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综述(共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综述摘 要:语言禁忌和委婉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几乎存在于交际的任何一个角落,然而由于我们身在其中等原因,常常对其习而不察。可是当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或者是跨行业、跨区域等交际时为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误解甚至是冲突。本文试对汉民族的语言禁忌和委婉现象进行梳理整合,以期达到一种总体的认识。关键词:禁忌语 ; 委婉语; 文化语言禁忌和委婉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几乎存在于交际的任何一个角落,然而由于我们身在其中等原因,常常对其习而不察。可是当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或者是跨行业、跨区域等交际时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误解甚至是冲突。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很多,或从其词汇表现方面或从其心理机制方面进行介绍,但大多比较零散和单一,因此本文试对汉民族的语言禁忌和委婉现象进行梳理整合,以期达到一种总体的认识。一、产生和发展情况(一)产生“禁忌”这个词在国际学术界被称为“塔布”,源于中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语,英语音译为taboo或tabu,其含义是“神圣的”,“不可触摸的”。后被人类学所采用,成为一种特殊的专有名词,并成为禁忌的同义词。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佛罗伊德在他的专著图腾与禁忌中说:“禁忌这个词的内涵包括了神圣的、超乎寻常的、不洁的和怪诞的等意义。”正由于禁忌语有以上的特征,才需要有一种语言能弥补其不足,用来替代这些被禁忌的词语,于是委婉语就在解决这一交际困难的过程中产生了。可以说禁忌是委婉语产生的重要心理基础。禁忌语和委婉语大部分产生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社会,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当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无法抗拒各种天灾人祸又无法解释其成因时,只能从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出发,认为这些现象都是“超人”的力量的结果,于是在人们精神世界出现了神与鬼,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使得某些令人特别畏惧或喜爱的事物、现象与它们的名称之间建立起一种神秘的联系。人们还认为,神奇的语言既可以造福又可以降祸,说出其名称就可能带来相应的灾祸或者吓跑了自己想要的幸福,这便是禁忌语和委婉语产生的心理基础,实际上主要是为了祈福或者是表示对所敬畏事物的崇拜。对于我们汉民族来讲,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造成了汉民族内向、含蓄、委婉的民族心理特征,由此形成委婉含蓄的表达特点和浑厚含蓄的审美情趣,强调和谐内在之美。在此影响下,出现了很多禁忌和委婉语。(二)发展1、阶级社会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禁忌与迷信关系密切。当我们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地位,语言的禁忌愈演愈烈,出现了“避上讳”,也叫国讳或公讳。封建帝王的名字全国人都不可以说,也不可以用,如果在谈话或是书写中遇到这个字,就要改成另一个同义词。如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名忠,为了避讳这个忠字,颜之推在他的家训中把所有的“忠”字全部改为“诚”;隋唐时代,江苏郡有个地方叫义兴,到了宋代,为了避讳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字而改为宜兴,并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避讳之风发展到后来,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不许说和写自己父母的名字,叫做私讳。如果实在找不到恰当的同义词来替代避讳的词,只好不说这个词的音,在书写时少写一笔,叫做“敬缺一笔”,以示尊崇。如写孔丘时常常省去地下一横。这种禁忌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迷信的破除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但是在一些地区,给小孩子起名字时,还是不可以用长辈名字中的字的。2、现代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外交流的广泛深入,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禁忌的范围和委婉语也出现了新的局面,很多在古代的严格禁忌语都成了禁而不忌。如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人们不再避官讳,避亲讳,普通人起名字也有了很大的随意性,不会因为与领导重名等原因而丢掉性命。还有一些事物本来就存在,但没有委婉需要,而在新的时代却变得有所禁忌,于是出现了新的委婉语。如在等级森严的旧时代,佣人或保姆的称呼习以为常,但现代社会直呼佣人或保姆不免有损人的尊严,于是便出现了阿姨、家庭服务员这类的委婉称呼。再如工人在新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是值得自豪和令人羡慕的身份,无需忌讳,但近年来社会经济生活多元化,工人身份显得不那么优越而需要委婉,因而出现了借鉴西方称“蓝领”的委婉语二、分类情况这里按弗罗伊德对禁忌的定义进行分类,共分为四小类。(一)对崇高神圣或令人讨厌的事物的禁忌及委婉说法1、对于帝王、领袖人物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被称为皇上、万岁、万岁爷,皇帝面的容颜为龙颜、天颜,皇帝身体为龙体,皇帝的命令为圣旨、御旨。攀龙附凤,连带皇帝的亲属,甚至所用的物品,也都有不同的尊称。而百姓则须用卑称,如草民、贱民、小民、小人等。一般官员在皇帝或上级官员面前自称也要用卑称或谦称,如微臣、卑职、下官等。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了,主要是表现对帝王的尊敬而采取避讳的方式,现在社会已不多用,这里不再赘述。2、对于怪诞的消极的事物(1)疾病及人体特征疾病是一种消极的事物,人们不愿意提及,如果有人生病,非提及时,也要尽量把病说得轻一些,总想把疾病“大的化小,小的化了。”故常用一些委婉的方式来表达一些疾病。如“不舒服”“不适“欠安”等。对于“残疾”,人们更是敏感,总用“腿脚不灵便”“耳朵有点背”“失聪”“眼睛不好使”等浅言其残疾程度。将“傻”说成“弱智、低智”;将“秃顶”说成“歇顶、谢顶”;把“面带病容”说成“气色不佳或气色不好”;称“癌症”为“不治之症、绝症”等。关于人体特征也有委婉语,人们对他人不太令人满意的缺陷往往都不是直截了当地一语道明,而是故意换用褒义的说法,如用丰满、富态表示某人太胖,苗条、清秀代指某人太瘦,把小气说成节约,胆小说成谨慎,用老实代替愚笨、不聪明,健谈代替啰嗦、等,这种以褒换贬的说法正是针对禁忌而发展而来的委婉语。(2)死亡汉族人自古忌讳死。人的生老病死,本来是人生的自然现象。但是人们自古却怕死,并且忌说死,而祈望长寿或长生不老。因此,自古至今,人们把人的死亡看作是不吉利的事情,忌讳死字,把死人的事叫做丧事。为了避讳,常用委婉词语来代替死字。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谈及委婉语时曾经说过:死的别名为最多。据统计有四十多种。古汉语中表死亡的说法有弃群臣、千秋之后、崩殂、见背、驾崩、山陵崩、宫车晏驾、出虫、失怙、弃养、寿终、夭折、殇等。在现代汉语中表示死的委婉词语也非常丰富,如逝世、殉职、长眠、牺牲、就义、献身、去世、过世、走了、没了、老了、闭眼了等来表示死。除此之外,在宗教上有关死委婉说法也有很多。在道教上有羽化、飞升、登仙、成仙、上仙、登遐、升遐、仙逝、仙去、仙游、归天、驾鹤西游、驾返瑶池等;在佛教上有涅磐、般涅磐、圆寂、入寂、归寂、灭度、灭安、入灭、坐化、坐脱、转世、归真、归西、归天、上天、上西天、见佛祖等。(二) 对危险恐怖神秘事物的禁忌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科学技术不发达,以至于人们对某些事物无法进行科学的解释,认为事物本身很神秘或是很危险,从而产生一种恐惧感,于是形成了禁忌。这种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类是直接联想得知不好的意义,比如死这个词就直接引起了人们不好的联想,所以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语最多。另一类是本身没有凶祸之意,只是因为谐音,是人有两次联想获得不好意义,因而也是犯了词语禁忌。比如,数字四在中国被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数字,究其原因,它的发音与死字谐音。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尾数中有四的就不受欢迎。再如,民间送礼忌送钟,因钟和终同音。这些都是由于谐音而引起凶祸之意的例子。其实这都是由于科学不够发达,迷信思想作祟。(三) 对不洁或难以启齿的事物的禁忌厕所自古便被视为污秽、不洁的场所,姑且视其为排泄粪便的场所,这个遭禁忌事物的原有名称,而把“茅房”看作是其委婉语,但人们逐渐觉得“茅房”立即让人联想到污秽的粪便,于是便把它当作禁忌语,并创造出一些刺激性较弱的新名称,如盟洗间、卫生间等。随后,人们又可能逐渐觉得效果不是太满意,于是又产生出洗手间、休息室、一号等意义更含糊而委婉效果更强的委婉语。接见一词的本意是跟来的人见面,现在,人们把去监狱探视亲友称为接见而不说探监。亲友入狱,本是难为情的事情,探监者也有抬不起头来的感觉“入监”、“出监”,人们尚可含糊地称为“进去了”、“出来了”,直言“探监”确实难以出口,接见一词的新义,取代了那个容易引起自己和他人不愉快的往事回忆和痛苦伤感的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令人尴尬的窘境,减轻了对人的刺激,弥补了“探监”一词委婉说法的空白。三、结语汉语委婉语和禁忌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事物,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及价值观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的影响。其大多反映死亡殡葬、疾病伤残、分泌排泄、身体器官、生理变化、钱财经济等内容。“忌讳”和“求雅”是其产生的民族心理基础。在阶级社会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解放后,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一些新的观念和意识不断产生,于是相适应的产生了反映这些观念意识的委婉语。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愈加讲究自己的语言,这些委婉新语词的产生使人们的言语交际显得更加文明、丰富、含蓄、蕴藉。委婉新语词的不断产生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不论发展到如何文明的时代,在人们的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便直说或不愿言明之事。委婉语词只有不断的发展,产生新义,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总之,委婉新语词的不断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一般的汉语词汇中的新词新义一样,委婉新语词的产生紧扣着时代的脉搏,但它比一般的新词新义更能反映人们在观念上的变化。其中一些委婉新语词的产生也比一般新词新义更艰难而漫长。为了适应新时代语言的需要,我们要及时捕捉委婉新语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研究,并推而广之,使更多更恰切的委婉新语词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参考文献:1 王力汉语史稿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2 曲殿宇委婉语的词汇表现m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3 李军华 汉语委婉语的社会文化构成及语用发展 m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4 孟国社会的发展与委婉新语词的产生m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