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编毛线垫-全国通用(共3页).doc
-
资源ID:14577123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编毛线垫-全国通用(共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编毛线垫知识目标: 1.教师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编制方法,教会学生如何编制毛线垫。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出编制毛线垫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录像学习编制毛线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制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育学生安全使用工具,节约编制材料,保护环境。 重难点: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编制毛线垫的方法。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们也做了充分准备: 教师准备: 1. 教师准备演示编制毛线垫的毛线。 2.手编毛线垫的半成品。 学生准备: 1. 剪刀、剪好齿口的硬纸板、不同颜色的毛线。 2.课本。 3.小组4人围坐。 教学过程: (一)实物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编制作品,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编制作品是什么呢? 2.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编制课 手编毛线垫。板书课题。 (二)探究方法,指导制作 1.直观演示学方法 (1)自学编制毛线垫的方法。(课件出示) 用铅笔在硬纸板上距窄边1厘米处,每隔1厘米标出一个圆点(如图所示)。在圆点处用剪刀剪出槽口,成齿状。 将毛线的一端固定在硬纸板的一角,利用齿口把毛线缠在硬纸板上。所有的槽口都缠完后,将毛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硬纸板的另一角。 将另一根毛线穿过已在硬纸板上缠好的毛线,分别一上一下,交错成“十”字状。将原来的毛线别在一侧,再添加一根新毛线,然后按上面的方法编制。当毛线编制成正方形时,把固定在齿口的毛线剪开,将编织物取下。再把线头两个两个地系在一起,然后用缝衣针把多余的线头别进毛线里。 提问:谁能说说编制毛线垫具体是哪几个步骤? 边说边板书:绕竖线 绕横线(一上一下地绕) 剪线打结 (2)教师演示。 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编制毛线垫每一步的具体步骤,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3)学生尝试。 我指名到黑板上尝试绕横线的编制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绕横线的要领是“一提一压”,也就是前一根往上提,后一根就往下压,上提下压交替进行。 2.动手实践用方法 我提出注意安全、保持整洁等要求后,让学生分小组编制,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在学生操作时,我巡回指导,鼓励、表扬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对动手能力较差、作品完成得不太好的学生,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垫子编好后,我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演示毛线垫收边的方法。这样学生掌握了编制技巧,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积极尝试,互帮互助,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协作精神。 三、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评、互评,评出“优秀作品”,并贴上标志。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认识到自己或其他同学作品的成功之处,明确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和改进,不断增强自己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勇于探索再次创造的欲望。 四、 拓展延伸,课堂总结 1. 奇思妙想 思考:你觉得毛线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看到一个个旧的毛线团在自己的手下又焕发出新的光彩,你有什么想法? 2.创新实践 教师总结:旧毛线得到了妙用,其实还有许多看似废旧的东西也可以找到“用武之地”。请欣赏这些作品(出示图片),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动脑动手,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让生活更美好! 手编毛线垫 教学反思 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都有一些小小的劳动实践经验。但是,由于不少学生都有重语数英而轻所谓的副课心理,因此课堂上往往学习不太认真,不在意制作的质量,纪律也较松散,常导致教学效果不太好。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了毛线钩织和针织的基本规律与常见的基本针法,大多数学生都能编织,但动手能力不太强,今后要加强培养。 通过展示和总结,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绿色环保的生活观念,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散,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