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软件工程-第3章 软件系统开发方法.ppt

    • 资源ID:15304334       资源大小:443K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软件工程-第3章 软件系统开发方法.ppt

    课程主讲人:软件工程-第3章 软件系统开发方法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页第3章 软件系统开发方法v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v3.2 软件开发模型v3.3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v3.4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页v在软件开发的早期,人们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是边写边改法。这种开发方法在应用开发中最为快捷,但由于其开发的随意性,因而也最为低效。同时,使用该方法的项目常常因为管理失控而终结。基于这种情况,业界人士借鉴其它工程领域的方法,提出了许多有规则可言的软件系统开发方法。最著名的当数“瀑布式”方法了,即把软件开发过程分解成这样一些阶段:制定开发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验证。然而,在软件开发实践中完全遵循这种过程取得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其原因主要在于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系统需求必须明确、不变。但在现实应用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需求通常模糊不清,并且在系统开发期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软件开发要求采用的方法过程也必须能适应这种变化,这就出现了其它一些软件开发方法,如原型法、敏捷方法等。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页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v正如任何事物一样,软件也有其孕育、诞生、成长、成熟以及衰亡的生命过程,一般称其为“软件生命周期”。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页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v根据这一思想,可以得到软件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制定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及维护。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页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v(1) 制定计划(Planning)团队人员:分析人员、领域专家及用户等。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确定待开发软件系统的总体目标,给出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及接口等方面的要求。由团队人员协作,共同研究完成该项软件开发任务的技术、经济、社会可行性,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案,并对现有可利用资源、成本、可取得的效益、开发进度等做出估计,制定出完成该项开发任务的实施计划,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页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v(2) 需求分析和定义(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Definition)团队人员:分析人员、测试人员、领域专家及用户等。该阶段对于待开发软件项目获取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定义。这个阶段团队人员必须协同工作,让软件开发人员充分理解用户的各项需求,并确定哪些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哪些需求在现有技术下是不能满足的,对能满足的需求加以确切的描述。然后,编写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或系统功能说明书,以及初步的系统用户手册、测试用例等。为了团队人员之间能很好地沟通,从这个阶段开始通常会采用一些标准的建模语言(如: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简称UML)对系统建模。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8页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v(3) 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团队人员:架构设计人员、软件设计人员、数据库设计员、用户界面设计员、封装体设计员和集成人员、测试人员等。这个阶段通常分为两部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在软件设计阶段,软件开发人员把已经经过用户和领域专家确认的各项需求转换成相应的软件体系结构。结构中的每一成份都是意义明确的子系统、模块或用例,每个部分都和某些需求相对应,进行所谓的概要设计。然后对每个模块或用例要完成的工作采用合适的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如画出模块的程序流程图或描述类的属性、操作等,为源程序的编写工作打下基础,即所谓的详细设计。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9页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v(4) 编码(Coding)团队人员:编程人员、测试人员等。将详细设计阶段所描述的模块程序流程图或类的设计转换为计算机能处理的程序代码,即使用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目前,通常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如C语言、Java语言等。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0页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v(5)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团队人员:测试人员、开发人员、用户等。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软件测试暴露出软件中隐藏的错误和缺陷。软件测试的主要方式是在设计测试用例的基础上检验软件的各个组成部分。软件测试一般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几个阶段。首先进行单元测试,查找各模块或类在功能和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这个过程会反复进行;其次进行集成测试,验证各软件单元集成后形成的模块能否达到概要设计规格说明中各模块的设计目标;然后进行系统测试,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最后进行确认测试,以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确定的各种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决定已开发的软件能否交付用户使用。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1页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v(6) 运行/维护(Running/Maintenance)团队人员:系统支持人员等。已交付的软件投入正式使用,软件便进入运行阶段。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发现了软件中存在的错误需要修改;或为了适应变化了的软件工作环境,需做一些变更;或为了增强软件的功能需做变更等。这就称为软件维护。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2页3.2 软件开发模型v从上节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包含了若干个活动,那么,这些活动应该如何组织呢?不同的组织方式可能会产生很大差别的结果。v实际上,与其它工程项目中安排各道工序类似,为了反应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内的各种活动应如何组织,各活动之间应如何衔接,需要用软件开发模型做出直观的图示来表达。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3页3.2 软件开发模型v软件开发模型是从软件项目需求定义到软件经使用后被废弃为止,跨越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系统开发、运作和维护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它给出了软件开发活动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每种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代表一种软件开发与管理的组织过程。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4页3.2 软件开发模型v迄今为止,出现了多种软件开发模型。如:迄今为止,出现了多种软件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增量模型原型化模型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5页3.2.1 瀑布模型v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开发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6页3.2.1 瀑布模型v瀑布模型是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瀑布模型规定了各项软件工程活动,其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 软件计划 需求分析和定义 软件设计 实现 测试 运行维护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7页3.2.1 瀑布模型v瀑布模型每项开发活动均应具有下述特征:(1) 从上一项活动接收本项活动的工作对象,作为本项活动的输入;(2) 利用这一输入实施本项活动应完成的任务;(3) 给出本项活动的工作成果,作为输出传递给下一项活动;(4) 对本项活动实施的工作进行评审。若得到确认,则继续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到前项活动,或更前一项活动进行返工。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8页3.2.1 瀑布模型v瀑布模型中软件维护的特点:瀑布模型中软件维护的特点:(1) 维护的具体要求是在软件投入使用以后提出来的,经过评价,确定需求变更的必要性,才进行维护工作。(2) 维护中对软件的变更仍然要经历软件生命周期在开发中已经历过的各项活动。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19页3.2.1 瀑布模型v瀑布模型的优点:瀑布模型的优点:(1) 为软件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强调开发的阶段性。(2) 强调早期计划及需求调查。(3) 强调产品测试和阶段评审。(4) 强调文档的重要性。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0页3.2.1 瀑布模型v瀑布模型的缺点:瀑布模型的缺点:(1) 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往往会将早期的错误引入到后期各个阶段。(2) 依赖于早期进行的唯一一次需求调查,用户参与较少,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3) 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可能与用户的需求出现很大的偏差,使风险推迟到项目开发的后期阶段才显露出来,因而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4) 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目阶段,灵活性较差。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1页3.2.1 瀑布模型v瀑布模型缺乏灵活性,无法通过开发活动来理清本来不够明确的需求,这将可能导致直到软件开发完成时才发现所开发的软件并非用户所需要的,此时必将付出高额的代价才能纠正出现的偏差。v瀑布模型一般适用于功能、性能明确、完整、无重大变化的软件系统的开发。如操作系统、编译系统等系统软件的开发。v当用户需求不明确或经常变更时,不宜采用瀑布模型,可以考虑其它的架构来进行项目管理,如:演化模型等。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2页3.2.2 演化模型v演化模型主要针对事先不能完整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用户可以给出待开发系统的核心需求,并且当看到核心需求实现后,能够有效地提出反馈,以支持系统的最终设计和实现。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3页3.2.2 演化模型v该模型可以表示为:第一次迭代(需求设计编码测试集成)反馈第二次迭代(需求设计编码测试集成)反馈.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4页3.2.2 演化模型 问 题 定 义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集成 交付用户 迭代 1 迭代 2 迭代 3 迭代 n 反馈 反馈 反馈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集成 交付用户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集成 交付用户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集成 交付用户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5页3.2.2 演化模型v演化模型的主要优点:演化模型的主要优点:(1) 用户能在开发过程中而不是开发接近尾声时看到自己所需要的软件产品。对发现的问题能够提早解决。(2)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软件开发活动的盲目性。如果在某次迭代中,其需求没有满足用户的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可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在下一次迭代中予以修正。(3) 将系统中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部分安排在早期的迭代中,可增加项目的成功率。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6页3.2.2 演化模型v演化模型的缺点演化模型的缺点(1) 由于项目需求在开发初期不可能完全弄清楚,这样会给系统总体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并影响系统设计的完整性。(2) 如果在开发过程中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演化模型很可能退化为边写边改模式。(3) 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可能永远无法得到一个最终的软件产品。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7页3.2.2 演化模型v采用演化模型的软件开发过程,实际上是从最初的原型逐步演化成最终软件产品的过程。在整个演化过程中,不断修正缺陷,以开发出最终满足用户需要的软件产品。v演化模型特别适用于用户需求不够明确的软件开发项目,但不适宜用于大而复杂的系统。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8页3.2.3 螺旋模型v对于复杂的大型软件系统,开发一个原型往往很难达到要求,显然用单一的演化模型很难开发出这样的软件系统。那么,究竟要使用什么样的模型才适合用来开发大型而复杂的软件系统呢?答案就是螺旋模型。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29页3.2.3 螺旋模型v螺旋模型沿着螺线旋转,在笛卡尔坐标的四个象限上分别表达了每个迭代周期的四个阶段,从左象限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 风险 分析 可运行原型 原型 1 原型 2 原型 3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 操作概念 需求计划、生命周期计划 开发计划 集成与测试计划 软件需求 需求确认 软件产品设计 设计确认与验证 详细设计 编码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验收测试 实施 累计费用 各步骤的进度 评估方案 识别并排除风险 制定目标 选择方案 设定约束条件 计划下一阶段 开发并验证下一级产品 模拟模型基准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0页3.2.3 螺旋模型v(1) 制定计划确定该阶段的软件目标,选定为完成这些目标的实施方案,设定这些方案的约束条件。v(2) 风险分析分析所选方案,识别并努力消除各种潜在的风险,通常用构建原型的方法来消除风险。如果不能消除风险,则停止开发工作或降低软件项目规模。如果成功地消除了所有风险,则转向下一个阶段。v(3) 实施工程实施软件开发。这个阶段相当于一个纯粹的瀑布模型。v(4) 用户评估由用户评价开发工作,提出修改建议。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1页3.2.3 螺旋模型v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结合起来,吸取了两者的优点,并加入了两种模型都忽略了的风险分析,弥补了两种模型的不足。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2页3.2.3 螺旋模型v软件风险是任何软件开发项目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项目规模越大,问题越复杂,资源、成本、进度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承担该项目所冒的风险也就越大。软件风险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软件的开发过程和软件产品的质量。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及时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采取应有的措施,以消除或较少风险的损害。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3页3.2.3 螺旋模型v在螺旋模型中,沿着螺线由内向外每旋转一圈,也就是每完成一次迭代过程,软件开发就前进一个层次,开发出一个更加完善的软件版本。在每一圈螺线上,风险分析作为开发是否能够继续下去的判断点。假如风险太大,开发人员和用户无法承受,开发项目有可能被终止。但多数情况下沿螺线的活动会继续下去,并由内向外逐步延伸,最终得到用户所期望的系统。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4页3.2.3 螺旋模型v螺旋模型的优点:螺旋模型的优点:(1) 设计上的灵活性,可以保证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变更。(2) 以小的分段来构建大型系统,使资源、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变得更加简单容易。(3) 用户始终参与到每个阶段的开发中,保证了项目的正确性与可控性。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5页3.2.3 螺旋模型v螺旋模型的缺点:螺旋模型的缺点:(1) 采用螺旋模型需要具有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门知识,在风险较大的项目开发中,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或者消除风险的能力不足,都会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2) 过多的迭代次数会增加软件开发成本,延迟交付使用的时间。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6页3.2.3 螺旋模型v螺旋模型支持需求不明确,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并支持面向规格说明、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等多种软件开发方法。由于螺旋模型是以风险分析驱动的,一旦在开发过程中风险过大就要停止继续开发,因此,螺旋模型比较适合应用于产品研发或机构内部大型的复杂系统的开发,而不适合用于合同项目的开发。如果要将螺旋模型作为合同项目的开发模型,则必须在签订合同之前考虑清楚所有的开发风险,否则,在开发过程中如果由于风险过大而中途停止开发,就会赔偿经济损失或者承担法律责任。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7页3.2.4 增量模型v采用瀑布模型或演化模型开发项目时,目标都是一次性就把一个满足所有需求的产品提交给用户。然而,增量模型则与之不同,它分批地逐步向用户提交可操作的产品。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8页3.2.4 增量模型v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快速原型模型的迭代特征。该模型采用随着日程的进展而交错进行的线性序列,每一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v当使用增量模型时,第1个增量往往是核心产品,即第1个增量实现了基本的需求,但很多补充的特征还没有发布。客户对每一个增量的使用和评估都作为下一个增量发布的新特征和功能,这个过程在每一个增量发布后不断重复,直到产生了最终的完善产品。v增量模型强调每一个增量均发布一个可操作的产品。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39页3.2.4 增量模型 分析 设计 实现 测试 功能 时间 分析 设计 实现 测试 分析 设计 实现 测试 分析 设计 实现 测试 增量 1 增量 2 增量 3 增量 4 . 发布可操作的产品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0页3.2.4 增量模型v增量模型的优点:增量模型的优点:(1) 人员分配灵活,刚开始不用投入大量人力资源,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2) 重要功能被首先交付,可以获得最多的测试,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3) 早期发布的可操作产品可以作为原型为后期增量开发提供需求。(4) 在较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交部分工作的产品,可以让用户对开发项目和开发团队有信心。(5) 用户能看到所开发软件的中间版本,可以使最终产品不至于偏离用户的需求。(6) 可以将技术难度大的部分作为早期的增量,能够有效地管理与控制技术风险。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1页3.2.4 增量模型v增量模型的缺点:增量模型的缺点:(1) 在开发过程中,需求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并管理好需求的变更,增量模型很容易退化为边写边改模式,从而使软件过程的控制失去整体性。(2) 由于各个增量逐渐并入已有的结构,所以加入的增量部分不能破坏已构造好的系统部分,这需要软件具备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对开发团队的技术要求更高。(3) 难以对所有增量进行有效的集成。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2页3.2.4 增量模型v增量模型与原型模型、演化模型一样,本质上是迭代的,都能应用在需求不明确、需求变化大的软件项目的开发中,但与其它迭代式的模型不一样的是,增量模型强调每一个增量均发布一个可操作产品。早期的增量是最终产品的“可拆卸”版本。用户可对每一个可操作产品进行评估,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3页3.3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v在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明确和分解系统功能。这种方法看起来很符合人们处理事务的流程,是实现预期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然而,一旦系统的需求发生变化,这种基于功能分解的系统将会需要大量的修改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软件系统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庞大。v基于传统生命周期的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逐渐暴露出了它自身的一些缺点:难以理解和维护、可重用性差等。v这些缺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4页3.3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v在结构化软件开发(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的整个过程中,重点放在了操作上。这些操作是通过函数、模块或一条简单的指令来执行的。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过程化程序设计方法完全将程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数据,与操作分离开来,使得数据可以被所有函数或过程完全访问。 函数 函数 函数 数据 数据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5页3.3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v当函数与被函数调用的数据分离时,数据被破坏的可能性极大。另外,当数据和函数相互独立时,总存在着用错误的数据调用正确的程序模块或用正确的数据调用了错误的程序模块的可能性。v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法来约束所有函数对数据的访问,即将这些数据有效地隐藏起来,这就是面向对象的信息隐藏思想。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6页3.3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v传统的面向过程的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不能很好地表示现实世界。这些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可直接映射到面向对象的解空间,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能很好地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7页3.3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v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并能很好地表示现实世界,开发软件项目时,最好采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48页3.4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v“对象”一词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它表示现实世界中的某个具体的事物,例如,一台计算机。v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包含了物质和意识两大部分,物质表达的是具体的事物,而意识则描述了某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一种概括。v对象的概念源于用计算机程序对现实世界的复杂事物进行建模的过程。3.4.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v3.4.1.1 对象v3.4.1.2 类v3.4.1.3 类与对象的关系v3.4.1.4 面向对象v3.4.1.5 封装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v3.4.1.6 继承及面向对象系统的继承性v3.4.1.7 重载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多态性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0页.1 对象对象是指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实体。它既可以是具体的能触及的事物,如一个人、一栋大楼、一架飞机,甚至一个地球等;也可以是无法触及的抽象事物,如一项计划、一次约会、一场演出等。一个对象既可以非常简单,又可以非常复杂,复杂的对象往往可以由若干个简单的对象组合而成。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1页.1 对象v对象定义了状态和行为。对象的状态用数据值来表示,而对象的行为则用来改变对象的状态。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对象是基本的运行实体。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2页.1 对象v所有这些对象,除去它们都是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之外,它们都还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1) 有一个名字用来区别于其它对象。例如:张三、李四等。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3页.1 对象(2) 有一个状态用来描述对象的某些特征。例如:v对象张三的状态:姓名:张三性别:男身高:179cm体重:71kg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4页.1 对象(3) 有一组操作,每一个操作决定对象的一种功能或行为。对象的操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身所承受的操作,使用setter、getter作为操作名;一类是施加于其它对象的操作。例如:v对象张三的操作(可完成的功能):回答姓名回答性别回答身高回答体重打电话踢足球驾车 属于对象自身所承受的操作 属于施加于其它对象的操作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5页.2 类类是对一组客观对象的抽象,它将该组对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包括结构特征和行为特征)集中起来,以说明该组对象的性质和能力。例如:“人”这个词就是抽象了所有人(单个的人,如张三、李四等,这些都是对象)的共同之处。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6页.2 类v在面向对象编程中,通常把类定义为抽象数据类型,而对在面向对象编程中,通常把类定义为抽象数据类型,而对象是类的类型变量。当定义了一个类以后,就可以生成任象是类的类型变量。当定义了一个类以后,就可以生成任意多个属于这个类的对象,这个过程叫做实例化。例如,意多个属于这个类的对象,这个过程叫做实例化。例如,用用Java语言定义一个类语言定义一个类Car为:为:public class Car v这时可生成任意多个属于这时可生成任意多个属于Car类的对象:类的对象:Car car1 = new Car();Car car2 = new Car();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7页.3 类与对象的关系组成类的对象均为该类的实例。类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例如,张三是一个学生,学生是一个类,而张三作为一个具体的对象,是学生类的一个实例。类是多个实例的综合抽象,而实例又是类的个体事物。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8页.3 类与对象的关系v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定义一个类就定义了这个类的一系列属性与操作,对于同一个类的不同实例之间,必定具有如下特点:(1) 相同的属性集合;(2) 相同的操作集合;(3) 不同的对象名。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59页.3 类与对象的关系v相同的属性集合与操作集合用于标识这些对象属于同一个类,用不同的对象名来区别不同的对象。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0页.4 面向对象v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简称OO)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的思维方式认识客观世界,采用基于对象(实体)的概念建立模型,模拟客观世界,从而用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软件的方法。把软件组织成一系列离散的、合并了数据结构和行为的对象集。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1页.4 面向对象v面向对象是当前计算机界关注的重点,它是90年代主流软件开发方法。通过面向对象的理念使计算机软件系统能与现实世界中的系统一一对应。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很宽的范围。如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2页.4 面向对象v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软件的方法,称为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对象唯一性v每个对象都有唯一的标识(如同人们的身份证号码),通过这个标识,可以找到相应的对象。在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对象的创建到对象的消亡)中,它的标识都不会改变。不同的对象(即使其它属性完全相同,例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球)必须具有不同的标识。(2) 封装性v具有一致的数据结构(属性)和行为(操作)的对象抽象成类。(3) 继承性v子类自动共享父类的数据结构和行为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继承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同于其它程序设计语言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它语言所没有的。(4) 多态性v它是面向对象系统中的又一个重要特性。多态性描述的是同一个消息可以根据发送消息对象的不同采用多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即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就称为多态性。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3页.5 封装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封装也叫做信息隐藏。从字面上理解,封装就是将某事物包装起来,使外界不了解其实际内容。从软件开发的角度,封装是指将一个数据和与这个数据有关的各种操作放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动的实体对象,使用者不必知道对象的内部结构,只需根据对象提供的外部接口访问对象。从使用者的角度看,这些对象就像一个“黑盒子”,其内部数据和行为是被隐藏起来、看不见的。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是一种信息隐藏技术,它隐藏了某一方法的具体执行步骤,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消息传递机制传递消息给它。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4页.5 封装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v封装的意义在于保护或者防止数据或者程序代码被我们无意中破坏,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既然封装了对象,那么,怎样才能访问对象呢?答案是通过对象提供的公共消息接口来访问对象。下面是一个用Java语言所定义的类: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5页.5 封装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public class Employe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float salary; private String rank; private void calculateSalary(float subtract) salary = salary subtract; protected int getAge() return age; public void setSalary(float salary) this.salary = salary; public float getSalary() return salary;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6页.5 封装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v在上面所定义的职员(Employee)类中,包含的数据有职员姓名(name)、年龄(age)、工资(salary)、职位(rank)。这些数据被定义为私有数据(用private定义),就被隐藏起来,对于外部对象来说就不可以直接访问了。它所包含的成员方法或成员函数(操作)有三种类型的可见性: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7页.5 封装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v(1) 私有的用private关键字标识,如:calculateSalary,这样的成员方法或函数不向外部公开,只供对象内部自己使用。v(2) 受保护的用protected关键字标识,如:getAge,这样的成员方法或函数只向部分外界公开,只对派生类对象提供服务。v(3) 公有的用public关键字标识,如:getSalary等,这样的成员方法或函数向所有的外界公开,它可以响应外界对象的请求。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8页.5 封装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v定义为公有的成员方法或函数,才是对象提供的公共消息接口。外部对象只有通过这些公共接口才能访问到对象的内部数据,这就是所谓的信息隐藏技术。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69页.5 封装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v根据对封装的定义可以看出,封装应该具有下面几个条件:(1) 具有一个清晰的边界。对象所有的私有数据、成员方法或函数的实现细节都被固定在这个边界内。(2) 具有一个接口。这个接口描述了对象之间的交互作用,它就是消息。(3) 对象内部的实现代码受到封装体的保护,其它对象不能直接修改本对象所拥有的数据和代码。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0页.5 封装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v面向对象系统中的封装以对象为单位,即主要是指对象的封装,该对象的特性是由它所属的类说明来描述,也就是说在类的定义中实现封装。被封装的对象通常被称为抽象数据类型。封装性提高了对象内部数据的安全性。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1页.6 继承及面向对象系统的继承性继承是指一个类能够从另一个类那里获得一些特性。在这个过程中,超类把它的特性赋给了子类。面向对象系统的继承性是对具有层次关系的类的属性和操作进行共享的一种方式。在面向对象系统中,若没有引入继承的概念,所有的类就会变成一盘各自为政、彼此独立的散沙,软件重用级别较低,每次软件开发就只能从“零”开始。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2页.6 继承及面向对象系统的继承性v继承是面向对象软件技术中的一个概念。如果一个类A继承自另一个类B,就把这个A称为B的“子类”或“派生类”,而把B称为A的“父类”或“超类”或“基类”。例如,在通常的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中,都会涉及到用户权限管理,常常会有“一般用户”和“系统管理员”两种角色,而“一般用户”和“系统管理员”都是“用户”,所以,“一般用户”类和“系统管理员”类都可以继承自“用户”类。在这里,“一般用户”类和“系统管理员”类都是“用户”类的子类,而“用户”类则是“一般用户”类和“系统管理员”类的父类。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3页.6 继承及面向对象系统的继承性v继承可以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的各种属性和方法,而不需要再次编写相同的代码。在子类继承父类时,既可以重新定义子类的某些属性和方法,也可以重写某些方法,来覆盖父类的原有属性和方法,使其获得与父类不同的功能。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4页.6 继承及面向对象系统的继承性v继承有两个方面的作用:避免代码冗余,提高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继承是从老对象生成新对象的一种代码重用机制,使系统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它使得解释多态性成为可能。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5页.6 继承及面向对象系统的继承性v继承有单继承和多继承之分。 图形 三角形 矩形 椭圆形 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对话框 列表框 文本框 组合框 复选框 各种按钮 单继承多继承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6页.6 继承及面向对象系统的继承性v多重继承的引入,使面向对象系统大大增加了模拟现实世界的能力,但是系统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增加了系统的理解与维护难度。v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C+支持多继承,而Java语言只支持单继承,不支持多继承。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7页.6 继承及面向对象系统的继承性v在面向对象开发中,继承性不仅作用在对操作的继承,还作用在对数据的继承,也就是说,既具有结构特性的继承性,又具有行为特性的继承性。v子类是否可以访问父类的所有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或成员函数)?在前面介绍封装性时谈到,定义类的数据成员与方法成员有三种访问域(三种可见性),即公有访问域(public)、受保护访问域(protected)、私有访问域(private)。父类的成员若定义为受保护访问域和公有访问域,子类是可以访问的;若父类成员定义为私有访问域,子类则无权访问。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8页.7 重载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多态性v概念概念3-7:重载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多态性:重载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多态性一个类中的操作具有相同的名称和不同的参数,这样的操作被称为“重载”。面向对象系统的多态性是指,当不同的对象收到相同的消息时产生不同的动作。常用在功能相同但参数的数据类型有微小差别的操作中。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79页3.4.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v操作名、参数及其类型和操作的返回类型合在一起称为操作的签名(注:这里的操作就是方法或函数)。一个类中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具有唯一的签名,即是说一个类中不能存在两个相同签名的操作。v具有相同名称和参数但是返回类型不同的操作不能称为重载,因为在调用操作时并没有描述操作的返回类型,被调用的对象不能分辨出仅仅是返回类型不同的两个操作,因此这样的操作具有歧义性,是无效的。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80页3.4.2 面向对象的开发v传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含了六个阶段:制定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设计、编码、测试、运行与维护,面向对象的开发和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不同,它是一种基于现实世界抽象的新的软件开发方法。v那么,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中,软件生命周期又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主要完成哪些任务?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81页3.4.2 面向对象的开发v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中,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v(1) 系统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一个反映现实客观世界情形的模型。为了建立这个模型,需要分析员和需求人员共同明确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这个模型应该解决系统必须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的问题。分析之后将得到分析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v(2) 系统设计阶段这个阶段需要给出怎样解决问题的决策。包括将系统划分成子系统和子系统软硬件如何配置,确定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82页3.4.2 面向对象的开发v(3) 对象设计阶段该阶段将应用领域的概念转换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概念。在系统分析阶段所定义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分析模型的逻辑结构映射到一个程序的物理组织,得到设计模型。v(4) 实现阶段在这个阶段,将在对象设计阶段开发的类转换成用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代码或数据库。v(5) 测试阶段传统软件开发的测试通常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三个环节。由于面向对象有其自身的特点,参考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模式,面向对象开发测试包括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面向对象集成测试和面向对象系统测试。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83页3.4.2 面向对象的开发v面向对象开发同样包含了传统软件开发的几个阶段: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但面向对象开发是用“面向对象”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世界,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去模拟客观世界,所以,在分析阶段主要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以及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在设计阶段除了对整个系统的架构设计外,主要针对对象(或类)以及对象(或类)与对象(或类)之间的关系进行设计,在编码阶段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类的各项功能,而在测试阶段则使用面向对象的测试方法与技术。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84页3.4.2 面向对象的开发v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反复的认识过程,因此,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也将是一个反复的迭代过程,但这种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前一个迭代周期基础上对于问题领域的认识有所提高。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85页3.4.2 面向对象的开发v面向对象开发生命周期是一个迭代的增量式过程,因此,使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能很好地适应系统需求的变化,并能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以致于提高软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第86页3.4.2 面向对象的开发v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过程适合于使用UML来建模,同时

    注意事项

    本文(软件工程-第3章 软件系统开发方法.ppt)为本站会员(春哥&#****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