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地铁和轻轨防雷检测技术规范》.doc

    • 资源ID:15074596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铁和轻轨防雷检测技术规范》.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地铁和轻轨防雷检测技术规范.精品文档.ICS07.060A 47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XXXXXXXXX地铁和轻轨防雷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in metro and light rail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目次I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规定25 防雷装置检测内容26 检测仪器与方法117 检测作业要求128 检测报告编制12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检测所需仪器13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工程施工中防雷检测时间节点14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外部防雷装置和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和最小尺寸15参考文献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气象防雷中心、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华基、地铁和轻轨防雷检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地铁和轻轨交通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检测范围、内容和要求、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作业要求及检测报告编制。本标准适用于地铁和轻轨线路的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测、竣工检测以及定期检测,高电压系统的防雷检测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自动导向、市域快速轨道等其它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防雷检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299-19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 50382-2006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578-2010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732-2011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B11/T 311.2-200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第2部分:设备安装工程GB/T 7928-2003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14894-200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地铁 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一般车轴重量普遍大于13吨。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修改GB50157-2013,术语 2.0.1,增加“一般车轴重量普遍大于13吨”,以与轻轨区别。3.1.2 轻轨 light rail选用C型车厢的城市轨道交通,一般车轴重量普遍小于13吨。 3.1.3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 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GB 50057-2010,术语2.0.53.1.4 防雷装置检测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and measure按照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GB/T 21431-2015,术语3.23,修订,去掉“建筑物”3.1.5 跟踪检测 process inspection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3.1.6 竣工检测 final inspection of project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竣工后在投入使用前的验收检测3.1.7 定期检测 periodical inspection对防雷装置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的检测。4 一般规定4.1 本规范规定的检测内容包括地铁和轻轨的车站建筑、高架结构、地下结构、通风、空调和供暖系统、给水和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门禁系统、运营控制中心、站内客运设备、站台门、车辆基地和防灾系统等的防雷装置。4.2 建在地面上的地铁、轻轨车站宜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高架结构、变电所、运营控制中心和车辆基地等建(构)筑物宜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3 新(改、扩)建地铁和轻轨交通防雷装置的竣工检测,应查阅设计文件及隐蔽工程记录等相关文件中的接地体使用材料、结构和尺寸。4.4 地铁和轻轨新建线路防雷装置竣工时应进行竣工检测。对地铁和轻轨既有线路的定期检测应每年进行一次。 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50438-2007,17.2.3 “防雷电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 评价标准 1)应分析地铁所在地的气象条件(雷电)及特点。2)应针对雷电采取安全对策和措施。3)雷电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完整、有效。4)应建立雷电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查记录。2 评价方法 1)查阅防雷电安全对策措施及设备定期检查记录。2)现场检查。”4.5 测试地铁和轻轨交通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0.5。当地铁和轻轨系统电子设备采用综合接地时,检测其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弱电母排,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接地电阻值的测量方法参见GB/T 21431-2015附录D。4.6 除有明确规定外,综合接地系统和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设备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建(构)筑物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第三类的建(构)筑物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30。(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23.6.2门禁系统和设备应按一级负荷供电;门禁系统接地应接入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第222页)4.7 测试大型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使用大型地网检测仪器。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4.8 电气电子设备的等电位连接的检测,应检查电子设备与地铁和轻轨系统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形式是否符合GB50057-2010中第6.3.4条第5、6、7款的规定,测试其过渡电阻值不大于0.03,屏蔽门系统门体与钢轨的等电位连接,其总电阻值不大于0.4 。4.9 检查各类防雷元器件是否正常工作。5 检查项目1) 建(构)筑物的防雷分类;2)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3) 雷击电磁脉冲屏蔽?;4) 等电位连接;5) 电涌保护器。6 检测作业要求6.1 作业安全要求6.1.1 检测前应熟悉受检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6.1.2 检测时,应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登高作业和高空作业应遵守高空作业安全守则。检测仪表和工具等不能放置在高处,防止坠落伤人。6.1.3 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供电线路。6.1.4 在检测配电房、变电所、配电柜和电器设备时应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6.1.5 在检测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时,严禁带火种、手机,严禁吸烟,严禁穿底部带金属的鞋子,严禁随意敲打金属物。不应穿化纤服装,应使用防爆型仪器设备和不易产生火花的工具。6.1.6 在所有的情况下,除应遵守检测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受检单位的规章制度外,还应遵守有关专业组织所制定的安全程序和安全方法。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GB/T17949.1-2000)5.1 最后一款 “在所有的情况下,应遵守有关专业组织所制定的安全程序和安全方法。”6.2 现场检测6.2.1 检测前应对使用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进行检查,保证其在检定合格证有效期内和能正常使用。6.2.2 检测接地电阻值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6.2.3 首次检测时,应先通过查阅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图纸,了解被检方的防雷设施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现场检测。6.2.4 每一项检测需要有两人以上共同进行,每一个检测数据经复核无误后,填入原始数据记录表。原始记录表应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和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名。原始记录表格式参加GB/T21431-2015附录I。7 检测程序7.1.1 检测前了解受检单位的基本情况。7.1.2 检测前对使用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的准备。7.1.3 学习和了解受检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7.1.4 现场检测。7.1.5 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编制检测报告。7.1.6 对受检单位发放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书。7.1.7 对整改后的防雷装置进行复检。8 检测内容和要求8.1 车辆8.1.1 车体通过钢轨的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8.1.2 列车的避雷器外观完好,定期进行性能测试。避雷器等电位连接的材料、规格和过渡电阻应符合GB50057-2010的要求。(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4.5.7“列车应设置避雷装置。”)8.1.3 车体组装的各导电部件和机电设备的外壳,如各种梁、侧墙等结构部件的等电位连接的材料、规格和过渡电阻应符合GB50057-2010的要求。8.1.4 每节车车体间的等电位连接线的应符合GB50057-2010的要求。8.1.5 每节车的车体和轴端接地刷与车轮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8.2 限界8.2.1 轨道区内安装的设备和管线(含支架)与设备限界之间的安全间隙不小于50mm(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除外)。(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5.4.1“轨道区内安装的设备和管线(含支架)与设备限界应保持不小于50mm的安全间隙(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除外)”)8.3 轨道8.3.1 轨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GB 30013-2013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6.2.4“轨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并具有对地电阻的测试报告;排流接线应可靠连接。人防门、防淹门等处的隐蔽位置应采取绝缘措施。”)8.3.2 排流接线应可靠连接。8.4 车站建筑8.4.1 建筑物的检测参见8.4.2 出入口栏杆、自动扶梯、电梯、冷却塔、风井的风机、雨棚的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良好接地,等电位连接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8.5 高架结构8.5.1 需要进行防雷检查的高架结构主要包括区间桥梁、高架车站中的轨道梁及其支承结构的防雷装置。(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0.1.1“本章适用于下列高架结构:1 区间桥梁; 2高架车站中的轨道及其支撑结构”)8.5.2 检查引下线或接地极在布设过程中是否考虑了沉降、膨胀、伸缩、减振等因素。8.5.3 设备用房的防雷检查参照8.4和8.20。8.5.4 检查高架车站除自身的防雷装置是否完善外,还应检查是否安装了人员的防雷措施。8.6 地下结构8.6.1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网可作为自然接地体。在施工过程中测量作为自然接地体的过渡电阻值,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 。8.6.2 检查接地装置经过变形缝(伸缩缝和沉降缝)时,是否留有余量。8.7 工程防水8.7.1 在接地引线穿过防水层处应进行防水处理。8.8 通风、空调与供暖8.8.1 通风、空调和供暖系统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等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 。8.8.2 通风、空调和供暖系统设备如果在地上或在室外,除检查防直击雷措施是否完善外,还应检查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是否完善。8.9 给水与排水8.9.1 给水设备、排水泵等的金属外壳、框架等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 。8.10 供电8.10.1 变电所8.10.1.1 检查变电所高压柜、低压柜、直流开关柜、整流柜、电源柜等设备的基础型钢是否与结构钢筋进行电气隔离,测量柜体的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电阻值。其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8.10.1.2 检查变电所内接地母排的设置情况,其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8.10.1.3 检查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的母线上或进线应装设有阀式避雷器。8.10.1.4 检查降压变电所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是否直接接地,配电系统应采用TNS系统接地型式。8.10.1.5 检查地铁和轻轨中压网络开关柜的金属框架应可靠接地,可开启的门与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连接。8.10.2 牵引网8.10.2.1 架空接触网在隧道两端、为地面接触网供电的电源隔离开关处、空旷的地面区段与高架桥段应设置避雷器且间隔不大于300m,避雷器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3.27“地上区段架空接触网应设置避雷器,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在隧道入口和为地上线接触网供电的隔离开关处应设避雷器。”)(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3.29“避雷器与火花间隙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8.10.2.2 接触网应采用架空地线在满足条件时可作为接闪器,架空地线应每隔200m设置火花间隙,火花间隙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3.28“地上区段架空接触网的架空地线,应每隔200m设置火花间隙;在满足条件时,接触网架空地线也可兼作避雷线。”)(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3.29“避雷器与火花间隙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8.1.11,3“接触网应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所有与大地不绝缘的裸露导体应接至接地极,不应直接接至或通过电压限制装置接至回流回路。”8.10.2.3 露天接触网宜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且避雷器的保护水平应与接触网的绝缘水平配合良好,特别是带间隙避雷器的50%冲击放电电压与接触网绝缘子的放电特性一致,且正、负极性的分散性要小。8.10.2.4 所有与大地不绝缘的裸露导体应接至接地极。固定支持架空接触网的非带电金属体,应与接触网架空地线相连接。接触网架空地线应接至牵引变电所接地装置。连接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 。(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3.30“固定支持架空接触网的非带电金属体,应与接触网架空地线相连接。接触网架空地线应接至牵引变电所接地装置。”)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8.1.11,3“接触网应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所有与大地不绝缘的裸露导体应接至接地极,不应直接接至或通过电压限制装置接至回流回路。”8.10.3 电缆8.10.3.1 检查金属电缆支架是否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其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4.14“金属电缆支架应进行防腐处理,并应有电气连接与接地。”)8.10.4 动力与照明8.10.4.1 检查地铁和轻轨低压配电系统开关柜安装的金属框架及基础槽钢应可靠接地。8.10.4.2 检查交、直流配电屏、电源柜等设备的金属框架及外露可导电部位应可靠接地,供电系统中电气装置与设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8.10.4.3 检查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应与建筑物防雷接地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测量接地电阻应符合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8.10.4.4 检查变电室的环形接地带、照明配电室内的接地母线、机电设备预留的接地端子等金属物体的等电位连接。8.10.4.5 检查平行敷设的铠装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的等电位连接情况,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间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8.10.4.6 电缆在区间及车站内敷设时,各相关尺寸及距离应符合GB50157-2013第15.4.3条的规定。8.10.4.7 当电气装置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车站、区间、控制中心、车辆基地内的单体建筑等应设置包括建筑物或构筑物结构钢筋在内的总等电位连接或辅助等电位连接。(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5.8“当电气装置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车站、区间、控制中心、车辆基地内的单体建筑等应设置包括建筑物或构筑物结构钢筋在内的总等电位联结。”)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8.1.13,3“车站应具有总等电位联结或辅助等电位联结。”8.10.4.8 地上车站与区间、控制中心、车辆基地的建筑物及其他户外设施以及车辆基地的场区和高架桥应采取防雷措施。(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5.9“车辆基地的场区和高架桥应采取防雷措施。”)15.5.9地上车站与区间、控制中心、车辆基地的建筑物及其他户外设施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相关规定。(第153页)8.10.5 杂散电流与接地8.10.5.1 无砟道床中的排流钢筋网,并应与其他结构钢筋、金属管线、接地装置非电气连接。(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7.3无砟道床中应设置排流钢筋网,并应与其他结构钢筋、金属管线、接地装置非电气连接。不应利用结构钢筋作为排流网。(第156页)8.10.5.2 供电系统中电气装置与设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除有特殊规定外均应接地,其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7.9供电系统中电气装置与设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除有特殊规定外均应接地(第157页)8.10.5.3 供电系统与其他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第157页)(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7.10供电系统与其他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第157页)8.10.5.4 变电所接地装置应能降低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的有关规定。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7.11变电所接地装置应能降低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的有关规定(第157页)8.10.5.5 变电所利用车站结构钢筋或者变电所结构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极作为接地装置,并宜敷设以水平接地极为主的人工接地网。自然接地装置和人工接地网之间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相连接。自然接地极与人工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能分别测量。(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7.12变电所利用车站结构钢筋或者变电所结构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极作为接地装置,并宜敷设以水平接地极为主的人工接地网。自然接地装置和人工接地网之间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相连接。自然接地极与人工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能分别测量。(157页)8.10.5.6 接地装置至变电所的接地线的截面,不应小于系统中保护地线截面的最大值。(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7.13接地装置至变电所的接地线的截面,不应小于系统中保护地线截面的最大值。(第157页)8.10.5.7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应直接接地。(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7.14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应直接接地。(第157页)8.10.5.8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应为不接地系统,牵引变电所中的直流牵引供电设备必须绝缘安装。(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15.7.15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应为不接地系统,牵引变电所中的直流牵引供电设备必须绝缘安装。(第157页)8.10.5.9 当利用走行轨做牵引网回流时,轨道应进行绝缘处理,不能接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7.2.9“当利用走行轨做牵引网回流时,轨道应进行绝缘处理,并应防止杂散电流扩散。”8.11 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查8.11.1 电涌保护器的安装要求应符合GB/T21343-2015中5.8.1、5.8.2、5.8.3的要求。8.11.2 检查并记录各级SPD的安装位置、数量、型号、主要性能参数(Uc、In、Imax、Iimp、Up等)。8.11.3 检查安装工艺,检查连接导线的材质、颜色和牢固程度。8.11.4 测量连接导线的截面,最小截面应符合表 的规定。测量SPD两端引线长度,两端引线长度之和不应大于0.5 m。表 连接电涌保护器导体的最小截面(截取GB50057-2010表5.1.2)设备类型连接部件铜材截面(mm2)电气系统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6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2.5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1.5电子系统D1类电涌保护器1.2 其他类的电涌保护器(连接导体的截面可小于1.2mm2)根据具体情况确定8.11.5 测量SPD连接导线的过渡电阻,阻值不大于0.2。GB/T21431-2015,5.8.1.8 .连接导线的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2(电源SPD)。 5.8.3.5 .连接导线的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2(信号SPD)。8.11.6 检测SPD的状态指示器,如状态指示显示为失效,应建议受检单位尽快更换。8.11.7 对SPD外观进行检查,其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无烧灼痕、无变形。检查SPD的标示是否完整清晰。8.11.8 测量多级SPD之间的距离,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如果小于限制长度,检查是否加装了退耦元件。当SPD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8.11.9 检查安装在电路上的SPD前端是否有脱离器。如SPD无内置脱离器,则检查是否有过电流保护器。8.11.10 检查安装在配电系统的SPD的Uc值应符合GB/T21431-2015表4的规定。8.11.11 检查安装在通信、信号系统的SPD的Uc值应符合GB/T21431-2015表6的规定。8.11.12 测试电源SPD的压敏电压U1mA值,交流SPDU1mA值与Uc的比值不小于1.5,直流SPDU1mA值与Uc的比值不小于1.15。8.11.13 测试SPD的漏电流,漏电流的值不大于20A。8.11.14 在跟踪检测和验收检测时,有条件者宜对SPD的性能进行高压冲击试验,抽检数量不宜小于总数量的1/10。8.12 通信8.12.1 通信系统的防雷检测包含无线通信、公务电话、专用电话、视频监视、广播系统、时钟系统、民用通信系统和公安通信系统设备和所在信息机房的防雷装置检测。8.12.2 检查接地装置及配线的材质、规格、质量、安装位置,测量其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防雷要求。8.12.3 检查接地引入线与接地母排连接的焊接情况,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并不得损伤芯线,焊接处做防腐处理。8.12.4 检查通信室机房的接地是否符合下列规定:a) 室内接地线的规格和截面是否符合附录B的要求;b) 室内接地线必须可靠连接,中间无接头;c) 通信设备接地与建筑防雷接地共用,测量其接地电阻值。8.12.5 检查通信电缆、光缆的敷设是否与强电电缆分开敷设,沿墙架设电缆、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1 沿墙架设电缆、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m)管线种类最小净距(m)平行垂直交叉电力线0.150.05避雷引入线1.000.30保护地线0.050.02热力管(不包封)0.500.50热力管(包封)0.300.30给水管0.150.02煤气管0.300.028.12.6 检查进出车站、变电所及各建筑物内线缆的屏蔽方式及等电位连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两端应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b) 非屏蔽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电缆管道内,金属管道的两端应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c) 光缆的所有金属接头、金属护层、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等,应在进入建筑物处直接接地;d) 所有线缆的配线架、线缆屏蔽体、金属线槽等应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或进出室内处做等电位连接。8.12.7 按以下要求检测天馈线的防雷装置:a) 检查室外天线是否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b) 馈线防雷地线接地体与连接线(如扁钢)等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测试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值。8.12.8 检查接地引入线、室内接地线、工作(联合)地线及保护地线与设备连接是否符合设计规定,严禁接地线代替电源线。8.12.9 检查通信设备室内的各种通信设备机柜其外露可导电部位是否就近接至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且局部等电位连接形式是否满足S型或M型。测量设备与等电位连接带之间连接导线两端各接触点的过渡电阻。8.12.10 检查通信系统内各部位电源、信号SPD的设置,检查内容按第5.3、5.4节的相关内容进行。8.13 信号8.13.1 信号系统的防雷检测包含车站控制室、信号设备室、车辆调度室等信息机房及内部设备的防雷装置检测。8.13.2 应检查信号设备室是否设有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局部等电位连接形式是否满足S型或M型。检查地铁和轻轨车站、车辆段及停车场内信号室防雷分线柜的设置。8.13.3 检查信号系统设备的接地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c) 当采用综合接地时,应接入综合阶段系统弱电母排;d) 信号系统设备室外应通过线缆接地;e) 出入信号系统设备室的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应在室内对电缆屏蔽层一端接地,并应在引入口设金属护套。8.13.4 检查信号系统设备防雷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高架和地面线的室外信号设备及与隧道以外连接的室内信号设备应具有雷电防护措施;b) 室外信号设备的金属箱、盒壳体应接地;c) 信号系统设备室交流配电屏和电源开关柜内SPD的设置,应符合表1的要求,不满足要求的,应单独设置电源防雷箱;d) 防雷元器件的选择应将雷电感应过电压抑制在被保护设备的冲击耐压水平之下;e) 防雷元器件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应最短,防护电路的配线应与其他配线分开,其他设备不应借用防雷元器件的端子。8.13.5 检查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是否在两端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检查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络、电缆屏蔽层、线缆走线架的电气连接。8.13.6 测量信号室防雷分线柜接地端、信号系统内各信号避雷器与其设备金属外壳或室内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之间过渡电阻。8.13.7 电源和信号SPD的检查可按照第5.3、5.4节的相关内容进行。8.14 自动售检票系统8.14.1 检查自动售检票室内机柜、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局部等电位端子板之间应可靠连接,测试其过渡电阻。8.14.2 检测自动售票机、进出站闸机、各类自助终端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机柜、金属管(槽、桥架)以及电梯是否就近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检查局部等电位连接形式是否满足S型或SS型。8.14.3 检查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所需工作地线应通过车站配电柜/箱设置的接地端子接入综合接地系统。8.1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8.1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防雷检测,包含公安设备室、消防控制室等信息机房及设备的防雷装置检测。8.15.2 检查防灾及报警系统内所有的机架(壳)、金属线槽、安全保护接地、SPD接地端是否就近接至等电位连接网络。8.15.3 检查区域报警控制器的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或钢管)、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接线箱的保护接地端等,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检查局部等电位连接形式是否满足S型或SS型。8.15.4 检查公安设备室、消防控制室内动力、照明配电箱内是否安装有电源SPD,可按照第5.3节的内容对其进行检测。8.15.5 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报警主机、联动控制盘、火警广播、对讲通信、消防控制中心与本地区或城市“119”报警指挥中心之间联网的进出线路端口等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在雷电防护分界区是否设置有信号SPD,可按照第5.4节的内容对其进行检测。8.16 综合监控系统8.16.1 检查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室内应设综合接地箱且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弱电母排;检查服务器柜、网络柜、门禁机柜以及静电地板支架与局部等电位端子板的连接,且局部等电位连接形式应满足S型或SS型。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测试其过渡电阻值。8.16.2 按第5.6.6节的相关内容检查监控系统的户外供电线路、视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的屏蔽方式及等电位连接。8.16.3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售检票大厅、乘客集散厅、上下行站台、自动扶梯等公共场所以及设置消防设备和变电设备处监控系统的SPD设置情况,具体检测内容如下:a) 检查安装于户外摄像机的输出视频接口、摄像机控制信号线接口处应设置视频信号SPD;b) 解码箱处供电线路应设置电源SPD;c) 主控机、分控机的信号控制线、通信线、各监控器的报警信号线,在雷电防护分区处应设置电源、信号SPD。8.17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8.17.1 检查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现场机柜均应可靠接地。8.17.2 检查环境与设备监控机房内控制柜、BAS主控柜等外露导电金属物体是否连接到局部等电位端子板,且局部等电位连接形式是否满足S型或SS型;检查等电位连接的材料规格、连接方法及安装位置,测试其过渡电阻。8.17.3 检查机房内配电箱内电源SPD的设置情况及各类信号设备的信号SPD的安装情况,具体的检测内容可按照第5.3、5.4节的相关内容进行。8.17.4 检查BAS的电缆的屏蔽方式及等电位连接情况,具体检查内容可按照第5.6.6节内容进行。8.18 乘客信息系统8.18.1 检查滑动门与门体其他部分结构的等电位连接,其过渡电阻值不大于0.4 。8.18.2 检查屏蔽门控制室的机房配电箱内SPD的设置,具体检查项目按照第5.3节相关内容进行。8.18.3 检查屏蔽门控制室内驱动电源屏、电池屏及上下行线控制柜等外露导电物体、金属管道的等电位连接的材料规格和连接方法,且局部等电位连接形式是否满足S型或SS型。测试其过渡电阻值应小于0.03 。8.19 门禁8.19.1 门禁系统接地应接入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23.6.2门禁系统和设备应按一级负荷供电;门禁系统接地应接入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第222页)8.20 运营控制中心8.20.1 地铁和轻轨建(构)筑物的防雷检测应包含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区间变电所,地下车站及地下区间,高架车站及高架区间。8.20.2 检测建(构)筑物防雷装置,应综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的性能。8.20.3 依据建(构)筑物的防雷分类,对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分别依据GB/T 21431-2015中5.2、5.3、5.4进行检测。8.20.4 在跟踪检测和竣工检测时,应查看暗敷接闪带(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隐蔽工程记录。8.20.5 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距人员经过或停留处不足3m,检查是否采取了防止跨步电压和闪络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措施。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4.1.1条第3款:在建筑物外人员可经过或停留的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3m范围内,应采用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如下:1)铺设使地面电阻率不小于50k·m的5cm厚的沥青层或15cm厚的砾石层。2)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示牌。3)将接地体敷设成水平网格。8.20.6 检查地铁和轻轨交通地面建筑物机房内加装不大于2.85 m×2.85 m的铜或铝金属屏蔽网格。检查车辆段、运营控制中心、高架车站设备距离屏蔽网格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2.7 m。8.20.7 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值的确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其它的等电位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当过渡电阻大于规定值时,检查是否有跨接的金属线,并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11.2.1,5):测试与同一接地网连接的各相邻设备连接线的电气贯通状况,其间直流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11.2.2,4):测量引下线两端和引下线连接处的电气连接状况,其间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11.2.3,1):检查接闪器与大尺寸金属物体的电气连接情况,其间直流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11.2.4,2:等电位连接的有效性可通过等电位连接导体之间的电阻测试来确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连在额定值为16A的断路器线路中,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壳导电部分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24;等电位连接带与连接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末端之间的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3。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11.2.5,2,2:检查壳体的等电位连接状况,其间直流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8.2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21-2015)5.7.2.3:对于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等连接物的检测,应测量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当过渡电阻大于0.03时,查是否有跨接的金属线,并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8.20.9 设备等电位连接的

    注意事项

    本文(《地铁和轻轨防雷检测技术规范》.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