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实验专题(共1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图1一、长度测量1如图(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2如图2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厘米。3如图所示(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为_cm。图22 3 4 5 6 cmA图34.在图4所示的四种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图4 二、弹簧测力计5.如图3所示,弹簧秤的量程是 牛。最小分度值是 牛,被测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牛。图16如图4所示,弹簧测力计指针所指的示数是 N。读出图5弹簧测力计示数 NN132450132450图5图3 图4三、测平均速度图67小李想测量自己游泳的速度,于是找来爸爸帮忙。小李跳入泳池时,爸爸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如图6(甲),小李游了600米时,爸爸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如图6(乙)所示,由此小李知道了自己游泳的平均速度是_米/秒。图78实验: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7所示,斜面长1.6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路程(米)运动时间(秒)平均速度(米/秒)S1=1.6t1=V1=S2=0.8t2=V2=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 运动。(填"匀速"或"变速")根据上表的数据,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借助图8中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1)甲图表明: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图8 图9(2)乙图表明:_相同的情况下:_。10.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9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 s,平均速度为 m/s11.为了研究运动的快慢,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研究记录了不同的物体的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第一次实验运动最快,第二次和第三次运动快慢相同,第四次最慢实验次数运动距离(米)所用时间(秒)10101020510520(1) 实验次数1和2(或3和4)是用_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2) 实验次数 是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大小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的四、声音12.小立在研究声现象时做了如图10的实验探究:他用纸片接触转速一定、齿数不同的齿轮,他发现: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13.如图11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图12图10图1114.如图1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 ,并且会出现小球 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将振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15. 某同学想探究绷紧钢丝振动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他猜想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钢丝的长度、粗细、钢丝的松紧程度有关。设计实验时,若想研究音调与振动钢丝的长度的关系,必须保持粗细、钢丝的松紧程度相同,使长度不同;若想研究音调与振动钢丝的松紧程度的关系,必须保持长度、粗细相同,使钢丝的松紧程度不同;若想研究音调与振动钢丝的粗细的关系,必须保持 相同,使 不同。图1316. 如图13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小阳同学要用与上次不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伸出的长度不改变,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17.甲在一根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了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 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 传播的,第三次听到的声 传播的。五、运动和力图1518.如图14所指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图1419. 如图15用了一段时间后的斧子,斧头有些松了,于是小明把斧柄往石台上磕了磕,斧头就紧金套在了斧柄上,这是利用了_。图1620如图16所示,两个磁铁分别放在两个小车上,这两个小车同时反向运动,这个实验说明 。图1721.如图17所示,如果F1=F3=F4>F2,那么:(1)比较图(a)和图(b),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有关;(2)比较图(a)和图(c),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有关; 位置物体质量(kg)重力(N)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A甲0.11.010.0乙0.22.010.0丙0.33.010.0B甲0.10.949.4乙0.21.88丙0.32.829.4(3)比较图(a)和图(d),能说明_。22.下表列出了在地球上不同位置测量的两组数据:(1) 完成表格。根据表格中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23.在实验室里,小明和同学们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如图18所示。他们使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继续运动。实验完毕后,同学们讨论时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回答:为什么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_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 说明了什么? _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过程中受力是否平衡?_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的结论是_图18图1924. 小华用橡皮筋研究同一直线且反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实验如图19所示,合力的大小等于_,合力的方向与_一致。图2025. 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20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是:A、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B、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D、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在上述步骤中,属于事实的是 ;属于推论的是 。材料摩擦力压力木板0.4N2N木板0.8N4N毛巾1.2N4N毛巾0.6N2N26.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分别在水平木板和毛巾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及压力的大小。改变压力时,重新测出摩擦力,实验数据如右表。通过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归纳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结论(1) 。结论(2) 。27.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王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两块相同的长方体木块、长木板、长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等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实验步骤:(1)把一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把一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玻璃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记下相应的示数;(3)把一木块侧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记下相应的示数;(4)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起来,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记下相应的示数。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次数(1)(2)(3)(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N1.5N2N4N实验次数 和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果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第 次和第 次两步操作,由表中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 (填“有关”或“无关”)比较实验(1)(4)两次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六、质量、体积、密度的测量28.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其操作步骤是:A、把物体放在左盘里 B、选择适当砝码放在右盘里C、旋动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处D、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度上 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图21g12345050g10gF、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21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克。 图2229.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22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_;(2)_。30.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图23(1)首先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2)天平平衡后,把金属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3所示,金属块质量为_g;(3)用细线拴好金属块,放人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结果如图23所示,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 kgm3。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g/cm3甲110181.8220361.8330541.8乙41080.8520160.8630240.831.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表中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1) 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2) 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_。32.小明想测量每天早晨妈妈做的豆浆的密度他从学校借来了天平和量筒,借助家里的玻璃杯测量豆浆的密度他测豆浆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A称物体质量前,调节好天平 B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C将适量豆浆倒入杯中. D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2 E将杯中豆浆倒入量筒中,测出豆浆的体积V F计算豆浆的密度=(m2m1)/V若按上述步骤测量,所测出的豆浆密度_(选填:“偏大”或“偏小”);小明调整了实验步骤,根据合理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在称物体质量之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24甲所示,此时,小明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才开始称量小明测量的结果,如图24乙丁所示,根据图示数据可以计算出豆浆的密度是_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图24乙丙丁豆浆豆浆20g10g50g20gml4020503010甲图2533. 如图25所示,用调好的弹簧秤、玻璃瓶、细线和适量的水,可以简易地测出牛奶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1)用弹簧秤测出空瓶重G0;(2)将空瓶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重G1;(3)把瓶中的水全部倒出,再盛满牛奶,测出它们的总重G2;由此可得:牛奶质量m= ,牛奶的体积V= ;牛奶的密度= (用测量的字母表示)34. 请你用下列器材,试测橙汁的密度,补全实验步骤及计算出橙汁密度。器材:托盘天平,砝码,空塑料瓶,足够多的水和橙汁(1)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塑料瓶的质量m0;用该塑料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_(2)橙汁的密度表达式橙汁=_。七、图像题SVVStTttTttTttTtA B C D35. 如图所示的图像是表示物体s-t图像和v-t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6.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26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由图上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图28 A.V甲> 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图27图2637. 图27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判断,运动速度比较大的是物体_。甲、乙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t甲t乙_。图2938. 图28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_s。39. 小洪和小琴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甲和乙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m关系图上表示如图29所示,关于它们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图3040. 小刚在研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了如图30所示的图象,A、B、C表示三种不同的物质,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_,观察A物质的密度可知,当体积为40cm3时,由A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是_克。图 32图 31八、光学41.如图31所示,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_;如果将光屏离小孔远些,光屏上的像将变_。如图32所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中部分向上弯折,这是光的_造成的。图43 图4442. 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33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34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43. 小明在学完透镜的知识后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块干燥且干净的水平放置的玻璃片上滴上几滴清水,用手水平端着玻璃片在灯光下上下移动。当玻璃片接近桌面时,桌面变亮。你认为玻璃片上的每个水滴象一个_镜,对光线有_作用。44. 小丽和爸爸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如右图。小丽将一枚硬币粘在搪瓷杯底部,向后退一点,使硬币被搪瓷杯遮住而看不见,爸爸将水徐徐加入杯中,虽然眼睛的位置、杯和杯中硬币的位置都没有改变,但硬币又可以重新映入眼帘。这是由于光的_造成的,小丽看到的硬币实际上是硬币的_像(选填“虚”或“实”)。图4545. 图45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度。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这说明:_。入射角1折射角210°6.7°20°13.3°30°19.6°40°25.2°50°30.7°46.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表中列出的是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1与折射角2的一组数据。比较这些数据可看出,在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发生折射的过程中,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折射角_入射角(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4647. 小阳同学要用一个凸透镜做实验,但不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大,他用如图46所示的方法,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移动白纸使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在白纸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点,由此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的左侧15cm处时,在透镜的右侧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48. 如图47所示,用A、B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文在实验中发现,移动点燃的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可以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虚”)像。图48(2)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次数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113132141431515图4749. 小刚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架在水平实验台上,如图48所示。(1)为准确找到像的位置,玻璃板应选用较薄的玻璃,并且应保证_立在水平实验台上。(2)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关系。50. 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49所示,其中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1)小英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2)小英将蜡烛从20cm刻度线处移至30cm刻度线处,她应向 透镜方向(选填:“远离”或“靠近”)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3)小英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则该像是 、图50OAN平镜面图51图490102030405060708090100cm(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51. 如图50所示,AO为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光线AO的反射光线。52. 请根据图51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符号。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