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课件26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资源ID:15220249
资源大小:394.83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离骚》课件26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离骚(节选)情境导入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课文小结布置作业端午节吃粽子课程导入端午节赛龙舟使用沙画屈原的故事导入课文。课程导入 1.熟读全文,分析文中的屈原形象。 2.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3.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学习目标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整体感知作者简介屈原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文学常识关于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除此之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1.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今意: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今意:认为。 浩荡:荒唐。今意:形容广阔或者壮大。基础字词2.通假字 错:通“措”,措施。 离:通“罹”,遭受。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3.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 (1)研究四个提到“死”的句子,看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品质?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坚持真理 追求理想研读课文 (2)研究“虽九死其犹未悔”“悔相道之不察”,看诗人悔什么、不悔什么? 未悔正道直行,追求完美人格。悔相道不察。 相辅相成因为悔,所以迷途知返;迷途知返的目的是正道直行。 与这种“殉身无悔”的态度相联系的,就是“上下求索”的精神。“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求索什么?能使楚国强盛的明君贤臣、开明的政治和美好的品德。 得不到,执着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3)研究离骚中的比兴手法及其作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以美女自比服饰容颜象征美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相道”、回车复路,行迷未远。 世俗的背弃法度 政治上的进退出处 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政治上的成败得失、品质上的善恶优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含蓄蕴藉,诗意盎然。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对国王以夫君相称,称群小为众女,把君臣关系说成夫妻关系、男女关系,这就是所谓“两性喻”。在封建时代,君臣之间君为尊,夫妻之间夫做主,两者平行而相似。诗人以妇人自比,将君王与大臣、大臣与大臣的明争暗斗和权势起伏用夫妻间的离合悲欢、感情纠葛作比喻,使抽象的变为具体,让人可感可知可了解,平添了许多人情味。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合作探究2.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尽,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课文小结 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两层意思: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两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写作特色1.移情: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2.浪漫主义气息: 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3.象征手法: 王逸评论离骚时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一般说来,香草通常被屈原用来比喻或象征自己的品质和修养。而美人意象大多是屈原自拟,用以向楚王陈述忠爱之心和被遗弃的哀怨,即用婚姻爱情来象征君臣关系。用爱情失败和被离弃的痛苦来象征君臣乖违的事实,使得诗歌有着更深厚浓郁的抒情意味,更加忧怨悲愤。布置作业 1.掌握离骚(节选)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做好积累和整理。 2.背诵离骚(节选)全文。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