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隧道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根据设计要求,隧道路面铺设普通沥青AC13一层4厘米,上部铺设改性沥青SMA13一层4厘米。采用12米摊铺机,由隧道出口方向开始向进口方向摊铺,沥青混凝土由目前的临时便道进料,委托有资质的沥青拌和站出具配合比报告和拌料,采用15t左右的带封闭车厢的自卸车4台运料,配备压路机2台,另配备1台小型压路机对边角部位进行碾压。施工参考主要依据为隧道施工设计图,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施工工艺首先对施工缝面进行处理,然后在钢纤维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防水粘接层(由0.20.3L/的EN粘接剂+0.20.4L/的改性乳化沥青组成),然后铺4cm普通沥青AC13-I+0.40.6L/的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最后铺+4cm的阻燃改性沥青SMA13.沥青路面大面积摊铺期间,沉沙池盖板位置预留,在沥青路面摊铺完成后人工安装。2、隧道缝面处理所有的缩缝、施工缝均需铺上宽度为50cm的防水卷材,防止温度反射裂缝的产生。全隧道所有的胀缝,应先清除缝内杂物,再填入沥青玛蹄脂填缝料,然后铺上宽度为50cm的防水卷材。用于隧道铺装的防水卷材应满足表1技术要求:表1防水卷材技术要求技术指标要求可溶物含量g/m22900不透水性压力MPa0.3保持时间min30耐热性110拉力N/50mm纵向450横向450低温柔性-8撕裂强度N纵向250横向2503、防水粘接材料采用EN层间防水粘接剂,其技术指标如表2.所采用的EN粘接剂能与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充分浸润,具有优良的耐潮、防渗水和粘接性能;表2隧道内铺装层间粘接剂的技术要求指标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或仪器粘度(20),s40标准粘度计法与水泥砼的粘接强度,MPa1.2拉拔试验与SMA13的粘接强度,MPa1.2拉拔试验25指干时间,h1025干硬时间,h48渗水系数,/s2×10-8AutoclamPermeabilitySystemMark4、改性乳化沥青所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如表3.表3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0.3JTJ052-2000粘度C255(秒)40100恩格粘度1540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250.1mm80200残留延度比80溶解度(三氯乙烯)97.5贮存稳定性(CH5)5蒸发残留物含量%50低温贮存稳定性(-5)无粗颗粒或结块5、改性沥青铺装层采用SBS类阻燃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如表4.表4隧道内阻燃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阻燃改性沥青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3050T0604-2000延度5、5cm/min(cm)20T0605-1993软化点TRB()80T0606-2000针入度指数PI1.0T0604-2000溶解度(%)96T0607-1993氧指数31氧指数法GB10707-89弹性恢复25(%)75T0662-2000质量损失(%)0.6T0610-19936、集料及矿粉为满足隧道复合路面的功能要求,选用花岗岩卵石破碎的集料作为隧道铺装面层SMA13用粗集料,石灰岩作为细集料。AC13-I采用石灰岩作为集料。粗集料、细集料应满足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中的表C.8及表C.11中的要求。花岗岩卵石破碎的粗集料的1:3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必须15%,1:5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应5%.洛杉矶磨耗损失应小于28%.石料磨光值(BPN)应不小于42,且石料破碎面积不低于90%.改性沥青SMA13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石料的分级要求。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技术要求的石灰岩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结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7、纤维纤维是用于SMA混合料中的稳定剂,采用木质素纤维,纤维生产厂家应提供纤维产品质检报告。8、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9、混合料级配组成与性能要求SMA13混合料设计级配应满足表5的技术要求。AC13混合料设计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按规范执行。SMA13沥青用量(油石比)推荐范围6.07.5%,需现场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检验性能后确定,设计混合料的体积特性及性能需满足表6中的技术要求。纤维用量为SMA13混合料重量的0.4%.SMA13面层抗剥落剂推荐用量为沥青用量的0.30.4%.表5铺装面层SMA13混合料级配通过筛孔(mm)通过率%16.010013.2901009.555754.7520322.3616241.1814200.6012180.3011170.1510140.075811表6铺装面层SMA13混合料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空隙率Va%3.04.0矿料间隙率VMA%17.0沥青饱和度VFA%7085马歇尔稳定度KN6.2流值(0.1)2050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060动稳定度DS次/mm3000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75-10低温弯曲极限应变2×10-3击实次数两面各50次注:对沥青混合料还要求VCAVCADRA.10、施工技术要求(1)对基面的技术要求对于水泥混凝土面层的缩缝、胀缝、施工缝,先清除缝内杂物,再填入填缝料。水泥混凝土面板应采取凿毛和清除表面浮浆等技术措施,以确保与沥青层之间的粘接力,且应检查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平整度,在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即可进行粘接层涂布。(2)对粘接层的技术要求施工前将水泥混凝土基面清扫干净,EN粘接剂混合均匀后涂刷在水泥混凝土基面上,24小时后可进行防水卷材铺设和乳化沥青洒布施工,防水卷材的铺设必须与基面充分贴实,无漏空,以确保防水卷材与基面的有效粘接。(3)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粘接剂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按要求铺上防水卷材,并立即铺筑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凝土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宜控制在185195,并结合拌和施工时的气候及运距而定。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大于165,终压温度应大于120。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隧道内铺装施工时应采取恰当的通风排气措施,保证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亮度和通风,以使施工可以顺利进行。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24小时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在沥青路面摊铺完成后人工安装沉沙池盖板,对边脚部位必须进行必要的剔打和处理。11、安全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作业,操作人员配备防护手套,安全帽,隔热胶鞋等必要的防护用品,铁锹等必要的劳动工具并随时涂油防止粘沥青。(2)沥青拌和站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操作,配料,严禁违章作业。(3)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遮盖保温,同时保证车厢完好,避免在公路上洒料,必须保证车辆性能完好,司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4)现场重型设备必须由具备资格的人员操作,专人指挥,严禁随意操作他人代替。(5)现场指挥人员必须责任心强,严禁善离岗位。(6)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施工。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