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第11课《察传》(共8页).doc
-
资源ID:15087331
资源大小:40.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6北京版语文选修第11课《察传》(共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时教案课题察传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3.4.3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刚刚讲完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并做了巩固,因此教学重点放在对文章的分析上。教材分析此文虽为一篇文言文,但思路清晰,尤其是材料的选取和安排,体现了议论文论据充分,说理透彻的特点,值得学习。教学目标1、疏通文章内容,掌握文言知识。2、了解分析文章内容及思路。3、从议论文的角度分析文章教学重点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分析教学难点如何在论据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一、 检查预习情况-二、 要求学生口述文章三、 布置学生讨论,内容如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 4、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四、从标准的议论文的角度看,本文的优点是什么,有缺点吗?是什么?学生交换题目,自行检查复述文章内容讨论,整理答案讨论,准本发言巩固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了解文章内容对议论文文章结构的把握议论文论据使用的适当分析课堂练习与反馈评价学生写一段实例分析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 4、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5、从标准的议论文的角度看,本文的优点是什么,有缺点吗?是什么?世传吕不韦曾令门客“人人著所闻”,撰集“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之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一字千金”的图书发布方式的确使得吕氏春秋备受关注,因此也轰动诸侯、流布天下。吕不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他的相位及其手中的权力之外,我想更主要源于吕氏对该书理论架构、编撰质量以及统一天下、治理天下的政略、政纲和理论的自信。吕氏春秋是现存古籍中第一部有计划的、在短期内集体编撰而成的书。所以,该书的编排形式比较整齐,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八览中,每览包括八篇文章(有始览现存七篇)。六论中,每论包括六篇文章。十二纪是按十二个月,每月一纪,每纪五篇文章。还有一篇序意,实际上相当于吕氏春秋的后序,因为有残缺错简的现象,后人将其置于十二纪之后(一般吕氏春秋文章的排列顺序是纪、览、论),全书共一百六十篇。吕氏春秋内容庞杂,囊括了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学问;融汇各家思想,“兼儒、墨,合名、法”;同时也表达了作为秦相的吕不韦统一天下和治理天下的政策方略和理论原则。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杂”家,盖缘于此。一、内容梳理察传是吕氏春秋·慎行论的最后一篇。文章短小精悍、行文轻快、意趣深远,是一篇典型的论说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得言不可以不察”,并以“愚者之过”晓以利害。第二、三段全面展开,逐层论证。这是文章的主体,也是全文重点所在。第二段以“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作为分论点,并以齐桓公、楚庄王“闻而审”则“国霸诸侯”,以吴王、智伯“闻而不审”则“国亡身死”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加以佐证。第三段同样开篇即提出分论点“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之后选取“乐正夔一足”、“丁氏穿井”、“三豕涉河”等故事对分论点层层论述。第二、三段都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但是第二段的例证叙述简洁概括、点到为止,第三段的例证则解说细婉、生动曲折。传言之所以失实,其原因有二:其一,传播者有意为之、混淆视听;其二,言词在传播过程中被误解而改变了语义。察传第二段重在说明传播言语的人意图不同,可能会造成言语传播失实,倘若听闻者不能分辨,将受到蒙蔽。太宰嚭和张武出于个人目的没有如实陈述越王勾践和赵襄子的情况和用心,听闻传言的吴王和智伯又不曾对自己所听到的情况详加审察,因而受到蒙蔽。第三段则从言语在传播过程中被误解,从而导致言语传播失实的角度论证。本文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言语在传播过程中,可能由于语词的多义性、标点停顿的不同、句式结构的多义、语境意义不同以及字音字形相近的误读误写等原因而产生语义理解的差异。比如“乐正夔一足”这个句子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理解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从语词的多义性来看,“足”有“脚”和“满足、足够”的义项,从而出现了“乐正夔一只脚”和“乐正夔一个就足够了”两种理解;从句读上看,“乐正夔一足”可以有不同的停顿方式“乐正夔,一足”、“乐正夔一,足”;从句式结构上看,“乐正夔一足”可以理解为一个省略句,“乐正夔一而足”。基于以上潜在原因,对于“夔一足”这个句子就有了不同的理解。多义性是汉语乃至整个人类语言的一大特点,一个句子出现不同的解读是正常的,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言语是要表达特定含义的,这是言语确定性的要求。因而对于传言就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必须回到言语产生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言辞是否合情合理。文中孔子的推理恰是一个还原语境的过程,在还原了的语言环境中考察和验证传言。“丁氏穿井”也是离开语境之后,语句中某些部分的省略就造成了理解的偏差。而“三豕涉河”则是由于字形的相近而产生记载失实。无论是口头传播还是书面传播的语言都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误差,因而“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言语的交际功能在于言语表达的确定性。而在传播过程中,因主客观等原因言语表达“类是而非”、“类非而是”等失实现象也常有。但对于听闻者来说,“剖析毫厘,分别黍稷”的细审、明辩至关重要。因此,文章的第三部分总括全文,提出“辞多类是而非,多类非而是,是非之经,不可不分”的观点。进而又指出审察言辞的标准:“缘物之情以及人之情”,即应该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之情理来审察所听到的言辞。二、写作特点察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语言朴实平易、论证理据充分。文章穿插“乐正夔一足”、“丁氏穿井”、“三豕涉河”等故事既充实了文章的论据,又增添了文章的说理性和意趣。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巧妙、曲折、生动,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察传一文的论证特色,也是整部吕氏春秋的论证特色。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故事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故事叙述注重情节,或生动形象、或幽默诙谐。察传运用了三个完整的故事来证明“凡得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的观点。这三个故事运用巧妙,使全文显得轻快而充满意趣。其中有关“夔一足”的故事可能源自于山海经。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一个苍身无角、状如牛的一足神兽夔,它的皮被黄帝制成了鼓,威震天下,用于与蚩尤的战争,发挥神效。庄子·秋水中那羡慕多足的蚿的夔也是一足的神兽。然而作为乐正的夔在尚书、礼记、荀子等书中都记录着他以乐服天下的功德,却不曾记录有他的身体特征。有关“夔一足”传言盖源于二“夔”的混淆。鲁哀公和孔子之间有关“夔一足”辨问的故事,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载着这样两个版本的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一曰,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显然,吕氏春秋·察传中的“乐正夔一足”的故事是在韩非子所记述故事的基础之上,揉合了诸子作品中有关乐正夔的记载,丰富了故事情节。在韩非子两个版本的故事中,鲁哀公开口询问孔子的问题是“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吾闻夔一足,信乎”,因为山海经庄子中确曾出现过一足的夔,所以鲁哀公此问似乎也合情合理。在吕氏春秋中鲁哀公询问孔子的问题却是“乐正夔一足,信乎”,故事开篇即定位了传言的荒谬性。另外有关孔子的回答,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的记述也不尽相同。韩非子中孔子在回答鲁哀公的提问时只是客观地陈述了有关夔一足的另一种说法,即“一而足”,并未仔细说明为什么夔“一而足”更可信。而且让博学的孔子反问“夔,人也,何故一足?”这样的问题,似乎也很可笑。吕氏春秋中孔子的回答则从夔如何被推举成为乐正,如何服天下,舜感其功德认为“若夔者一而足”得出“夔一足,非一足也”的判断。此处吕氏春秋借圣明的孔子之口,阐述了对传言一定要“验之以理”的观点,孔子不温不火的推理本身就是“验之以理”的过程,由此可见吕氏春秋运用故事论证事理之巧妙。孔子家语中也记录着“三豕涉河”的故事,但两相比较,吕氏春秋·察传在记叙这一故事时,详细叙述了子夏的推导过程,“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近”,这一细节叙述正是为了论证“对于传言要验之以理”的观点的。这种将论证融于叙述之中的论证技巧可谓高明。“丁氏穿井”同样是将论证与叙事相结合的。“丁氏穿井”的故事似乎未见于诸子作品,但在孔子家语、韩诗外传、国语、吴越春秋、灵宝要略等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季桓子穿井,获如玉缶,其中有羊焉,使使问孔子曰:“吾穿井于费,而于井中得一狗,何也?”孔子曰:“丘之所闻者,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丁氏穿井”与这个“季桓子穿井”的故事有异曲之妙。但“丁氏穿井”故事性更强,读者在捧腹之余,不得不深思其中之味。这正是吕氏春秋运用寓言故事说理之机妙处,寥寥数语,既勾勒形象,又启人深思。就文章内容而言,察传也体现了吕氏春秋所传达的非常重要的观点“缘物之情以及人之情”。吕氏春秋认为想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使认识的主体和客观事物统一,无论是主体行为还是客体事物都需要经过审察和比较,切不可人云亦云。一方面如果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剔除主观上的局限和蒙蔽。察传中所述太宰嚭和张武出于个人目的而歪曲事实,但吴王、智伯主观上的偏听偏信才是他们受蒙蔽的主要原因,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剔除主观的局限和蒙蔽是吕氏春秋一贯的主张。察传提到言辞辗转相传之后会“白为黑”、“黑为白”;先识览·去宥强调人如受到主观的局限和蒙蔽,就会“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因而“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无矣”;有始览·去尤则指出人的主观局限和蒙蔽主要是“因人喜”、“因人所恶”。所以在察传中提出“缘物之情”,也就是说,要剔除主观的局限和蒙蔽就必须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不要让“物”着上更多的“我”的色彩。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客观事物往往存有很多的阻碍主体认识的情况,所以要正确认识事物又必须依据“人之情”仔细审察。慎行论·察传中重点强调的是“辞多类是而非,多类非而是”,因而对言辞(包括日常言语和书面的文字)“不可以不察”;慎行论·疑似认为“使人大惑者,必物之相似也”,因此“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强调要辩察相似的事物;似顺论·似顺提出要注意事物的合理性,审察事物“似顺而倒”和“似倒而顺”的情况;慎大览·察今则提倡考察事物的发展变化;先识览·察微主张审辩事物的端倪,见微知著。吕氏春秋所涉及的这些认识论的内容,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单就察传所涉及的对于传言态度而言,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古往今来,因一传言而国亡身死者有之,舍家去国者有之,夫妻成仇挚友反目者有之。如何对待传言的确不可小觑。察传意在提醒统治者在纵横游说、纷繁杂辩的环境中明察秋毫的重要,然而时至今日,此观点对于芸芸众生似乎更有启迪,面对着纷至沓来的信息,如何辨“夔之一足”;面对着多元之观点,如何审“豕亥鱼鲁”?总之,察传以有限的言辞,传达了无穷的意味,从察传一文我们又可以窥吕氏春秋之一斑。注释: 见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 见刘元彦杂家帝王学吕氏春秋(娄爱华)【附录】 参考译文对于传言不能不审察,因为传言辗转相传之后白的会被说成是黑的,黑的会被说成是白的。狗像大猴,大猴像母猴,母猴像人,但是人跟狗就相差远了。这就是愚笨的人犯大错的原因。听到了传言如果能仔细审察,就能得到好处;听到了传言如果不仔细审察,就不如没有听到。齐桓公从管仲那里听说了鲍叔牙,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听说了孙叔敖,他们仔细审察自己听到的情况,因而他们的国家能够在诸侯中称霸。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说了越王勾践的情况,智伯从张武那里听说了赵襄子的情况,但是他们都不仔细审查自己听到的情况,因此国家灭亡自己也送了命。凡是听到传言一定要深入审察,有关人的传言一定要用情理来验证。鲁哀公向孔子询问:“乐正夔一只脚,是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在天下传达教化,于是让重黎从民间推举夔进献给他,舜任命夔为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使五音和谐,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都很顺服。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的精华,也是一个国家治乱的关键,因此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而和谐是音乐中最根本的东西。夔能够做到使音乐和谐,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够了。因此,所谓夔一足,并不是说他只有一只脚。”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要外出打水,经常派一人住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挖了井,就对别人说:“我挖井得一人。”有人听到这件事,就传播说:“有个姓丁的人挖井挖出一个人来。”国都的人议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他让人向姓丁的人询问这件事,姓丁的人回答说:“我挖之后多得到一个人使唤,并不是从井里得到一个人。”听传闻如果像这样,就不如没有听到。子夏到晋国去,路过卫国,有一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国军队三豕过了黄河。”子夏说:“这是不对的,应该是晋国军队己亥时过了黄河。大概是己字与三字字形相似,亥字与豕字字形相近。”等他到了晋国一问,果然说,应该是晋国军队己亥时过了黄河。言辞有很多是似非而是的,有很多是似是而非的。是非的界限,是不能够不分清的,这是连圣人都慎重对待的。那么怎样才能慎重对待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自己所听取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