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监理细则(共2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钢 筋 工程 监 理 细 则 广州新客站JL-2标 工程项目 监 理 细 则序号: 总页数:编制单位:华南监理联合体广州新客站JL-2标项目监理部编 制 人: 日 期: 审 批 人: 日 期: 目 录 一、钢筋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二、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一)钢筋及加工质量控制 (二)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 (三)钢筋安装的质量控制三、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一)监理事前质量控制要点 (二)监理事中质量控制要点(三)监理事后质量控制要点(四)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方法汇总附录A 附录B附录C专心-专注-专业一、钢筋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熟悉结构施工图(承包商、监理工程师) 钢筋进场检验(承包商、监理工程师)钢筋翻样(承包商)钢筋退场(承包商)检查结果 不合格进场挂牌堆放(承包商)检查焊工考试合格证(监理工程师)试焊(承包商、监理工程师)钢筋下料加工(承包商)检查钢筋成型焊接质量(监理工程师)绑扎前准备、清理基层、划线(承包商) 钢筋绑扎(承包商)钢筋连接现场取样试验(承包商、监理工程师)钢筋连接返工(承包商)试验结果 不合格 绑扎、预埋件、预留孔验收(承包商、监理工程师) 验收结果返工或整修(承包商) 不合格 二、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本工程的钢筋分项工程的监理目标:优良或合格(一)钢筋及加工质量控制 1钢筋的质量要求 钢筋的尺寸、外形与重量以及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钢筋加工的种类与方法 1)钢筋除锈钢筋在使用前应保证其表面洁净,必须清除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铁锈等。对氧化铁皮鳞现象严重或有麻坑、斑点、伤蚀截面的钢筋不得或降级使用。 2)钢筋调直 调直后的钢筋应保持平直,无局部曲折,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冷拔低碳钢丝经调直机调直后,其抗拉强度一般要降低1015。使用前应加强检验。 3)钢筋切断 发现钢筋有辟裂、偏头或严重弯头现象,必须切除。如钢筋硬度与该类型有较大出入,应查明原委再作处理。 钢筋切断后要对断口进行检查,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长度必须严格控制,其允许偏差控制在±10mm。 4)钢筋弯曲成形 (1)钢筋弯曲应保证形状准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 (2)钢筋末端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3)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二、三级钢筋不得弯过大再弯回来。 (4)钢筋成形后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3钢筋的见证取样试验钢筋的品种要符合要求。进场的钢筋应在每捆(盘)上都挂有两个标牌(注明生产厂、生产日期、钢号、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标记),并附有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监理人员应见证其取样过程。 1)钢筋力学试样取样规则 钢筋应按批进行检验和验收,每批重不大于60 t。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2)取样数量钢筋的取样数量根据其供货形式不同而不同:(1)直条钢筋 每批直条钢筋应做两个拉伸试验,两个弯曲试验。用碳素结构钢(GB70088)验收的直条钢筋每批应做一个拉伸应做一个试验,一个弯曲试验。 (2) 盘条钢筋 每批盘条钢筋应做两个拉伸试验,两个弯曲试验。(3) 冷拉钢筋 每批冷拉钢筋应做两个拉伸试验,两个弯曲试验。3)取样方法(1)拉伸和弯曲试验可在每批材料中任选两根钢筋切取通过试验。如有一项试验不符合规定,则从同批钢筋中再抽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上述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2)在钢筋的使用过程中,对热扎钢筋的质量有疑问或类别不明时,应事先作拉冷弯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钢筋的类别后方可使用。(3)钢筋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钢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监理人员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钢筋原材料与钢筋加工进行验收。主控项目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一般项目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筋进场后,监理人员应督促承建商及时将验收合格的钢材运进堆场,堆放整齐,挂上标签,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钢筋锈蚀或油污。 5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商及时根据图纸及规范进行钢筋翻样,并就钢筋下料、加工对钢筋进行技术交底。监理工程师应深入钢筋加工现场,对成型的钢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承包商。主控项目1)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HPB235级 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设计要求钢筋末端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查方法:用钢尺检查。2)除焊接封闭环式钢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钢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度,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3)钢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别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一般项目3)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 ,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别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4)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3.1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别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表3.1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二)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 1电阻点焊(骨架和网片焊接)的质量控制要点 1)焊接骨架的受力钢筋为二级,所用的相交点必须焊接。 2)焊接网受力钢筋为一级或一级冷拉钢筋时,如只有一个方向是受力钢筋,网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交点必须焊接;如焊接网的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匀焊接,焊点可根据钢筋网的运输和安装条件决定。 3)焊接网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时,除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全部交接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焊点距离可增大到250mm。 4)焊在更换焊接钢筋品种和规格前,必须焊接小型钢筋网,从中切取焊点作点焊试样强度试样,经检验合格,方能成批点焊。 5)电阻点焊的电极压力和焊点压入深度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6)电阻点焊的质量检验 外观检查每批抽查5;梁、柱、桁架等重要制品每批抽查10,均不得少于3件。 强度检验试样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切取过试样的制品,应补焊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少于两个孔格的距离。 热轧钢筋焊点应作抗剪试验,试样为3件;冷拔低碳钢丝焊点除作抗剪试验外,还应对较低级别的钢丝作拉伸试验,试验各为3件。点焊制品由几种钢筋直径组合时,每种组合均作强度检验。凡钢筋级别、直径及尺寸均相同的焊接制品,即为同一类型制品,每200件为一批。 外观检验:焊接点、压入深度、焊点缺陷、网格尺寸偏差都应符合规定。 2钢筋闪光对焊 1)钢筋闪光对接焊的施工工艺 钢筋的对接连接应优先采用闪光对焊,焊接工艺可按下列规定选择。 (1)钢筋且直径在22mm以下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2)级钢筋且直径在25mm以上,且钢筋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3)级钢筋且直径在25mm以上,钢筋端面不平整,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钢筋上限直径,应根据焊机容量、钢筋级别而定。 2)闪光对焊的施工质量控制 (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端头如有弯曲,应予调直或切除。 (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样(不少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3)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接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 (4)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 (5)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虹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应在焊后趁热将焊缝周围毛刺打掉,以便钢筋穿入预留孔道。 (6)不同直径的钢筋可以对焊,但其截面比不宜大于1.5。此时,处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外,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 (7)螺丝端杆与钢筋对焊时,因两者钢号、强度及直径不同,焊接比较困难,宜事先对螺丝端杆进行预热,或适当减小螺丝端杆的调伸长度。钢筋一侧的电极因调高,保证钢筋与螺丝端杆的轴线一致。 (8)焊接场地因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脆裂。但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 3)闪光对焊的见证取样试验 (1)取样数量 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 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样,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同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累计不足200个接头时,也按一批计算。 (2)外观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于级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于、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 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 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因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不合格接头经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3钢筋电弧焊 1)电弧焊的施工质量控制 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2) 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位置进行,不得烧伤主筋;(3) 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4) 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2)电弧焊接头的见证试验(1)外观检查: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2)力学性能试验:每一至二层楼层中以300个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3)钢筋电弧焊接头外观质量要求(1)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2)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裂纹; (3)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4)坡口焊、熔槽帮条焊和窄间隙焊接头的焊缝余高不得大于3mm。 4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适用范围:现浇结构中钢筋直径差9mm以内,1440、级竖向或斜向(倾度在4:1内)钢筋的接长。1) 电渣压力焊施工质量控制(1)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2)引弧宜采用铁丝圈或焊条头引弧法,亦可采用直接引弧法;(3)引燃引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端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4)接头焊毕,应停歇后,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并敲去渣壳;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2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应包括焊接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并应符合下表规定。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钢筋直径(mm)焊接电流(A)焊接电压(V)焊接通电时间(S)钢筋熔化量(mm)电弧过程电渣过程电弧过程电渣过程14200220404522271232025162002501442025182503001552025203003501752025223504001862025254004502162025285005502462025326006502772530367007503082530408509003392530 2)电渣压力焊接头的见证试验(1)外观检查:清渣后逐个进行外观检查。(2)力学性能试验: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或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每批接头中随机从焊好的钢筋中切取3个试件作拉伸试验。3)电渣压力焊的质量验收外观质量要求:(1)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2)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质量要求: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应在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应确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5钢筋气压焊钢筋气压焊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位置的1640、级钢筋焊接。1)钢筋气压焊的施工质量控制(1)气压焊可用于钢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倾斜位置的对接焊接。当两根钢筋直径不同时,其两直径之差不得大于7mm。(2)气压焊施焊前,钢筋端面应切平并与钢筋轴线垂直;清除钢筋端部两倍直径长度范围内的附着物。清除钢筋边角毛刺及端面上铁锈、油污和氧化膜,并打磨,使其露出金属光泽,不得有氧化现象。(3)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时,应将两根钢筋分别夹紧,并使两根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钢筋安装后应加压顶紧,两根钢筋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3mm。(4)气压焊时,应根据钢筋直径和焊接设备等具体条件选用等压法、二次加压法或三次加压法焊接工艺。在两根钢筋缝隙密合和镦粗过程中,对钢筋施加的轴向压力,按钢筋横截面面积计算,应为3040MPa。(5)气压焊的开始阶段应采用碳化焰,对准两钢筋接缝处集中加热,并应使其内焰包住缝隙,防止钢筋端面产生氧化。在确认两根钢筋缝隙完全密合后,应改用中性焰,以压焊面为中心,在两侧各一倍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往复宽幅加热。(6)气压焊施焊中,通过最终的加热加压,应使接头的镦粗区形成规定的形状;然后应停止加热,略为延迟,卸除压力,拆下焊接夹具。(7)在加热过程中,当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前发生灭火中断现象时,应将钢筋取下重新打磨、安装,然后点燃火焰进行焊接。当发生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后,可继续加热加压。2)气压焊接头的见证试验(1)外观检查:气压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2)力学性能试验: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或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每批接头中随机从焊好的钢筋中切取3个试件作拉伸试验。3)气压焊的质量验收外观质量要求:(1)偏心量e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得大于4mm。当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钢筋直径计算。当大于规定值时,应切除重焊。(2)量钢筋轴线弯折角不得大于4°,当大于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矫正。(3)镦粗直径dc,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当小于此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镦粗。(4)镦粗长度Lc,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且凸起部分平缓圆滑。当小于此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镦粗。(5)压焊面偏移J1,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2倍。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质量要求: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并应断于压焊面之外。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应确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弯曲试验弯心直径应符合有关规定。6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1)埋弧压力焊施工质量控制(1)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宜采用埋弧压力焊进行焊接。(2)埋弧压力焊工艺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板应放平,并与铜板电极接触紧密; 将锚固钢筋夹于夹钳内,应夹牢;并放好挡圈,注满焊剂; 接通高频引弧装置和焊接电源后,应立即将钢筋上提2.54.0mm,并引燃电弧。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宜继续延时,使电弧稳定燃烧;当钢筋直径较大时,宜继续缓慢提升34mm,在渐渐下送; 应迅速顶压,但不得用力过猛。 敲去渣壳,四周焊包应较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2)埋弧压力焊的见证试验(1)外观检查:应从同一台班内完成的同一类型预埋件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10件。 (2)力学性能试验:以300件类型预埋件作为一批,一周连续焊接时壳累计计算。不足300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应从每批预埋件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作拉伸试验。试件的钢筋长度应大于或等于200mm,钢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应大于或等于60mm。3)埋弧压力焊的质量验收预埋件钢筋手工电弧焊接头外观质量要求:(1)角焊缝焊脚k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相关规定;(2)穿孔塞焊焊缝表面平顺,局部下凹不得大于1mm;(3)焊缝不得有裂纹;(4)焊缝表面不得有3个直径大于1.5mm的气孔;(5)钢筋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6)钢筋相对钢板的直角偏差不得大于4°;(7)钢筋间距偏差不应大于10mm。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接头外观质量要求:(1)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2)钢筋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3)与钳口接触处钢筋表面应无明显烧伤;(4)钢板应无焊穿,根部应无凹陷现象;(5)钢筋相对钢板的直角偏差不得大于4°;(6)钢筋间距偏差不应大于10mm。预埋件外观检查结果,当有1个接头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逐个进行检查,并剔出不合格品。经补焊后提交二次验收。力学性能试验的质量要求:(1)级钢筋接头抗拉强度不得小于350MPa;(2)级钢筋接头抗拉强度不得小于490MPa。当3个试件的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应确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补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7套筒挤压接头1)套筒挤压接头施工质量控制(1)准备工作清理干净钢筋端头的锈、泥沙、油污等杂物,将钢筋与套筒进行试套;不同钢筋直径的套筒不得串用。在钢筋端部划出定位标记与检查标记。定位标记与钢筋端头的距离为钢筋套筒长度的一半,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的距离一般为20mm。最后检查挤压设备的情况,符合要求方可作业。(2)挤压作业钢筋加压连接宜先在地面上挤压一端套筒,在施工作业区插入待接钢筋后在挤压另端套筒。压接钳应对正钢套筒压痕位置的标记就位,并应与钢筋轴线保持垂直。压接钳施压顺序由钢套筒中部向端部进行。每次施压时,主要控制压痕深度与已压接好的钢筋接头。2) 套筒挤压接头的见证试验(1)取样数量同批条件为:材料、等级、形式、规格、施工条件相同。每5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每一验收批随机抽取10的挤压接头作外观检查;抽取三个试样作单向拉伸试验。在现场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连续10个验收批单向拉伸试验合格率为100时,可以扩大验收批所代表的接头数量一倍。(2)外观检查挤压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1.101.15倍原套筒长度,或压痕处套筒的外径为0.80.9原套筒的外径。 挤压接头的压痕道数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 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 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缝。如外观质量合格数大于或等于抽检数的90,则该批为合格。如不合格数超过抽检数的10,则应逐个进行复验。在外观不合格的接头中抽取六个试样作单向拉伸试验再判别。(3)单向拉伸试验挤压接头试样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三个接头试样的抗拉强度均应满足A级或B级抗拉强度的要求;对A级接头,试样抗拉强度尚大于或等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计算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面积)。如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加倍抽样复验。8锥螺纹接头1)钢筋锥螺纹接头性能等级的选用规定(1)混凝土结构中充分要求发挥钢筋强度或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A级接头。(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受力较小或对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应采用B级接头。(3)设置再同一构件内同一截面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的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率百分比不宜超过50; 在受拉区的钢筋受力小部位,A级接头百分比不受限制; 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应采用A级接头,且接头率不应超过50; 受压区和装配式构件中钢筋受力较小部位,A级和D级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4)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5)不同钢筋直径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6)钢筋连接套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套之间的横向静间距不宜小于25mm。 2)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准备 凡参与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钢筋应调直再下料。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得用气割下料。 锥螺纹连接套应有产品合格证;两端锥孔应有密封盖;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进场时应进行复检。(2)锥螺纹接头加工质量控制 加工的钢筋锥螺纹丝头的锥度、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锥度、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加工钢筋锥螺纹时,应采用水熔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操作人员应按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中附录A的要求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外观质量。监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其记录。 操作人员应按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的要求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并填写钢筋锥螺纹加工检验记录。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加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丝头应重新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钢筋一端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按下表规定的力矩值拧紧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接头拧紧力矩值钢筋直径(mm)161820222528323640拧紧力矩(N.M)118145177216275314343 (3)钢筋连接 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带连接套的钢筋应固定牢,连接套的外露端应有密封盖。 必须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 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要求每半年用扭力仪检定一次。 连接钢筋时,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然后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拧紧值应满足上表规定的拧紧值,不得超拧。拧紧后的接头应作上标记。质量检验与施工安装用的力矩扳手应分开使用,不得混用。3) 锥螺纹接头的质量检验 工程中应用钢筋锥螺纹接头时,该技术单位应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1)连接钢筋时,应检查连接套出厂合格证、钢筋锥螺纹加工检验记录。 (2)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下列工艺检验: 每种规格钢筋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试件数量不应少于三根。 接头试件应达到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中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计算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积计算。 (3)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10进行外观检查,应满足钢筋与连接套的规格一致,接头丝扣无完整丝扣外露。 (4)用质检的力矩扳手,按“接头拧紧力矩值”表规定的接头拧紧力矩值抽检接头的连接质量。 抽检数量:梁、柱构件按接头数的15,且每个构件的接头抽检数不得少于一个接头;基础、墙、板构件按各自接头数,每100个接头数作为一个验收批,不足1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每批抽检3个接头。抽检的接头应全部合格,如有一个接头不合格,则该验收批接头应逐个检查,对查出的不合格接头应进行补强,并按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表C.0.3填写接头质量检查记录。 (5)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6)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进行检验与评定,并按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表C.0.3填写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7)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9钢筋连接的质量验收主控项目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一般项目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4)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小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 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图1)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条件放宽。 ll 1.3 ll 图1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及接头面积百分率 注:图中所示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钢筋为两根,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7)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