方式、交流内容;·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渠道是否通畅;·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如何文流;·与员工协商和交流的内容以及记录;·员工是否了解谁是员工代表以及管理者代表;·影响工作场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有无与员工协商;·涉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的外部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答复是否完整;94.4.4文件·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清单以及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有无采用电子媒体的文件,确认其是否有效。104.4.5文件和资料控制·各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受控,关键岗位是否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文件和资料的标识及查找方法;·失效文件的管理情况;·文件发放、更改、修订的管理和控制,是否有文件清单、发放和回收记录;·对出于法规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档案文件和资料的管理等。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通用部分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14.4.6运行控制·有哪些运行控制程序(含作业指导书);·是否覆盖了与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对组织活动、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是否考虑其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等;·检查形成文件的运行控制程序,是否规定运行准则,评价运行控制的充分性; ·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岗位是否明确,是否建立了相应程序;·根据受审核方的运行与活动查下列记录:- -危险废物设置、转移记录及处置方的能力或资质;-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主要能源、资源使用统计分析记录;·现场查看,根据受审核方的运行与活动,可重点的观察重点下列内容:- -散发的气味;- -排放的粉尘;- -废水排放的去向;- -废水的颜色、浑浊度、漂浮物;- -环保设施的运行;- -生产设备是否有异常的跑冒滴漏;- -地面上是否有洒落的油类或原材料;- -固体废弃物暂存点的标识、分类存放;- -化学品的标识、存放点的条件,是否有危险化学品的MSDS;- -人员安全防护是否到位- -本部门的员工职业性健康管理是否按规定正常运行。- -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依据要求运行·查法律法规要求的有关运行记录·本部门工作区域内是否有基建施工,是否接到相关的通报,采用何种方式通报;·设备运行情况,管理规定和记录是否健全。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通用部分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2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是否有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隐患;已识别的潜在事件或紧急情况有哪些;·应急准备相应规定是否可行、可操作;·是否确定了与异常、紧急情况有关的工作岗位;·是否定期测试这些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是否发生过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是否进行过评审。·可行的演练有那些?是否进行过,查看演练记录。·是否有相应的应急设施、材料,是否有效;·岗位人员的能力测试,是否了解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具体规定;了解应急设施、材料的使用。134.5.1监测和测量·事故、疾病、事件和健康安全的历史的统计监视;·有没有监视和测量设备,对此类设备有没有进行校准和维护记录;现场查看仪器设备的状态和状况;·意外环境事件、事故的次数、投诉次数;·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能源与资源的使用量、使用率,以及废物利用率;·目标指标符合情况的的监视测量:实施情况,查看有关检查记录、统计分析记录;·管理方案的实现情况;·监视测量中发现的不符合的处理要求。144.5.2合规性评价·评价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能力;·评价结果判断是否符合承诺、是否合规,不符合哪些法规;若不合规,是否采取了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154.5.3不符合、事故、事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否知道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程序;·是否明确各类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的责任部门,职责是否明确;·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处理、调查以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情况;·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风险评价、有效性评价;·因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的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更改情况。·了解对各种不符合进行处理与调查,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职责与权限;·查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是否找到根源、是否防患于未然;·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是否涉及对相关文件进行了修改,是否按规定进行实施并记录。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通用部分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64.5.4记录控制·记录是否完整,填写是否正确、字迹清晰、能准确识别;·记录的保存是否有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否便于查找和借阅,并能确保防止丢失和损坏;·记录有无保存期的规定,规定是否合理、归档部门、地点是否符合妥善保存的要求等;·所有记录是否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和可见证性。·记录是否有可追溯性(记录时间、记录人)174.5.5内部审核·审核计划的安排是否全面合理,是否覆盖全部核心要素和部门;·不符合报告的描述以及判定是否准确,不符合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审核报告结论是否合理,是否按程序发放给相关部门管理者等;184.6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有无文件化的管理评审结论;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 编号:ZJ/MP0022010部门总经理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41总要求·公司的简介、人员数量、主要产品等概况;·公司是否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编制有体系文件·手册是否签署后下发执行,执行日期?·是否任命了管理者代表,是谁,职务;24.2EHS管理体系方针·检查是否有文件化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方针是否包括了两个承诺的内容,是否阐明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总目标;·方针的内容是否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相适应;·采取什么方式向全体员工传达方针,了解各层员工是否理解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采取什么方式使相关方能获得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检查有关的规定或记录;·高层、各管理层是否了解实现和保持环境方针的措施。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 编号:ZJ/MP0022010部门环境安全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34.3.1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管理者代表·组织是否建立了主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包括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更新的要求;·组织是否根据组织的特点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是否考虑了活动、人员、设施、正常状态、非正常状态、过去及将来等情况;·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评价的方法是否适宜,是否确定了通过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措施加以控制的风险,是否合理;·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是否登记;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含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该组织的现场和周边是否有特殊环境要求;·是否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地实施。·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是否有更新,识别评价是否充分、准确。·是否传递给相关部门。·是否有相应的运行控制、应急相应程序文件。4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建立并保持了识别、获得和更新法规及其他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程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获取渠道是否可以满足要求;·如何使相关人员及时获悉并得到新获取的法规;·有无相关法规及标准清单并检查其是否充分;·是否保持定期跟踪、更新;·与部门以及相关方有关的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确定。·是否得到了有关的法律法规文本·是否有漏识和失效的·法律法规是否确认到了条款 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 编号:ZJ/MP0022010部门环境安全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5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检查有无文件化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了解在有关职能和层次是否建立目标;·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符合方针的要求,目标是否考虑该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目标、指标是否尽可能量化;·相关方的观点是否得到考虑;·目标和指标是否包括了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实施目标和指标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财务资源是否能保证;·目标和指标是否实现、实施实现情况。·有无文件化的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否针对其目标制定并能实现其目标,是否合理、有效和可行;·管理方案中是否明确规定了职责、方法和时间表;·管理方案是否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等。 ·管理方案是否按规定的方法、措施和时间进度实施。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6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组织结构,体系覆盖的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的职责是否规定,并形成文件;·职责和权限的规定以何种方式传达;·最高管理者的责任是否明确;·有无管理者代表的授权及职责规定;·管理者是否为实施、控制和改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如何表明其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员工代表及其职责;·与相关方沟通的过程;·管理者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重要环境、重大危险岗位职责是否有规定。·各部门主管、重要岗位人员是否了解本部门、本岗位职责。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环境安全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74.4.3沟通和信息交流·内部交流的方式、交流内容;·组织是否有协商和交流程序;·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渠道是否通畅;·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如何文流;·与员工协商和交流的内容以及记录;·员工是否了解谁是员工代表以及管理者代表;·影响工作场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有无与员工协商;·涉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的外部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答复是否完整;·了解有那些外部相关方·与相关方沟通的渠道、内容以及记录等。·外来信息是否处理,是否记录了处理决定。(查环保局、安监局等政府部门来文的管理)84.4.4文件管理者代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核心要素并符合其要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明确;·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清单以及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有无采用电子媒体的文件,确认其是否有效。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环境安全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94.4.5文件和资料控制·是否建立和保持了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各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受控,关键岗位是否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文件和资料的标识及查找方法;·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期评审的安排;·失效文件的管理情况;·文件发放、更改、修订的管理和控制,是否有文件清单、发放和回收记录;·对出于法规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档案文件和资料的管理等。104.4.6运行控制·有哪些运行控制程序(含作业指导书);·是否覆盖了与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对组织活动、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是否考虑其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等;·运行标准是否明确,实际运行是否严格按程序执行;·检查形成文件的运行控制程序,是否规定运行准则,评价运行控制的充分性; ·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岗位是否明确,是否建立了相应程序;·对于组织所购买和(或)使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中已识别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是否建立控制程序,有没有实施;·上述程序有无支持的作业文件。·相关方是否有管理程序;·是否对相关方提出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是否将有关要求告知相关方,并且有相关方签字;·判断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程度。·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查有关文件、记录和现场·根据受审核方的运行与活动查下列记录:-原材料清单及采购记录,是否有禁用的有毒有害原材料; -危险废物设置、转移记录及处置方的能力或资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主要能源、资源使用统计分析记录;-生产运行记录废水、废气等治理设施运行记录等;·现场查看,根据受审核方的运行与活动,可重点的观察重点下列内容:-散发的气味;-排放的粉尘;-废水排放的去向;-废水的颜色、浑浊度、漂浮物;-环保设施的运行;-生产设备是否有异常的跑冒滴漏;-地面上是否有洒落的油类或原材料;-固体废弃物暂存点的标识、分类存放;-化学品的标识、存放点的条件,是否有危险化学品的MSDS;-人员安全防护是否到位-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依据要求运行·查法律法规要求的有关运行记录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环境安全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14.4.7应急准备和响应·已识别的潜在事件或紧急情况有哪些;·应急准备相应规定是否可行、可操作;·是否确定了与异常、紧急情况有关的工作岗位;·组织是否制定了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与程序,程序中有无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内容;·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是否进行了评审;·是否定期测试这些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有没有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导致的更改变化有没有协商或沟通。·是否发生过事故或紧急情况;·是否进行过评审,事故发生后是否进行过评审。·可行的演练有那些?是否进行过,查看演练记录。·各相关部门、岗位是否有相应的应急设施、材料,是否有效;·是否有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隐患;·岗位人员的能力测试,是否了解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具体规定;了解应急设施、材料的使用。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环境安全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24.5.1监测和测量·监视测量的管理方式统一,还是分级管理;·有无绩效监视和测量程序;·是否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例行监测;·是否对运行控制程序准则、应急程序及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是否对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例行检查;·是否对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进行定期检查,发现不符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置;·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的统计监视;·有没有建立监视设备的控制程序,对此类设备有没有进行校准和维护记录;现场查看仪器设备的状态和状况。·有无监测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台帐·是否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环境保护投资、职业健康安全设施装备投资·意外环境事件、事故的次数、诉讼次数·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能源与资源的使用量、使用率,以及废物利用率·目标指标符合情况的的监视测量:实施情况,查看有关检查记录、统计分析记录;·管理方案的实现情况;·监视测量中发现的不符合的处理要求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环境安全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34.5.2合规性评价·是否建立了评价程序,程序是否规定了评价的时机、频次、方法、信息来源等;·评价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能力;·评价结果判断是否符合承诺、是否合规,不符合哪些法规;若不合规,是否采取了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评价范围和内容是否覆盖了(4.3.2)所识别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按程序要求进行了评价;·查评价过程与结果的有关记录。144.5.3不符合、事故、事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管理者代表·是否建立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是否明确各类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的责任部门,职责是否明确;·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处理、调查以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情况;·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风险评价;·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因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的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更改情况。·了解对各种不符合进行处理与调查,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职责与权限;·查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是否找到根源、是否防患于未然;·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是否涉及对相关文件进行了修改,是否按规定进行实施并记录。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环境安全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54.5.4记录控制·是否有记录和记录管理程序;·记录是否完整,填写是否正确、字迹清晰、能准确识别;·记录的保存是否有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否便于查找和借阅,并能确保防止丢失和损坏;·记录有无保存期的规定,规定是否合理、归档部门等;·所有记录是否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和可见证性。·记录是否有可追溯性(记录时间、记录人)164.5.5内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是否制定了内部审核计划并按其实施;·审核频率或时间间隔的规定;·内审依据、内审范围、审核组组成及分工;·是审核是否立足重要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审核计划的安排是否全面合理,是否覆盖全部核心要素;·审核员是否经过培训,与受审核的部门有无直接责任;·检查表是否包括要求审核的内容和要求;·不符合报告的描述以及判定是否准确,不符合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审核报告结论是否合理,是否按程序发放给相关部门管理者等;·内部审核的效果,可信性和有效性。·内审员的能力、经验及独立的判断。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环境安全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74.6管理评审总经理·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有无文件化的管理评审结论;·管理评审的主持人员及参加人员;·为进行管理评审所收集和准备的资料;·管理评审计划及内容;-是否包括了内审的结果-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体系的有效性-外部变化的信息-管理体系是否持续适宜、充分、有效-改进的方向等。 ·输入要求·管理评审的结论以及提出的改进要求;·改进要求的实施情况等。·结论是否对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是否包括了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要求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人力资源部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4.4.2能力、培训和意识查培训、意识和能力及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是否建立培训程序,并考虑职责、能力、文化程度以及风险的不同情况的要求;·是否有培训计划,并按时间实施;·是否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相关程序的培训;·培训程序中是否对明确培训需求提出要求;·培训程序是否实施;·具有重要环境因素,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和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岗位或职工是否受到相应培训;·是否进行了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见4.4.7)方面的作用和职责的培训;·特殊工种员工的培训和技能;·考察有关职能与层次的员工,特别是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岗位员工,是否具备相应的意识和能力等;·培训活动是否有记录,是否有效果验证的方法;·各管理层、职能部门是否得到必要的培训;·对供方和承包方,是否需要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什么。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09部门行政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4.4.6运行控制查员工职业性健康管理程序18·运行标准是否明确,实际运行是否严格按程序执行;·上述程序有无支持的作业文件。·相关方管理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09部门基建办公室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4.4.6运行控制查新、改、扩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管理规定23·有关的程序和要求是否通报供方和承包方,采用何种方式通报;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09部门计量中心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4.5.1监视和测量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规定26·有没有建立监视设备的控制程序,对此类设备有没有进行校准和维护;·是否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内 审 检 查 表编号:ZJ/MP0022010部门设备部接待人内审员日期序号标准检查内容现场审核记录备注1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者是否为实施、控制和改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各部门主管、重要岗位人员是否了解本部门、本岗位职责。24.4.6运行控制查程序文件资源能源管理程序05、设备管理程序10的运行情况·与相关方沟通的过程;注:合格不作标记,不合格在备注中注明。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