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共4页).doc
-
资源ID:15197307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分子简式。2. 能力目标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 德育目标 通过宏观现象理解微观现象,建立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生物和必修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糖类、 脂肪等能源物质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基本知识,能识别腺嘌呤、核糖、磷酸等物质分子,能理解关于能源物质的几种提法,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动手构建ATP分子结构简图,表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化学表达式。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重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来源和去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课件展示问题:1.主要能源物质和储能物质分别是?2.哪些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这些物质能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吗?学生思考回答:1、糖类 脂肪2、糖类 脂肪 蛋白质3、不确定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以促进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并完成知识的建构导入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对媒体提供图片并一起分析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根据原理思考能量的直接来源作出假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让大家自己进行假设及其证明新课萤火虫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开始探究学习。多媒体提供实验提出问题:(1)ATP的全称是什么?(2) A、T、P、各代表什么?(3)如何书写结构简式?能量储存在哪里?一、ATP的结构用课件展示ATP的结构并讲解: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代表特殊的化学键,即高能磷酸键,储存有大量的能量,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KJ/mol。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课件展示小资料:一个正常人体中ATP和ADP总量很少,基本保持不变,但是一个成年人静止状态下一天将有40kg的ATP发生水解,人体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细胞中的ATP进行分解的同时也在合成。二、ATP与ADP的转化课件展示ATP的合成及水解反应。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教材中图56,做出总结:能量来源:动物、人、真菌和绝大多数细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总结:反应式(略)三、ATP的利用ATP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都提供那些生命活动能量?教师提出关于细胞内吸能反应、放能反应与ATP的关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实现能量的循环。分析实验并解答前面的问题阅读教材,通过多媒体投影ATP的结构简图,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认真听讲并思考、记好课堂笔记分组讨论并分析教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图解,并根据知识储备归纳在此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记忆并整理笔记学生思考并回答:主动运输、生物发电发光、肌肉收缩、大脑思考、细胞吸收反应等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理解并分析能量释放及储存的含义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并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阅读并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对知识有更深刻地了解加深学生对ATP的理解,将之前的知识进行整理,方便记忆分组讨论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量接起来,完成新旧知识的结合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学会知识的应用课堂总结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ATP的结构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利用思考并总结自己学到的能容巩固并整理本节课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课堂练习布置学案后的习题做题通过做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课后作业课后习题课下完成巩固知识板书设计 第五章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 ATP的结构简式二、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三、 ATP的利用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效果很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探究式学习理念。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及表达的机会,展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本节课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实验的观察,图片的共享。以后我将更多利用网上有利资源来教学。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