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光电:联创光电2021年年度报告.PDF
2021 年年度报告 1 / 226 公司代码: 600363 公司简称: 联创光电 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2021 年年度报告年年度报告 2021 年年度报告 2 / 226 重要提示重要提示 一、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性、准确、准确性性、完整完整性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二、 公司公司全体董事出席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会议。 三、三、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审计报告。 四、四、 公司负责人公司负责人曾智斌曾智斌、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万云涛万云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万云涛万云涛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 2021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 拟以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0.52 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本次分配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如果公司总股本变动,红利分配比例不变。以上利润分配方案尚须提交 2021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六、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九、 是否存在半数是否存在半数以上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十、 重大风险提示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存在的风险事项, 敬请查阅并关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之“(四)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 十一、十一、 其他其他 适用 不适用 2021 年年度报告 3 / 226 目录目录 第一节第一节 释义释义 . 3 第二节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4 第三节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8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 28 第五节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环境与社会责任. 45 第六节第六节 重要事项重要事项. 49 第七节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58 第八节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优先股相关情况. 64 第九节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债券相关情况. 65 第十节第十节 财务报告财务报告. 65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的财务报表 2、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3、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 及公告的原稿。 2021 年年度报告 4 / 226 第一节第一节 释义释义 一、一、 释义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联创光电/公司/本公司 指 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集团 指 江西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股东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 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 指 上海证券交易所 江西证监局 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 公司章程 指 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宏发电声 指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北方通信 指 北方联创通信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中久激光 指 江西中久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中久光电 指 中久光电产业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孙公司 华联电子 指 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联创电缆 指 江西联创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联创致光 指 江西联创致光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孙公司 江西超导 指 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报告期/本期 指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元、万元、亿元 指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LED 指 Lighting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 RF 电缆 指 传输射频(RF是RadioFrequency缩写)范围内电磁能量的电缆 5G 指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EMC 指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ManagementContracting),用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业务模式 激光(LASER) 指 利用物质受激辐射原理和光放大过程产生出来的一种亮度高、方向性和单色性及相干性好的光 LD(激光半导体) 指 LasterDiode,也被称作“激光二极管” 高温超导 指 在相对较高临界温度的某些物质在液态氮的环境下产生的超导物理现象。 第二节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一、 公司信息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 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联创光电 公司的外文名称 JIANGXI LIANCHUANG OPTO-ELECTRONIC SCIENCE&TECHNOLOGY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Lianovation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曾智斌 二、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邓惠霞 2021 年年度报告 5 / 226 联系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京东大道168号 电话 0791-88161979 传真 0791-88162001 电子信箱 三、三、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简介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京东大道168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南昌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火炬大街125号 公司办公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京东大道168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330096 公司网址 电子信箱 四、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上海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 证券日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公司证券部 五、五、 公司股票简况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联创光电 600363 / 六、六、 其他其他相相关资料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境内) 名称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 16 号院 7 号楼 11层 1101 签字会计师姓名 毛英莉、熊凤秀 七、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一一) ) 主要会计数据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2021年 2020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2019年 营业收入 3,585,863,685.27 3,826,689,283.64 -6.29 4,354,617,984.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1,717,914.02 270,128,449.47 -14.22 194,922,442.5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73,422,478.44 213,507,706.45 -18.77 161,226,367.15 2021 年年度报告 6 / 22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5,579,206.22 498,430,843.75 -60.76 26,093,789.63 2021年末 2020年末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增减 (%) 2019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344,935,670.33 2,886,137,987.68 15.90 2,617,552,422.31 总资产 6,501,579,329.41 6,292,313,793.93 3.33 5,751,716,015.32 ( (二二) ) 主要财务指标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2021年 2020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2019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52 0.61 -14.75 0.4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2 0.61 -14.75 0.4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39 0.48 -18.75 0.3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7.59 9.84 下降2.25个百分点 7.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68 7.78 下降2.10个百分点 6.37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九、 2021 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 月份) 第二季度 (4-6 月份) 第三季度 (7-9 月份) 第四季度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1,056,432,839.69 913,575,335.30 1,297,133,023.89 318,722,486.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1,356,264.41 90,795,939.01 96,934,342.27 -17,368,631.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56,326,104.68 84,435,876.26 91,446,266.93 -58,785,769.43 2021 年年度报告 7 / 22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77,895,632.67 215,272,190.25 132,735,867.91 125,466,780.73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021 年金额 附注(如适用) 2020 年金额 2019 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1,035,953.92 -624,400.96 -752,027.82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35,307,346.90 48,910,229.17 21,690,730.29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15,487,452.69 11,564,390.60 9,419,811.06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22,523,288.00 15,000,000.00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1,038,905.55 12,068,277.00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454,282.59 1,840,295.66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2021 年年度报告 8 / 226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1,735,658.11 -1,304.03 796,755.87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 6,738,805.62 7,032,853.72 5,318,150.6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税后) 8,983,550.58 12,688,506.18 6,049,616.06 合计 58,295,435.58 56,620,743.02 33,696,075.35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 衍生金融资产 0 145,890.00 145,890.00 145,890.00 其他权益工具 4,940,490.68 4,940,490.68 0 0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24,821,568.81 24,851,568.81 0 0 合计 29,762,059.49 29,937,949.49 145,890.00 145,890.00 十二、十二、 其他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一、经营情况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讨论与分析 2021 年全球新冠疫情呈现出“多轮反复、谷值稳定、峰值反弹、死亡率下降、疫苗接种节奏不一”的五大特征,全球经济增速 5.9%,创近 48 年最快增速,同时面临诸多痛点问题,比较突出的包括供应链危机、 能源危机和通胀危机。 我国经济发展中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得到持续改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日渐凸显。2021 年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成立 22 周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在此背景下,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围绕“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主体战略,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发展,以提升利润空间为目的,积极布局和落地以激光反制武器、特种激光装备、自主激光芯片、高端激光器件为核心要点的激光产业链和以高温超导感应设备、航天军工材料、高温超导磁体为应用场景的超导节能产业,抢占新科技应用高地,传统智能控制、智能通信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宏发电声及北方通信等股权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产业优化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2021 年年度报告 9 / 226 (一)主营业务(一)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在基本稳定收入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收入含金量。实现营业收入 35.86 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 6.29%;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2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22%。 利润减少原因主要是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分摊费用7,585.77万元。 1、半导体激光系列及航天微电子元器件产品:2021 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23 亿元,同比减少 33.42%, 产品毛利率 38.38%, 较上年 26.76%增加了 11.62 个百分点, 主要是产品优化升级,获得高毛利率的激光项目订单所致。 目前,中久激光已确认获取泵浦源、激光器、激光电源等项目订单约 2 亿元,同时持续跟进对接军工、科研领域潜在客户,并按客户需求准备样品。激光产业持续发力,未来值得期待。 2、 高温超导节能设备系列产品: 中国中铝集团航空铝锻压用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于2021 年 12 月 14 日正式起运前往中铝集团子公司,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进入到客户的实际生产作业中。同时,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中心研究超导强磁场下材料热加工技术的专用设备已开工生产,该设备是首次开发的多功能超导强磁场科研设备。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超导热加工研究中心并购买使用该套设备。 3、 智能控制系列产品: 2021年该板块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96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29.45%,净利润同比增长 25.33%,市场占有率同比持稳,但受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成本上涨,净利润增幅略低于营收增幅。其中,光耦订单突破 2 亿元,高端高阶光耦出货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逐步积累了超 50 家相关应用行业的头部企业客户, 奠定了华联电子在国内拥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光耦品牌地位。 4、背光源及应用产品:2021 年该板块受新冠疫情影响,加之产品结构调整见效尚需时间,产出及发货量同比减少,实现营业收入 11.42 亿元,同比下降 12.96%。但通过加强精益管理,车间产品直通率和人工效率等指标仍保持在较好水平。 5、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2021 年该板块持续优化升级,实现营业收入1.88 亿元,同比减少 70.65%,其中,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板块主营业务毛利率 16.48%,较上年显著上升。该板块聚焦发展军工、5G 通信、工业装备、轨道交通、外贸等五大领域,剥离了光缆、铜丝加工等毛利率低的业务。 (二)技术研发(二)技术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布局了激光和超导两个科技前沿应用领域,夯实公司科技创新基础,深化创新驱动业绩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具体如下: 1、激光产业 实现 400W 大功率泵浦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与量产交付, 窄线宽保偏光纤激光器完成产线搭建并全面进入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光刃系列激光反制装备成功亮相珠海航天航空博览会,系我国高能激光反制装备在安防应用领域的首次亮相。 2、超导产业 超导感应加热技术评为“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联创超导已与国家电加热行业的国家标准制定单位合作,共同推进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装置的国家标准制定,作为目前国内首家超导感应加热装置的生产单位,应邀加入“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21”工作组,国标委已同意由联创超导牵头制定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装置国家标准。 3、智能控制产业 2021 年年度报告 10 / 226 华联电子在创新技术中心成立研究院,开展国产替代技术、超前技术以及与产品竞争力相关要素的研究开发工作,参与的T/CASA 002-2021 宽禁带半导体术语、T/CSA 072-2021 光催化用 UVA LED 模块技术要求、T/CSA 073-2021 室内紫外 LED 诱蚊灯性能要求等标准的制定并已获国标委同意实施。华联电子参与的省级产学研项目“高能效芯片级封装 LED 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通过验收。 报告期内,华联电子创新技术中心结合“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前瞻性技术”研发工作思路,创新开发出 15mm 爬电距离高速光耦、线性光耦、1500v 光 MOS 固态继电器、智能驱动光耦等四项新产品,其中 15mm 爬电距离高速光耦产品具有推挽输出、传输速率 10MBIT/S、共模抑制比高 20KV/uS 等性能特点;线性光耦具备 3PF 输入/输出电容、0.01%反馈线0.005%/(TPY)稳定的高增益、200KHZ 带宽等性能特点;1500v 光 MOS 固态继电器拥有 1500v 输出耐压、5000V 隔离电压、单通道开型、单刀单掷等性能特点;智能驱动光耦产品有开关速度延迟时间最大值为200NS,电源电压工作范围宽 15V TO 30v、最大 3A 峰值输出电流、独立的高速反馈回路通道等性能特点。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工业变频器、国网电力、轨道交通、通讯电源、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栓等场景。 4、LED 背光源 联创致光获评“江西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承担的市级科技重大项目“红外光学指纹识别LED 背光源研发”通过验收、“高屏占比短 Border LED 背光源”获评为 2021 年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NOTOBOOK TOUCHBAR 背光源”和“新型异形开孔结构的高屏占比 LED 背光源”均获评为 2021 年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5、智能装备线缆 联创电缆“船用硅橡胶电缆(JC-SS 116)”和“5G 用 1/3”S 超柔同轴电缆”均获评为江西省 2021 年新产品。 6、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专利授权 50 项,其中发明专利 9 项,实用新型专利 33 项,外观设计专利8 项,软件著作权 10 项。 (三)内部管理(三)内部管理 1、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高温超导、激光产业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优化升级初见成效。 2、充分发挥总部“服务、管理、协调、监督”功能,有效推进集团下属公司的优化升级、降本增效。通过资产处置等形式优化、出清发展空间小的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助力产业优化升级,综合提升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全面推进机构精简、岗位三定、工资总额管控工作,提升工作效能;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内部培养、外部引进”人才机制,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 4、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制度化管理水平。加强对集团下属公司的审计监察,夯实监管基础。围绕“效率和效益”两个中心,以效能监察和专项审计为基本点,聚焦采购、销售、存货周转管理相关环节,查错纠偏,整改落实,扎实开展下属公司的“体检”、“治病”并实施“治未病”专项工作,以监督促规范,以规范促效能提升。 二、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半导体激光器行业 2021 年年度报告 11 / 226 近几年,我国出台的加强“从 0 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等指导性文件对激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这将为半导体激光产业提供重要发展契机。 目前与激光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已经遍布全球,形成了丰富和庞大的激光产业。2020 年全球激光行业产品总收入达到 165 亿美元。虽然中国激光市场整体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企业突破激光器核心技术,实现激光器和核心光学器件的规模化生产,推动光学原材料成本下降,国内激光设备的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增加较快,主要受益于半导体原材料平均成本下降、中国半导体材料厂商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激光器封装成本降低等因素。 2、超导感应节能设备行业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将为超导感应节能设备产业提供重要发展契机。 高温超导感应设备市场空间潜力较大,主要集中于铜铝型材挤压机配套、钛及钛合金等高端非磁性金属加热、镁合金(镁铝合金)加热、晶硅生长炉、金属熔炼及半导体熔融、超导磁选机等应用领域,以晶硅生长炉和金属熔炼及半导体熔融为例,国内直拉单晶硅设备已达数十万台,其中 8 英寸-12 英寸的设备需求数量每年有数万台;金属熔炼及半导体熔融市场每五年周期性更换 50-60%,有望实现每年 200-300 亿元的市场替换规模。 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航空军工材料,多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相对于传统感应加热,直流超导加热效率更高,加热更均匀,更加适用于大型金属工件。污水处理、磁选矿、提拉单晶炉等同样需要大口径超导磁体加热设备的领域,高温超导加热技术未来将孕育出不同系列产品,其每个单体产品的市场规模和前景都不逊于超导感应加热行业本身。 依托高温超导感应加热器研制过程中掌握的高温超导磁体系统制备技术,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研制及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主要有外科手术用磁导航超导磁体系统、磁储能、可控核聚变和磁悬浮列车等场景。 3、智能控制器行业 工信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高端智能产品,夯实核心基础,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加快产品创新迭代,优化产品功能款式,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提高家电供给水平。引导消费者加快家电消费升级,使用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 智能控制器是电子设备的“中枢控制”核心,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建筑及家居领域。智能控制器下游产品具有多样化和专业性较强等特点,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终端产品迭代升级,未来将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和人性化,智能控制器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 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达 1.55万亿元,并将保持较高速增长。 4、背光源行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中明确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型显示器件;2021 年科技部在“十四五”“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总体目标中2021 年年度报告 12 / 226 提出“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应用关键核心技术,打通创新链,突破战略性电子材料制备与应用各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 背光源显示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车载、医疗、工控设备、家电、其他消费电子等专业显示类产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背光显示模组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内企业发展快速,LED 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需求不断提高。 5、光电通信及智能装备线缆行业 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重要的基础性配套产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建筑工程、装备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现阶段,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特种电缆供给不足,普通电缆供应有余,同质化严重,集中度有待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 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达到 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2020-2024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 6.09%,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总体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三、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激光及高温超导设备系列产品,智能控制、背光源系列产品,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其中,半导体激光系列产品主要为光纤耦合输出泵浦源模块、军用半导体分立器件、MEMS 传感器、光电耦合器等,广泛应用于国内军工单位配套的星、箭、弹、船、机等军用装备领域; 高温超导设备系列产品, 主要应用于铜铝型材挤压、 高端金属加热、 晶硅生长炉、 金属熔炼、半导体熔融、超导磁选、航天军工材料、磁储能、可控核聚变、磁悬浮列车等场景; 智能控制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 背光源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工控、车载、电脑等背光源显示领域; 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产品及相关设备、计算机网络、军用等领域。 四、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 863 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建立了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四个省级创新研发平台, 拥有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通过 ISO9001、 ISO14001、OHSAS18001、GJB/Z9001、TS16949 等认证,产品通过了 3C、UL 和 CQC 等认证,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省名牌产品”、“厦门市著名商标”等称号,在客户中建立了良好声誉,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技术创新和研发的重点倾向于企业优化升级,并持续加大了激光、超导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研发力度,依托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技术引进和联合开发全方位夯实公司技术优势。 其中,激光产业实现了 400W 大功率泵浦源、1500W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与交付, 第一代新型激光反制装备顺利完成研制, 成功拦截预定目标并受邀参加军方高级别装备展,现已配置激光反制装备型的生产线,同时正进行其改进设计及研制工作;超导产业板块,参股公司研制的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实现航空高端铝型材2021 年年度报告 13 / 226 锻造领域的成功应用, 并荣获由业内专家评选的 2021 年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 智能控制产业板块成立华联电子研究院, 研究方向为加快基于物联网、 5G 等前瞻性技术、 产品和市场的研究、 孵化,未来 3-5 年将在永磁电机控制系统、 高端光耦、 智能激光电源、 新能源汽车电子等专项领域应用;线缆产业板块成功研发 PTFE 高温导线、特种硅橡胶电缆、防爆电缆及低损耗稳相电缆,完成了多家军工企业入围认证。 截止 2021 年末, 公司授权有效专利 296 项, 其中: 发明专利 51 项, 实用新型专利 227 项,外观设计专利 18 项;软件著作权 21 项。 五、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详见本节“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之(一)主营业务分析 2.收入和成本分析。 ( (一一) ) 主营业务分析主营业务分析 1.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 3,585,863,685.27 3,826,689,283.64 -6.29 营业成本 3,084,553,437.81 3,312,634,660.14 -6.89 销售费用 78,177,919.62 80,621,069.81 -3.03 管理费用 276,459,358.94 189,153,067.19 46.16 研发费用 169,752,731.48 146,986,450.45 15.49 财务费用 40,573,013.99 70,839,199.10 -42.7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5,579,206.22 498,430,843.75 -60.7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513,423.45 -66,088,595.89 159.7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07,736,319.01 219,995,428.45 -239.88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2. 收入和成本分析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44,843.38 万元,同比下降 6.23%;主营业务成本296,923.98 万元, 同比下降 6.50%; 主要是压缩传统背光源业务所致。 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化不大。公司坚持围绕“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战略,主营业务收入中,公司重点发展的智能控制产品收入占比达到 57.89%,较上年增长了 29.45%,毛利率下降了 0.56 个百分点,主要受整体行业原材料价格上涨,采购成本上升所致;激光项目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增长 41.49%,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长 19 个百分点,激光项目收入增长较大,军品级、宇航级订单和毛利率均有较大增长。公司对竞争力稍弱的传统产业逐步压缩,背光源及应用产品收入占比 33.12%,比上年下降了 12.96%,毛利率下降了 5.80 个百分点,主要受行业影响,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售价均有所下降所致。 (1).(1). 主营业务主营业务分分行业行业、分、分产品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2021 年年度报告 14 / 226 智能控制 1,996,328,460.57 1,659,480,859.20 16.87 29.45 30.32 减少0.56 个百分点 背光源及应用 1,141,994,910.37 1,077,601,201.31 5.64 -12.96 -7.26 减少5.80 个百分点 光电通信缆、智能装备缆及金属材料 187,544,838.47 156,630,451.35 16.48 -70.65 -74.13 增加11.20 个百分点 半导体激光系列及航天微电子元器件 122,565,620.56 75,527,298.89 38.38 -33.42 -43.98 增加11.62 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 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为 13.90%, 较上年同期毛利率 13.65%增长了 0.25 个百分点。其中智能控制产品毛利率为 16.87%,较上年毛利率 17.43%下降 0.56 个百分点,主要是整体行业原材料价格上涨,采购成本上升;背光源及应用产品毛利率为 5.64%,较上年毛利率 11.44%下降5.80 个百分点, 主要是国内外疫情影响及背光源行业竞争激烈, 订单量下降明显, 订单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下滑,故压缩了手机端的业务规模;光电通信缆、智能装备缆及金属材料产品毛利率为 16.48%,较上年毛利率 5.28%增长了 11.20 个百分点;半导体激光系列及航天微电子元器件毛利为 38.38%,较上年毛利率 26.76%增加了 11.62 个百分点,主要是激光板块产品趋于成熟,转型成效显著。 (2).(2). 产销量情况产销量情况分析表分析表 适用 不适用 主要产品 单位 生产量 销售量 库存量 生产量比上年增减(%) 销售量比上年增减(%) 库存量比上年增减(%) 智能控制器 万只 5,033 4,973 519 31.94 37.99 13.07 背光源 万块 6,893 6,038 1,687 -12.19 -23.21 102.76 智能装备缆 公里 28,195 28,040 10,975 32.06 33.16 1.43 光电通信缆 芯公里 91,655 117,172 90,433 -47.18 -29.55 -22.01 其他器件产品 万只 53,343 58,000 14,835 -11.71 -7.13 -23.89 产销量情况说明 智能控制器:2021 年克服国内外疫情影响,生产数量稳步提升,同时积极拓展内外销渠道,开拓新客户,维持业务稳健发展,销售量保持较大增长。为更好地应对疫情冲击,产品库存量合理略升。 2021 年年度报告 15 / 226 背光源: 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