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pdf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基础回顾】【基础回顾】一、三个公理和三条推论一、三个公理和三条推论公理公理 1 1: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这是判断直线在平面的常用方法判断直线在平面的常用方法。公理公理 2 2、如果两个平面有两个公共点,它们有无数个公共点,而且这无数个公共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是判断几点共线判断几点共线(证这几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和三条直线共点三条直线共点(证其中两条直线的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的方法之一。公理公理 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推论 1 1:经过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推论 2 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推论 3 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二、平行和垂直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二、平行和垂直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 1、两直线平行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判定:(1)公理公理 4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2)线面平行的性质线面平行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 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的交线和这条直线平行;(3)面面平行的性质面面平行的性质: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4)线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 2、两直线垂直的判定、两直线垂直的判定:(1)勾股定理(2)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那么我们就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上所有的直线;(4)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5)三垂线定理:在平面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6)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平面的射影垂直。3 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1)判定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不在平面的一条直线和平面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2) 面面平行的性质面面平行的性质: 若两个平面平行, 则其中一个平面的任何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4 4、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判定判定: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2)性质性质:如果两个平面垂直, 那么在一个平面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 5、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判定判定: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可修编-.-垂直。(2)定义法:定义法:即证两个相交平面的二面角为直角;6 6、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1)判定判定:如果一个平面有两条相交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三、异面直线所成角三、异面直线所成角(1)围围:(0,;2(2)求法求法:计算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键是平移(中点平移,顶点平移以及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或完整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以便易于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转化为相交两直线的夹角。四、直线和平面所成角四、直线和平面所成角(1) 定义定义: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叫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围围:0 ,90 ;(3)求法求法:作出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将直线与平面的夹角转化为平面角来求;(4)特征特征:斜线与平面中所有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六、二面角六、二面角:(1)平面角的三要素平面角的三要素:顶点在棱上;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角的两边与棱都垂直。(2)作平面角的主要方法作平面角的主要方法:定义法:直接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 ,分别在两个半平面作棱的垂线,得出平面角,用定义法时,要认真观察图形的特性;三垂线法:过其中一个面一点作另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垂面法:过一点作棱的垂面,则垂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平面角;(3)二面角的围二面角的围:0,;(4)二面角的求法二面角的求法:转化为求平面角;面积射影法:利用面积射影公式S射S原cos,其中为平面角的大小。对于一类没有给出棱的二面角,应先延伸两个半平面,使之相交出-可修编-.-现棱,然后再选用上述方法(尤其可考虑面积射影法) 。七、空间距离的求法七、空间距离的求法(立体几何中角和距离的计算,要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的原则)(1)异面直线的距离:直接找公垂线段而求之;转化为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即过其中一条直线作平面和另一条直线平行。转化为求平面到平面的距离,即过两直线分别作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2)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般用三垂线定理作出垂线再求解。(3)点到平面的距离:垂面法:借助于面面垂直的性质来作垂线,其中过已知点确定已知面的垂面是关键;体积法:转化为求三棱锥的高;等价转移法。(4)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前提是直线与平面平行,利用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相等,转化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5)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转化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6)球面距离(球面上经过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 :求球面上两点A、B 间的距离的步骤:计算线段 AB 的长;计算球心角AOB 的弧度数;用弧长公式计算劣弧 AB 的长。【常见题型】题型一:点共线和共面问题题型一:点共线和共面问题【例 1】如图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F分别为D1C1和B1C1的中点,P、Q分别为AC与BD、A1C1与EF的交点. (1)求证:D、B、F、E四点共面;(2)若A1C与面DBFE交于点R,求证:P、Q、R三点共线.证明证明: (1) 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BB1/DD1, BD/B1D1.又 B1D1C1中,E、F为中点,1EF/B1D1.EF/BD,即D、B、F、E四点共面.2AA1D1EQB1FC1DPBC(2)Q平面AC1,Q平面BE,P平面AC1,P平面BE,平面AC1平面BE PQ.又AC1平面BE R, R平面AC1,R平面BE,RPQ. 即P、Q、R三点共线-可修编-.-【例 2】已知直线a/b/c,直线d与a、b、c分别相交于A、B、C,求证:a、b、c、d四线共面.证明证明:因为a/b,由公理 2 的推论,存在平面,使得a ,b .又因为直线d与a、b、c分别相交于A、B、C,由公理1,d .c假设c ,则c C, 在平面过点C作c/b,cCBbA因为b/c,则c/c,此与cc C矛盾. 故直线c .ad综上述,a、b、c、d四线共面.点评点评:证明一个图形属于平面图形,需要紧扣公理 2 及其三条推论,寻找题中能确定平面的已知条件. 此例拓展的证明先构建出一个平面,然后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这就是证明问题的一种反证法的思路.题型二:求异面直线所成角题型二: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例 1】如图中,正方体ABCDA1B1C1D1,E、F分别是AD、AA1的中点.(1)求直线AB1和CC1所成的角的大小;(2)求直线AB1和EF所成的角的大小.解解: (1)如图,连结DC1, DC1AB1,DC1和CC1所成的锐角CC1D就是AB1和CC1所成的角.CC1D=45, AB1和CC1所成的角是 45.(2)如图,连结DA1、A1C1,EFA1D,AB1DC1,A1DC1是直线AB1和EF所成的角.A1DC1是等边三角形, A1DC1=60,即直线AB1和EF所成的角是 60.【例 2】已知空间边边形ABCD各边长与对角线都相等,求异面直线AB和CD所成的角的大小.解解:分别取AC、AD、BC的中点P、M、N连接PM、PN,由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知PNAB,PMCD,于是MPN就是异面直线AB和CD成的角(如图所示).连结MN、DN,设AB=2,PM=PN=1.而AN=DN=3,由MNAD,AM=1,得MN=2,MN2=MP2+NP2,MPN=90.异面直线AB、CD成 90角.题型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题型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例 4】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E、F分别为AB、PD的中点,求证:AF平面PEC证明证明:设PC的中点为G,连接EG、FG.F为PD中点,GFCD且GF=CD.ABCD,AB=CD,E为AB中点,GFAE,GF=AE, 四边形AEGF为平行四边形.-可修编-12.-EGAF,又AF平面PEC,EG平面PEC, AF平面PEC.【例 5】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BC、C1D1的中点. 求证:EF平面BB1D1D.证明证明:连接AC交BD于O,连接OE,则OEDC,OE=DC.DCD1C1,DC=D1C1,F为D1C1的中点,OED1F,OE=D1F,四边形D1FEO为平行四边形.EFD1O.又EF平面BB1D1D,D1O平面BB1D1D,EF平面BB1D1D.A【例 6】 如图, 已知E、F、G、M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CD、BD、E EBC的中点,求证:AM平面EFG.D DB BG G证明证明:如右图,连结DM,交GF于O点,连结OE,O OF FM在BCD中,G、F分别是BD、CD中点, GF/BC,C CG为BD中点,O为MD中点,在AMD中,E、O为AD、MD中点,EO/ AM,又AM 平面EFG,EO 平面EFG,AM平面EFG.点评点评:要证明直线和平面平行,只须在平面找到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就可以了 . 注意适当添加辅助线,重视中位线在解题中的应用.【例 7】经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B1作一平面交平面AA1D1D于E1E,求证:E1EB1B证明证明:AA1/BB1,AA1 平面BEE1B1,BB1 平面BEE1B1,D12AA1/平面BEE1B1.又AA1 平面ADD1A1,平面ADD1A1平面BEE1B1 EE1,AA1/ EE1.则AA1/ BB1 BB1/ EE1.AA1/ EE1A1E11C1B1EDBCA【例 8】如图,AB/,AC/BD,C,D,求证:AC BD.证明证明:连结CD,AC/BD,直线AC和BD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记为,C,D,C,D, CD,AB/,AB , CDAB/CD,-可修编-A AB BD DC C.-又AC/BD,四边形ACDB为平行四边形,AC BD.题型四: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题型四: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 1】如右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是C1C、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MNP平面A1BD.证明证明:连结B1D1,P、N分别是D1C1、B1C1的中点,PNB1D1.又B1D1BD,PNBD.又PN不在平面A1BD上,PN平面A1BD.同理,MN平面A1BD. 又PNMN=N, 平面PMN平面A1BD.【例 2】已知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 点M、N、Q分别在PA、BD、PD上, 且PM:MA=BN:ND=PQ:QD. 求证:平面MNQ平面PBC.证明证明:PM:MA=BN:ND=PQ:QD.MQ/AD,NQ/BP,而BP平面PBC,NQ平面PBC,NQ/平面PBC.又ABCD为平行四边形,BC/AD, MQ/BC,而BC平面PBC,MQ平面PBC,MQ/平面PBC.由MQNQ=Q,根据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MNQ平面PBC.点评点评:由比例线段得到线线平行,依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线面平行,证得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后,转化为面面平行 . 一般证“面面平面”问题最终转化为证线与线的平行.【例 4】直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边长为2,侧棱A1A 3,M、N分别为A1B1、A1D1的中点,E、F分别是B1C1、C1D1的中点.(1)求证:平面AMN平面EFDB; (2)求平面AMN与平面EFDB的距离.证证: (1)连接A1C1,分别交MN、EF于P、Q. 连接AC交BD于O,连接AP、OQ.由已知可得MN /EF,MN /平面EFDB.由已知可得,PQ/ AO且PQ AO.AP/OQ,AP/平面EFDB. 平面AMN平面EFDB.解解: (2)过A1作平面AMN与平面EFDB的垂线,垂足为H、H,易得A1HA1P1.HH PQ2-可修编-.-由AP A1A2 A1P232 (2 2238) , 根据VA1AMNVAA1MN, 则4238211113 196 192 A1H 3, 解得A1H . 所以, 平面AMN与平面EFDB的距离为.32321919点评点评:第(1)问证面面平行,转化途径为“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第(2)问求面面距离,巧妙将中间两个平面的距离,转化为平面另一侧某点到平面距离的比例,然后利用等体积法求距离. 等价转化的思想在本题中十分突出,我们可以用同样的转化思维,将此例中的两个平面的距离,转化为求点B到平面ABC的距离.【例 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1,分别取边BC、CD的中点E、F,连结AE、EF、AF,以AE、EF、FA为折痕,折叠使点B、C、D重合于一点P.(1)求证:APEF; (2)求证:平面APE平面APF.证明证明: (1)如右图,APE=APF=90,PEPF=P,PA平面PEF.EF平面PEF,PAEF.(2)APE=EPF=90,APPF=P,PE平面APF.又PE平面PAE,平面APE平面APF.【例 6】如图, 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 BC, CD DA,E,F,G分别是CD,DA,AC的中点,求证:平面BEF 平面BGD.A A证明证明:AB BC,G为AC中点,所以AC BG.同理可证AC DG,AC 面BGD.又易知EF/AC,则EF 面BGD.又因为EF 面BEF,所以平面BEF 平面BGD.F FG GB BE EC CD D【例 7】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是CC1的中点,求证:平面A1BD 平面BED证明证明:连接AC,交BD于F,连接A1F,EF,A1E,A1C1.由正方体ABCD A1B1C1D1, 易得A1D A1B,ED EB,F是BD的中点,所以A1F BD, EF BD,得到A1FE是二面角A1 BD E的平面角.设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 2,则A1F2 A1A2 AF2 22 ( 2)2 6,EF2 CE2CF212 ( 2)2 3,A1E2 A1C12CE2 (2 2)212 9.A1F2 EF2 A1E2,即A1F EF,所以平面A1BD 平面BED.点评点评:要证两平面垂直,证其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这也是证两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此题由几何图形的特征,作出待证的两个垂直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 4】三棱锥P ABC中,三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PO 平面ABC,垂足为O,求证:O为底面ABC的心.【证】作PD AB于D,PE BC于E,PF AC于F,连接OD、OE、OF.PO 平面ABC,PO OD, PO OE, PO OF,PO AB, PO BC, PO AC.-可修编-.-又 PD AB, PE BC, PF AC,AB 平面PDO, BC 平面PEO, AC 平面PFO.得OD AB, OE BC, OF AC,PDO,PEO,PFO为三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即得PDO PEO PFO,PO边公共, PDO PEO PFO,得OD OE OF,又 OD AB, OE BC, OF AC.O为底面ABC的心.点评:这里用到了证明垂直问题的转化思想,即“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 上述结论对于一般棱锥也成立,即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均相等,或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的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切圆的圆心.-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