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标志设计》教案.doc

    • 资源ID:15075139       资源大小:206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标志设计》教案.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标志设计教案.精品文档.课程名称:标志设计授课班级:08视觉传达自考班时 间:2009年9月-2010年1月第一周 2节 第1次授课第一章 反复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骨骼第三节 排列第四节 韵律第五节 实例重点:意义难点:骨骼、排列、韵律第二周 2节 第2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反复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5个重点:反复的运用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三周 2节 第3次授课第二章 对比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第三节 对比的分类第四节 对比的要点重点:意义、对比与调和难点:对比的分类、对比的要点第三章 和谐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和谐第三节 实例重点:意义难点:和谐第四章 渐变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构成第三节 规律重点:意义难点:构成、规律第四周 2节 第4次授课第五章 突破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轮廓第三节 突破方向第四节 应用第五节 实例重点:意义、轮廓难点:突破方向、应用第五周 2节 第5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突破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1个重点:突破的视觉效果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六周 2节 第6次授课第六章 对称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形式第三节 构图第四节 实例重点:意义难点:形式、构图第七章 均衡内容:第一节 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第二节 力学均衡和视觉均衡第三节 量的均衡、力的均衡及量和力的均衡第四节 造型要素的视觉心理和造型均衡感第五节 均衡与对称的组合重点:力学均衡和视觉均衡、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量的均衡、力的均衡及量和力的均衡难点:造型要素的视觉心理和造型均衡感、均衡与对称的组合第七周 2节 第7次授课第八章 反衬内容:第一节 反衬现象第二节 反衬规律第三节 反衬运用第四节 反衬实例重点:反衬现象、反衬规律难点:反衬运用第九章 借用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借用的单面性第三节 借用的价值第四节 借用的形式第五节 借用的方法第六节 借用的实例重点:意义、借用的单面性、借用的价值难点:借用的形式、借用的方法第八周 2节 第8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反衬和借用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1个重点:标志的视觉效果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九周 2节 第9次授课第十章 重叠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构成第三节 技法重点:意义难点:构成、技法第十一章 镶嵌内容:第一节 镶嵌的布局第二节 镶嵌方法第三节 实例重点:镶嵌的布局难点:镶嵌方法第十周 2节 第10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重叠和镶嵌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2个重点:标志的视觉效果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十一周 2节 第11次授课第十二章 变异内容:第一节 变异的意义第二节 变异与对比的区别第三节 变异的分类重点:意义难点:变异与对比的区别、变异的分类第十三章 幻视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波纹第三节 点群第四节 平面第五节 立体重点:意义、波纹难点:点群、平面、立体第十二周 2节 第12次授课第十四章 连接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形式第三节 技法第四节 实例重点:意义难点:形式、技法第十五章 折带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技法第三节 实例重点:意义难点:技法第十六章 装饰内容:第一节 标志图案的表现技法第二节 标志图案的装饰技法重点:标志图案的表现技法难点:标志图案的装饰技法第十三周 2节 第13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装饰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2个重点:标志的视觉效果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十四周 2节 第14次授课第十七章 具象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变形手法重点:意义难点:变形手法第十八章 抽象内容:第一节 点第二节 线第三节 形第四节 立体第五节 点、线、面和体的组合重点:点、线、形和体难点:点、线、面和体的组合第十五周 2节 第15次授课第十九章 立体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构成第三节 技法重点:意义难点:构成、技法第二十章 汉字内容:第一节 意义第二节 传统书法标志第三节 现代美术字标志第四节 汉字的搭配第五节 实例重点:意义、传统书法标志难点:现代美术字标志、汉字的搭配第十六周 2节 第16次授课内容:实践环节 以汉字为设计基础进行标志设计2个重点:标志的中国视觉效果难点:设计中的变通第十七周 2节 第17次授课第二十一章 规范内容:第一节 标志形态第二节 设计网格第三节 “CI”计划第四节 形象识别计划手册重点:标志形态、设计网格难点:“CI”计划、形象识别计划手册第二十二章 色彩内容:第一节 色彩的重要性第二节 标志色彩第三节 色彩的和谐第四节 色彩的感觉第五节 色彩的情绪第六节 色彩的选用重点:色彩的重要性、标志色彩难点:色彩的和谐、色彩的感觉、色彩的情绪、色彩的选用标志设计教案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周 2课时 导入新课了解什么是标志、标志设计、标志的价值以及作用一、经济社会中“印象时代”的到来1、消费者购买的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 劳力士与普通手表 名牌服饰与普通衣服 手机2、标志是视觉识别系统中最核心的要素。 在消费大众心目中,标志就是企业,产品。二、不断攀升的世界超级品牌的身价1、美国泛美航空公司标志设计2、美国商业周刊网站公布2005年全球品牌100强名单,品牌价值如下:第一名 可口可乐 价值 689亿美元 美国第二名 微软 价值 651亿美元 美国第三名 IBM 价值 528亿美元 美国第四名 通用电气 价值 424亿美元 美国第五名 英特尔 价值 350亿美元 美国第六名 诺基亚 价值 347亿美元 芬兰第七名 迪斯尼 价值 326亿美元 美国第八名 麦当劳 价值 301亿美元 美国第九名 丰田 价值 256亿美元 日本第十名 万宝路 价值 228亿美元 美国思考:这些品牌的标志为什么这么值钱?第一章 反复第一节 意义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关系显示出的内容以同一形式连续出现,称为“反复”。 “反复”是一种最单纯的形式美。通过形象的秩序化、整齐化,可以呈现出统一的、有节奏感的视觉效果,如仪仗队,同样身材的整齐队伍,迈着一致的步伐,显示出整齐雄壮之美。反复属于整齐的范畴是一种整齐的美。 设计中,一要注意图形反复的整体感,二要注意图形反复的美感,三要注意图形反复的可能性,不能勉强凑合,否则可能会显得单调和呆板了。第二节 骨骼第三节 排列1、 双单元排列法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2、三单元排列法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正品字排列、倒品字排列、自由排列3、 四单元排列法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正方排列、斜方排列、自由排列4、五单元排列法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斜向排列、十字排列、斜方排列、错方排列、自由排列5、六单元排列法正方排列、错方排列、三角排列、均衡排列6、七至十单元的排列方法经凑的均匀排列方法第四节 韵律反复是把构图单元或纵或横或斜或自由地连续表现出来。第五节 实例小结:第二周 2课时 实践环节内容:以反复为设计基础自行进行标志设计5个 企业名称自定要求:1、使用反复的构成元素运用在标志设计中2、 注意设计中的变通3、 设计图纸为A44、 表现形式均为线稿手绘小结:第三周 2课时 讲授新课第二章 对比第一节 意义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关系所显示的内容在质量和色彩方面产生很大差异,形成强烈对照的现象,称为“对比”。对比能使形态互为反衬,通过搭配,增强标志的表现力。对比包括形态对比、色彩对比、排列对比、质地对比、感觉对比等。也包括粗与细、简与繁、多与少、疏与密、刚与柔、动与静、轻与重、强与弱、显与隐、冷与暖的对比。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关系所显示的内容,表现全体、统一而不是分离、排斥的现象,形态彼此和谐、协调、相近,具有共性,称为“调和”。调和是异中求同,使人感到融和。要善于发现“调和”的关键“共通点” ,用它去统一协调不同部分,使它们保持内在联系,达到调和的效果。第三节 对比的分类1、线形的对比2、形状的对比3、份量的对比4、明度的对比5、彩度的对比6、色相的对比 7、质地的对比8、动态的对比9、位置的对比10、虚实的对比第四节 对比的要点举凡造形、色彩、质感、方向、面积等均属之。圆形、三角形、方形是属于造形的对比,例如红砖、金砖两者具有相同的造形,而其质感因明显的不同,具有对比的性质。对比现象的强弱与否,端赖对比要素的配置关系而定。一般而言,不同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彼此刺激,会产生对比的现象,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大者更大、小者愈小。亦即经由对比的关系可以增强个别要素所具有的特性。第三章 和谐第一节 意义当两种构成要素共同存在时,若成相差距过大,即造成对比。若两种构成要素相近,则对比刺激变小,能产生共同秩序使两者达到调和的状态。如黑与白是一种强烈对比的颜色,而存于其间的灰色便是两者的调和。因此和谐是在差异中趋向统一。第二节 和谐1、 点的和谐2、 线的和谐3、 形的和谐4、 关系要素的调和第三节 实例第四章 渐变第一节 意义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关系所显示内容的基本形态或骨骼逐渐、有规律地循序变动,给人以富有韵律节奏的自然美感 ,称为“渐变”。基本形态的渐变,是指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色彩等视觉因素的变化。第二节 构成1、 水平式开阔、安定、平稳、扩展2、 垂直式挺拔、向上3、 倾斜式中心位置变化4、 内外式大小之分5、 周围式圆润之感6、 螺线式回旋扩展第三节 规律在变化过程中具有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规律。第四节 实例小结:第四周 2课时 讲授新课第五章 突破第一节 意义完全完整的图形并不一定生动。从对比的某种角度来说,生动产生于对某种完整的视觉秩序加以合适的“突破”。突变则是图形在某一位置上突破整体的构图规律,而这一部分一般是最需强调的部分,因此这个令人注目的特殊处理,便成为这个图形的兴趣中心和设计重点,从而使图形形象、生动且巧妙。突变的手法有多种,如位置突变、形状突变、面积突变、肌理突变、色彩突变等,它们都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使设计意念更加明确。第二节 轮廓轮廓限定了图的形状和大小有些图案没有明显轮廓,但是可以根据所占图形的轨迹来确定。第三节 突破方向1、 上方突破挺拔、雄伟、高大2、 下方突破平稳、安详、扩展3、 左右方突破运动第四节 实例小结:第五周 2课时 实践环节内容:以突破为设计基础自行进行标志设计1个 企业名称“百味馆”要求:1、使用突破的构成方式运用在标志设计中2、 注意设计中的变通3、 设计图纸为A44、 表现形式均为线稿手绘小结:第六周 2课时 讲授新课第六章 对称第一节 意义视觉上,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基准,上下或左右看起来相等的形体,称为对称。对称具有相称、均齐、均整的意思。左右对称的形体向来都被认为是安定且具有机能的。第二节 形式1、 线对称2、点对称3、旋转对称第三节 构图通常对称的图形具有单纯简洁的美感,以及静态的安定感,但易流于单调、呆板。一般来说,单纯的对称图形具有大方、强力的性格;细密的对称图形则能增加作品的充实感。许多商品设计即运用此特性而设计。1、 一条对称轴2、 三条对称轴3、 四条对称轴4、 五条对称轴5、 六条对称轴6、 多对称轴第四节 实例第七章 均衡第一节 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是指两个力量相互保持的意思,也就是说把两种以上的构成要素,互相均匀地配置在一个基础的支点上,以保持力学上的平衡而达到安定的状态。 在造形的秩序中,均衡是极重要的一项。由于造形的作品,并不是真正讲究实际的重量关系,所以均衡一词,在平面造形的世界中,应当是属于视觉的平衡。这和力学的平衡、数学的平衡以及其它学科中所讲的均衡是不一样的。 对均衡来说,有对称和非对称平衡之分。在均衡的练习中,着眼点在于如何求得视觉上的安定与心理上的平衡。例如形态、色彩、材质在画面中所具有的重量、大小、明暗、色彩、强弱、质感等,都必须保持平衡状态,才会令人产生安定的感觉。第二节 力学均衡和视觉均衡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一个物体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就叫机械运动。力是物质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就是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中国古代的力学以实践为主,理论探索较少,因此,我们现时看到古代的力学知识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里应用力学的实际经验。人的感觉有许多种,如触觉、味觉、嗅觉等,可通过触摸物体的形状、品尝味道、嗅其气味来感觉物体。而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第三节 造型要素的视觉心理和造型均衡感不同德造型要素具有不同的视觉心理。如:面积大的感觉重;面积小的感觉轻 直线感觉重;曲线感觉轻 粗糙的肌理感觉重;细腻的肌理感觉轻等等。设计时要考虑人的“力感惯性”,人在构图习惯上,常常以右为内,以左为外,这就要求右侧图形的比重大些,在造型过程中要适当加强右侧图形,才能取得视感的均衡。第五节 均衡与对称的组合小结:第七周 2课时 讲授新课第八章 反衬第一节 反衬现象黑白图形相互反衬成像叫做反衬。(正负形)第二节 反衬规律图形自身和图底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1、 位于视野中部者易于确定为图形2、 被包围者比包围者易于确定为图形3、 小的形态比大的形态易于确定为图形4、 对称比非对称易于确定为图形5、 处于水平和垂直方向者比倾斜者易于确定为图形6、 识别程度高的易于确定为图形7、 异质形态比同质形态引人注目第三、四节 反衬运用与实例第九章 借用第一节 意义在标志设计中,经常会讲到加法和减法,加法就是指通过添加一些辅助线条、边框、外围装饰来丰富标志的表现力,使其看起来有厚重感和权威感。这种方式经常会用在校徽、社团logo、俱乐部标志等设计上。减法则是在指设计中用最少的笔墨来表现最大意境,这就是今天所讲的在标志设计中共形与借用的手法。共形指两个字母或笔划共用一个部分,这既是你的,又是我的,不分彼此。如下面的V&A。借用则是指一部分借用另外一部分来表现一个图形。第二节 借用的单面性在某一构图单元和借用部分组合成完整图形的同时,破坏其它单元图形完整的性质叫借用的单面性。第三节 借用的价值 在于减少单元设计材料,采用借用造型方法的构图小于设计材料的总和。符合标志设计“简洁”这一要求。第四、五节 借用的形式与借用的方法点、线、面、立体各种借用形式。两个图形合并在一起时,相互边缘线是共用的,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形(1+1=1),如太极图的阴阳边缘线共用,"a"中间套个地球,"a"的内沿线与地球边线共用等,给人以奇异感。小结:第八周 2课时 实践环节内容:以反衬和借用为设计基础自行进行标志设计1个 企业名称自定要求:1、使用反衬和借用的构成方式运用在标志设计中5、 注意设计中的变通6、 设计图纸为A47、 表现形式均为线稿手绘小结:第九周 2课时 点评作业与讲授新课就上次学生作业进行点评。第十章 重叠第一节 意义在设计中,为了探求千变万化的元素,往往要把几个构图单元重叠或剪缺以构成新的元素。重叠在标志中应用,不仅缩小各构图单元的总体面积,使标志结构紧凑,更重要的是,它可使原有的各平面构图单元层次化、立体化、空间化。第二节 构成1、并置 2、镶嵌 3、链接 4、错叠 5、交叠 6、联合7、透叠 8、剪缺 9、差叠 10、复合第三节 技法构图单元基本上由线条和色块来表现1、 线条图形和线条图形的重叠;2、 色块图形和色块图形的重叠;3、 线条图形和色调图形的重叠。第十一章 镶嵌在设计中,为了减少构图面积,经常把几个单元镶拼嵌合在一起,谓之于镶嵌。第一节 镶嵌的布局1、 造型布局某种几何图形2、 水平布局水平方向镶嵌3、 垂直布局垂直方向镶嵌4、 倾斜布局左右倾斜镶嵌5、 内部布局镶嵌内部完全封闭6、 回旋布局回旋式排列并镶嵌7、 自由布局第二节 镶嵌方法1、 格律法统一规格材有可能吻合镶嵌2、 缩小法缩小后放置镶嵌3、 变位法变换单元的位置4、 变形法变形后的可识性5、 增添法增添辅助单元6、 综合法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叫综合法第三节 实例小结:第十周 2节 实践环节内容:以重叠和镶嵌为设计基础自行进行标志设计2个 企业名称自定要求:1、使用重叠和镶嵌的构成方式运用在标志设计中2、 注意设计中的变通3、 设计图纸为A44、 表现形式均为线稿手绘小结:第十一周 2节 讲授新课第十二章 变异第一节 变异的意义变异本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但是在自然界中,变异现象是不乏其例的。如“众星捧月”中的“月”,在大小、形状和亮度(主观视觉)都异于“众星”因此在空中显得特别突出;“鹤立鸡群”中的“鹤”,颈、腿细长,站在“鸡群”中高出很多,使人一望便可区别;至于“万绿丛中一点红”则是色彩上的变异了。变异是一种局部变化的自由构成,这种自由构成和规律性的全局构成相对比较,则具有一种特别引人注目的艺术效果。第二节 变异与对比的区别变异中的对比和一般所说有对比不同。一般对比,是把点、线、形、色、肌理、空间、大小、方向、位置、重心等造型要素,从对立的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和比较,互相衬托,使其更加突出各自的特征。而变异则是把相同的造型要素,通过局部变化的自由构成和全局的规律构成之间的对比来突出变异部分。除某些形象和分量的对比以外,一和肌的对比是大致均等的两部分之间的对照比较,而变异的对比,则是至少小于整个图形二分之一的变异与非变异部分之间的的对照比较。第三节 变异的分类标志中的变异可大致分为:形状变异、位置变异和色彩变异三种变异方式。1、形状变异在一些规律性的构图中,某一形状发生变化、增补或减缺时,该部位可产生主异现象。因此,形状变异又可分为变形,增补和减缺三种变异方式。变形  在三个以上的、相同单元的图形中,其中之一形状上发生了变化,则在该处产生变形变异效果。增补  某些完整的标志在局部增添某一图形时,在增添部位可产生变异效果。减缺  某些完整的标志在局部发生减缺时,在减缺部位也可产生变异效果。2、位置变异位置变异,顾名思义,就是某一局部位置发生变化而不同于原有规律性的位置。位置变异有位变和剪离两种变异方式。位变  在三个以上的、形状相同的单元中,当某一单元发生倾斜、旋转、脱离、翻转等位置变化时,该单元即产生位变变异。剪离  把标志的相应位置按一定规律剪断分离,剪离处则产生剪离变异效果。3、色彩变异在标志中,局部色彩发生变化,而不同于总体色彩的变异叫色彩变异。在一定限度之下,变异部分的量不应超过一个单元的量;非变异部分的量至少是两个,一般为三个以上。在一定限度下,具有量越多,变异效果越明显的趋势。为了加强变异效果,有时在同一部分采用了双重乃至多重变异形式。总之,标志彩用变异造型艺术,其变异部分和非变异部分相比,不但具有引人注目的艺术效果,而且还具有独树一帜的构图特征。因此,变异在标志设计中应用,是一种“平凡中见新奇”的造型艺术。第十三章 幻视第一节 意义幻视美术,又称光效应美术,是六十年代开始流行于西方世界的美术流派之一。标志中的幻视美术主要用波纹、点群和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通过某种构成方式来产生律动感、旋律感、闪光感、凹凸感及反转实体等视幻觉。总之,即用光的效应来制造运动的感觉。第二节 波纹一、水波波纹当平静的水面被风吹动时,会泛起高低起伏的水波并向周围传递,在阳光的照顾下,更加显得波光粼粼,使人畅心悦目。我们知道,水波的传递是一种错觉,而水波的平面造型往往给人一种反转实体的错觉。在标志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水波。1、尖顶水波尖顶水波的波峰为“尖”状。根据水波的形态、位置和色彩,可分为渐变式、平行式、交错式、反衬式、自由式和综合式等波形。2、圆顶水波圆顶式水波的波峰为“圆”状。根据水波的形态、位置和色彩,亦分为渐变式、平行式、交错式、反衬式、自由式和综合式等波形。二、等线波纹等线波纹的线条宽度相等,各线条之间的宽度也相等,因此,等线波纹是由一组平行线组成的斗实半虎,呈灰色调子的平面。根据着眼点的不同,该平面有时看成白底黑纹,有时则会看成黑底白纹。根据构图需要,等线波纹可以作各种方向的组合。有些组合会产生联系方面的幻觉。根据着眼点的不同,有时会看成等线式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覆盖,有时则会看成两组不同边长的角在正方形内的拼镶。三、覆盖波纹覆盖波纹是一组等线波纹覆盖在另一组由等线波纹组成的图形上,从而形成虎度不同的两种色调。在一般情况下,以虎度低的为主图,以虚度高的为北饰,但也有相反的情况。覆盖波纹有两种组合位置,一种是中心对位,另一种是边侧对位。四、渐变波纹渐变波纹有线段的宽度、间隔和线段纵向的渐变。1、线段宽度和间隔的渐变横向布置有上实下虚和上虚下实的渐变。两组宽度不同的渐变波纹,可逆向组合。纵向布置有左实右虚,右实左虚,或者交替运用的渐变。2、线段纵向的渐变线段纵向的渐变是指线段纵向由宽至窄或由窄至宽的逐渐变化,这种渐变形式亦可作各方向和线形配置。五、发射波纹发射波纹是一种特殊的渐变波纹,从发射点开始,波纹呈由窄至宽的渐变。这种波纹具有光芒、旋转等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按发射点的数量来分,有单发射点,双发射点,三发射点和多发射点。按发射波束来分,有单束、双束、三束和多束。六、交错波纹。把两组等宽波纹交错重叠,即可产生交错波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以交错波纹的现象。例如在一层窗纱的后面,如果还在另一层窗纱的话,透过这两层窗纱可以看到奇妙的交错波纹。最简单的交错波纹是将两组等宽直线以一定的角度重叠起来的波纹。不仅直线图形能形成交错波纹,曲线图形也可以形成交错波纹,如果把两组曲线重叠,即可出现波纹图案。直线和曲线的重叠也一样。七、穿插波纹当两组等宽等距波纹插接在一起时,插接的部分会形成较实的穿插波纹,根据原波纹的形状,穿插的部位和深度,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穿插图象。八、反衬波纹在等宽波纹、水波波纹、渐变波纹或者发射波纹等波纹的基础上,用线条绘制某一图形,然后把图形外的波纹加以换色,使主图和北饰黑白分明,不约而同为反衬。九、圆孤波纹圆弧波纹有同心圆、涡旋和弧线三种波纹形式。1、同心圆同心圆波纹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在平面波纹中,有等线和异线同心圆之分,其中异线同心圆的光泽随视觉角度不同而不断变换其位置。立体同心圆有时可给人于种凸凹反转实体的感觉。2、对于涡旋中心来讲,涡旋是一种位置渐变。如果涡旋弧线的宽度和隔相同或类似,则有时可给人一种色彩上的幻觉,即有时觉得是黑色弧线的涡旋,有时则又觉得是白色弧线的涡旋。3、弧线弧线有各种弧度的弧线,因此弧线的表现力最为丰富多彩。弧线主要分平面弧线和立体弧线两种。有些平面弧线具有扭动感;立体弧线则具有褶皱感、凸凹感和反转实体的感觉。第三节 点群一、意义点群,顾名思义就是点的群化。由于点群中的点可以任意排列组合,所以,由点群所构成的图案灵活轻快,具有一定的动感和幻觉。二、数量点群的数量是相对的,一般来讲,五个以上的点就可称为点群了。三、形状一般来讲,点是圆的形状。但是,只要是相对不的形象,尽管它的外形不是圆的都应看作是点。四、大小点群有大小相同的点群和大小不同的点群。大小相同的点群化时,会产生面的效应,象针织网扣一样,是一种半实半虚的面;而大小不相同的点群化时,不产生面的效应,而是产生动感和空间感。这是由于“点的效应”和近大远小“透视现象”所引起的。五、疏密根据构图需要,有时点群中的点应聚散相宜、错落有致,这时会给人一咱连续和休止的感觉。六、虚实当大小不同的点按一定的方向和次序排列时,可产生虎实的感觉。七、色彩点群中的点有时需要在色彩上加以配合,最常见的是黑白点的配合。八、组合点群的组合有同形点的组合,点与线组合,点与面的组合,点与形的 组俣。第四节 平面平面有联系、重叠、转换和反衬等幻觉准备应。一、双关性联系图案例如,在有些旋转式对称图案中,各构图单元既可独立存在,又可和其它的单元具有某种联系。二、重叠的先后次序在重叠中,联合和透叠会交替产生先后次序的幻觉。三、线、面至体的转换在一定的构图中,在视觉上有时会感到线条图案转换为平面图案或立体图案,平面图案会转换为立体图案和空间图案等。四、黑白图案的反衬某些形体和构图相近的黑白图案,如格子图案、回旋图案、涡旋图案等,由于形体和色彩的相互反衬,在视觉上往往会产生黑白图案的转换。第五节 立体立体具有反转实体、位置、排列、凸凹、形关等幻觉效应。一、反转实体的效应有些双关性立体,往往会由于我们的着眼点不同而产生实体的反转效应。二、透视立体的位置某些透视立体如果以一个面为基准点,则相对应的面有“抢前”和“后退”两种不同的位置。三、组合立体的排列某些组合立体的排列同时具有平面排列和空间排列两种视觉效应。四、球状立体的凸凹对于圆形的复式图案,如果中间单元大,周围单元渐次变小,即可形成球状立体图案。这时是“凸”的感觉,但是在视觉上如果把中间的单元作为最低层,则又有“碗状的凹”的感觉。五、不可实现的图形属非欧几何图形。由于该图形改变了欧式几何的平行公里,因此在视觉上感到奇特而不可思议。幻视是在对比中或由于过去经验影响下产生的,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感觉。幻视在标志设计运用中,可增加图案的鲜明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小结:第十二周 2节 讲授新课第十四章 连接第一节 意义连接,就是以线条的素材,从始至终连绵不断一笔成画的技法,因此也叫一笔画。一笔画古已有之。一九五九年,在河北正定县北庄发掘大型东汉墓葬时,曾在一块长方形的墓砖背面发现用木炭一笔画出的鸭子,这只鸭子线条流畅,栩栩如生,由此可见,在两千年前,一笔画就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品了。十八世纪初,可尼斯堡七桥问题即能不能一次不重复地走遍所有七座桥,由数学家欧拉得到了证明,从而进一步研究并创造了一笔画定理。一笔画也是一种游戏,如从简单的“翻花绳”到复杂的“魔方阵”无不包含着一笔画这一数学问题。所谓魔方阵,是把1、2、3相连续的整数配列成正方形,并使排列在纵向、横向以及对角线上的各数之和都相等;然且按1、2、3的次序具直线把相邻的两个数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了幅闭合式旋转对称图案,这个图案是由一笔构成的。一笔画既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欣赏价值,因此,一笔画已经移植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并作为一种“连接”技法在图案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二节 形式一笔画有闭合式一笔画和开启式一笔画,如果在一笔画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又可以得到“连体”、“花押”两种连接形式,现分述如下:1、闭合式一笔画闭合式一笔画是笔划的起点和终点闭合成一个回路,因此起点就是终点,并县城笔划的任何一点都可以看成是起点和终点,闭合式一笔画的特点是,笔迹迂回婉转,图形较“厚”,从而弥补了线条纤细之不足。2、开启式一笔画开启式一笔画是笔划的起点和终点不相连接,并可安排在图案的端侧。开启式一笔画的特点是有始有终,构图灵活,为最常用的连接方式。3、连体连体也是一种连接,单元的形体不同,其连接形式也不同。接单元的数来分,有双连体,三连体,四连体和多连体等;按排列方式来分,有纵向排列、横向排列、圆周排列和堆砌排列等。有时用线条把单元穿起来,也可看成一种连接。4、花押花押是一种优美的连接方式,它运笔圆滑流转,轻捷快速,图案别具情趣。第三节 技法连接的造型要素是线。线有其纤巧秀丽之利,但也有其薄单弱寡之弊,重在扬长避短。连接技法如下:1、粗线式单元采用粗线体,使线条具有面的效应,特点是敦厚凝重。2、空心式以单元的边缘为轨迹,用纤细的线条把单元合围起来,从而形成“空心”单元。空心式连接技法的特点是轻盈明快。3、圈边式圈边式是以单元的某一适点出发,沿单元的周圉围,并于另一点终止。基本上以双线主,但有些过渡线条由于一笔画之需要采用单线。不同的圈边方法具有不同的风格。4、环绕式当线条较细,线距较窄而单元相应较小时,线条可围单元并按单元的形状等距环绕,以扩大单元的形象。环绕的次数依线条的宽度和线条之间的距离而定。环绕式连接具有一定的节奏感。5、扭曲式把纤细的线条在单元的表面作扭曲式反复描,直至覆盖整个单元的表面。扭曲工的特点是线条规整、清晰、律动感强。6、联合式构图单元紧紧地贴靠在一起,使其有机地连接合拼。联合式方法简便,整体效果较好。另一种联合方式是用线条把构图单元穿接起来,使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7、充填式适用于花押图案。花押的笔顺特点往往是预上先下,预左先右,再运用回旋笔画,既可充填整个画面,从而使图案疏密得当,虚实并举。连接技法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延续性”,好的连接图案会使人回味悠长,因此,在采用此法时,根据图案的形状,选择线条的最佳走向或构图乃是本法成败之关键。第四节 实例第十五章 折带第一节 意义折带,顾名思义,就是以条带为造型素材,在平面或空间采用软折、硬折进行造型的一种技法。在折带造型技法中,取材简单纯一,技法概括扼要,效果巧秀丽,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第二节 技法折带具有如下几种技法1、软折带与硬折带当折带的转折处以弧度体现时即为软折带。弧度越大,所占空间就越大,条带正反两面的层次就越远,折带的意味就越淡漠,反之亦反。软折带委婉流畅,具有阴柔之美。当折带的转折处以角度体现时即为硬折带。与软折带同理,折叠角度越大,所占的面积就越大,反之亦反。硬折带在感情表现方面则与软折带截然相反。它顿挫有力具有阳刚力气。2、平面折带与空间折带当硬折带的带面折叠角度为0°时,则为平面折带。换句话说,就是条带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盘折。平面折带的平面度灵活,带面挺直,造型丰富,为最基本的折带方法。当条带面之间以一定弧度和角度盘折时,则为空间折带。空间折带表现了条带在空间各个面,强调了条带在空间的存在性和立体感,因此又叫立体折带。空间折带方法比平面折带较为复杂,但是变化多端,表现力较强。3、连续折带与断续折带连续折带,就是用一条带子连续折叠,它既可以采取软折带或硬折带方法,也可以应用平面折带和空间折带的形式。不过,由于“一笔画”之数学问题,对于有些图形不可能用连续折带的方法,所以这种折带方法既有限又有趣。与连续折带相对应,当不能采用连续折带时,可以用断续折带加以解决。所以,断续折带作为连续折带的一种补充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断续折带是把一条带根据需要断成几部分,分别叠折以后再加以组合。断续折带的表现力较为丰富。4、装饰折带与非装饰折带装饰折带是把折叠的条带加以修饰打扮。装饰折带的目的或是用条纹分割,在视觉上减小条带的幅度,使条带更加纤秀,或是纯属装饰等。装饰切忌花梢,以免蛇足之感。非装饰折带是带面不加任何修饰打扮,保持原有的线条和色块图形。这种折带朴实无华,端庄大方,应用起来易于成功。事实上,绝大多数采用折带技法的标志均不加任何装饰,甚至连折线都略去,以取得“反转实体”的效果。5、折带换色任何一种图案都具有换色的问题,折带也毫无例外。当折带图案的外缘不太规则,换色后,可在图案的背部获得一个规则的几何形体,作为背饰能使图案更加鲜明、突出。6、综合折带法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折带方法称综合折带法。综合折带法的组合方式很多,仅软折和其它技法的两种组合就有如下方式:a软硬折带         d软装饰折带        b软连续折带       e软非装饰折带    c软断续折带       f软折带换色折带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都采用综合折带法。电影离不开胶片,一些有关电影方面的标志常以胶片为构图材料,采用折带之技法予以表现。总之,折带之技法是以一条封闭、连续或断续式条带,在平面上采用硬折,在立体上采用软折或硬折的方式进行造型。它取材统一,折技简练,构图丰富,表感纤秀,为现代标志经常采用的技法之一。第三节 实例第十六章 装饰第一节 标志图案的表现技法标志图案的表现技法可分为四种,即线描法、影绘法、写真法和综合法。1、线描法用线条把主体的结构、轮廓的特征描绘下来。2、影绘法它要求抓住主体的轮廓和特征,用黑色平涂出主体的影像。影绘法的特点是概括力强,是标志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3、写真法写真法是对主体如实地描绘。采用此法的标志较少,这是因为标志应适合各种工艺制作方法和宣传手段。因此,采用该法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4、综合法同时采用前述两种以上的技法,综合法为标志最常用的表现技法。第二节 标志图案的装饰技法装饰,简而言之,即为装点修饰外表,使其更加美观。而标志图案的装饰技法,则是在其表现技法的基础上进行一种美化手段。标志本身就是一种美的造型艺术,因此,经常需要采用各种装饰技法,把标志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装饰分主饰、背饰和综合装饰三类。1、主饰1)线条装饰线条装饰是主饰中常见的装饰技法。用线条装饰标志主体,由于错视觉,会使人感到标志更加纤巧秀丽。线条的数量根据被装饰的宽度而异,有单线、双线多线不等。在线条装饰中,除了数量上的变化以

    注意事项

    本文(《标志设计》教案.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