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情景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doc
编号4: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课 题 类 别 学 科 分 类 中学地理 课 题 名 称 基于课堂观察的 初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张翠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正衡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1年3月 拟 结 题 时 间 2014年12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11年1月制填 表 说 明1、申报人不需填写“编号”和“课题类别”。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四份。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4、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办公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电话:86696829电子邮件:jyslly 网 址: http:/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主持人姓名张翠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3年 1月行政职务地理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中学二级研究专长地理课堂教学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最后学位硕士工作单位常州市正衡中学联系电话15651223970通讯地址常州市清凉东路48号邮政编码213004电子信箱120424969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周瑞平中学高级常州市正衡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课题指导;地理课堂中问题情境教学法案例研究陈雅君中学高级(学科带头人)常州市正衡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地理课堂中问题情境教学法案例研究;完善针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课堂观察法俞激扬中学高级常州市正衡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地理课堂中问题情境教学法案例研究;完善针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课堂观察法曹舒琪中学二级常州市正衡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目前问题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查及案例分析研究;张翠中学二级常州市正衡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目前问题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查及案例分析研究;完善针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课堂观察法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课题级别课题名称批准时间在课题中的分工完成情况省级课题初中地理学力水平测试2008.9参与已结题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论文或著作名称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日期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常州市地理教育学会评为二等奖2009.12二、课题设计论证(请分7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可附页)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1)研究现状评述课堂观察法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象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它是进行教育科研的一种重要、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观察是在一般观察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它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除了运用个体的眼睛、心智之外,往往还要借助于一些特制的观察工具,并根据观察目的精心的组织与设计,从而使其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对课堂洞察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本课题借助这种研究方法对初中地理的问题情境教学进行研究。问题情境教学,有人又称为问题解决教学,实施步骤分为:创设问题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它属于情境教学理论的一种。情境教学理论是对教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流派之一。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我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最早提出来。对“情境教学”的定义不同的人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3认为,“情境教学是创设含有真实性时间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的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这里的情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是与现实世界一致或者类似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理论的重要途径。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地理学习的过程应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这一理念与问题情境教学的思想不谋而合4。国外对于情境教学的研究是基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等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情境性教学,它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自我的学习和同学间的协作交流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很多相关的研究都体现了情境教学的思想,但在美国把情境教学应用在中学地理中的研究资料尚不多见。在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只是近些年来的事,尤其是自新课改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而地理课堂中问题情境教学的系统研究资料则比较少。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目前可将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归纳为以下几种: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景;强化联系,创设矛盾式的问题情景;巧设悬念,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景;举一反三,创设开放型的问题情景。2(2)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问题情境教学研究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多元化。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地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往往能产生学生的共鸣,此时创设恰当的、适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的问题情景,可启发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证性问题,形成多向思维的意识,寻找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5。所以,问题情境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课堂观察法引入到问题情景教学研究中,也是提高教师的科研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分析并解决以往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2)探索地理课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3)完善针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课堂观察法。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课题组成员通过读书、参阅文献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归纳目前问题情景教学或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再以沙龙等形式在组内交流,并针对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2)初中4册地理教材内容各具特色:七上是世界地理总论,七下是国家地理,八上是中国地理总论,八下是中国区域地理,即使是同册内容的不同章节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不同年级的任课教师可根据所教的内容,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时探索不同的问题创设途径。并根据课堂观察记录表,对问题情境创设效果在课题沙龙中交流,从而针对这不同的教学内容总结出比较适用的问题情境教学法。(3)课堂观察法贯穿课题研究的始终,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针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课堂观察法。4、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课题以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特色分析为出发点,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以及他们对外界新鲜事物所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来确定课题目标。(1)分析并解决以往问题情境教学或问题教学情境创设中只在导入或某个教学片段设置情境,而使教学过程脱节等的弊病和问题;(2)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不同的问题情境创设途径。(3)将课堂观察法引入到问题情景教学研究中,使其更加系统、深入,同时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调查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关于对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相关知识对部分地理教师进行调查,并参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了解目前地理课堂中问题情境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课堂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对组内成员开设的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地理课堂进行观察记录,之后进行案例分析研究。 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11.5-2011.12) 地理教研组组内教师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问题情境教学法和课堂观察的相关知识,反思自己曾经采用的和真正的问题情境教学法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初步的尝试,并初步设计好课堂观察记录表。(2)研究展开阶段:(2011.12-2014.6)对组内成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开设问题情境教学的研究课,根据课堂观察记录对问题创设途径和和效果进行研究,并不断完善课堂观察记录表。(3)总结阶段:(2014.6-2014.12)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7、主要参考文献【1】陈瑶.课堂观察方法之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2】程南云. 问题解决教学在地理新课程中的运用【J】. 史地生探究, 2007(2).【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P12.【4】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28.【5】钟志华.创新教育和问题解决教学【J】.教育探索,2001(10).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本课题组成员由5位一线的地理教师构成,三位高级教师,有着20多年的教龄,其中陈雅君老师是学科带头人,她们均参与过多个课题的研究,教学教研经验丰富,从事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扎实。另外2位教师是有3年教龄的年轻教师,她们思维活跃,工作热情高涨,成长迅速,使课题组充满朝气和活力。同时,由于该课题研究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地理教师又具有所教班级多、周课时多的优势,因此能充分保证课堂研究时间。课题申请者是硕士研究生,能准确把握课题的研究思路,在地理教研组长的指导下,能有效保障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时间的分配、各部门的协调。四、研究计划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主要研究阶段完成时间课题组成员分工阶段成果形式、数量准备阶段2011.5-2011.12张翠、曹舒淇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研究分析研究展开阶段2011.12-2014.6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初中4册地理教材内容的特色,探索不同的问题创设途径的案例研究总结阶段2014.6-2014.12张翠、周瑞平案例分析报告、结题报告1篇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预期达到的目标承担者论文 2篇探索针对初一部分内容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课堂观察法在问题情境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张翠论文 1篇探索针对初中地理的问题情境教学研究 周瑞平论文 1篇探索针对初一部分内容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陈雅君论文 1篇探索针对初二部分内容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俞激扬论文 2篇目前中学地理问题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探索针对初二部分内容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曹舒琪教学设计案例5篇同上课题组成员结题报告 1篇(1)分析并解决以往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2)探索地理课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3)完善针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课堂观察记录表。张翠、周瑞平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4年12月五、评审意见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辖市区级课题或常州市级课题等意见) 同意该课题立项!并拟推荐为常州市级课题。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2、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3、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