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07页).doc

    • 资源ID:14545394       资源大小:607.50KB        全文页数:10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0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13年级)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哈拉道口学区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教导工作计划,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研教改为突破口,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数学课堂教学力求体现: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二、基本状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工作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策略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六、课时安排:一、测量(7课时)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加法3课时左右减法3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四边形(6课时)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五、时、分、秒(3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八、可能性(4课时)九、数学广角(3课时)掷一掷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2013.9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一)数与代数数与计算: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原来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2有余数的除法原来在第四册,现在因为除法整体后移,所以放在第五册。3多位数乘一位数基本内容与义务教育教材基本相同。4分数的初步认识原来编排在第七册,现在因为数与计算的整体要求降低,所以提前到第五册。 量与计量: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2时、分、秒原来四册的时、分、秒内容现在分别分布在一、二、五册,本册主要认识单位“秒”,更强调学生对一段时间的体验。 (二)空间与图形四边形,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可能性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的新内容,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以及不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组合)在二年级上册已有渗透,这儿更强调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找出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二、具体分析第一单元测量一、编排特点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1)从测量教科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引出“毫米”。(2)通过观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借助1分硬币的厚度帮助学生巩固1毫米的表象,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通过量课桌长度的活动引出“分米”,并通过观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4)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5)用公路上的路标引出“千米”。(6)用桥梁限重的童话情境引出“吨”,借助学生的体重、动物的体重帮助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吨作单位。(7)单独编排“生活中的数学”。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P2的测量活动和P5第3题都是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有以下变化:1原来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编排在这一单元。现在这部分内容在三册已经出现。2原来按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不连续退位连续退位的顺序编排,现在基本不教学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改革的步子更大。3原来把加法验算、减法验算分别编排在加法和减法部分,并且验算的方法单一(加法只能用交换加数的方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差加减数的方法验算)。现在把加减法验算结合编排,更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并且验算的策略更加多样化。4根据课标要求,万以内的加减法限于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更多位数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第三单元四边形教材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涂色、分类、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用长方形纸剪平行四边形、用七巧板拼图、实际测量一个物体的周长,等等。这也是由几何知识的直观操作性决定的。从任意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入手,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此外,通过对一般图形周长求法的探索,使学生经历长、正方形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分析1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课堂拓展到生活空间中去,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空间与图形的素材。例如,可以看看教室里有哪些四边形。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几何知识的学习要借助于直观的观察、操作等手段,如平行四边形,要通过观察、画一画、围一围、剪一剪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对于一般图形的周长的探索,有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长度观念的建立,首先是脑中要有某个长度的表象,而这个表象的建立要借助大量的观察和测量等过程来逐步建立。 3把握好教学要求。在这儿只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至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也只是会计算即可,不要求用公式来表示。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通过主题图的展示,使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使学生感觉到计算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本部分知识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材在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之前,先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第五单元    时、分、秒1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2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1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2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3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许多计算要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来进行学习,教材上没有专门出现计算法则的文字描述,教学时也不要求学生抽象地叙述法则,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提高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如果学生在理解算理上存在困难,还是应该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4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练量。这部分内容课时减少了(原为17课时,现为12课时),主要是因为不进位的乘法删去了,教学的步子更大一些。但必要的计算能力还是需要的,因为这是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做准备的,如果基础没打好,后面就会出问题,虽然现在提倡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但必要的训练还是需要。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要把握好教学要求。这儿只是初步认识分数,对于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的确切含义,教材都不要求掌握。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大小比较和加减法时,都要借助于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也不是为了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方法本身,而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第八单元    可能性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概率发生的基础是随机现象,这就涉及到确定事件(肯定与不可能两种,概率分别是1和0)与不确定事件,在不确定事件中,有很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虽然每种结果都是随机出现的,但出现的次数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也决定了概率与统计是不可分的,在本册教材中也基本上是以实验数据的统计为基础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就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数学定义的:某一结果发生的次数占所有可能结果发生的总次数的比。要注意的是,概率是一个人为定义的概念,实验结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证明手段,严格的概率只能通过公式求得。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四、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三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具准备: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3、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学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生2:从学生尺中,我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4、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交流1厘米10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5、举例说明1毫米的长度  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 “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 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三年级第一单元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2.采用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初步理解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教学重、难点:1.体验1分米的长度。2.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3. 1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测量记录单、1分米长的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师:看样子,米和厘米用在这里都不合适,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小棒)这根小棒有多长呢?你能试着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吗?(学生汇报)2、量一量(1)看来同学们的估测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根小棒究竟有多长呢,你能想出有什么好的办法知道它的长度吗?(用尺子量)(2)动手实践。在你的桌子上就有一根和老师一样长的小棒,赶快行动量一量吧。(3)学生汇报测量结果4、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 分米。板出:1分米=10厘米 5、.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6.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7.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8、认识几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教具让学生认识几分米。9、用分米量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量完后学生汇报交流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练习一的相关习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 )(3)小明高14分米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1、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2、沿学校200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从临沭到石门到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 (引出千米)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3、估计1千米的距离(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2)、引导: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究竟有多长?4、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5、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师: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1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学生能汇报几种就几种)6、了解用途、体会价值(1)引导学生举例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2)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师问: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板书:9千米=9000米) 2、(电脑出示汽车速度表)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 3、(电脑出示自行车行驶图)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4、(电脑出示温州至杭州高速图)温州到杭州高速公路连线全长约410千米。5、(电脑出示万里长城图)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感觉如何?三年级第一单元第4课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千米与米、米与千米的进率及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课本第10页练习二第4、5题的多媒体课件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千米=()米 3米=()分米 7分米=()厘米 60毫米=()厘米 300厘米=()米 1000米=()千米 并让学生说说7分米=70厘米,60毫米=6厘米是怎么想的。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出示题目:3千米=()米(1)教师问:3千米等于多少米?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协作共同完成)(2)、汇报讨论结果。:3千米=3000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教师在这里可以多让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只要说对了,其它方法也可以。接着,教师可以出示下列练习题,以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9千米=( )米 4千米=()米2千米=( )米 5千米=()米订正:9000 2000 4000 5000以上这些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 出示题目:5000米=()千米(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 引导观察:两个小题中等号二边的长度单位起了什么变化?数字是怎么样变化的?3、  反馈练习:完成课本第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练习二第3题: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2、  完成练习二第4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对学生提出的出行方式及所需的时间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3、  作业:练习二第5题,这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课后交流。4、  第6题为完成作业的同学准备,提示学生早上8时出发到中午12点一共有几个小时,汽车就行驶了几个小时(共行驶了4个小时)汽车一小时行80千米,四个80千米是320千米,所以中午12点可以到达。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三年级第一单元第5课时吨的认识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11、12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 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    )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3)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    )千克,(    )个同学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吨。 (4)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 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 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用吨作单位的东西。出示: 蓝鲸 大象 大型机床 万吨货轮 一车皮的煤 一大堆木材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一般用吨来作单位名称。4、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交流(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四、教学时间安排; 加法; 课时 减法; 课时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 课时 整理和复习: 课时五、讨论交流:1、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巩固笔算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 本节课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3、在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的时候,提醒学生注意速度不能太慢,要有竞争意识。,并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好习惯。三年级第二单元第1课时加 法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重难点: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师: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课件播放:中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景,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爬行类376两栖类284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762842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让学生尝试进行估算,从中获取知识。)教师: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可使用画外音)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3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通过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学习进位加法,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今天学习的加法和以前学习的加法不一样 ,激发学生掌握新方法的兴趣。)学生独立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4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三、巩固应用,内化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07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