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第四册课文全翻译A+B(共7页).doc
-
资源ID:14548445
资源大小:4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第四册课文全翻译A+B(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U1人在自然界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王国里。他们时刻被大自然所包围并与之相互影响。人类呼吸 的空气、喝下的水和摄入的食 物,无一不令人类时刻感知到大自然的影响。我们与大自然血肉相连,离开大自然,我们将无法生存。 人类不仅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同时也在改变着大自然。人类把自然资源转变为各种文化,社会历史的财富。人类降服并控制了电,迫使它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服务。人类不仅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转移到不同的气候环境,也改变了他生活环境的地貌和气候并使动植物因之而发生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直接依赖越来越少,而间接的依赖却越来越多。我们远古的祖先生活在大自然的威胁及破坏力的恐惧之中,他们常常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无法获取。然而,尽管工具不甚完备,他们却能同心协力,顽强工作,并总是有所收获。在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中,大自然也发生了改变。森林被破坏了,耕地面积增加了。大自然及其威力被看成是和人类敌对的东西。譬如,森林被认为是野性的和令人恐惧的,因此人类便想方设法使其面积缩小。这一切都是打着“文明”的旗号进行的,所谓“文明”,就是人类在哪里建立家园,耕耘土地,哪里的森林就被砍伐。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越来越关注的是在何处得到和如何得到生产所需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的问题。科学与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实践活动已经使人类意识到了工业在改变地球的进程中对地质产生的重大影响。 目前,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与社会整体之间过去存在的动态平衡,已呈现崩溃的迹象。生物圈中所谓可替代资源的问题变得极为尖锐。人类和社会的需求,即便是简单得像淡水一样的物质,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清除工业废物的问题也变得日益复杂。 现代技术的特征是生产和使用日益丰富的人工合成产 品。人们生产成千上万的人工合成材料。人们越来越多地用尼龙和其他人造纤维把自己从头到脚地包裹起来,这些绚丽的织物显然对他们无益。年轻人或许很少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更关注的是外表,而不是健康。但是上了年岁之后,他们就会感受到这种有害的影响。 久而久之,这些合成物质转变成废弃物,那些原本毒性不大的物质在自然循环中变为极其有害的物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如今都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难道是无法避免的吗?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理性而明智地协调生产和对大自然的关爱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要依靠个人、企业或者某些国家的力量,而且要依靠全人类的力量。解决人与大自然关系危机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资源,以及其他尚不为人所知的宇宙中的自然能。 但是,回到我们原先的主题上,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那些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生物圈和谐的人类行为将会带来灾难,而这种灾难也许是全球性的。古代东方智者的话讲得真是恰如其分:朋友们,你要是亲近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用那永恒不变的规律永远呵护你!U2技术与幸福20世纪的美国人、欧洲人和东亚人都享受到了过去历代人都无法想象的物质和技术进步带来的乐趣。譬如,在美 国,从1950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了3倍。人们的寿命大幅度提高。二战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变得价廉物 美。诸如乘飞机旅游和打长途电话等曾经是奢侈的事情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根据大多数标准衡量,你会说,现在的美国人比上个世纪中叶富裕多了。不过,奇怪的是,如果你问美国人有多幸福,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比1946年时幸福(1946年正式开始对幸福状况进行调查)。事实上,那些说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稳中有降尽管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的收入在他们的工作生涯中平均增长了116。你可以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找到相似的数 据。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幸福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批评家和哲学家们长期研究的课题,然而,基本上还没有受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关注。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在经济繁荣和幸福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并于1974年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增长改变人类命运吗?”的著名论文。伊斯特林表明,就发达国家而言,一个国家的收入和国民的幸福之间没有真正的相互关系。伊斯特林认为,金钱买不到幸福,至少在(金钱)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是如此。伊斯特林认为,尽管贫穷与苦难密不可分,但是,一个国家一旦达到稳定的中产阶级水平,富有似乎并没有让其国民感到更多的幸福。 这好像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实际上,研究幸福的学者们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人们对好消息很快便习以为常。拿彩票中奖者为例。一项重要的研究表明,尽管买彩票中奖的人中奖时会感到非常非常幸福,可这种兴奋很快就消逝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心情和幸福感与中奖之前没有什么两样。 人们对待技术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无论一种新事物多么引人注目,也无论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么舒适,人们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技术世界,你每天都会看到这一原则起作用。曾经一度被视为非常神奇的东西很快就变得习以为常,更糟的是,当这些东西运转不正常时,还会令人沮丧。要把新技术问世之前的情形牢记在心原来是如此困难! 那么,我们对技术进步的快速吸收是否意味着技术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呢?不,决非如此。不论好歹,这只是把技术影响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先从负面影响谈起。在某些方面,技术显然使得生活更加糟糕了。譬如,我们马上会想到电话推销、交通阻塞以及身份资料失窃等情况。这些都是让人们明显意识到不幸福的现象。可是,现代的技术评论文章多半都没有把焦点集中在具体的、有害的技术上,而是集中在了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上。 在联了网的数据库世界里,隐私变得越来越脆弱。在许多工作场所,诸如按键监控和电话全程录音之类的技术使得对员工的监视变得更加容易。人们对电视的攻击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技术扰乱了人际关系、破坏了社区交往。一些人甚至说,电视是美国人逐渐相互疏远的罪魁祸首。同样也有人认为,互联网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使人远离了我们常说的“真实世界”。 这种广义上关于技术影响人际关系的批评颇有趣味,尤与幸福的问题相关,因为我们真正有把握说清楚的事情没有几件,但其中之一是:人们的朋友越多,关系越密切,就越幸福。 今天的技术变化异常神速,购买某种产品时你就知道,再过几个月,比这个产品性能更好、运作更快的款式就会问世,而你却还得使用旧款式的产品。换句话说,别人买到的产品要比你的好。这种失望感仿佛从开始购买这件产品时就已经存在了。 日常生活的压力,一种令人烦恼的失望感、对政府知道你的情况超出你所希望程度的恐惧感这些显然都是技术降低了人们幸福感的几个方面。然而,技术对人们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影响是在医疗保健方面。工业革命以前,每三个欧洲人就有两个的寿命不足30岁。今天,西欧妇女的寿命差不多是80岁,而且还会继续提高。道理很清楚:绝大多数人很乐意活下去,他们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越长,感觉就越好。可是,不久前,绝大多数人还过着龌龊不堪、畜生般的生 活,而且生命非常短暂。技术改变了这种状况,至少对于富裕国家的人们来说是如此。我们在该为医疗保健费用的提高和没有参加保险的人们的问题而担忧的同时,也应该记住,医疗技术带给我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好处是多么有价值。 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我们在健康和长寿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却强调了在国家和全球层面讨论幸福问题的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即使人们不会更幸福,即使他们更加富裕并拥有更多技术,他们还会像以前那样渴望长寿。这就像那个古老的笑话一样:食品也许并不好,可我们都想让自己得到的那一份尽量大。U3知识彩虹我这辈子四分之三以上的时间(50年中有39年)是在纽约的中小学或大学里度过的,不是在上学,就是在教学。 于是,你或许会认为,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我应该了解一些情况,确实知道一些东西,对知识和对生活该会积极地予以把握和肯定了。可是,我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事实 上,我知道的东西越多,反倒越觉得自己无知。 当然,说自己知道的东西越多,反倒越觉得自己无知,这种说法是矛盾的。然而,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现实世界本身就是矛盾的。科学家们对物质现实世界研究得越多,就越无法对它进行把握。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了解的越多,知道的就越少。 知识本身就是矛盾的。打个比方,假设你的知识是一个点,就像这个句子末尾的句号一样。请注意这个句号微小的圆周,假设它代表我们已知和未知的分界换句话说,就是你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的认知。 但现在想象一下那个小小的句号在渐渐扩大,它的黑色部分占据页面越来越多的地方。随着它的扩大,它的周缘也跟着扩大。如果那个正在增大的黑色部分代表你的知识的 话,在知识增长的同时,你会意识到自己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也就是说,你知道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你在求知过程中肯定有过类似的经历。起初,你甚至并不知道还有某个学科的存在。当然,这个学科是早就存在 的,只是你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1988年有了第一台电脑以后,我去杂志店,想找一些关于电脑操作方面的书,结果发现这类书琳琅满目,让我吃惊。同样,当我有幸获得讲授电影分析这门课的机会时,我发现有关这个领域的专著也多得令我眼花缭乱。 假设你决定研究这一课题。你买了一本有关这一课题的书,一本你能找到的最好也是最全面的(或是你认为是这样的)书,或许你是从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书。但你很快就会发现,阅读这本书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不是要解答你的疑问。 譬如,今年早些时候,我非但不知道自己对技术和自由之间的关系有兴趣,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之间有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于是,我开始阅读这方面的书籍,越读越意识到技术与自由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比起短短的几个月之 前,现在我对这个课题的了解是多了。但另一方面,所有这些阅读让我看到了自己真正懂得的东西是多么的少,而需要阅读、思考和写作的东西又是多么的多。每读完一本书,我总是觉得需要再读三本书,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个课题。我的思考和写作也在同时进行。事实上,正是写作让我接触了这一课题。我们通常认为只有那些知识渊博、充满自信的人才会从事写作。然而,在我看来却恰恰相反。写作并不是总 结,而是拓展。 身为作家,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这个矛盾所困惑知道的越多,越感到自己无知。我深深领悟了道家的教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对自己该不该写作毫无把握,即使写了,也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写。我总觉得自己应该先获得更多的知识。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解除了这种矛盾对我的禁锢,最终才确信正是写作让我增长了知识,而不是知识让我有资格从事写作。我觉得自己的作品不是文章或者专栏,而是essays,即“随笔”,essays是一个法语词,意思是“尝 试”。我不懂得真理,只是努力要找到它。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学习,或者不应该阅读、写作、思考和交谈。我也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去尝试。永无止境的探索并非毫无希望。我只是认为,对知识中矛盾的理解,必然会把我们从教条主义的压迫和僵化中引导出来,迈向个人的灵活和自由。这正如道家所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我们必须将因知识而生出的自豪感和因无知而生出的谦卑感加以揉和。他们说得好,真理就在那里,但或许就像彩虹一样,我们却永远不能真正地抓住它,也不能把它握在手里并真正地掌握它。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我们只能“按照今天得到的真理而生活,并准备明天把它叫做谬论。”U6人生的两条真理人生的艺术就是要懂得收与放。而人生就是这样一个矛盾:尽管到头来注定一切都不能长久,它还是令我们依恋于它所赋予的各种恩赐。正如古人所言:“一个人出生时拳头紧握,过世时却松手而去。” 当然,我们应该紧紧把握人生,因为它既神奇,又美 丽。我们都懂得这个道理。可是我们却常常在回首往事时才突然觉醒,意识到其中之美,可为时已晚,一切都时过境 迁。 我们记起的是褪色的美、消逝的爱。但是这种记忆中却饱含了苦涩,我们痛惜没有在美丽绽放的时候注意到它,没有在爱情到来的时候做出回应。 我自己最近的一个经历又令我悟出了这其中的道理。剧烈的心脏病发作以后我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那地方可不是好呆的。 一天上午,我要接受几项辅助检查。因为检查的器械在医院另一侧的一座楼内,所以我只能坐在轮椅上让人推着穿过庭院才能到达那里。就在从病房里出来的那一刻,阳光正照在我身上。我所感觉到的就只有这阳光,它如此美丽,如此温暖,如此璀璨和辉煌! 我看看周围是否有人也沉醉在这金色的阳光中,然而,人人却来去匆匆,大都目不斜视,双眼只盯着地面。这时我想到自己平常又何尝不是往往对身边的美景视而不见而沉湎于日常细小的、有时甚至是低俗的琐事之中呢! 从这次经历中所获得的顿悟就像这个经历本身一样,并无什么奇特之处:生活的恩赐是宝贵的,只是我们对此太掉以轻心罢了。 那么人生给我们的第一个矛盾的真理就是:不要因为太过忙碌而错过了人生的美好和壮丽。虔诚地迎接每一个黎明的到来。把握每一个小时,抓住宝贵的每一分每一秒。 紧紧把握住人生,但不要紧得放不开。这是生活的另一面,是矛盾体的另一极:我们必须接受损失,学会放手。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尤其是当我们还年轻,自以为世界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只要满腔热情、全力以赴地去渴求,我们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且一定能得到!但是,生活在继续,它要我们去面对现实,慢慢地也是实实在在地,生活让我们懂得了第二个真理。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承受损失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我们只有在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才开始了独立的生命。我们要进各级学校;继而告别父母和儿时的家庭,然后结婚生子,再就是不得不让孩子们远走高飞。我们遭遇父母和爱人的死亡,还要面临自己或快或慢的衰老。我们最终不得不面对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就这样,我们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或梦想过的一切。 但是,我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服从于人生中这种矛盾的需求呢?既然明明知道美的东西转眼即逝,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创造那些美好的东西?既然明明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最终会离我们而去,我们为什么还要倾心地去爱呢? 要破解这个矛盾,我们就必须寻找一个更加广阔的视 角,像透过可以通向永恒的窗户那样来审视我们的生命。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的生命虽然有限,可我们在地球上的行为却在编织着一个不受时间限制的图案。 生命绝不仅仅是静止的存在。它是一股不断变化的、不屈不挠的奔流。我们的父母通过我们使生命得到延续,我们又通过我们的子女使生命得到延续。我们所确立的习俗制度会历久长存,我们自己也会在其中得到永生。我们所崇尚的美不会因为我们的死亡而暗淡。我们的肉体会腐朽,我们的双手会枯萎,但我们用双手创造的美、善和真将永存不朽。 不要把生命耗费在聚敛财物上,这些财物终究会变为尘埃,化为乌有。与其追求物质,还不如追求理想,因为只有理想才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只有理想才具有永存的价值。 给房子赋予爱你就有了家。让一座城市充满道义,你就有了一个社区。在一堆红砖里赋予真理你就有了学校。在人们长期的努力奋斗中加上正义,你就有了文明。把这一切都聚集起来,加以提升,使之超越现存的缺陷,再加上人类对得到拯救的憧憬,永远无求无争,那么你将会有一个闪耀着希望绚烂光彩的未来。 7返璞归真“我们讨论的是简化生活,而不是物质匮乏,”我的朋友萨拉解释说:“绝对不是你不可以做你喜欢的那些事情,而是你在改变,不再喜欢同样的事情罢了。一些旧的习惯看上去是那样的浪费又不能令人满意,你真的对它们失去了兴趣。所以你仍然拥有你需要的每一件东西只不过不需要花那么多的钱罢了。”当我第一次遇见他们时,萨拉和迈克尔夫妇双双从业,拥有自己的住宅和用一大贷款购置的一条大船。随着女儿的出世而他们又想亲自抚养她,他们开始对“自愿简朴”的理念产生了兴趣。他们俩谁都不愿意把他们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仅仅局限于上班前的一小段时间和下班后已疲惫不堪的那几个小时。“许多人认为,因为有了孩子而且东西越来越贵,唯一的办法就是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便挣更多的钱。其实这并不是唯一的办法,”迈克尔坚持说。这对夫妻的决定是把两份全职工作换成两份半日工作,并且削减消费。他们决定只把钱花在有助于实现他们的主要目标的东西上:构建一个把家庭和友谊、工作和娱乐融为一体的生活天地,而且还是一个不浪费地球资源的生活天地。现在他们还在原来的那个近郊社区,住在一幢自己设计的、漂亮而节能的房子里。按许多标准来看,房子虽然小了点,却容易清扫、布置、维修和供暖。一层是个大房间,厨房靠墙,摆着一张桦木餐桌和吃饭用的几把椅子;一张舒适的长沙发和一个柴炉就把日常起居的范围圈定了;角落是工作区。楼上是她们的卧室、一个萨拉和迈克尔共用的办公室和一间浴室。整幢房子明亮简洁,同周围环境十分和谐。很快,门前外还要建一个太阳能温室。一对只有兼职工作的夫妻怎么会有钱建造自己的房子、拥有一辆汽车并同另一对夫妻共享一艘小船,而且所有这一切都不曾贷款呢?他们如何能够维持足以提供他们想要的“一切”的那一种高生活水平呢?他们放弃的而且不再怀念是那些东西呢?首先,他们放弃了乱七八糟的昂贵东西:(浴室)药柜里满满的从来不用的化妆品和在柜台上随时可以买到的药品;堆放在厨房壁柜里的最终只会丢弃的各种东西。萨拉和迈克尔共用的那个衣柜足可以装下他们必需的一些衣物,其中许多还是出自LL比恩公司的做工精细的经典款式呢。“我不断地把东西送给别人,”萨拉解释道。通过筛选和丢弃并凭借他们对所拥有的东西的了解,萨拉和迈克尔清楚地知道他们到底真正需要什么。他们没有洗碟机,他们家那几只手工陶制的碟子根本装不满一台洗碟机。他们没有衣服烘干机;冬天把湿衣服晾在室内也就不需要增湿器了。萨拉的黑发很短,所以用不着吹风机、电动卷发夹或电动烫发钳。他们没有电视机,所以他们和孩子的脑子里都不会一直充满各种新玩具、新物品和新诱惑的图像。他们节省了通勤时代上下班必须支付的开支:另外的一辆车、汽油费、职业装、午餐和经常外出吃晚餐的开销以及保姆费,换来的则是时间用于关注生活质量的时间。他们已不再使用纸产品,不再吃加工过的食品,不再享受昂贵的嗜好、观看首映电影、上餐馆以及付钱接受别人的服务。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所喜欢的自家烹饪、周中的家庭野餐、上图书馆借书、参加社区的艺术活动、逛廉价旧货商店以及自己动手做事。“那种渴望获得更多东西的感觉是我们这个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会永远继续下去,”萨拉说。“但是,你赚1万5千美元还是5万美元并不重要。这世上总有许多你希望自己能买得起的东西。钱真的不是导致我们改变生活方式的原因。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个人的满足。对于任何一个想简化自己生活的人来说,基本规则只有一个:如果一件事不能令人满意,那就索性不要去做。”萨拉和迈克尔借给我一本手册,名为营造简朴生活方式的99种方法,里面全是适用于任何生活状况的实用可行的建议。我仔细地阅读了,在一些方面我给自己打了高分,而在另一些方面我为身上存在的社会所认可的不理智行为感到惊讶。那天晚上,我陪女儿去购物,碰巧看见一条和我们的厨房墙纸颜色匹配而价格又不贵的擦手毛巾和一双漂亮的得难以抵挡期诱惑的“特价”凉鞋。当我站在停车场时感觉自己花了11美元离开商店之后并没有比进商店时更加开心,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孩子,面对自己的一时冲动竟会不由自主。我们乘坐的这只购物旋转木马,其实是一个幻觉世界,但由于它不停地旋转并富有刺激性,有时我们很难找到决心和勇气从木马上下来。8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邦(1)因为知道马拉德太太患有心脏病,所以在告诉她丈夫死亡的消息时特别小心,尽量委婉。把这个坏消息透露给她的是她姐姐约瑟芬。她说话时断断续续,只能半遮半掩地给她一些暗示。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兹也在场,就在她身边。铁道事故的消息传来时,理查兹正好在报社办公室,布伦特利·马拉德的名字排在“死亡”名单的首位。第二封电报让他相信确有此事,于是他便立刻动身,赶在那些粗心大意、考虑不周的朋友之前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带了回来。许多女人听到这样的噩耗都会精神恍惚,麻木地接受现实。马拉德太太却不然。她猛地一下扑倒在姐姐的怀里,号啕大哭起来。这阵暴风雨般的悲痛过去之后,他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不让任何人跟着她。房间里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扶手椅,对着敞开的窗户。她一屁股坐在扶手椅上,身体的疲惫使她心力交瘁,这种疲惫似乎也侵入了她的灵魂。透过窗户,她看到了房前空旷广场上的树枝充满着新春的活力,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雨的气息。楼下的街上有一个小贩正在叫卖。远处的歌声隐隐约约地飘过来,数不清的鸟儿也叫个不停。从窗口望出去,西边的天空上层层叠叠的云团之间露出一片片蔚蓝。她坐在椅子里,头靠在椅垫上,非常平静。只是偶尔抽泣一下,全身颤抖,好像一个哭着入睡的孩子在梦里仍在抽泣一样。她很年轻,面容白皙而安详。但她脸上的线条却显示着一种压抑,甚至是一种力量。但此时,她目光茫然,呆呆地望着远处的一片蓝天。这并不是匆匆沉思的一瞥,而是她许久没有深思熟虑的体现。(2)有一种感觉正在向她靠近,那是她充满恐惧等待着的感觉。是什么感觉呢?她不知道,因为这种感觉太微妙,太难以捉摸,她说不清楚。但她能感觉得到,它正在空中蔓延,穿过弥漫于空中的声音、气味和色彩慢慢向她靠近。此时,她内心骚动不安,胸脯上下起伏。她开始意识到了向她步步逼近并将渐渐征服她的感觉是什么。她想尽力用自己的意志把这种感觉压下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双白嫩纤细的手一样软弱无力。就在她任凭那种感觉肆意发展的时候,从她微微张开的双唇之间喃喃地蹦出了几个字。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重复着:“解脱了,解脱了,解脱了!”伴随着那种感觉出现的茫然目光和恐惧神情从她的眼神里消失了。此刻,她的目光透着机敏,炯炯有神。她的心跳加快,沸腾的热血温暖了全身的每个部位,她感到浑身轻松。她没有片刻去问问自己,此刻拥有的这种欢愉是否正当。一种清清楚楚的兴奋之情燃烧着她,让她根本无暇去顾及那些琐事。她知道,当她见到丈夫那双亲切、温柔的手变得僵硬,那张从来都不会对她吝啬爱意的脸变得毫无表情,灰白如纸的时候,她肯定还会哭的。但在这痛苦之外,她看到了长远的未来,那些只属于她自己的未来岁月。她张开双臂去迎接那些岁月的来临。在未来的岁月里,她不再为别人而活着,而只是为她自己。那时,她再也用不着盲目地屈从于任何专横的意志。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有权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自己的配偶。无论其动机善良与否,在这一瞬间她突然感到这种做法绝不亚于犯罪。然而,她曾爱过他-至少有时是爱他的,虽然更多的时候她并不爱他。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能自作主张,她突然意识到这是他活下去最大的动力。爱情这神秘的玩意儿又算得了什么呢?“解脱了!身体和灵魂都解脱了!”她不停滴低声说。约瑟芬跪在紧闭的门外,嘴唇对着锁孔,苦苦地恳求着让她进去。“露易丝,开开门!求求你了,把门打开-你这样会得病的。你在干什么,露易丝?看着上帝的份上,开开门吧!”(3)“走开!我不会让自己生病的。”她真的不会。她正陶醉在窗外那不息的生命之中。她狂想着未来的日子。春天,夏天,那些所以属于她的日子。她低声祈祷了一句:愿来日方长。可就在昨天,她还嫌未来的岁月太漫长,想到这些时还不寒而栗呢。她终于站了起来,把门打开。她的双眼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情不自禁地摆出一副胜利女神的姿态,紧紧搂住了姐姐的腰,她们一块儿下了楼。理查兹正站在楼下等着她们。有人正在用钥匙开门。进来的是布伦特利·马拉德,拎着他的旅行包和雨伞,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事发当时他远在别处,甚至不知道发生了车祸。听到约瑟芬一声尖叫,再看到理查兹快速地把他挡在他妻子的视线之外时,他惊呆了。但是理查兹的行动还是太迟了。医生赶来后,他们说她死于心脏病突发-死于无法承受的高兴!U4工作、劳动和玩耍就我所知,汉娜·阿伦特小姐是界定工作和劳动之间本质区别的第一人。一个人要想快乐,第一要有自由感,第二要确信自己有价值。如果社会迫使一个人去做他自己不喜欢的事,或者说,他所喜欢做的事被社会忽视,看作没有价值或不重要,那他就不会真正快乐。在一个严格意义上已废除奴隶制的社会里,一个人做的事情是否具有社会价值取决于他是否为完成此项工作得到了报酬。然而,今天的劳动者可以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工资奴隶。如果社会给一个人提供一份他本人不感兴趣的工作,他出于养家糊口的需要不得已才从事这项工作,那这个人就是一个劳动者。 与劳动相对的是玩耍。玩游戏时,我们能从中得到乐 趣,否则就不会玩这个游戏。但这完全是一种私人的活动,我们玩不玩这个游戏社会是不会关注的。 处在劳动和玩耍之间的是工作。如果一个人对社会为他支付报酬的工作感兴趣,他就是一个工作者。从社会角度看是必需的劳动在他自己看来却是自愿的玩耍。一个职位是劳动还是工作,并不取决于这个职位本身,而是取决于占据这个职位的个人自己的情趣。这种差异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异并不吻合。譬如,一个园丁或者鞋匠也许就是一个工作者,而一个银行职员则可能是一个劳动者。一个人是工作者还是劳动者可以从他对闲暇的态度上看出来。对于一个工作者来说,闲暇不过是他需要放松、休息从而进行有效工作的几个小时,所以,他可能只有少量的闲暇,而不会有大量的空闲。工作者可能会死于心脏病,并会忘记自己妻子的生日。而对于劳动者来说,闲暇就意味着摆脱强制,所 以,他自然会想象:他不得不花费在劳动上的时间越少,而自由自在地玩耍的时间越多,那才越好。 在一个现代化的技术社会里,总人口中有多大比例的人能够像我一样有幸成为工作者呢?我估计大概有16,而 且,我认为这个数字将来也不会增加。 技术和劳动的分工成就了两件事:通过在许多领域取消了特别才能和技术的需要,把过去本来令人愉快的大量受雇职业的工作变成了令人厌倦的劳动;通过提高生产力,缩短了劳动所需的时间。已经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社会:其人口的大多数,也就是其中的劳动者们,将会享受到早期贵族们才能享受到的几乎同样多的休闲。当人们回想起过去贵族们的举止行为时,前景并非乐观。的确,在未来这样一个大众社会里,人们要解决“无聊”这个问题,也许比过去的贵族们要困难得多。后者(贵族们)把他们的时间都仪式化了,譬如,有打松鸡的季节,有在城镇消磨的季节等等。广大民众更有可能以时尚来取代一成不变的仪式,而时尚将会为了某些人的经济利益频繁地变化。再者,广大民众也不会再去狩猎,因为,要不了多久可供猎取的动物就没有了。至于贵族们其他的消遣项目,比如赌博、决斗和战争,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危险驾驶、吸食毒品和毫无理性的暴力行为中找到同样的乐趣。工作者很少从事暴力活动,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敌对心理”用在工作上,不管是工匠的体力活,还是科学 家、艺术家的脑力活。“敌对心理”在脑力劳动中的作用可以在“紧紧咬住问题”这个短语里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U5声誉声誉极像一个追逐自己尾巴的动物,抓住了以后除继续穷追不舍外,再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声誉以及随之而来的名气迫使名人陷入穷途末路。真有点讽刺意味,不是吗? 名人有名多因有一技之长,如唱歌、跳舞、绘画、写作等等。成功的表演者展示出一种风格,获得声誉。而且这种声誉常常使这位表演者确信,必须把这种风格发扬光大,因为这就是大众所需要和喜爱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歌手年复一年地用老调唱老歌,画师画千篇一律的风景或画像,演员反复饰演同一角色,他们势必都会感到厌烦。由于公众的要求,艺人竟变成了自己功名的奴隶。倘若他或她想改变笔调、舞步、唱腔的话,大众就会弃他而去,转而把那飘忽不定的声誉赐予他人,一段时间后再转给他人,这样不停地转下去。 一个人有了名誉,就有了名气,就能赢得忠实的追捧者的高度关注,在任何领域都是这样。一个表演者很容易相 信,自己的成就当真和新闻报道的一样大。可是大多数人、大多数艺人并没有得到美誉和财富。那些失败的表演者又如何呢?其他任何一个失败者又会如何呢?奇怪的是,对许多人而言,失败往往就是对失败的回报!有些人对你表示怜 悯,他们庆幸自己不是你。你的亲朋好友也会降低对你的期望,使你不必去和那些比你有天赋并获得成功的人较量。他们会找出种种借口来解释你不能功成名就的原因:你太敏感了呀;你对金钱没有兴趣呀;你对声誉所能带来的权利不感兴趣呀;因为声望要使你丧失隐私,所以你不感兴趣呀;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借口,但对失败者或假装不在意自己失败的人来说,却是安慰。 历史充分证明,有些人在一生的某个时刻遭遇失败,的确能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地追求成功,继续对自己充满信心。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的第一部小说安琪儿,往家里看吧!被退稿39次才得以出版,才使他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并赢得了声誉。贝多芬不屈服于他残暴、专横的父亲,还忍气吞声当过乐师,但终于克服一切,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最著名的音乐家。托马斯·爱迪生10岁左右,还在上四年级的时候就被赶出教室,因为在老师的眼里,他脑子笨,又不乖。以失败为动力,奋发有为,成名成家的例子还有很多。但遗憾的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失败就是奋斗的结束,而不是开始。成名的失败事例即使有,也不多见。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追求声誉呢?你追求声誉吗?你希望许多人都知道你、赞赏你吗?你想得到那些往往伴随声誉而来的金钱吗?你想要媒体注意你台上台下的一言一行吗?显而易见,在某些领域,出了名就意味着要成为那些不赞同你的人和诸多媒体的抨击目标。声誉把你置于所有的灯光 下,一边给你权利和威望,一边把你变得不像你:你必须成为大众心目中的你,而不能是那个真实的你或你可能成为的那个人。但是,为什么人人都追求声誉呢?我想到了以下几个理由:为了在某些方面展示才华;为了赢得他人的敬仰和爱慕;为了成为人人谈论的人物;为了让亲朋好友看到你比他们想象得还要优秀。也许你还能列出其他理由,但我觉得以上这些理由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的。 对那些拼命追求声誉、财富和名望的人们,我想说:祝你们好运。但是当你已经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即成功和声誉之后,你打算怎么做呢?一直追逐下去吗?你若确已抓住了尾巴,那就舍命也不要松手。我盼你们不久都功成名就,或近乎功成名就吧!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