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亚---从紫砂壶“壁合”谈紫砂艺术的融合与创新(共2页).doc
-
资源ID:14563748
资源大小:122.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范卫亚---从紫砂壶“壁合”谈紫砂艺术的融合与创新(共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从紫砂壶“壁合”谈紫砂艺术的融合与创新范卫亚(宜兴)摘 要 紫砂艺术的发展也是一部融合与创新的发展史,在博取众家之所长的基础上,经过无数紫砂艺人的传承与创新,促使紫砂艺术以更加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迷人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紫砂壶“壁合”正是一把独具匠心的作品,它既融合了经典的曼生十八式之中“合欢壶”的造型特点和文脉传承,又加入了自己的创作考虑和艺术审美,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器型特点和神韵风采。关键词 紫砂壶;壁合;融合;创新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融合与创新一直是永恒的主题。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如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所描绘的大唐盛景,街道、商业、服饰、礼仪等等元素,都表现出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糅交流所产生的民族融合,出现了诸多新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式,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的经过岁月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一直延续至今,有的则经过后来人的发展创新又以新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可以说,没有融合与创新,历史就不会进步,文化就不能延续。同样,紫砂艺术的发展也是一部融合与创新的发展史,作为一门延续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艺术,紫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在博取众家之所长的基础上,经过无数紫砂艺人的传承与创新,促使紫砂艺术以更加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迷人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紫砂壶的融合与创新,可以从造型和神韵两个方面来看。纯手工的紫砂壶,可以说没有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造型。因为紫砂壶造型的设计制作全凭艺人的一双巧手,每一次的捶泥、每一次的拍打、每一次的明针,所使用的技法和力度稍有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造型,且不用说在烧制过程中泥料的收缩和变形所带来的影响了。所以,每一位艺人在追求极致的紫砂成型技艺的同时,对紫砂壶神韵的把握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制壶的过程中,需要把平时积累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准,对紫砂的情感和思想都要全部地投入壶中,这样才能使得每一把紫砂壶都灵性十足、气韵贯通,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留恋不舍、爱不释手的艺术佳品。在紫砂壶发展的五百多年历史进程中,一代一代的制壶名家层出不穷、枚不胜举。他们在融合前人制壶的基础之上,又不断地发展创新。从明代万历时期到明代末期是紫砂器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了“四名家”、“壶家三大”。“四名家”为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壶家三大”指的是时大彬和他的两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他们或为师徒,或为好友,互相交流传承、融合创新,使得紫砂文化一步步发扬光大,时至清代,紫砂艺术步入全盛时期。明末清初的一代大家陈鸣远最负盛名,其作品现在已经是千金难求,清代道光年间的邵大亨继陈鸣远之后,也成为一代宗师。文人壶发扬光大者陈曼生在前人制壶的启迪之下,又创新了许许多多的壶型,融合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紫砂艺术表达形式,开创了文人紫砂新的篇章。紫砂壶“壁合”(见图1)正是一把独具匠心的作品,它既融合了经典的曼生十八式之中“合欢壶”的造型特点和文脉传承,又加入了自己的创作考虑和艺术审美,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器型特点和神韵风采。众所周知,“合欢壶”是曼生十八式壶型之一,也是每一位紫砂艺人都捻熟于胸并临摹无数的经典作品,其造型来源于镲这一古代乐器。在庆祝活动的时候,鼓乐欢天,人们常敲击大镲以表示欢乐喜悦,一次活动中,曼生亲自下席,双手合击大镲,突然灵感迸发,于是设计创作了用两片镲对接在一起的紫砂器型,无论壶型还是名字“合欢”,都寓意吉缘和合、融乐欢喜,于是“合欢壶”作为欢乐喜悦的象征,深受众多壶友和收藏爱好者的喜欢。作者对陈曼生的才气十分佩服,对“合欢壶”也是倾慕已久,每每观之思绪万千,特别想创作一把结合实用性、江南水乡特色、“合欢壶”元素的作品。曼生壶素以刻绘而闻名于世,正所谓“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作者却希望设计创作一把光素器,遂取名“壁合”,有“珠联璧合”的意味在里面。在考虑到茶壶的容量大小和泡茶的方便性能时,把“合欢壶”的整体造型加高,身筒饱满,壶身下部比上部略微比例加大,壶钮由原来的圆珠造型演绎为代表江南水乡的桥钮,壶把和壶嘴也稍作恰当的改动,使整器错落有致,从上往下看,层次感更加强烈,但又协调规整,给人一种更加挺拔、神韵飞扬的流畅之感,在融合经典壶型的基础上,创新元素的运用也是恰到好处,无论从造型方面还是从所蕴含的神韵来看,都是紫砂文化继承发展、融合创新的完美实践。融合与创新这一命题看起来宏观大略,结合到紫砂艺术上面则微末可见。紫砂的融合在造型上可以看做今人对前人的不断学习和领悟所得,在紫砂的神韵方面则可以看到对前人的仰慕之情和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则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着深厚传承的开拓创新。每一位紫砂艺人不仅仅需要在技艺上的创新,也需要在精神层面的力求突破和文化层面的自我表达。唯有如此,才能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更新的艺术作品来拥抱新的时代。参考文献1郭灵舢.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内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9):80-81.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