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滨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共47页).doc

    • 资源ID:14562168       资源大小:2.37M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滨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共4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滨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第一章 总则应加上“实施部门”(以下简称 )滨州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滨州市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各县区参照执行。第三条 应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各项建设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按城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第四条 在滨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各类专门性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应符合已颁布的其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尚未制定的按本规定执行。第五条 本规定由滨州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第二章 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第六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第七条 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不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第八条 在计算城市建设用地的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第九条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在已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地段内进行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批准详细规划的,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表1各建设用地适建项目范围表的规定执行。表1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项目范围表序号用地类别建设项目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仓库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R1R2R3C1C2C3C4C5C6C/RM1M2M3W1W2U1U2U3U4U5U6G1G21低层独立式住宅2多层住宅、其它低层住宅3高层住宅4单身宿舍5中小学、托幼6小区商业服务设施7小区行政管理设施(居委会、派出所等)8小区体育设施9小区文化设施(活动站、文化馆)10小区市政公用设施11小区日用品修理、加工场12小区农贸市场13小商品市场14小区医疗、卫生设施15小区以上级(居住区级、市级)行政管理设施查规范16小区以上级(同上)商业、服务设施17小区以上级(同上)文化设施18小区以上级(同上)娱乐设施续表1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项目范围表序号用地类别建设项目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商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库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R1R2R3C1C2C3C4C5C6C/RM1M2M3W1W2U1U2U3U4U5U6G1G219小区以上级(同上)体育设施20小区以上级(同上)医疗、卫生设施21特殊医院22一般办公机构26一般旅馆24旅游旅馆25商住综合楼26高等院校、大中专院校27职业、技工、成人、业余学校28科研设计机构29社会停车场、库30加油站31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32汽车修理、保养场33客、货运公司站场34施工维修设施及废品场35施工维修设施及废品场36汗水处理厂、垃圾场37其它市政公用设施38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工的工厂39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厂40普通仓库41危险品仓库42特殊教育设施注: 允许建设 条件允许时经批准可建设 空 不允许建设第十条 凡表1和续表1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凡需改变经批准的规划用地性质、超出附表1和续表1规定范围的,应对规划进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三章 建筑基地控制指标第十一条在滨州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其建筑容量(含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一般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表2 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区位 建筑容量类型滨州市城市规划区城区范围建筑密度容积率低层建筑30%大于1.0居住建筑(含单身公寓)多层25%1.2高层20%2.23.0商业、办公建筑(含旅馆建筑、公寓式办公建筑)多层45%3.0高层35%4.0表2规定的指标中容积率(低层建筑除外)、建筑密度为上限,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基地。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沿城市主次干道用地计算时不包括沿路1030米绿化带。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应按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执行。另涉及以下内容的按下列标准执行:(一)地下室、半地下室只计入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二)阁楼起坡点小于1.5米(含1.5米)时,阁楼计算全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大于1.5米时,阁楼计算全面积,且计入容积率;(三)地上一层用作储藏室层高不超过2.2米(含2.2米)时,或用作车库使用层高不超过2.6米(含2.6米)时,计算其全部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超过此标准时,计算全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四)在规划批复和建设工程许可办理阶段,总建筑面积中可不计算建筑单体外墙保温层面积,但是在规划竣工验收时需将建筑外墙保温层面积一并计入。另在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因综合考虑结构、保温、抗震等要求,相同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允许存在误差,但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单栋建筑控制在小于总建筑面积的2%指标范围内;多栋建筑控制在小于总建筑面积的1%指标范围内。第十二条除按规划划定的一类住宅用地和村镇建设外,原则上不予审批低层居住建筑。位置调整第十三条 建筑基地面积小于或等于3公顷的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经批准的有关规划设计中已确定的,应按已批准的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有关规划设计的,其建筑容量控制应按表2执行。第十四条 建筑基地面积大于3公顷的成片开发地区,应先确定建筑总量控制指标,在不超出建筑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区内各地块的建筑容量可参照本规定表2的规定适当调整。重点地段按照鼓励高层建筑的原则,其指标按照高层多层比例分别计算控制建筑总量。第十五条 对未列入表2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规定执行,但不应超过表2中相应居住用地的控制指标。中小学义务教育用地指标按照小学人均占地30平方米,中学人均35平方米,入学率为服务人口的15%。第十六条 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和绿地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和本规定的前提下,可按表3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乘以核定容积率)的百分之五十。表3 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建筑面积补偿换算表建设项目的容积率每提供1平方米有效开放空间面积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1.0-1.51.5平方米1.5-2.02.0平方米2.02.5平方米注:公共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额外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公共开放空间位于建筑基地内,后退红线部分不作公共开放空间;(二)沿城市道路、广场、小区道路留设,且任一方向的净宽度在8米以上,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三)竣工后应设置相应标志,并交有关部门管理;(四)开放空间不得封闭,不得改变使用性质。第十七条 工业、物流项目用地须满足以下要求: (一)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物流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物流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二)工业项目建设应本着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合理确定用地强度。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按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第十八条 独立开发建设净用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宜单独建设: (一)多层及多层以下居住为5000平方米;(二)高层居住为6000平方米;(三)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不含市政配套公建)的公共建筑为3000平方米;(四)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为4000平方米。大于最小基地面积且小于1公顷地块各项指标可按城市支路或小区次要道路封闭的完整地块统一平衡。第四章 建筑间距和日照第十九条建筑间距除符合日照、消防、抗震、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埋设、视觉卫生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第二十条 根据日照、通风的要求和本市建筑用地的实际情况,新建住宅建筑应按下列规定执行,插建建筑必须进行日照计算和分析。 (一)多层住宅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方向并包括南偏东或南偏西(0-15°),在最不利于日照情况下,其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遮挡高度的1.68倍。住宅建筑平行布置时建筑的最小间距,不论是否满足日照要求,均不得小于18米。(二)多层住宅建筑垂直布置、即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布置、点式多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必须进行日照计算和分析,并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规定。第二十一条高层居住建筑(层数在7层以上含7层)与低层、多、高层居住建筑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低、多、高层居住建筑南向居室在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内满窗日照时间不少于3小时,同时满足下列要求:(一)单座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朝向为正南北,包括南偏东向或南偏西向30度以内)平行布置的间距不小于25米;高层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朝向为东西向的,包括朝向为南偏东向或南偏西向30度以上)的建筑间距应结合周围环境具体确定。(二)多、低层居住建筑在朝向方向受单幢高层居住建筑遮挡且二者平面有错位,遮挡面宽度小于或等于米时,间距可不按本条第一项规定执行但不小于25米。(三)高层居住建筑山墙面宽度不大于18米时,其山墙与多、低层居住建筑间距正立面不小于25米;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山墙间距不宜小于13米,采取工程措施处理后可不小于9米。高层居住建筑山墙面宽度大于18米时按平行布置控制。(四)高层居住建筑之间平行布置时,朝向为南北向的应不宜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5倍;朝向为东西的应不宜小于0.4倍,且不小于25米。第二十二条对托儿所、幼儿园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大中小学教学楼等国家规范有特殊规定的其他建筑,应保证其在冬至日有效日照时间内满窗日照时间不少于2小时。第二十三条非居住建筑(第二十二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的间距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非居住建筑北侧为居住建筑时,按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居住建筑间距要求执行;(二)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南北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30米;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24米。(三)高层非居住建筑非平行向布置的,其最窄处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0.5倍,且不小于20米;(四)高层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间距不小于18米;非平行的最窄处间距不小于18米。(五)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1.2倍,且不小于15米;非平行布置最窄处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1.2倍,且不小于12米。(六)低层非居住建筑与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0米。第二十四条非居住建筑南临居住建筑时,其建筑间距应综合考虑消防、防震、管线敷设、视觉卫生等因素确定。第二十五条建筑的侧间距,按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执行。第二十六条在居住建筑间距内,不宜再建设任何其他建筑。第五章建筑退让第二十七条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景观、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第二十八条 沿建筑用地界线的建筑物,其离界最小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 (一)界外是居住建筑或科、教、文、卫建筑的,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界外是其它建筑的,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 (二)界外是非建筑用地的,各类建筑的最小离界距离不得小于3米。第二十九条 相邻地块无建筑物的侧面退界以先行规划地块建筑布局镜像后日照计算和分析各不遮挡为准。(一)若东西相邻地界间规划时序不同,先开发地块须对侧向相邻空地做镜像日照分析,满足大寒日3小时日照要求;后开发项目或周边地块内建筑已形成现状的建设项目,在规划时须将周边地块相邻建筑一并分析,综合考虑相邻地块内规划建筑的退界、竖向标高、建筑高度、风格造型等关系,并在沿街效果图中将周边相邻建筑一并体现。(二)若南北向相邻地块规划时序不同,先规划项目须对北侧空地做日照分析,满足相邻地界以北13米处满足规划居住建筑大寒日3小时日照要求;后开发项目或周边地块内建筑已形成现状的建设项目,在规划时须将周边地块相邻建筑一并分析,综合考虑相邻地块内规划建筑的退界、竖向标高、建筑高度、风格造型等关系,并在沿街效果图中将周边相邻建筑一并体现。第三十条 相邻用地范围内的建筑退让按以下规定控制。(一)后退东侧、西侧地界线距离:多层建筑侧立面不小于4.0米,高层建筑侧立面须做镜像分析确定,按其高度比例分摊,且不小于9.0米。(二)后退南侧、北侧地界线距离要求:多层建筑按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按18.0米控制)所需日照间距的一半;高层建筑超高部分所需日照距离由超高单位自行承担,且高层建筑距南地界线距离不小于15米;高层建筑距北地界线距离须保证北地界以北13米处满足大寒日3小时日照要求,且不得小于15米。同时满足消防、交通安全、卫生、绿化、停车及周边日照、采光等方面的要求。第三十一条 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其最小值为4米,且不得影响周边建筑的结构安全等要求。第三十二条 沿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建筑物,其后退道路红线距离除应符合表4的控制指标外,还应符合第六章有关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建筑,具体标准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或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表4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控制指标 道路性质 建筑 后退高度 距离(米)四环以内城区主干道(米)次干道(米)居住非居住居住非居住四层以下主立面18251520侧立面15151212五层六层主立面21301825侧立面15151212高层主立面主干道:建筑物高度1/2,且不小于30米,同时须保证道路北侧红线以北15米处满足大寒日3小时日照要求。100米以上参照此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退让;次干道:建筑物高度1/2,且不小于25米,同时须保证道路北侧红线以北15米处满足大寒日3小时日照要求。100米以上参照此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退让。侧立面 高层建筑(不建沿街房)后退城市道路原则不小于15米,且与周边新建建筑相协调。高层建筑侧面设沿街商业用房时,后退距离按多层非居住建筑立面处理。注:(1)高层退线指主体部分,裙房按多、低层建筑控制(裙房低于24米),裙房突出主楼不宜超过6.0米。 (2)表中指标为最低控制指标,使用时根据层数及性质选用适当值。 (3)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标注到建筑物最外沿。 (4)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建筑,具体标准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或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第三十三条 沿城市支路两侧的建筑物,其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后退东西向道路:支路北侧建筑按17层及以下(高度小于55米)建筑主立面后退北侧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15米控制,超出部分由超高单位按超出建筑高度的1/2自行承担;支路南侧建筑按17层及以下(高度小于55米)建筑主立面后退北侧道路红线距离满足北侧道路红线以北15米处大寒日3小时日照要求,且不得小于15米,超出部分由超高单位按超出高度的1/2自行承担。(二)后退南北向道路:建筑后退南北向道路红线距离参照上表侧立面后退城市次干道要求控制。第三十四条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主要出入口方向面临城市主、次干路时,退后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35.0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在满足消防、交通要求的前提下,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可适当缩小。(一)在旧城区、城市中心区,按此标准控制确有困难的;(二)传统建筑街道两侧的扩建或改建工程;(三)为了保持原有街道空间的延续性,在经批准规划中未按上述指标控制的道路两侧的建筑工程。第三十六条 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应符合表4的规定外,还必须满足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的要求。第三十七条 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外挑部分垂直投影和附属设施等构件不得逾越建筑红线,且后退距离不得小于1米;传达室后退道路红线要求不得小于3米;地下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地下建筑物的出口垂直于城市道路红线的(出地面部分起算)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第三十八条 在村镇、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公路规划红线两侧应划定绿带,除规划另有规定外,绿带宽度具体规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沿穿越村镇、城镇的公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可按村镇、城镇规划进行管理,但建筑物后退公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第三十九条 城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后退蓝线和绿线要求:(一)沿河道规划蓝线(规划确定的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两侧新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除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5米。(二)沿城市绿线两侧建筑退线要求:1、多层非居住建筑主立面后退绿线按三层不得小于15米控制,每增加一层后退距离增加3米;多层居住建筑主立面后退绿线要求按四层不小于10米控制,每增加一层后退距离增加3米;高层建筑主立面后退距离不小于24米。2、多层建筑侧立面后退绿线距离不得小于10米;高层建筑侧立面后退绿线距离不得小于12米。第四十条 沿铁路两侧兴建建筑工程应符合以下规定:(一)铁路两侧的建筑工程距铁路路基坡角线不小于50米的距离。(二)铁路两侧的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囱等)、危险品仓库和厂房须征询铁路主管部门的意见。(三)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设的,须符合铁路道口管理的有关规定。第四十一条 建筑物退后架空电力线路的距离及?电力线与建筑物最近凸出部分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满足表5的要求。表5 电力线边线与建筑物最近凸出部分的最小水平距离(米)电压等级一般地区市区和城镇人口密集地区10KV53.535KV107.5110KV1212220KV1515500KV2020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指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向外两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其每边向外侧延伸的距离应不小于0.75米。第六章建筑高度第四十二条建筑物的高度除必须符合日照、建筑间距、消防、抗震等方面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第四十三条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它无线电通讯(包括微波通道)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第四十四条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及风景名胜区规划控制地段,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第四十五条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控制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沿路不得建设3层以下沿街建筑(裙房除外)。城市主要道路交叉口处的非居住建筑高度不得低于五层,建筑面积不得小于4000平方米。第七章建筑绿地第四十六条各类建筑基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简称绿地率)须满足表6对绿地率的要求。 第四十七条城市道路均应根据实际情况搞好绿化。其中主干道两侧要各留出10-35米的绿化带,次干道两侧要各留出410米的绿化带。生活性主次干道及商业密集区可不设绿化带,但应按绿化带面积集中设置街头绿地或小游园。第四十八条 计算绿地率的绿地面积,包括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和房前屋后街坊道路两侧以及规定间距内的零星绿地。绿地面积的计算规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规定执行。见附录C之C9。表6 绿地率一览表项目类别代 号绿地率工业M15%仓储W20%行政办公C135%商业、金融C220%文化娱乐C340%体育C435%医疗卫生C540%教育科研设计C635%一类居住用地R135%二类居住用地R235%第四十九条 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在居住用地中应不少于用地总面积的10%,在体育、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中应符合有关专业规定,在其它类别用地中应不少于5%。第五十条 在居住用地内除满足上述绿地率的控制指标外,还应有集中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中心绿地、小区中心绿地、组团中心绿地和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其最小规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第五十一条 居住小区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地或绿化隔离带,不在建筑基地范围内的不得作为小区绿地计算。代征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可按照50%的系数折算,植草砖铺装面积可按照40%的系数折算,树阵植草砖铺装面积可按80%的系数折算。第五十二条 一个街区内的集中绿地可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在符合整个街区集中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不在每块建筑基地内平均分布。第五十三条 城区内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地指标的地区,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可将屋面地载绿化面积(每块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和垂直绿化面积(每块长度不得小于20米)折算成绿地面积,但实际绿地面积至少应达到规定指标的50%以上。折算部分不参加用地平衡,指标应单独说明。垂直绿化按地载面积折算成绿地面积,屋面地载绿化按公式F=K·M折算成绿地面积。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 K有效系数(见表7) M屋面地载绿化面积表7 屋面地载绿化有效系数一览表屋面标高与基地地面的高差H(m)有效系数H1.51.01.5H5.00.85.0H12.00.512.0H18.00.3H18.00.1第八章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及出入口设置第五十四条 城市道路按照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道路用地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和绿化带五部分组成。第五十五条 非机动车道各城区应逐步建立独立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以完善城市的交通体系;非机动车道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一)一般规定:当非机动车道设置于机动车道两侧时,单侧宽度不少于3.5米;当非机动车道单独设置时,宽度不少于5米。(二)区域规定(单向最小宽度值)市中心区、商业区5.5米一般地区3.5米工业区3.5米第五十六条 人行道人行道设置规定(单向最小宽度值)市中心区、商业区、交通枢纽地段5米一般地区3米 工业区3米第五十七条 分隔带分隔带分为中间分隔带、机非分隔带、人车分隔带三种,需要设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中间分隔带最小宽度不低于3米。机非、人车分隔带最低不小于15米,城市出入口通道及公交线路集中的主干道上机非分隔带不宜低于3米。第五十八条 绿化带城市道路用地中,一般应在人行道外侧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设置时,其最小宽度为4米。第五十九条 为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和安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转弯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干路 25-35米 次干路20-25米 支 路 10-12米两条不同等级的道路交叉,其转弯半径按等级高的道路确定。行车最小转弯半径9米。第六十条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应不小于150米,同时应满足消防要求。第六十一条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第六十二条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大于120米,并应设不小于12米x 12米的回车场地。第六十三条 城市大型文化、体育、商业、服务、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应不小于25米,纵坡应不大于3%, 坡道总长度不得超过100米。第六十四条 建筑基地机动车出入口规定如下: (一)建筑基地的机动车出入口,应在基地周边等级最低的道路上安排。如需在不同等级的道路上分别开设多个机动车出入口的,应根据道路等级,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安排。 (二)建筑基地机动车出入口距道路交叉口的距离,应满足表9的要求。第六十五条 全市或全区性集会、纪念、生活游览广场和交通广场面积计入道路广场面积,其用地面积标准由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第六十六条 居住小区核定标准车位数的10%作为公共停车位,其他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不低于核定标准车位数的20%作为公共停车位。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数量与居住户的比率)不宜超过15%。第六十七条 公共停车场(库)应主要设置于市中心、商业区、体育中心及主要交通枢纽处。公共停车场的位置和规模,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或由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确定。第六十八条 公共停车场应有良好的视野。公共停车场的出入口宜设在主干路上,亦可设置在次干路或支路上,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交叉口距离按附表9的规定执行。表9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的距离(米)建筑基础所临道路性质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小区路主干路100755040次干路75505040支 路50504040小区路4040/第六十九条 建设工程实施配建停车位指标控制规定,配建指标应符合附表10的规定。 第七十条 露天停车位须在总图中表示,且必须首先确保庭院绿化用地。停车场(库)须与主体建筑工程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居住建筑原则上不小于1.0个车位/户,公共建筑不小于1.0个车位/ 百平方米,同时不得小于下表规定。表10 建设工程配建停车位指标类别单位指标备注机动车自行车01建筑面积150m2车位/户1.22.002建筑面积90-150m2车位/户1.02.003建筑面积90m2车位/户0. 62.004市属行政办公车位/百平方米建筑面积0.84.005非市属行政办公车位/百平方米建筑面积0.46.006博物馆、群艺馆、科技馆、图书馆、展览馆车位/百平方米建筑面积0.55.007文化活动中心车位/百平方米建筑面积1.008会议室、礼堂车位/百座4.03009剧场、市级电影院车位/百座4.02010一般电影院车位/百座1.01511大型体育场车位/百座4.02012中小型体育场车位/百座2.03013大中专院校车位/百学生0.72014中学车位/百学生0.37015小学车位/百学生0.31016市、区级综合医院车位/百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17其它医院、诊疗所车位/百平方米建筑面积0.31.518疗养院车位/百平方米建筑面积2.01.019商场车位/百平方米营业面积1.05.020农贸市场车位/百平方米营业面积0.38.021饭店、酒家车位/百平方米建筑面积2.54.022高中档宾馆车位/客房0.223普通宾馆(招待所)车

    注意事项

    本文(滨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共47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