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模拟卷一.docx

    • 资源ID:14528447       资源大小:30.4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模拟卷一.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模拟卷一1 单选题(江南博哥)“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于( )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1章 > 第2节 > 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解) 参考解析: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指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2 单选题 提出“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的西方著名教育学家是( )。A.卢梭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1章 > 第2节 > 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解) 参考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在教学内容上,他针对当时教学内容古旧、繁琐、偏狭的弊病,要求删减不必要、不合适的内容,只教真正有用的科目,扩大各级学校的教学内容,增添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为各级学校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3 单选题 在古代西方教育中,倡导“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柏拉图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1章 > 第2节 > 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解) 参考解析:苏格拉底重视在教学中的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对话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4 单选题 19世纪在欧洲国家兴起了一种学制,它将学校系统分为两个既互不相通、又互不衔接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这种学制的类型属于(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制D.多轨制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 第5节 > 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了解) 参考解析: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双轨制将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普通教育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职业教育学校,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题干所描述的学制属于双轨制。5 单选题 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阶层本位论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 第6节 >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掌握) 参考解析: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由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至于人的潜能与个性的需要是无关紧要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那托尔普(又译为纳托普)、孔德等。题干所述是那托尔普的观点,属于社会本位论。6 单选题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学手段B.教学方法C.课程D.管理体制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2章 > 第3节 >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了解) 参考解析: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7 单选题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 第3节 > 备课(掌握) 参考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备课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8 单选题 在地理课上,地理老师用地球仪做教具进行教学,体现了( )教学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4节 >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简单来说,即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地球仪是直观教学中的直观教具。9 单选题 李老师在教落花生一课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该做什么样的人。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演示法D.发现法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 第5节 >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 参考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题目中的李老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就该做哪种类型的人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属于讨论法。10 单选题 教师让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尽可能多地写出包含“红”字的词语。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 )特征。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灵活性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 第3节 > 思维(了解) 参考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独特性(独创性)。流畅性是指个体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的答案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教师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包含“红”字的词语,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是指个人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独特性是指个人在面对问题情境时,能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方法,擅长做一些别人从未想过和做过的事,具有新奇性。11 单选题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和步骤属于(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感性知识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4章 > 第5节 > 知识的学习(了解) 参考解析: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能借助某种方法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和步骤”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属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感性知识一般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获得,是对活动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对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信息的言语概括,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12 单选题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4章 > 第5节 > 知识的学习(了解) 参考解析:概念学习即概念的获得,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题干所述属于概念学习。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命题学习指学习句子中由若干概念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13 单选题 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A.成就动机B.归因C.认知失调D.自我效能感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 第7节 > 学习动机理论(理解) 参考解析: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4 单选题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关系繁杂。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新版的红楼梦往往会将其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图制作出来。这属于学习领域中的(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监控策略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4章 > 第9节 > 学习策略的分类(了解) 参考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常用的组织策略包括归类策略、纲要策略。纲要策略主要包括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其中,符号纲要法即做关系图,是指采用图解的方式体现知识结构的方法。符号纲要法主要包括画系统结构图、概念关系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图制作出来,利用的是组织策略中的纲要策略下的符号纲要法。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监控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15 单选题 小文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就会放慢阅读速度或重复阅读,这主要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计划策略B.反馈策略C.调节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 第9节 > 学习策略的分类(了解) 参考解析:元认知策略中的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16 单选题 李老师在教学中,常常会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学生创设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他遵循的理论是( )理论。A.关键期B.高峰期C.最近发展区D.平衡期正确答案:C 知识点:第5章 > 第1节 > 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育(理解) 参考解析: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最近发展区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题干中的李老师“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学生创设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情境”的做法,遵循了最近发展区理论。17 单选题 在问题解决情境中,小刚同学总是严谨全面地考虑问题,在确认无误后才给出答案。小刚同学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依存型D.场独立型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5章 > 第3节 > 人格的结构(掌握) 参考解析:认知方式为沉思型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题干中,小刚同学“总是严谨全面地考虑问题,在确认无误后才给出答案”,属于沉思型认知方式。认知方式为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认知方式为场独立型的学生,在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信息,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认知方式为场依存型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18 单选题 有些教师在对学生教育时采用贴小红花、发小红旗等方式,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 品德评价法C. 自我指导法D. 实际锻炼法 正确答案:B 知识点:第7章 > 第5节 > 德育方法(掌握) 参考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题干中教师给学生贴小红花、发小红旗是对学生品德的一种肯定,督促其不断进步,是品德评价法的运用。 19 单选题 章明在小学时品学兼优,但进入中学后,成绩明显下降,开始逃课、斗殴、沉迷网络。冯老师知道这些情况后,从多方面了解到章明发生转变的原因,并和他的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一起为章明的健康成长做出努力。冯老师的做法主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7章 > 第5节 > 德育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题干中冯老师的做法能够形成家校合力,体现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20 单选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正确答案:D 知识点:第7章 > 第5节 > 德育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强调的是要依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体现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1 单选题 转学生小红在加入新班级之前总是担心不适应新生活,但进入新班级后,她深深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同学老师相处也非常融洽,甚至为自己能够进入该班而感到自豪。这体现了群体的( )。A.归属功能B.支持功能C.认同功能D.塑造功能正确答案:A 知识点:第8章 > 第1节 > 群体动力(了解) 参考解析:群体的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需要体验。题干中的转学生小红的感受和变化体现了群体的归属功能。群体的支持功能是指学校群体中的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群体的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性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群体的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形成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22 简答题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的作用。 知识点:第1章 > 第4节 >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了解) 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3 简答题智育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知识点:第1章 > 第6节 > 全面发展教育(了解) 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育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智育的任务包括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学习的精神。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4 简答题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所以组织者一定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间。 知识点:第4章 > 第2节 > 记忆(了解) 参考解析:错误。组织者既可以呈现在学习材料之前(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呈现在学习材料之后。25 简答题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分配。 知识点:第4章 > 第2节 > 注意(了解) 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注意的广度和注意的分配是不同的概念。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平时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目十行”指的就是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它表现在“一心多用”问题上。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6 简答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知识点:第3章 > 第2节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运用) 参考解析: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3)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要防止两种倾向: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7 简答题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知识点:第4章 > 第2节 > 注意(了解) 参考解析: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的东西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因为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它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28 简答题简述运用陶冶教育法的要求。 知识点:第7章 > 第5节 > 德育方法(掌握) 参考解析:(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29 简答题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如何培养班集体? 知识点:第8章 > 第2节 > 班集体(熟悉) 参考解析:(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0 简答题材料:学生小刚在老师上课写板书时,手指常常不自觉地敲打桌子,发出“嗒嗒嗒”的响声。有的老师警告说:“是谁?不想听课就出去!”可是这种情况总也制止不住。一位音乐老师上课时发现了这个情况,课后找到小刚。小刚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老师批评。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他,还笑着说:“我发现你的节奏感非常好。你可以参加学校的乐队,做一名鼓手。但有一个条件,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小刚点点头。热泪盈眶。之后他在乐队里很努力,进步很快,而且上课再也不敲桌子了。问题:(1)案例中的音乐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音乐老师的做法对你的教育教学有什么启示?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第7章 > 第5节 > 德育原则(理解) 参考解析:(1)音乐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条德育原则: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音乐老师上课发现小刚“手指常常不自觉地敲打桌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后,并没有武断地进行批评,反而表扬小刚的节奏感好,进而指出小刚的问题,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育目的,体现了德育中的疏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音乐老师上课发现小刚“手指常常不自觉地敲打桌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后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在课堂上指出他的错误,而是课后找到小刚,先肯定他的长处(音乐节奏感好),并根据他的长处推荐他去学校乐队,然后才委婉地指出他的错误,并提出了遵守纪律的要求。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材料中,音乐老师在发现小刚的不良行为后,能够转变思路进一步发现小刚音乐节奏感好的优点,并让他做乐队鼓手,发扬他的优点。(2)案例中音乐老师的做法对我有以下启示: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要全面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不能片面地否定学生。材料中,音乐老师发现了小刚节奏感好的优点,看到了小刚发展长处的可能性。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材料中,音乐老师在鼓励小刚发挥长处的时候,展现出她对小刚的关爱,同时提出对小刚维持课堂纪律的要求,体现了严慈相济。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音乐老师循循善诱,根据小刚的长处提出建议,促进了小刚的全面发展。31 简答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有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学生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如果你是这位教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知识点:第8章 > 第1节 > 群体动力(了解) 参考解析:(1)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他们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动作和语言是少年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少年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2)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微的喧闹。改变课堂的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做适当而必要的引导。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模拟卷一.docx)为本站会员(江***)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