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信息网络直报技术规范.doc
江苏省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操作技术规范 为加强全省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依据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管理规定(试行),制定本操作技术规范。一、网络直报条件要求市、县(市、区)卫生局和直报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工作用计算机设备,具备上网条件;计算机客户端使用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及以上操作系统,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配备的业务和数据管理员、各直报单位指定的直报人员须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且熟悉统计工作。二、用户管理与权限(一)用户管理1、用户角色:省、市、县(市、区)卫生局(厅)用户角色分为系统管理员、数据管理员和数据使用者;医疗卫生机构直报人员为数据管理员。2、帐号设立:省、市、县(市、区)卫生局(厅)分别设立1个系统管理员帐号,系统管理员根据需要为本级设立多个数据管理员和数据使用者帐号。医疗卫生机构只允许设立1个直报用户帐号。案构疗卫生机构建号由行政区划代码组成,直报系统依据行政区划代码划分用户组织结构,自动设立以下两类用户帐号:各级系统管理员帐号和医疗卫生机构直报用户帐号。系统管理员帐号(6位)由行政区划代码组成,医疗卫生机构直报用户帐号(15位)由行政区划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组成。数据管理员和数据使用者帐号(8位)由本级系统管理员设立。设立原则为行政区划代码+两位数字代码,01-49为数据管理员,50-99为数据使用者。县(市、区)卫生局系统管理员应将医疗卫生机构的直报用户帐号和初始密码通知所属单位直报人员。3、帐号密码安全:用户使用初始密码首次登陆直报系统后,应立即更改初始密码。用户密码一般应在6位以上,由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建议用户半年更换1次密码。 系统管理员和数据管理员要相对固定。更换人员无须更换帐号,但要更换密码。各级系统管理员应经常检查用户权限,发现密码被盗应立即通知直报用户更新密码。直报用户丢失密码或发现本单位数据被篡改,要及时报告上级系统管理员并及时更新密码。(二)用户权限分配1、系统管理员:省卫生厅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设置与管理、报表增减与修改、数据字典维护、行政区划代码变更,分配省辖市卫生局系统管理员和省级用户等;省辖市卫生局系统管理员分配县(市、区)卫生局系统管理员和省辖市级用户;县(市、区)卫生局系统管理员分配医疗卫生机构直报用户和县(市、区)级用户,负责卫生机构增加、注销及代码变更等。2、数据管理员:医疗卫生机构和县(市、区)卫生局数据管理员具有数据录入、审核、上报、订正、催报、分析及使用数据等权限;省辖市卫生局、省卫生厅数据管理员具有数据审核、订正、催报、分析及使用数据等权限。3、数据使用者:具有使用及查询本辖区或本单位数据权限。三、数据字典维护与编码原则(一)数据字典维护1、行政区划代码(6位):县(市、区)级及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是系统组织结构及用户管理的依据,除省卫生厅系统管理员外,其他人员无权修改。为保证系统稳定性,行政区划代码每年更新一次,即:用原代码完成上年度所有直报任务,下年度使用变动后的代码。变更代码由省卫生厅系统管理员在当年3月份完成。2、街道/乡镇代码(3位):街道/乡镇代码采用国家标准,由卫生部统一提供街道/乡镇名及标准代码。街道/乡镇代码每年更新一次,变更代码由省卫生厅系统管理员在当年3月份完成。(二)编码原则1、卫生机构分类代码(22位):卫生机构分类代码由组织机构代码(9位)、行政区划代码(6位)、经济类型代码(2位)、卫生机构类别代码(4位)和机构分类管理代码(1位)组成。组织机构代码是医疗卫生机构直报用户管理的依据。单位变更组织机构代码需向县(市、区)卫生局出具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并报省辖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各地自定义的组织机构代码(以PDY开头)不得重复使用。卫生机构类别代码是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直报卫生机构调查表的依据。县(市、区)卫生局要及时审核辖区内所有卫生机构类别代码,变更医疗机构类别代码应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依据,并报省辖市卫生局核准。新增医疗卫生机构须向县(市、区)卫生局递交申报表,同时提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民政、工商、机构编制部门登记证书。县(市、区)卫生局录入申报表(即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省辖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发放卫生机构分类代码证书。 2、所在科室代码:业务科室代码:医疗机构填写诊疗科目代码,要求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中医机构填写4位代码,其他医疗机构填写前两位代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科室代码;卫生监督所(中心)业务科室填写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科室代码;其他卫生机构业务科室代码统一为69。所有卫生机构管理科室填写卫生机构管理科室代码。3、地方医疗机构聘用军人的临时身份代码:由地方医疗机构聘任的、有军官证而无身份证的军人,其临时身份代码由所属医疗机构统一编制。军人临时身份代码共18位,编码规则与身份证基本相同,即:行政区划代码(6位)+出生日期代码(8位)+顺序代码(位) + 效验码(1位)。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即单位所在地的县/区国家标准代码;出生日期代码为8位,依次为XXXX年XX月XX日;顺序代码为001-999,第三位表示性别,单数为男性、双数为女性。效验码为1位,统一用英文“J”表示,以区别居民身份证。军人临时身份代码仅作为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中卫生人员的唯一身份标识,不得发证。同一县/区内军人临时身份代码不得重复。四、离线工具与外部数据导入: (一)离线工具 直报系统提供“离线工具”,为直报用户提供离线录入与网络上传、外部数据导入、数据导出、统计汇总与查询等功能。离线工具需要客户端下载并安装运行,主要目的是节省网络资源。1、离线录入与网络上传县(市、区)卫生局离线录入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审核并订正后通过网络上传。录入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数据(卫统1-3表),村卫生室数据(卫统1-4表);不具备上网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数据(卫统1-2表),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小型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卫统1-1表)。2、数据查询和统计汇总由于报告期用户登陆较为集中,为避免网络堵塞,影响直报工作,各级用户应将原始数据下载至本地机,利用离线工具进行原始数据查询和简单的统计汇总。省辖市、县(市、区)级用户在省级直报平台完成统计分析后,将汇总表下载至本地机进行查询、编辑和打印。卫统1表汇总表平衡关系: 总表=国有+集体办+联营+私营+其他=政府办+社会办+私人办=市+县。(二)外部数据导入系统允许导入外部数据(卫统2表、卫统3表、卫统4表和卫统1-1表)。外部数据导入要严格执行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接口标准(数据结构和统计分类标准),审核并订正数据后通过网络上传。五、技术支持直报用户:计算机及网络不通问题由本单位自行解决;网络畅通情况下不能登陆系统,请与省卫生厅系统管理员联系。对于直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使用系统操作手册,或在公告栏中获取相关解决方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