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配套练习51无端崖之辞(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共3页).doc

    • 资源ID:15195538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配套练习51无端崖之辞(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共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一、无端崖之辞一、夯基训练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而斫之听:任意B.郢人立不失容失容:面容变色C.引之盈贯引:牵引D.其于大达亦远矣达:显贵答案:C解析:C项,引:拉开弓。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南海之帝为儵B.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C.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D.已而大鱼食之答案:D解析:“之”在A、B、C三项中均为结构助词,的;在D项中为代词,代鱼饵。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饰小说以干县令B.已而大鱼食之C.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D.于是鸱得腐鼠答案:B解析:A项,古义:指偏颇琐屑的言论。今义: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B项,古今意义相同,不久,继而。C项,古义:志趣,传闻。今义: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等的总和。D项,古义:在这时候。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惠子相梁B.离而腊之C.日凿一窍D.非能水也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C项是名词作状语。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苍梧已北B.趣灌渎C.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D.王说之,益车百乘答案:C解析:A项,已,同“以”;B项,趣,通“趋”,趋向,奔向;D项,说,通“悦”。6.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子何为者邪A.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B.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C.搜于国中三日三夜D.当是时,犹象人也答案:B解析:例句是宾语前置,“何为”即“为何”。A项,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是以”即“以是”,意思是因此;C项,状语后置;D项,判断句。二、课内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8题。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惠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相B.或谓惠子曰或:或许C.庄子往见之往:前往D.鹓过之过:经过答案:B解析:B项,或:不定指代词,有的人。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答案:(1)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都城中搜索了三天三夜。(2)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三、延伸阅读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吴王射巧猿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抓,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锄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庄子·徐无鬼)注:殛:杀死。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委蛇攫抓委蛇:弯曲。B.王射之,敏给搏捷矢敏给:敏捷,迅速。C.之狙也伐其巧伐:夸耀。D.恃其便以敖予恃:凭着,依靠。答案:A解析:A项,委蛇:转来转去。10.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登乎狙之山B.众狙见之C.之狙也D.三年而国人称之答案:BD解析:A项,结构助词;B项,人称代词;C项,指示代词;D项,人称代词。11.用“/”为下面一段话断句。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答案: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锄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答案:颜不疑回去后就拜董梧为师,改掉了他的傲态,抛弃了淫乐,告别了荣华显耀,三年后全国的人都称赞他。参考译文:吴王渡过长江,登上猕猴聚居的山岭。群猴看见吴王打猎的队伍,惊惶地四散奔逃,躲进了荆棘丛林的深处。有一只猴子留下了,它从容不迫地腾身而起抓住树枝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显示它的灵巧。吴王用箭射它,它敏捷地接过飞速射来的利箭。吴王下命令叫来左右随从打猎的人一起上前射箭,猴子躲避不及抱树而死。吴王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恃它的敏捷而蔑视于我,以至于受到这样的惩罚而死去!要以此为戒啊!唉,不要用傲气对待他人啊!”颜不疑回去后就拜董梧为师,改掉了他的傲态,抛弃了淫乐,告别了荣华显耀,三年后全国的人都称赞他。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配套练习51无端崖之辞(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共3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