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道堪设计说明书(共17页).doc

    • 资源ID:14978341       资源大小:23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道堪设计说明书(共1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南城建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 程 名 称: 道路勘测设计 题 目: 山西五鹿山二级公路设计专 业: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开 始 时 间: 年 月 日完 成 时 间: 年 月 日课程设计成绩:学习态度及平时成绩(30)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0)创新(5)说明书撰写质量(45)总 分(100)等级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1 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道路勘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设计,结合课程教学,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从而为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基础。1.2、课程设计的题目 山西五鹿山二级公路设计学号要求:起点桩号为K班级+学号,例如班47号,起点桩号就为K1+047;同样,班的1号,起点桩号就是K2+001,依此类推。1.3、课程设计的依据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3、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5、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6、许金良.道路勘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4、设计的原始资料或已知的技术参数 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是东南区季风的边缘,受海拔、地形和森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省内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低,变幅较大,空气湿度偏高,形成典型的山地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多为东南风,冬季寒冷,盛行西北风。年平均气温8.7,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23.2。一月份平均气温-6.7,七月份平均气温26.7。日照充足,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6-138千卡/cm2,年日照时数2400-2700小时。降水量年均500-560mm左右,最高899.5mm,最低346.4mm。年平均相对湿度55.6%。雪期,冻土期为90天左右,初雪期11月上旬至中旬,冻土期开始于11月下旬,次年3月上旬开始解冻,年最大冻土深达107cm。1、山岭重丘区地形图:按编号对应,比例为1:2000。2、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沿线山体稳定,无不良地质状况,地表水源充足,流量相对稳定,山坡地下水3.0米以下,有较大范围的补给汇水区,调节能力强,流量比较稳定。3、沿线的植被及土壤分布情况:生态条件优越,森林植被长势良好,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地处华北平原西部边缘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交错区,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树木较多,沿线多黄土,山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4、道路建筑材料及分布情况:沿线有丰富的砂砾、碎石,有小型采石场和石灰厂,水泥和沥青均需外购。5、交通量资料: 近期交通量车型东风KM340江淮HF140A三菱FR415五十铃EXR181L江淮HF150东风SP9135B数量350100245110200120表格1 交通增长率: 7% 。 道路必经点: 无要求 。1.5、设计要求(包括提交的设计成果)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路线设计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所设计公路的等级,采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设计,尽量不用极限值。1、平面设计路线平面图是设计文件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平面设计的重要成果。它综合反映了路线平面位置、线形,还反映了沿线人工构造物和工程设施的布置以及公路与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的关系。路线平面图应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它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格网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大、中桥、隧道、路线交叉(标明交叉方式和形式)位置等。图中还应列出平曲线要素表。比例尺用1:10001:5000,其带状宽度为中线两侧各200250米。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路线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2000,由设计资料已给出的平面外业勘测原始资料,绘出路线的导线和路中线,其设计步骤与要求为:(1)编制出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并复核。(2)根据交点坐标用坐标法绘制出路线交点,得到路线平面导线。(3)根据平曲线要素以及各里程坐标绘制平曲线。(4)按有关规定要求标注出公里桩,百米桩、主点桩位置。交点号、水准点位置及高程等。(5)绘制曲线表。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用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纵断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纵断面设计可分成两步,一是纵坡设计,二是竖曲线设计。(1)纵坡设计 准备工作。根据校核无误的直曲表,中平资料。在纵断面图上绘出公里桩,百米桩、其它各中桩,直线与平曲线位置。点绘出地面线,并将桥涵、地质、土质、水准点等有关资料填注在纵断面图相应的栏目内。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标注控制点。包括属于控制性的“控制点”和属于参考性的“控制点”(经济点)。 试坡。“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技术标准,同时又满足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量又最省的坡度线。 调坡。结合选线意图和对照技术标准或规范进行。一般要求纵坡不要太零碎(取至0.1%),变坡点设在整10米桩上。 核对。主要核对具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如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 定坡。最终确定纵坡度、变坡点位置(桩号),推算并校核变坡点高程。坡度值一般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直接读厘米格子得出,要求取值到千分之一,即0.1%。(2)竖曲线设计 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按外距控制选择竖曲线半径,按切线长度选择竖曲线半径。 计算竖曲线几何要素,包括竖曲线切线长T、曲线长L和外距E,以及竖曲线上任意点纵距y的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的计算。 点绘竖曲线。 最后计算填挖高度,填绘有关资料,整理、上墨,完成纵断面设计图。纵断面图的比例一般是:横坐标(里程及桩号)1:2000,纵坐标(水准高程)1:200。纵断面图的上半部包括: 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及其要素 桥涵(桥梁按桥型、孔数及孔径标绘,注明桥名、结构类型、中心桩号、设计水位;跨线桥示出交叉方式;涵洞与通道按桩号及底高绘出,注明结构类型、中心桩号、孔数及孔径); 隧道(按长度、高度标绘,注明名称和起始点桩号); 与公路、铁路交叉时的桩号及路名; 水准点的位置、编号及高程; 断链桩位置及长短链关系; 沿线跨越河流的现有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位等。纵断面图的下部各栏应示出:土壤地质情况、施工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长及坡度、里程及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包括缓和曲线)等。3、路基横断面设计(1)路基横断面尺寸的拟定路基宽度的确定是根据所给出的公路等级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确定。边坡值的确定是根据路基横断面形式、填料种类、土质情况以及边坡高度等因素确定。路堑边坡应根据开挖情况、土石成份的工程性质不同,修筑成折线形边坡;路堤边坡应根据填料的种类及路堤高度而确定。边坡加固在横断面设计中仅确定加固类型和坡度,示意表示即可,不作详细设计。边沟要分土质边沟和石质边沟,还要考虑边沟加固的情况。以上各部分的具体尺寸可参照标准、路基设计规范以及设计示例确定。(2)横断面图的设计步骤 点绘各横断面的横向地面线; 根据技术标准的规定,确定路基宽度;按照土质成分、边坡高度拟定路基边坡坡度,根据土质成分、边坡高度确定路基边坡,并进行边坡设计。填方边坡一般采用1:1.5。按照排水要求拟定边沟、截水沟等尺寸。按弯道半径大小分别拟定超高加宽值;根据纵断面设计资料,按设计标高,在路基设计表上逐桩进行计算,完成路基设计表的编制;按路基设计表数据,绘出横断面设计线;陡峻山坡需设挡土墙等防护工程时,应将挡墙等防护工程处要绘出。检查弯道路段横断面内侧视距是否保证,是否需要清除障碍及设置视距台。横断面的绘制,一般在方格纸上按桩号由下向上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应绘出所有整桩、加桩的横断面图,示出加宽、超高、边坡、边沟、截水沟、碎落台、护坡道、路侧取土坑,开挖台阶及视距台等,注明用地界。挡土墙、护面墙、护脚、护肩、护岸、边坡加固、边沟(排水沟)及截水沟加固等均绘在本图上,并注明起讫桩号、圬工种类及断面尺寸(另绘有防护工程设计图的只绘出示意图,注明起讫桩号和设计图编号)。比例尺用1:200。(3)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应示出路中心线、行车道、拦水缘石、土路肩、路拱横坡、边坡、护坡道、边沟、碎落台、截水沟、用地界碑等各部分组成及其尺寸,路面宽度及概略厚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按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分别绘制,还应示出中央分隔带、缘石、左侧路缘带、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护栏、隔离栅、预埋管道等设置位置。比例尺用1:1001:200。4、表格填制(1)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列出交点号、交点坐标、偏角、曲线各要素值、平曲线主要桩位、直线长、计算方位角或方向角等。(2)路基设计表列出平曲线要素纵坡(坡高、坡长、变坡点桩号及高程)、竖曲线要素、桩号、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高度、路基宽度(原宽、加宽、加宽后宽)、缓和长度超高值(左、右)、路基边缘与设计高之差(左、右)等。边沟(排水沟)需特殊设计时还应列出沟底纵坡设计资料、形状及尺寸、沟底高程(左、右)。5、说明书说明书主要写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存在的问题以及体会和建议。2 设计方案的拟定及说明由于整个地形图的坡度基本较缓和,特殊点为垭口及个别陡崖处,周围没有什么建筑或经济地区和自然保护区需要避开。故线形的选择基本不受影响。平面线形的选择可根据选线意图进行比选。在选线时可考虑坡度的大小,尽量选用小坡度,直线型的路线,平面线由直线和圆曲线组成,在设计时只需考虑相关规定及选线意图。选线时应采用低程处理,应符合相关路线选择的设计规范。因为地处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气温偏低,变幅较大,空气湿度偏高,形成典型的山地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多为东南风,冬季寒冷,盛行西北风,故要设计较大边沟,以便排水的顺利进行。沿线有丰富的砂砾、碎石,故要设计碎落台,以防碎石落下堵塞排水沟,不利于雨水的排除。纵断面的设计要考虑到填挖方量的适度选择。不可出现过度的高填深挖,过度的坡度过大现象。纵断面由设计线和地面线组成,地面线通过平面图读出,设计线为自行设计。横断面根据车道宽度得到地面线确定填挖方量。3 平面线形的选择及参数计算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指标,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定路线中线的全过程。它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为了保证选线和勘测设计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全面考虑。由粗到细,有轮廓到具体,逐步入深,分阶段分步骤分析比较,进行多方面比选,才能定出合理的路线。路线选线的一般原则1 多方案选择: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标。 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汽车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如 (1)路线对自然景观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2)占地、拆迁房屋所带来的影响; (3)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划、农业耕作区、水利排灌体系等现有设施造成分割引起的影响; (4)噪音对居民以及汽车尾气对大气、水源、农田所造成的污染及影响。 7对于高速路和一级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公路服务水平分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各级公路的行车速度都有明确的规定,规范规定的各级道路设计速度如表所示:各 级 公 路 设 计 速 度 标 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10080608060403020 表格2在本次设计中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采用设计速度为80Km/h。平面线形设计要点为:(1)、平面线形应直截、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3)、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此次设计中平面线形有直线与圆曲线组成。选线的过程中注意控制点的选择与连接。控制点指路线起讫点、越岭垭口、大中桥涵,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大挖方深度、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路线交叉点、重要城镇通过点等。根据地形图此次设计中的坡度基本缓和,故应着重考虑垭口处的路线选择。一般应选择基本符合路线走向、高程较低、地质条件较好、两侧山坡利于展线的垭口。(1)、垭口位置的选择垭口位置在基本符合路线走向的前提下,与两侧山坡展线方案结合考虑。先考虑高差较小,且展线降坡后能与山下控制点顺直连接,不无效延长路线。在考虑稍微偏离路线方向,但路线较顺,且不过于增长里程的其他垭口。(2)、垭口高程选择(3)、垭口展线条件选择山坡线是越岭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有地质较好,地形平缓,有利于展线降坡的山坡,即使垭口位置略偏离或较高,也应比较。(4)垭口地质条件选择。垭口路线的展线可利用山谷展线、利用山脊展线、利用山坡展线。本次设计线利用山谷进行展线。这个地图中由于地形坡度基本一定。本次采用走低高程,缓坡度的原则。避免走坡度陡的地方。设置了4个交角点,根据最大直线长度一般不超过20v(v为设计速度,以Km/h计),当V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当V40Km/h时可参考执行。当V60Km/h时,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为宜。 各 级 公 路 圆 曲 线 最小 半 径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极限最小半径(m)650400250125603015一般最小半径(m)10007004002001006530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m)路拱2%5500400025001500600350150路拱2%7500525033501900800450200表格3根据这个规范本次采用400m的最小半径。所定路线见平面图。圆曲线的相关计算设起点坐标为JD0(X0,Y0),第i个交点坐标为(Xi,Yi),i=1,2,n,则坐标增量: 交点间距 象限角 计算方位 DX0,DY0, A=180 DX0,DY0, A=180+ DX0,DY0, A=360 若为“+”表示路线右转;为“”表示路线左转。圆曲线相关计算 切线长 4 纵断面的设计计算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用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纵断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纵断面设计可分成两步,一是纵坡设计,二是竖曲线设计。(1)纵坡设计 准备工作。根据校核无误的直曲表,中平资料。在纵断面图上绘出公里桩,百米桩、其它各中桩,直线与平曲线位置。点绘出地面线,并将桥涵、地质、土质、水准点等有关资料填注在纵断面图相应的栏目内。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标注控制点。包括属于控制性的“控制点”和属于参考性的“控制点”(经济点)。 试坡。“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技术标准,同时又满足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量又最省的坡度线。 调坡。结合选线意图和对照技术标准或规范进行。一般要求纵坡不要太零碎(取至0.1%),变坡点设在整10米桩上。 核对。主要核对具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如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 定坡。最终确定纵坡度、变坡点位置(桩号),推算并校核变坡点高程。坡度值一般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直接读厘米格子得出,要求取值到千分之一,即0.1%。(2)竖曲线设计 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按外距控制选择竖曲线半径,按切线长度选择竖曲线半径。 计算竖曲线几何要素,包括竖曲线切线长T、曲线长L和外距E,以及竖曲线上任意点纵距y的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的计算。 点绘竖曲线。 最后计算填挖高度,填绘有关资料,整理、上墨,完成纵断面设计图。纵断面图的比例一般是:横坐标(里程及桩号)1:2000,纵坐标(水准高程)1:200。纵断面图的上半部包括: 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及其要素 桥涵(桥梁按桥型、孔数及孔径标绘,注明桥名、结构类型、中心桩号、设计水位;跨线桥示出交叉方式;涵洞与通道按桩号及底高绘出,注明结构类型、中心桩号、孔数及孔径); 隧道(按长度、高度标绘,注明名称和起始点桩号); 与公路、铁路交叉时的桩号及路名; 水准点的位置、编号及高程; 断链桩位置及长短链关系; 沿线跨越河流的现有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位等。纵断面图的下部各栏应示出:土壤地质情况、施工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长及坡度、里程及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包括缓和曲线)等。根据汽车行驶规律,汽车在超过一定的坡度时,无法正常行驶,故根据相关坡度规定如下:各 级 公 路 最 大 坡 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大坡度(%)3456789表格4考虑到行车安全,在本次设计中最大坡度为5%,坡长是纵断面相邻变坡点的桩号之差,及水平距离。对一定纵坡长度的限制称为坡长限制,包括最大坡长限制和最小坡长限制。坡度越陡,坡长越长,对行车影响也越大。因此标准及城规规定最大坡长如表所示各 级 公 路 纵 坡 长 度 限 制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纵坡坡度(%)39001000110012004700800900100011001100120056007008009009001000650060070070080075005006008300300400920030010200表格5标准还规定:二级、三级、四级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纵断面的设计有地面线的设计与设计线的描绘,设计线由之直坡线与竖曲线组成。直坡线根据以上相关规定设计。竖曲线由圆曲线组成。竖曲线分为凸与凹行曲线。限制因素有三个,(1)缓和冲击,据此得到或 (2)行驶时间不过短 (3)满足视距的要求凸 形 竖 曲 线 最 小 半 径 和 最 小 长 度设计速度(km/h)停车视距S(m)缓和冲击(m)视距要求(m)<标准规定值(m)竖曲线半径竖曲线长度一般值极限值一般值极限值12021040001102517000110002501001001602778640010000650021085801101778302545003000170706075100014062000140012050404044440070045090353030250225400250602520201111002001005020表格6根据表格的相关规定得到凸形竖曲线的相关设计,此次设计半径为3000m则相关计算见下述。凹形竖曲线的设计规范见下表凹 形 竖 曲 线 最 小 半 径设计速度(km/h)停车视距缓和冲击夜间行车照明桥下视距标准规定值(m)极限值一般值12021040003527168340006000100160277825909513000450080110177816664492000300060751000103620910001500404044444559450700303025029333250400202011115715100200表格7在此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为极限半径的1.52.0倍。凹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同凸形竖曲线。竖曲线的计算 切线长度 竖曲线的外距 垭口处竖曲线计算 同向竖曲线间,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间,如直线坡段接近或达到最小坡长时,宜合并并设置成单曲线。5 横断面的设计 (一) 公路横断面设计内容 1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2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3路基横断面形状设计:如梯形(直线式边坡)、折线式、 路基横断面形状设计:如梯形(直线式边坡) 边坡、台阶形边坡; 边坡、台阶形边坡;4.边坡坡度确定;路堤及路堑边坡,土质与岩石边坡 ,边坡坡度确定;路堤及路堑边坡。5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二)路基横断面设计所需要的设计资料 1平曲线资料:半径、缓和曲线、偏角、曲线位置(交点桩)平曲线资料:半径、缓和曲线、偏角、曲线位置(号)等;2每个中桩的填挖高度;每个中桩的填挖高度;3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分别确定左右侧宽度);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分别确定左右侧宽度)4各中桩的超高值;各中桩的超高值; 5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式(典型横断面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6.路基边坡坡度值; 路基边坡坡度值;7边沟、截水沟的形式及尺寸;边沟、截水沟的形式及尺寸;8弯道上视距的是否得到保证(视距台设计)。弯道上视距的是否得到保证(视距台设计)。 (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 1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 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 地面线是在现场测绘的,若是纸上定线, 地面线是在现场测绘的,若是纸上定线,可从大比例尺的地 形图上内插获得。 形图上内插获得。 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是1:200。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是 1:200。2绘出设计线:“戴帽子” 绘出设计线: 戴帽子”。公路横断面设计应最大限度的降低路堤高度,减少对沿线生态的影响,保护环境,使公路融入自然。条件受限制不得已而出显高填深挖时,应同架桥、建隧、分离式路基等方案进行论证比选。路基断面布设应结合沿线地面横坡、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设计。自然横坡较缓时,以整体式路基横断面为宜。横坡较陡、工程地质复杂时,高速公路宜采用分离式路基横断面。横断面路基形式有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公路横断面形式有单幅双车道、双幅双车道、单车道三种形式。横断面由行车道、中间带、路肩、边沟、截水沟、护坡道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等。各 级 公 路 行 车 道 宽 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车道数8646444车道宽度(m)3.753.753.753.753.753.753.50行车道宽度(m)2×15.02×11.252×7.52×11.252×7.52×7.52×7.0公路等级二、三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8060403020车道数22221或2车道宽度(m)3.753.503.503.253.50或3.00行车道宽度(m)7.57.07.06.53.5或6.0表格8中间带为四车道及以上车道应设置的设施。故此次设计根据相关规定采用车道宽为3.75m,无中间带分割,采用划线的方式对车道进行管理。为了利于路面排水,将路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横坡的拱起形状,称为路拱。其路拱横坡度见表所示路 拱 横 坡 度路面类型路拱横坡(%)路面类型路拱横坡(%)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1.02.0碎、砾石等粒料路面2.53.5其他黑色路面、整齐石块1.52.5低级路面3.04.0半整齐石块、不整齐石块2.03.0表格9道路一般情况下设右侧路肩,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侧应设路肩。左侧路肩,按设计速度规定120km/h时采用1.25m,100km/h时采用1.00m,等于或小于80km/h时应设0.75m。土路肩在直线或位于曲线较低一侧的横坡度,行车道或路肩横坡度值大于或等于3%时,应与行车道或硬路肩相同行车道或硬路肩横坡度值小于3%时,应比行车道或硬路肩横坡度大1%或2%。路面边沟的形式有梯形、流线型、三角形、矩形四种。边沟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梯形边沟内侧边坡为1:1.01:1.5,外侧边坡坡度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梯形边沟的底宽与深度约0.40.6m,水流少的地区或地段,取低值或更小,但不宜小于0.3m;降水量集中或地势偏低的地段,取高限或更大一些。石方路段的边沟宜采用矩形横断面,其内侧边坡直立,坡面应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外侧边坡坡度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容易产生碎落的风化破碎岩石、软质岩石、砾(碎石)类土等地段的挖方路基,应在边沟外侧设置碎落台,其宽度不宜小于1m。挖方路基边沟外侧应设置碎落台,当边坡高度超过12m时,碎落台宽度不宜小于2m。为汇集并排除挖方路基边坡上侧的地表径流,应设置截水沟,其位置应设置在坡顶3m以外,截水沟横断面可采用梯形,山坡较陡时,也可采用矩形,其尺寸大小根据汇水面积进行水力计算确定。 挖方边坡的稳定性主要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面排水条件有关。土质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边坡高度、土的湿度和密实程度、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情况、土的成因类型及生成时代等因素确定。岩石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岩性、地质构造、岩石的风化破碎程度、边坡高度、地下水及地面水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填方边坡一般采用1:1.5。正文采用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段首缩进2字符。6 设计小结 1参考文献1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 邓学钧 编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2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 杨少伟 编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 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6 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 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8 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9 许金良.道路勘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注意事项

    本文(道堪设计说明书(共17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