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共157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州轨道交通四号线支线溪霞路站配套地下空间(苏地2013-G-65号地块)基坑混凝土内支撑拆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苏州怀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专心-专注-专业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1、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北、中、南区)基坑围护设计图纸及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北、中、南区)主体结构施工图纸;2、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北、中、南区)基坑围护设计图纸及苏州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北、中、南区)围护结构施工图纸。1.2 施工图集表1-1 施工图集序号名称编号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3 主要规程、规范表1-2 主要规程、规范序号类别名 称编 号1国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国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3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4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5国家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6国家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7国家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20088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行业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10行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1行业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2行业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3行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14行业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15行业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16行业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17行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8行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9行业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20行业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21地方行业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规范DGJ08-121-20062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1.4 主要标准表1-3 主要标准序号类别名 称编 号1国家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2国家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3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行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企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统一标准Q/BCEG300-20046企业混凝土结构精品工程实施指南Q/BCEG102-20051.5 主要法规表1-4 主要法规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京)新登字035号2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3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4国家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2219号文5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国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6 其他表1-5 其他编制依据序号类别名 称编 号1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安全管理手册BCBB/QB A-2006A/12企业程序文件BCBB/QB B-2006B/13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文件汇编2009.1版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环境苏州轨道交通四号线支线溪霞路站配套地下空间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境内,呈南北走向,北邻友翔路,南邻苏州湾,西邻溪虹路(溪虹路呈“L”型)及库特勒厂房,东侧为一片荒草地。项目周边主要涉及友翔路、东太湖路、溪虹路及道路两侧的园林和市政管线。现场南侧为水塘、干涸的芦苇荡和苏州湾,北侧紧邻友翔路,西侧为库特勒厂房和溪虹路,东侧一片荒草地,地下空间工程北区与中区之间为东太湖路,在建地铁四号线溪霞路站位于东太湖路正下方,规划与地下空间工程相接。工程所在地区道路交通流量比较小,地铁溪霞路站明挖基坑施工已占据东太湖路路中,东太湖路交通向北导改从地铁施工围挡北侧通行。具体见附图1:苏州地下空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2.2 混凝土支撑概况本工程北区基坑支护形式:北区分为A、B 两个基坑。远离地铁侧基坑(A 坑)采用800mm 厚地下连续墙+三道内支撑,临近地铁侧基坑(B 坑)地下连续墙采用H 型钢接头+四道内支撑(一道混凝土撑+三道钢支撑)。图2-1 北区剖面图本工程中区基坑围护体A区基坑竖向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三道钢支撑,B1区基坑竖向设置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B2、C1、C2区设置两道混凝土支撑。图2-2 中区剖面图(一)图2-3 中区剖面图(二)本工程南区基坑支护形式:南区分为D(D1/D2)、E、F三个基坑,采用钻孔桩+三道混凝土支撑的围护方案,围护结构与主体形成复合式结构。图2-4 南区剖面图表2-1 支撑信息一览表北区支撑信息一览表第一道支撑系统(mm×mm)第二道支撑系统(mm×mm)第三、四道支撑系统(mm×mm)GL11200×1000WL11400×1000WL21400×1000GL21000×1000ZC2-11000×1000ZC3-11000×1000GL31050×1000ZC2-2600×800ZC3-2600×800ZC1-11000×1000ZC2-31000×1000ZC1-2600×800ZC1-31000×1000ZQL11000×1000ZQL21000×1000ZQL31000×1000ZQL41000×1000ZQL51000×1000ZQL6800×1000中区支撑信息一览表GL1-11200×1000GL2-11200×1000ZQC2-41000×1200GL1-2800×1000WL1-11200×1000WL3-11400×1000ZC1-11000×1000WL2-11600×1000WL3-21400×1000ZC1-2600×800WL2-21600×1000WL3-31600×1000ZC2-11000×1000ZC3-11000×1000ZC2-2600×800ZC3-2600×800ZC2-31000×1000ZC3-31200×1200ZQC2-11000×1200ZQC2-21000×1000ZQC2-31000×1000南区支撑信息一览表GL1-11200×1000WL2-11300×1000WL3-11300×1000ZC1-21000×1000ZC2-21000×1000ZC3-21000×1000ZC1-3600×800ZC2-3600×800ZC3-3600×800ZC1-41000×1200ZC2-41300×1000ZC3-41300×1000表2-2 支撑拆除量统计表分区部位拆除工程量备注钢筋(t)混凝土(m3)格构柱(t)塔吊基础(t)北区B坑第一道支撑100350A坑第一道支撑1900760040050A坑第二道支撑710470034030A坑第三道支撑540515036030小计3300178001100110中中区A坑第一道支撑904300-2轴B坑第一道支撑180880330502-7轴BB、C坑第二道支撑380012200100060B、C坑第三道支撑20001290061040小计6070264101940150南南区第一道支撑25001020095060第二道支撑2030790049040第三道支撑2060833040040小计6590264301840140合计159607064048804002.3 结构楼板承载力概况表2-3 北区主体设计主要荷载取值建筑使用类别恒载标准值(kN/m2)活载标准值(kN/m2)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地下室顶板6015地下一层板商业部位6.25.5天井9.810机动车停车库(小型客车)4.24机动车停车库(货车、垃圾回收车区域)4.27非机动车停车库4.24地下二层板机动车停车库(小型客车)4.24机动车停车库(货车、垃圾回收车区域)4.27底板机动车停车库(小型客车)64人防顶板核6级55常6级40表2-4 中区主体设计主要荷载取值建筑使用类别 使用荷载标准值(kN/m2)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顶板15.0商业部分4.0 走廊、门厅3.5 公共卫生间6.0 储藏室5.0 配电间7.0 通风机房、电梯机房7.0 餐厅4.0 消防疏散楼梯3.5 汽车通道及客车停车库4.0 货车(载重小于5吨),垃圾回收车区域7.0 大平台人群活动区、灌木、草坪区域5.0 高木区域5.0 人防顶板核6级55常6级40表2-5 南区主体设计主要荷载取值建筑使用类别使用荷载标准值(kN/m2)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备注大平台5.0地下室顶板(道路区域)22.0地下室顶板(非道路区域)16.0地下商业5.5考虑隔墙荷载下沉广场、天井10.0考虑局部绿化停车库(小型客车区)4.0停车库(货车、垃圾回收车区)7.0停车库(非机动车区)4.0考虑后期刚夹层设备机房7.0强弱电间5.0水泵房10.0消防疏散楼梯3.5人防顶板(核6级)55人防顶板(常6级)40北区顶板恒载标准值60kN/m2,活载标准值15kN/m2。人防区域楼板核6级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均为55kN/m2、常6级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均为40kN/m2,荷载满足拆撑荷载标准值为(15.271kN/m2)要求,其下部支架按原方案进行施工,不进行加密。中区顶板恒载标准值60kN/m2,活载标准值15kN/m2。人防区域楼板核6级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均为55kN/m2、常6级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均为40kN/m2,荷载满足拆撑荷载标准值为(15.271kN/m2)要求,其支架按原方案进行施工,不进行加密。南区道路区域顶板使用荷载标准值为22kN/m2,南区非道路区域顶板使用荷载标准值为16kN/m2,人防区域楼板核6级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均为55kN/m2、常6级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均为55kN/m2,荷载满足拆撑荷载标准值为(15.271kN/m2)要求,其支架按原方案进行施工,不进行加密。2.4 施工风险因素分析(1)恒荷载标准值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中、顶板模采用木模板取0.75kN/m2。新浇筑混凝土板因具备80%以上设计强度,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能力,进行支撑拆除过程中假定楼板仅承载自身的自重荷载。(2)活荷载标准值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考虑镐头机需要路基箱下垫将重量均布传递于楼板或支撑梁上,荷载值按如下表格计算计取。表2-6 镐头机荷载取值荷载名称型号/规格单位自重备注镐头机PC220t/台23.1路基箱6m×1m×0.2t/块0.8工字钢/槽钢与钢板焊接制作路基箱8m×1m×0.26t/块2工字钢/槽钢与钢板焊接制作路基箱9m×1m×0.26t/块2.4工字钢/槽钢与钢板焊接制作工字钢37a(360×136×10)kg/根720.444工型钢每台镐头机在楼板上行走时,要求底部下垫不得少于3块6m×1m路基箱,保证镐头机荷载能够均匀传递给楼板及模架结构。Q1=(23.1×1000×9.8+3×0.8×1000×9.8)÷(3×1×6)=13.883kPa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6.2条“搬运和装卸重物以及车辆启动和刹车的动力系数,可采用1.11.3,其动力荷载只传至楼板和梁。” 考虑镐头机行走及破除工作的振动影响,取动力系数1.1,则传递至楼板的均布活载取13.88315×1.1=15.271kN/m2。(3)荷载设计值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3.2.3条,3.2.4条计算模架结构设计值。公式3.2.3-1:式中:第j个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3.2.4条采用;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为主导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3.2.4条采用;第i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其中为主导可变荷载Q1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按第j个永久荷载标准值Gj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按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第i个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参与组合的永久荷载数;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公式3.2.3-2:注:1 基本组合中的效应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2 当对无法明显判断时,应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作为,并选取其中最不利的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其中,“3.2.4条”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2)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不应大于1.0。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2)其他情况,应取1.4。可变荷载控制时,荷载基本组合值为: S1=0.9×(1.2×G1k+1.4×Q1k) =0.9×(1.2×0.75+1.4×15.271) =20 kN/m2永久荷载控制时,荷载基本组合值为: S2=0.9×(1.35×G1k+1.4×0.7×Q1k) =0.9×(1.35×0.75+1.4×0.7×15.271) =15.98 kN/m2综上计算结果:镐头机在楼板行走并破除支撑的荷载传递至模架上的荷载最大为20 kN/m2。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设部87号文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关于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的规定: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后,本拆除工程对模架的荷载情况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北、中、南区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工程伴随下部主体结构施工,一方面涉及到支撑栈桥交通安全,同时涉及主体结构保护,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设部87号文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关于拆除工程的规定:(二)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三)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本拆除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拆除工程。北区B坑和中区A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采用绳锯切割工艺拆除,北区支撑梁(截面1000×100mm)切割分段长度分别为11.5m(28.75t)、6m(15t),中区支撑梁(截面1000×100mm)切割分段长度分别为11m(26.5t)、6m(15t),考虑吊索具重量1.6t,单件起吊重量303.5kN,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设部87号文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关于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二)(常规工艺起吊)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本拆除工程中起重吊装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起重吊装工程。第三章 施工部署3.1 人员准备表3-1 人员计划表序号工种名称数量(人)备注1机械操作工60按破碎机、吊车等配置具体人数2破除工30主要对机械无法操作的部位进行破除3清渣工30拆除层面清渣4焊割工16支撑中钢筋切割5机修工6拆除机械设备维修6电工6施工、夜间清渣的现场照明接电7安全管理人员10负责现场施工区域的安全监督3.2 机械准备表3-2 机械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吊车徐工180t台1绳锯切割吊运2履带式镐头机PC220台3拆撑时用3履带式镐头机PC200台1拆撑时用4小镐头机PC130台6拆撑时用5小型反铲装载机轮胎式 Dh50台6渣块清理用6空压机WY-7/7-D台16备用7风镐台30备用8吊车25T台3基坑垂直运输9气割设备套20钢筋切割10切割机台5钢筋切割11自卸运输车15T辆5废钢筋及废碴外运12装载机Z50台3地表废渣清理用13对讲机台20施工现场联络14切割机金钢链式(绳锯)台8邻近地铁小坑用3.3 材料准备表3-3 材料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钢板15mm块根据实际确定2路基箱1×6×0.2m1×9×0.27m1×8×0.27m块根据实际确定336a型钢12m根据实际确定4竹篱笆块根据实际确定拆除高度小于5m使用5旧轮胎个根据实际确定拆除高度大于5m使用6槽钢12#m根据实际确定绳锯切割使用3.4 支撑拆除技术条件1、 方案实施前,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经专家评审通过并经监理、业主及业主相关部门审核、审批完成;2、 拆除施工前应对施工单位全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做好方案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拆除工程涉及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3、 拆除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明确拆除工程涉及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4、 拆除人员、材料进场验收合格,选择近5年状态良好,进场时验收性能优良机械设备;5、 镐头机行走区域和拆除支撑对应下方负二层(负三层)梁板(顶板和人防顶板区域除外)模架全部不予拆除,镐头机行走区域按本方案4.2.2节要求进行加密并验收合格;6、 每道混凝土支撑拆除前,相应支撑下和先前拆除的上一道支撑对应范围的主体结构应全部施工完毕,且梁板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值的80%以上,并报监理批准;7、 拆除作业范围的主体结构钢筋甩茬、防水施工等做好成品保护的防护措施并验收合格;8、 每道支撑拆除前应将支撑与围檩或冠梁预先切断联系,确保围护结构后背土压力与支撑轴力逐渐释放;9、 拆除作业应与主体结构施工协调配合分区、分块拆除,每次只允许拆除一道混凝土支撑,可多点拆除,但应注意有序施工;10、 楼板后浇带位置严禁镐头机通行,严禁在悬臂支撑上行走、停留。3.5 施工顺序支撑拆除施工中为保证基坑安全,三分区的支撑拆除施工应不连续,时间节点错开,确保与土建施工有效衔接。角撑拆除顺序:由小到大顺序施工。对称拆除顺序:由小到大顺序施工。具体支撑拆除施工顺序以及切割、破碎分段尺寸见混凝土支撑拆除专项技术措施。在支持拆除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发生很大变化,支持拆除程序应考虑支撑拆除后对整个支护结构不产生过大的受力突变,一般可遵循以下原则:(1)相应层板及侧墙均已封闭施工,且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时方可拆除相应层板上部支撑;(2)分区分段设置的支撑,拆除也宜分区分段进行;(3)整体支撑根据后道工序要求逐步拆除;(4)先断开拆除支撑处围檩,消除围檩集中力对支撑的传递;(5)再对称分离支撑与围檁,再拆除支撑、钢立柱节点,最后拆除围檩; (6)编制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时,应结合围护结构图纸中支撑的分区、分层特点,综合考虑支撑的“时空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主体结构施工与支撑拆除作业的安全性要求。 (7)拆除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采取措施消除拆除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荷载传递以及避免拆除导致的主体结构楼面荷载超载;3.5.1 北区拆撑施工顺序北区首先拆除南侧B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A坑每层混凝土支撑由北到南(A1A2A3)依次拆除,每次只能拆除一道支撑,待先前拆除的支撑对应结构完成后方能拆除相邻支撑,保证基坑背后土体应力逐步释放,实现内力转换。1、 北区B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北区B坑负一层结构达到设计强度80%后,保留负二层楼板支架,第一道混凝土支撑采用绳锯由东向西进行切割。2、北区A坑混凝土支撑1)、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撑第三道混凝土支撑;图3-1 北区第三道混凝土拆除2) 、第三道混凝土支撑拆除后,施工负三层墙柱及负二层楼板,待强度达到设计的80%后,保留负三层支架,拆除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图3-2 北区第二道混凝土拆除3) 第二道混凝土支撑拆除后,施工负二层墙柱及负一层楼板,待达到设计强度80%,保留楼板下支架,镐头机在支撑上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图3-3 北区第一道混凝土拆除北区支撑拆除详见附图2:北区拆撑工序、镐头机站位、模架搭设示意图。3.5.2 中区拆撑施工顺序中区首先拆除北侧A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SY2-7轴每层由南向北依次进行拆除,SY7-52轴每层混凝土支撑由北到南依次进行拆除。要求每次只能拆除一道支撑,待先前拆除的支撑对应结构完成后方能拆除相邻支撑,保证基坑背后土体应力逐步释放,实现内力转换。另外中南区交界位置的支撑,应待南区主体结构封顶后方可拆除作业。1、 中区A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中区A坑负一层结构达到设计强度80%后,保留负二层楼板支架,第一道混凝土支撑采用绳锯由东向西进行切割。2、 SY2-7轴施工顺序1) 、待负二层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保留负三层支架,拆除第三道混凝土支撑;图3-4 中区SY2-7轴第三道混凝土拆除2) 、第三道混凝土拆除完成后,施工负二层墙柱及负一层楼板,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保留楼板支架,拆除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图3-5 中区SY2-7轴第二道混凝土拆除3) 、第二道混凝土支撑拆除完成后,接着镐头机在支撑上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图3-6 中区SY2-7轴第一道混凝土拆除3、 SY7-52轴施工顺序1) 、待负二层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保留负三层支架,拆除第三道混凝土支撑;图3-7 中区SY7-52轴第三道混凝土拆除2)、第三道混凝土拆除完成后,施工负二层墙柱及负一层楼板,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保留楼板支架,拆除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图3-8 中区SY7-52轴第二道混凝土拆除中区支撑拆除详见附图3:中区拆撑工序、镐头机站位、模架搭设示意图3.5.3 南区拆撑施工顺序南区每层混凝土支撑由西向东(FED2D1)依次进行拆除。要求每次只能拆除一道支撑,待先前拆除的支撑对应结构完成后方能拆除相邻支撑,保证基坑背后土体应力逐步释放,实现内力转换。1) 、待负二层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保留负三层支架,拆除第三道混凝土支撑;图3-9 南区第三道混凝土拆除2) 、第三道混凝土拆除完成后,施工负二层墙柱及负一层楼板,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保留楼板支架,拆除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图3-10 南区第二道混凝土拆除3)、第二道混凝土支撑拆除完成后,接着镐头机在支撑上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第二道混凝土支撑拆除完成后,施工负一层墙柱及顶板,待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保留楼板支架,镐头机在支撑上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图3-11 南区第一道混凝土拆除(一)图3-12 南区第一道混凝土拆除(二)南区支撑拆除详见附图4:南区拆撑工序、镐头机站位、模架搭设示意图。3.6施工工期计划依据主体结构进度安排施工,支撑拆除应尽量配合结构施工,拆除时间及拆除部位服从总进度计划安排。每次拆除应在主体浇筑完成,达到换撑强度要求时进行。按现场情况,拆除拟分块组织,同时考虑主体结构施工要求,集中力量完成一块移交一块场地。每一块场地从破碎至清渣完成交付场地的工期安排如下:整个基坑根据总包提供的作业区域,按破碎、收钢筋、清渣、回收钢立柱工序组织流水施工。每次拆除方量约5001000立方米,每段支撑从拆除到完成钢筋倒运,渣土归堆的时间约7天。支撑拆除施工应与主体结构施工协调配合完成。具体拆除顺序见施工进度计划表,如下:详见附件1北区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件2中区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件3南区施工进度计划第四章 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工艺本工程砼支撑拆除采用机械辅以人工的破碎方法,主要使用破碎挖掘机拆除,有墙板插筋较密的部分及镐头机无法作业的部分,用空压机进行人工拆除。北区B坑、中区A坑邻近地铁,为保护地铁不受拆撑影响,采用绳锯进行切割。支撑拆除,遵循“角撑先拆、对撑后拆”原则进行,工程破碎、切割、清理可以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调整安排交叉作业同时开展。砼支撑梁拆除采用对称拆除,首先将角撑与圈梁切割分开,然后按先联杆后主撑的方法依次拆除。 采用人工拆除的施工部位,需先搭设脚手架,并且脚手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其作业形式为:进场搭设脚手架剥离砼保护层切割钢筋剥离钢筋破碎砼拆除脚手架施工完毕退场。本工程混凝土支撑拆除方式如表4-1所示。表4-1 各部位支撑拆除方式统计表部位拆撑方式防护措施拆除高度北区B坑第一道绳锯切割槽钢支架5.95m北区A坑第一道镐头机在支撑上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旧轮胎5.95m北区第二道镐头机在楼板上进行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且楼板下支架加密至600×900×1500mm,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3层竹篱笆4.15m北区第三道镐头机在底板进行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3层竹篱笆3.5m中区A坑第一道绳锯切割槽钢支架6.6m中区SY2-7轴第一道镐头机在支撑上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旧轮胎6.6m中区SY2-7第二道镐头机在楼板上进行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且楼板下支架加密至600×900×1500mm,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3层竹篱笆2.1m中区SY7-52轴第二道镐头机在支撑上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3层竹篱笆2.1m中区第三道镐头机在楼板上进行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且楼板下支架加密至600×900×1500mm,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3层竹篱笆2.05m南区第一道镐头机在支撑上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旧轮胎8.7m南区第二道镐头机在楼板上进行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且楼板下支架加密至600×900×1500mm,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3层竹篱笆2.7m南区第三道镐头机在楼板上进行拆除镐头机行走路线范围内满铺路基箱且楼板下支架加密至600×900×1500mm,拆除区域满铺1.5mm钢板+3层竹篱笆2.4m中北区A/B分坑桩人工风镐拆除搭设1000×1000×1500mm操作平台,并设置剪刀撑依次为4m、4.65m、6.46.9m注:特殊区域采用人工风镐进行破除。4.1 绳锯切割4.1.1工艺原理钢筋混凝土切割是利用镶有金刚石的碟锯、绳锯或筒锯对准混凝土构件需要拆除的部位不断重复切割,利用金刚石超高的强度将钢筋混凝土切断,直至该部位切透为止。与此同时采用水冷却,即是切割设备降温需要又是防粉尘、降低噪音的得利措施。4.1.2工法特点(1)施工精度高,机械化程度高。(2)无振动,对原结构无损伤。(3)无粉尘,噪音低,对环保更有益。 (4)速度快,效率高4.1.3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放线(弹线)切割设备就位混凝土(钢筋)切割切块吊装清理现场4.1.4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在切割过程中冷水具有对切割设备本身进行降温及避免扬尘的作用。在切割区域周围有序组织排水,防止施工用水污染周围环境。(2) 分块放线 北区B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拆除本工程北区B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采用绳锯进行切割,B坑支撑长18.3m,拟定分2段切割,采用180T汽车吊吊运。汽车吊停放于北区B坑南侧临时道路上,距基坑边不得小于2m,支腿伸出长度不超过4m。查询表4-2 徐工180t汽车吊额定起重量表(配重55t),180t汽车吊工作幅度14m范围内最大可起吊43t,工作幅度22m范围内最大可起吊24.1t。根据180t汽车吊的性能要求,支撑梁分段长度分别为11.5m(28.75t)、6m(15t),汽车吊相应工作幅度为13.25m、22m,起吊重量和工作幅度满足180t汽车吊的要求,起吊安全系数均大于1.4。汽车吊支腿底部必须采用不小于1500×1500×30mm钢板进行垫平,确保地基稳定。 中区A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拆除本工程中区A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采用绳锯进行切割,A坑支撑长18m,拟定分2段切割,采用180t汽车吊(配重28t)吊运。汽车吊停放于中区A坑北侧临时道路上,距基坑边不得小于2m,支腿伸出长度不超过4m。查询表4-2 徐工180t汽车吊额定起重量表(配重55t),180t汽车吊工作幅度14m范围内最大可起吊43t,工作幅度22m范围内最大可起吊24.1t。根据180t汽车吊的性能要求,支撑梁分段长度分别为11m(26.5t)、6m(15t),汽车吊相应工作幅度为13m、20.5m,起吊重量和工作幅度满足180t汽车吊的要求,起吊安全系数均大于1.4。汽车吊支腿底部必须采用不小于1500×1500×30mm钢板进行垫平,确保地基稳定。表4-2 徐工180t汽车吊额定起重量表工作幅度主臂配重55吨,支腿全伸,全方位作业13.818.1222.426.7731.0935.4239.7444.0748.3952.7157.16131803.51401204131116115954.512011011295805115105104927565610092928869625078982828265584840880737372645745393597265656563544337332610615959585951413531.525.521.512505050514836.532.62924.62017.51442414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