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doc
统计学复习一、 填空题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 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 )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的关系。2.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 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 )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的关系。3.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多组频率大于0)和(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00%)两个条件。4.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否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5.根据相关密切程度的判断标准,0.5<|V|<0.8时称为(显著相关),0.8<|V|<1时称为(高度相关)。6.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多组频率大于0)和(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00%)两个条件。7.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动态分析主要包括(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两部分。8.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首末折半)方法。9.根据相关密切程度的判断标准,0.5<|V|<0.8时称为(显著相关),0.8<|V|<1时称为(高度相关)。10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点)数列。二、单选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A调查总体 B.调查单位 C.总体单位 D.标志值2.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大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5.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6.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C)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7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8.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9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B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10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C)A. 3% B. 10% C. 7.1% D. 107.1%11下列分组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 )A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 B、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C产品按品种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12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1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的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1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15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1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17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第二种,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110%以上C.第三种,80%以上 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D.第四种,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115%以 上1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C)A. 3% B. 10% C. 7.1% D. 107.1%19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本身,这一标准称为(A)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20.均增长速度是(C)A.长环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 D.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21.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A.不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复相关22.样误差是指( C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23.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A)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24.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25.义的指数是指(C)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物价变动的相对数 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26.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D )A.都是随机变量 B.关系是对等的 C.都是给定的量 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2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A.(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C. 2%×5%×8%×7% D.(2%×5%×8%×7%)-100%28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 C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29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30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A.相关表 B.相关图 C.相关系数 D.定性分析三、多选题1.以下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ABE)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中(BCE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CE)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D.说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5.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A.国有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企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中间投入与总产出的比重 E.某年人均消费额6.计算变异指标可以(BDE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说明现象变动的 均匀性或稳定程度7.在次数分配数列中(CDE)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标志值所起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8.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DE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 E. 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9.抽样判断的特点是(ABCE)A.由推算认识总体的一种方法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C.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D.可以计算,但不能控制抽样误差E.可以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10动态数列分析中,反映现象速度变化的指标有(BDE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D.平均发展速度 E.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1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BCD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12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A.样本单位数 B.样本指标 C.全及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 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13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 AB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14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AB)A.正相关关系 B.直线相关关系 C.负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15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 ABE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16.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 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 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17.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AD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18.抽样平均误差一定条件下(AD)A.扩大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缩小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C.扩大极限误差,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19.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BDE )。A.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 B.人口出生率为14.3%C.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 D.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13%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20.准差(CE)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四、判断题1.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2.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低。(× )3.动态数列是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4.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5.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6.平均指标因素分析建立的指数体系由三个指数构成,即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7.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技术方法为3%×2%×7%×5%100%。(×)9.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因此增长量不能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速度。( × )10.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11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12.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13.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14.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15.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16.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17.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18.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19.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20.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五、计算题1.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41025142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组中值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41025142556575859522065018751190190-20-1001020400100010040016001000014008000合计554125-132(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要用变异系数的大小比较。)甲班从计算结果知道,甲班的变异系数小,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2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粮食产量(万斤)434472516584618要求:(1)试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10分)(2)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5分)解: (1)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年平均增长量=(2)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资料如下:产品 产量(件)单位成本(元/件)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1000300011004000108127试求(1)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2)总成本指数及成本变动总额。(15分)解:(1)产量总指数为 单位成本总指数(2)总成本指数=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126.47%*95.81%=121.17%(或者总成本指数= )成本变动总额4. 2008年某月份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和销售量、销售额资料如下:(10分)品种价格(元/件)甲市场销售量乙市场销售额(元)甲乙丙105120137 700 900 1100 126000 96000 95900合计 2700317900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解: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为5、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45%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10分)解:解: 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6.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检查,其中合格品188件。要求:(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就是我们现在的Z)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解:(1) 合格率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按95.45%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该批零件合格率区间为:7、某部门所属20个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销售利润(万元)的调查资料整理如下(代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销售利润为):要求:(1)试建立销售利润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直线回归方程,预测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8%时,销售利润为多少万元?(10分)(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10分)解: (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2)回归系数b的经济含义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增加1%,销售利润平均增加14.33万元。8.某企业第二季度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456345736968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解:(1)所需计算数据见下表:月份产量单位成本45634573696891625219276340合计1221050835因为,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2.5元(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时,单位成本为元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