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扩能改造地下行包房和地下直径线预埋段工程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doc
-
资源ID:15071416
资源大小:4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火车站扩能改造地下行包房和地下直径线预埋段工程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doc
火车站扩能改造地下行包房和地下直径线预埋段工程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1.1 编制依据(1)某工程BJ2 标段招标文件、初步设计说明书及初步设计签后修改说明。(2) 标前会、现场调查情况及补疑书。(3)有关施工规范、质量技术标准。(4)我公司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铁施工中积累的经验及对铁路施工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5)我公司在城市环境下施工的能力及多年来积累的雄厚实力。1.2 编制原则(1)施工方案突出文明施工要求,把确保周边环境秩序良好和车站运输正常进行作为总平面布置、施工顺序安排的前提和原则,树立北京车站扩能改造建设的良好形象。(2)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做好交通疏解,认真组织施工;同时确保周围商业活动照常进行。(3)注重施工顺序与管线拆迁的配合。在进行施工顺序安排时,充分地考虑与管线拆迁的配合,先行施工的地段首先完成管线拆迁、悬吊等保护工作。(4)科学安排施工顺序,紧抓关键工序,确保各项关键工期目标的实现。(5)制定科学的降水方案,确保降水质量。(6)加强监测,落实措施,确保工程与环境安全。施工前在附近建筑物和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合理布设观测点,按规定设专门的测量小组跟踪测量,确保环境安全。遵守安全防护规程,定期举行安全会议,经常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制,坚持安全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安全工作有始有终,实现“四无、一消灭”安全目标。(7)贯彻ISO9002 标准,建立并保持一个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流程,抓关键工序,抓特殊工序,用以实施和控制本合同,确保工程建成北京市优质样板工程。1.3 编制要点(1)以混凝土要求的总工期为前提,充分考虑行包房主体竣工的时间要求;加强与相邻施工单位、设计及监理单位的协调和配合。(2)强调地面沉降和建筑物的变形及管线保护,加强施工监测和信息反馈。(3)加强施工降水,保证施工安全。(4)加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第2 章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BJ2 标段由 轴地下行包房部分和地下直径线预埋段两大部分组成。行包房土建工程主要包括:行包房基坑围护结构,井点降水,土方开挖,结构防水工程,主体结构及西侧人行通道和西端部行包进出通道。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工程主要包括:基坑围护结构,井点降水,基坑开挖,结构防水工程,主体结构,土方回填工程。2.2 工程位置及结构形式2.2.1 工程位置地下行包房位于7、8 站台下面,呈“一”字形东西向布置,全长505m,宽40.70m。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位于x站西街与崇文门东大街交口处。2.2.2 结构形式地下行包房: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0 间距1m 的钻孔浇筑桩和旋喷桩围护及600 钢管支撑作为基坑支护。桩顶设冠梁,桩间采用网喷混凝土保持桩间土的稳定,浇筑桩外测两桩间作旋喷桩,封闭桩基周围地下水。主体结构:结构宽度40.70m,为五跨单层断面。结构主要尺寸:顶板1000mm,顶纵梁1200mm×2000mm2,底板厚1100mm,底纵梁1200mm×2200mm2,侧墙厚700mm, 800mm 钢管混凝土柱。(柱网尺寸8m×8m)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围护结构800mm,间距1m,钻孔浇筑桩及横向钢管支撑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宽度10.86m 为双跨单层断面,其结构主要尺寸:顶板500mm,底板600mm侧墙400mm 中隔墙300mm。2.3 工程环境地下行包房北侧距即有线路仅有10 m,相互干扰较大,南侧距明城墙遗址仅有16 m,即南北两侧均无施工通道,北尽头有一条进入现场的道路,车辆行人较多,交通拥挤,施工场地狭小,外弃土车辆只能在0:00-6:00 间通行,施工期间,材料进出场比较困难,应予以重视,提前安排协调。施工场地内地下管线情况不明,应根据混凝土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及现场勘测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及迁移。2.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2.4.1 工程地质地下行包房工程地质x站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处于华北平原之西北边缘,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程一般为41.2m,x站范围内表覆盖。第四系全新流人工堆积层(Q4ml),下伏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地层土质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褐灰色,松散,潮湿,成分以炉灰、砖头等为主,充填粉质黏土,层厚3.05.6m。普遍分布于地表。淤泥质黏土:深褐色、灰色、软塑至流塑,呈透境体分布,层厚0.02.1m。淤泥质粉质黏土:深褐色,软塑至流塑,呈透境体分布,层厚0.02.3m。粉土:黄褐色,密实,稍湿至潮湿,呈透境体分布,层厚0.01.4m。粉砂:黄褐色,密实,潮湿至饱和,呈透境体分布,层厚0.01.2m。细砂:黄褐色,中密至密实,潮湿,呈透境体分布,层厚0.05.1m。中砂(上部):黄褐色,中密,潮湿,呈透境体分布,层厚0.00.5m。粉质黏土(上部):黄褐色,软塑至硬塑,局部夹粉土,细砂薄层,累积层厚0.85.0m。中砂(下部):黄褐色、深灰色、密实、潮湿,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含圆砾,层厚0.44.5m。圆砾土:黄褐色,潮湿至饱和,中密,成分以砂岩为主,一般粒径215mm,最大粒径80mm,其中充填中粗砂及黏性土,揭示厚度1.95.7m。粉质黏土(下部):黄褐色,软塑至硬塑,夹有粉土薄层,最大揭示厚度8.5m。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工程地质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位于北京车站西端DK0-620DK0-660 位置,全长40m,地层土质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筑土:厚度3.6m4.4m,砂黏土层5.8m6.2m,下部为砂类土层与圆砾土层互层夹少量卵石土层。推测地下水位在深5m 处,为孔隙潜水k=50m/d,Q=3900m3/d在该地段东段有600mm 给水管一根,埋深1.6m。西段有1500mm 排水管道,埋深0.6m,在施工时应进行管道迁移后再进行围护结构施工。地层断面图见图2.4-1.图2.4-22.4.2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特征:x站范围内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局部为上层滞水,地下水埋深3.712.6m,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含水层为砂类土及碎石类土,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另外在x站南侧有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放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升降幅度一般为1.03.0m。地下水对普通混凝土无侵蚀性。2.4.3 本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从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行包房开挖处位于杂填土层。杂填土普遍分布于地表,其结构松散,土质不均。杂填土层下部有软土分布,其岩性为淤泥质黏土和淤泥质粉质黏土,呈透境体状分布。淤泥质黏土埋深3.85.9m,顶板高程37.8635.78m,厚度2.1m;淤泥质粉质黏土埋深5.28.2m , 高程35.78 33.48m , 厚度1.1 2.3m 。软土物理力学指标=16.2kN/m3,C=10.08Kpa, =8.05°,具有强度低,高压缩性的特点,工程性质差;硬壳为杂填土;硬底为中砂,中密。基坑开挖时应加强止、排水与基坑支护。x站为大型车站,存在地下排水管道跑漏水问题,易造成基坑范围内土体受水浸泡土质松软。易产生坍塌变形,必要时应进行监测。施工时应作好基坑支护和加固工作,防止因地面变形过大而影响邻近建筑物及行车的安全,避免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应综合考虑施工开挖弃土和工程排水,防止污染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