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来不是制服——读《教育的情调》有感(共3页).docx
-
资源ID:14573186
资源大小:16.6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育从来不是制服——读《教育的情调》有感(共3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育从来不是制服读教育的情调有感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不到200页,但是我读的却很慢,不舍得一下子读完,深怕错过什么,有许多共鸣与思考。本书算得上理论的书籍,但是丰富的案例贯穿始终,生动有趣。教育从来不是制服学生,有的教师还以此为谈资,津津乐道。这样的教师其实就是不顾及孩子的体验,把孩子当一个“物”看待,把自己当权威,拿规则当令箭,不反思不学习,认为教育就是一锤子买卖。一、不关注孩子体验的爱是没有情调的爱。教育似乎离不开爱,爱是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当然就不会有情调,书中阐述了我们的爱要有敏感和机智。书中开篇就讲到: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就对不上号。所以,教育之爱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是必须能满足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其实也就是教师如何爱孩子,不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事物,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的爱要触及到他们的感受与体验。第一部分的一个小案例“父母亲”,练习小提琴的,一个家庭里孩子练琴完全是父母逼着学,另外一个家庭练琴成了一场演奏。父母肯定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否关注到孩子的感受了呢?我们的爱也许和孩子的体验不一样。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会发生有情调的故事。学生怕老师吧,一般学生都怕!在学校,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眼里,老师往往是权威的存在,即使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校老师及其管理者,也是相对于学生强势的存在。第一部分有一个案例:“教育者”,小男孩做了错事,被叫到校长办公室。校长在书桌前忙着自己的事,对到来的小男孩置之不理,让小男孩就那样站着,刻意忽视。这是一种不礼貌且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但对于一些学校管理者来说,仿佛他们理所当然地能这样做。但是对于孩子,他们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没有“情调”的事情要发生。我们的有些老师面对自己班级总是夸夸其谈,如何如何制服学生,“搞定”,“摆平”,“收拾”是他们对待学生的方式。更有甚者把教师威严变成教师权威,把教育管理变成教育权术。所谓权术,就是刻意地用或重或轻地精神侵害,使被掌控者处于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地境地。威胁,恐吓,责骂,体罚,侮辱等等,无所不用其极,就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哪里有情调?只剩下一地鸡毛,鸡飞狗跳。三、拿着规则当令箭也会远离情调。我们老师都是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我们有自己的经验,也知道教育教学的规则,但是如果事事都拿着这些“规则”,对孩子的情境体验缺乏体贴敏感性。这就变得没有情趣了,把学生分组、归类,塞进模型,毫无情感。还是开篇中的一个案例:“心理医生”,两个心理医生对待孩子的态度与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一位拥有很多临床知识的心理医生,却对作为被观察者的孩子面临的困境无动于衷。他完全可以上前轻轻牵住孩子的手给予抚慰,却只沉浸在心理理论材料中观察情景,写出精彩的论文。我们很多时候也犯这样的错误,比如看到一个学生的行为,马上认为是心理学中的什么原理,针对这样的心理学现象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等等;比如看到一个学生迟到,我们就认为这个学生不喜欢学习,是个差生等等。我们拿着这些所谓的“规则”针对孩子,对于孩子的体验当然也就漠不关心,对于他们的“狡辩”也就缺乏了耐心,对于他们的态度,我们甚至会讽刺蔑视。好吧,我们在远离有情调的教育。 四、拒绝反思与学习就是拒绝有情调的教育 教育者的本质不是有多少知识,而是教育者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与机智。虽然我们应该对孩子的状态、体验非常敏感,但是我们更应该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才会产生敏感与机智,不是说想拥有智慧就拥有的。比如我们读书,如果我不读教育的情调这本书,根本不明白教育现象学这一理论,也不会明白自己的教育是那么的索然无味。 好的教育一定离不开教育学反思。反思就是把你看到的孩子的表现先搁置起来,不要下定论,在观察中在决定如何做,不要随便贴标签,这是行动中的反思。还有行动后的反思,比如上了一节课,或者是跟孩子做了某种沟通之后,反思自己的行为到底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如何。我们的教育叙事项目组就是在写作中不断的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做法,反思孩子的体验,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形应该怎么做,只有在反思中,我们对于学生的体验才会更加敏感,对于如何关注孩子才会有更多的机智。认真阅读了教育的情调,明白了自己离有情调还有一部分距离,还好我不是那种强势的教师,我还有反思自己的习惯,也有写教育叙事的爱好,我正在探索教育的情调。我努力的方向是少一些教育的技术,多一些教育的机智和敏感。努力让师生的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情调,在与孩子的交往中,真正的机敏机智和敏感。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