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山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共62页).doc

    • 资源ID:15167258       资源大小:500.50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共6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山西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攻坚阶段。为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引领作用,推动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努力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规模适度,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山西省“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形势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描绘出深化农村改革的新蓝图,给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省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十二五”农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我省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扩大果菜、发展加工”的发展思路,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各项重大工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种养加”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指标。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70项,实施两轮“五个全覆盖”,兴办农村“五件实事”。全省上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9454元,年均增幅12.4%,连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种植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新高。我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组织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大力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和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提高了种植业生产能力。全省粮食总产连创历史新高,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五连增”,其中2014年达到1330.8万吨,为历史最高产。水果栽植面积833万亩,总产量794.86万吨,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987元;水果出口3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蔬菜播种面积达到671万亩,总产量2250万吨,其中设施蔬菜194.7万亩,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067元。杂粮面积1500余万亩,总产230万吨。家种中药材面积155万亩,产量21万吨。畜牧业稳定增长,市场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我省大力实施振兴畜牧计划,强势推进新一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突出抓好猪、鸡、牛、羊四大产业,新西兰恒天然、天津宝迪、中粮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山西,以公司制、合作制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格局基本形成,全省规模以上畜牧企业达到204家。全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28万吨、136万吨、133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71%、58%、30%,其中肉类产量涨幅是全国平均涨幅的7倍,蛋类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奶类产量增幅是全国的2倍多。农民人均牧业可支配收入达到800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14元,增幅为历史最高。加工业快速壮大,农产品销售收入显著增长。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全省龙头企业迅猛发展,涌现出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90余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2家;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3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13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5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7家,入选“中华老字号”企业27家。苹果、红芸豆、核桃仁、苹果汁、芦笋、桃、梨、兔肉、食用菌等农产品出口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2015年达到1422.6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178.9%。农产品加工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人数近50万人,带动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接近1000元。科技水平持续提升,示范区引领作用显著增强。通过国家审(鉴)定农作物新品种30个。我省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梨的甜菜碱合成与其耐旱性密切相关;首次将偃麦草的抗病基因导入小麦;SCI源论文“热天暖夜对小型节肢动物发育、存活和繁殖产生独特新影响”被收录到“Faculty of 1000”同行评议数据库(F1000Prime)。出台了山西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种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在108个县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采取“两精、三教、四结合”的模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我省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扩大到2市5县,认定省级示范县26个,示范区共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388个,总投资达1600亿元。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规模农业发展迅猛,新型经营主体明显增多。全省28297个行政村中,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79633家,合作社覆盖率达96%以上,其中评为国家级示范社527家,省级示范社1535家。实际入社成员312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38%,合作社社员年收入平均比非社员高20%左右。全省认定家庭农(牧)场9032家,流转土地总面积779万亩。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普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持续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5个,全省“三品”有效用标企业751家,产品1785个,基地面积达到2062.9万亩,认证地理标志产品101个。组织实施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73个,“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上线开通试运行,农产品质量监管条件和技术手段明显加强。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综合合格率达到98.3%,饲料、兽药例行监测合格率全部达到国家要求,未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和重大动物疫病,顺利完成了畜禽屠宰监管职能交接。专栏1 “十二五”农业发展主要成就一览表序号类别指 标2010年指标值2015年指标实现值年均增长(%)1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农业总产值(亿元)668.99969.57.70畜牧业产值(亿元)2513708.07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亿元)5101422.622.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263945412.432农产品供给粮食总产量(万吨)1085.11259.63.03水果总产量(万吨) 613.2794.865.33中药材总产量(万吨)12.09 2212.72蔬菜总产量(万吨)1901.12215.13.10肉类总产量(万吨)133 22811.38禽蛋总产量(万吨)86 133 9.11奶类产量(万吨)102 136 5.923农业基础粮食播种面积(万亩)4858.849000.17高标准农田(万亩)819培养职业农民(万人)204生态环境新增人工草地面积(万亩)500化肥年用量(万吨)110.37126.25农药年用量(吨)82929050沼气生产量(万立方)18402.7317845.245农产品安全主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9595备注:2015年部分指标为预测数。(二)问题与挑战当前世情国情省情农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从国际上看,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走弱,进口农产品到岸价远低于国内价格,对我国粮食生产政策影响深远;生物技术、互联网、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迫使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民增收面临严峻挑战,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负效应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从我省看,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是四化同步发展中最薄弱的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表现在: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艰巨。一是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产品价格却弱势运行,成本“地板”与价格“天花板”给我国我省农业持续发展带来双重挤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二是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导致进口持续增加,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和农业生产。尤其是我省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生猪、蛋鸡、肉鸡、肉牛、奶牛、羊等主要畜禽品种市场行情变化较大,严重影响养殖场(户)的积极性,制约了养殖规模的稳步提升。三是我省经济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农业的投入和需求,使农业稳定发展的外源动力减弱,对农民就业和增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四是全省58个贫困县中还有7993个贫困村、232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任务繁重。生产能力提升困难重重。一是我省人均耕地少,立地条件差,农业基础脆弱,农业装备水平还不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二是水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同时趋紧,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加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作物病虫害呈频发重发态势,粮食生产在“十二五”高基数上稳定发展的难度较大。三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上未能很好地契合消费者需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效益不好,制约了农民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的积极性。四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70%以上为老人和妇女,“谁来种地”问题更加突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顺。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性研究滞后,商业化育种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原创新品种、新技术数量不多,育种人才匮乏。二是农科教部门相互之间联系不紧、衔接不畅,科研力量分散,技术落后。三是科技转化推广机制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机制创新不够,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四是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仅为20%左右,农产品电商发展滞后,严重制约农村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压力巨大。一是我省是国家能源重工业基地,工业“三废”污染农田,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重金属富集、农作物受害的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工业企业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对农田生态影响有加大趋势。二是农药、化肥、农膜及畜禽粪便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显现。我省2015年农作物施用农药达9050吨,施用化肥126.25万吨,地膜用量约3万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比例仅有11.8%;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植物营养体利用严重不足。三是面源污染治理产业价值低,社会自发治理意愿不强,需要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急需提升。一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市场需求契合不紧,健康养生产品供应不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不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二是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还不大、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市场优势还不明显,存在科技研发滞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尤其是融资能力不强和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过15万亿元,而我省只有1000多亿元。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受到多重挤压,表现在原料、人力资源价格等经营成本快速上升,用地难、用工荒、融资难、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等问题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压力加大。四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不均衡,外向型特色专业交易市场数量偏少,我省享誉全国的杂粮、中药材等产品没有专业交易市场。农产品质量监管任重道远。一是伴随消费结构升级,市场对农产品的多样性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肉类、蔬菜、水产品、水果以及奶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期望值很高。二是我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不多,普遍存在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生产中存在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畜禽养殖中存在疫病防控用药、饲料添加剂多等问题,而且水污染等问题也是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之一。农业投融资力度亟待加强。一是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不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少,严重影响项目实施效果。二是省内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滞后,农业企业借力金融资本市场的能力和实力整体表现不足,而且金融资本市场融资时间长、费用高,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三是传统融资渠道不畅,银行贷款审批时间长、期限短,资产抵押贷款率低,贷款成本偏高。四是受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不少银行对企业做出负面预期,纷纷抽资抽贷,银企信任危机加剧,农业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困难。(三)发展机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给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带来诸多发展机遇。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为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提出三农工作“五新”要求,在吉林调研时特别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国家大力支持山西农业工作。国务院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黄河金三角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我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我省外向型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我省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得到农业部认可,全省有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市、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山西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整省推进试点。山西被列入西北旱作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区,围绕雨养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草食畜牧业、循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五大领域,全面夯实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朔州市被列入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探索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省委、省政府谋划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省委十届六中全会提出着力推进“六大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必须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重要基础,继续完善优化全省农业产业布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支撑。省政府明确要求,财政再难不能难农民、开支再压不能压农业,必须保证农业投入只增不减,支出方面优先保证农业,持续推出一批惠农政策,重点支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省推进转型发展,大量煤炭资源型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各级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农村,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成功举办“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各类展示展销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山西行”活动,大力推行“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为我省农产品建立了产得出、卖得好的销售平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助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为农业生产装备更新换代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物质前提,为智能农业、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等“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给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智能化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省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不断拓展农业的休闲、观光、娱乐等功能,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新型业态,将有力促进山西特色农业现代化。区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动力强劲。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突出发展草食畜。大同、朔州积极推进粮经饲一体化发展;太原谋划三带、两圈、三区“323工程”;临汾开展果、菜、药百万亩试点建设,推进畜牧“一带两区”发展;运城发挥黄河“金三角”领跑者优势,稳粮、强果、优菜、壮畜、兴林;忻州立足优势发展特色杂粮产业;晋中瞄准菜畜发展优势;长治大力发展粮食、蔬菜、中药材等八大产业;晋城打造七个产业带,延伸六条产业链;吕梁抓好三大区域、五大产业跨越发展;阳泉积极推进畜牧、核桃、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富民工程。面对挑战和机遇,山西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入开展农村改革,强化政策落实,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不断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大力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努力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四化同步,推进“六大发展”。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六大区域布局、四大集群示范、八大产业提升、五位一体推动”的总体安排,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山西特色品牌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全省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统筹谋划科学发展的原则。统筹考虑自然、社会资源和产业基础,发挥科技驱动、人才支撑、市场引领、金融支持、政策导向“五位一体”的推动作用,实施一批新项目、谋划一批新工程、出台一批新政策,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市场销售各环节协调发展。消费引领市场主导的原则。顺应农产品消费升级规律,坚持消费者优先,以多层次消费需求为牵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满足人民基本消费的大宗农产品品质,开发适应高档市场的营养健康农产品,发展适应新消费市场的休闲农业新产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稳定种植面积,改善农产品品质,创新经营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数量增长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科技引领创新推动的原则。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广泛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以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加快发展多模式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全省农业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布局更加科学,发展方式更加有效,杂粮、畜牧、果业、蔬菜、中药材、休闲农业等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一圈三群城镇郊区率先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省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800万亩以上,产能1350万吨以上,小麦种植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杂粮单产提高20%,商品率70%以上。马铃薯加工转化率和机械化应用率50%,脱毒种薯应用率60%以上。果品总产量1000万吨,出口份额提高。蔬菜冬春淡季蔬菜自给率70%以上,提高夏秋露地蔬菜省外市场占有率。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面积300万亩。肉类、蛋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330万吨、165万吨、180万吨。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1118万亩,治理盐碱地1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637万亩,新建人工草地600万亩。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万人,培育家庭农场2万家。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电子商务深入农村。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膜回收率提高,畜禽粪便基本无害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省新增沼气生产量2000万立方,重金属污染土壤试点修复3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产地330万亩。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健全。主要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栏2 “十三五”农业发展主要指标序号类别指 标2015年指标值2020年指标值预计年均增长(%)1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总产值(亿元)969.51380.157.32畜牧业产值(亿元)3705508.25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亿元)1422.620007.05休闲观光农业总产值(亿元)407011.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9454130006.582农产品供给水平*粮食面积(万亩)49004800*粮食产能(万吨)12501350*小麦面积(万亩)10001000小麦产量(万吨)271.4270水果总产量(万吨)794.8610004.70中药材总产量(万吨)224012.70蔬菜总产量(万吨)2215.123000.76肉类总产量(万吨)228 330 禽蛋总产量(万吨)133 165 4.41奶类产量(万吨)136 180 5.773农业基础条件高标准农田(万亩)8191937盐碱地治理(万亩)100*综合机械化水平(%)65701.49*新型职业农民总人数(万人)207028.47农民合作社数量(万)784可持续发展水平人工草地增加面积(万亩)500600*化肥年总用量(万吨/折纯量)126.25128.79*农药年总用量(吨)90509000地膜回收利用率(%)1380*秸秆综合利用率(%)7580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501005农产品安全*主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9697备注:带*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其余为预期性指标。到203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特色农产品优质、安全、畅销,农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三、区域布局树立大农业、大食物、大市场观念,围绕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突出稳农增收、特色产区、生态屏障功能,“田、山、城”一起抓,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特色现代农业六大发展区域。即:以六大河谷盆地为主的优势农牧区,布局汾河平原、上党盆地、雁门关区域,建设“菜篮子”、“米袋子”优质大宗农产品功能区;以两山为主体的特色农业区,布局太行山、吕梁山区域,建设干鲜果、中药材和杂粮等健康养生产品功能区;以城市郊区为主体的城乡结合部,布局城郊农业区域,建设休闲、农产品加工等多功能农业发展区。汾河平原区域:南部重点发展优质小麦、水果和家禽产业,积极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和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北部重点发展酿造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雁门关区域:重点发展优质肉牛肉羊等草牧业和优质杂粮产业,积极推进粮改饲、休耕轮耕制度。上党盆地区域:重点发展优质杂粮、中药材和生猪产业。吕梁山区域:重点发展苹果、枣和核桃等优质干鲜果和马铃薯产业。太行山区域:重点发展谷子等优质杂粮和道地中药材产业。城郊农业区域:重点发展休闲农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引领现代农业示范和新技术试验。专栏3 六大区域分布范围序号名称区域范围涵盖县(市、区)1汾河平原区域汾河两岸运城、临汾、晋中、吕梁和太原的27个县:太谷县、祁县、汾西县、霍州市、洪洞县、古县、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浮山县、永济市、芮城县、临猗县、万荣县、新绛县、稷山县、夏县、绛县、闻喜县、平陆县、清徐县、阳曲县、文水县、汾阳市、孝义市、平遥县、介休市2雁门关区域桑干河、滹沱河河谷盆地涉及大同、朔州、忻州的24个县:天镇县、阳高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新荣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县、五台县3上党盆地区域漳河、沁河河谷盆地涉及长治、晋城的11个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襄垣县、屯留县、安泽县、长子县、高平市、沁水县、泽州县、长治县4吕梁山区域吕梁山低山丘陵地区涉及吕梁、晋中、临汾的16个县:兴县、岚县、临县、方山县、柳林县、中阳县、石楼县、交口县、永和县、隰县、大宁县、蒲县、吉县、乡宁县、灵石县、娄烦县5太行山区域太行山低山丘陵地区和寿昔平地区涉及长治、晋城、晋中、阳泉、忻州、运城的13个县:和顺县、榆社县、左权县、黎城县、平顺县、壶关县、阳城县、陵川县、垣曲县、盂县、寿阳县、平定县、昔阳县、6城郊农业区域太原都市圈、晋北城镇群、晋南城镇群和晋东南城镇群26个县:太原市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古交市,晋中市榆次区,忻州市忻府区,吕梁市离石区、交城县,阳泉市矿区、郊区、开发区,大同市南郊区、大同县,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运城市盐湖区、河津市,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长治市城区、郊区、潞城市,晋城市城区。四、重点任务 “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全方位”服务能力。(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消费导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加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全面保障”向“重点突出”转变,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围绕满足居民对生活、健康养生、休闲等产品的多样性消费需求,加强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建设和示范推广,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等大宗农产品供应;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特色杂粮、干鲜果和道地中药材等健康养生农产品开发,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山西农产品向山西品牌农产品转变;挖掘农耕文化、农业生态景观价值,培育休闲农业产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1、推进六大区域崛起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用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强化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智能化管理等条件建设,加快各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发展,打通从选种、种植、养殖、收割、仓储,到加工、营销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区域主导产业大规模、集群式、板块化发展,提高杂粮、干鲜果和道地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城郊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城市技术、人才、资金、市场和人流等优势,积极拓展“一核一圈三群”都市现代农业功能,以太原、大同、临汾、长治为核心构建四大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圈,重点推进城郊农村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等休闲农业,推动城郊农业区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2、开展四大集群示范运城优质果麦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发挥黄河金三角与国家“一带一路”对接的战略优势,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战略,打造优质果麦生产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区和农业信息物流集散区。实施小麦粮食主产区建设工程,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率先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加快农业地理数据库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建设黄河金三角果业生态城、国际果蔬物流港,扩大我省果品、蔬菜国内外高端市场份额。立足果菜基地发展,支持果菜加工、储运设施条件和田头市场建设,率先建成覆盖主要果菜乡村的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种植业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太原都市农业多功能示范区建设。立足都市人口优势,开发太原城郊多种农业功能,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核心,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先行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区。依托农科院所和山西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优势,建立现代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园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带动中远郊平原农业发展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太原东、西两山建设沟域旅游农业园,推进汾河流域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在南、北近郊发展体验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科普农业、教育农业、健康农业为主导的休闲农业新业态,建设以精品农业为主导的农业文化园,实现创意农业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建设面向全省的农、畜、果、菜、花、加、机农业科技教育基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完善太原种子交易市场的仓储物流设备设施,构建完备的电子交易平台,建设省级种子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上党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契机,以特色、低碳、生态、循环为核心,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道地中药材集中连片发展区。依托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投入品登记使用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循环农业,推行“猪一沼一菜(果)”、“鸡一粪肥一菜(果)”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示范。建设家庭小规模、区域大群体、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优质中药材产业带,提升以山西振东集团、同仁堂、中晋药业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水平。朔州草牧业种养加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对接长城金三角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优势,以新一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和国家级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为契机,在朔州建立“改革试验、示范推广、辐射带动”为一体的草牧业发展示范区。建立种养加、粮经饲三元现代农业结构,大力实施粮改草工程,发展带穗青贮玉米、燕麦草、紫花苜蓿和甜高粱种植基地。积极推进盐碱地种草工程和天然草场改良工程。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新建和完善牛、羊、奶牛标准化养殖园区,实施好大型沼气、生物有机肥厂、大型养殖场粪污治理三大畜牧环保工程。建设山西省雁门关生态农牧建设研究院,实施牛羊良种体系建设工程、高产奶牛核心群建设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加大畜牧产业链建设,推进草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专栏4 四大集群示范范围序号名称集群示范范围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1运城优质果麦产业化示范区万荣县、临猗县、盐湖区、夏县、闻喜县、永济市、芮城县、平陆县。稷山县、绛县、新绛县、洪洞县、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尧都区、霍州、吉县、隰县、浮山县、大宁、乡宁、临县、汾阳市、介休市、平遥县、祁县。2太原都市农业多功能示范区小店区、晋源区、阳曲县、古交市、清徐县、榆次区、祁县、太谷县、平遥县、昔阳县、寿阳县。忻府区,离石区、交城县,阳泉市矿区、郊区、开发区,大同市南郊区,朔城区、平鲁区,盐湖区、河津市,尧都区、侯马市,长治市城区、郊区、潞城市,晋城市城区。3上党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长治县、长子县、壶关县、平顺县、高平市、陵川县、泽州县、阳城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襄垣县、屯留县、安泽县、和顺县、榆社县、左权县、黎城县、沁水县、垣曲县。4朔州草牧业种养加发展示范区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怀仁县、右玉县。天镇县、阳高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新荣区、大同县、代县、繁峙县、静乐县、定襄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宁武县、原平市、五台县、文水、方山、岚县、石楼、孝义、中阳、兴县、交口、柳林。3、助推八大产业升级按照“稳定粮食产业、做强增收产业、发展潜力产业”的发展思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八大产业提升工程。即:稳定提升粮食产能,重点推进畜牧、果业、农产品加工、蔬菜四大产业升级发展,加快培育杂粮、中药材、休闲观光农业三大产业升级发展的潜力。粮食产能稳定提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以规模经营为主要载体,扶持适度规模粮食种植农场和大户,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县和12个粮食增产县产能提升,建成一批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进中低产田高产创建,重点抓好整乡整县的整建制高产示范片建设,辐射带动全省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调整高产创建结构,推进杂粮、马铃薯高产示范片建设。大规模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集成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落实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适当减少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推进甜糯特用玉米生产。涉农项目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制定小麦种植奖励政策,提高小麦补贴标准,稳定南部小麦面积,扩大中部小麦面积。适度扩大油料种植面积,以油葵、胡麻等特色油料作物的种植和产业化开发为重点,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优质油品生产基地。畜牧业六化推进。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安全化产出、生态化发展等六化推动战略,推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地区、晋东南区三大养殖板块跨越发展,稳定发展生猪、肉禽、蛋禽等产业,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和奶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加大对粮食作物改种饲草料作物的扶持力度,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加快养殖大户、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狠抓畜牧生产重点县、优势基地县的发展建设,促进集约化规模养殖。大力推进清洁养殖,开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创建活动,提高畜禽标准化生产能力。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努力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创新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支持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扩容提质。培育大型畜禽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以大象集团、平遥牛肉集团、古城乳业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怀仁羔羊肉、和顺牛肉、古城牛奶等品牌产品,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果业三品升级。抓住品种、品质、品牌三个关键环节的支持和建设,促进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提升山西果业市场竞争力,重点实施果树优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工程、高效果业园区示范工程、中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工程、果园沃土示范工程、品牌创建示范工程、新型果业经营主体培育示范工程。支持水果主产区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储藏、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果业园区,打造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区,推广一批关键性重大集成技术,提高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果品质量。建立采摘、休闲、观光、旅游、商务为一体的现代水果观光采摘园,建立以新技术、新模式、先进品种、现代化管理为主的高科技现代水果示范园,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高素质的职业果农,打造一批以吉县壶口苹果、临猗苹果、玉露香梨、清徐葡萄、绛县樱桃、定襄甜瓜、万荣三白瓜、汾阳绵核桃、临县红枣、平顺花椒等为主的果品品牌,扩大山西果品的国内国际市场份额。农产品加工创优。实施省级特色农产品产业支撑项目,加强杂粮、中药材等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一批科技水平高、生产加工能力强、上中下游相互承接的优势产业体系。加大对“513”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加工跨越工程,在初加工、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副产物综合利用、主食加工、质量品牌提升、加工园区建设、主产区加工业等领域重点突破。支持省级食品工业园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像抓工业品一样抓好农产品的产前、产中

    注意事项

    本文(山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共62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