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第4章 成本管理ppt课件.pptx
1 第四章成本管理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2 一、成本管理概述二、作业成本法三、标准成本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2017.9.29;2018年8月17日;2019年1月3日一级内容二级内容(22+7+5=34)100-战略管理101-战略地图200-预算管理201-滚动预算、202-零基预算;203-弹性预算;204-作业预算300-成本管理301-目标成本法;302-标准成本法;303-变动成本法;304-作业成本法400-营运管理401-本量利管理;402-敏感性分析;403-边际分析;404-内部转移定价;405-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500-投融资管理501-贴现现金流法;502-项目管理;503-情景分析;504-约束资源优化;600-绩效管理601-关键业绩指标法;602-经济增加值法;603-平衡计分卡;604-绩效棱柱模型;801-企业管理会计报告;802-管理会计信息模块应用。803-行政事业单位700-风险管理701-风险矩阵;702-风险清单4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一、成本管理概述一、成本管理概述n管什么?管什么?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评价n怎样管?怎样管? 成本管理工具方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工具方法如何选择?工具方法如何选择? 企业成本管理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成本战略、 企业生命周期及产品生命周期大家都很困惑?围绕成本控制终结目标5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企业成本管理工具方法的选择控制成本成本管理战略的选择p 成本领先型战略:p 适用于:成熟期 p 目标:最大限度成本降低p 信息要求:精确的成本信息p 工具方法:标准成本法成熟的标准化产品 变动成本法 易于区分变动与固定成本 作业成本法多样化需求、现代化生产 主要适用于制造阶段及考核评价阶段p 差异化成本管理战略:p 适用于:初创期、成长期 p 目标:产品独特性和成本优势p 信息要求:不要求高精确度p 工具方法:目标成本法(不成熟新产品、研发阶段) 6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目标成本法01.01.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适用新产品研发阶段适用新产品研发阶段u01-101-1目标成本法的概念与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法的概念与目标成本控制 u01-201-2目标成本的制定目标成本的制定u01-301-3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成本的分解u01-401-4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成本与功能相匹配成本与功能相匹配一、成本管理概述一、成本管理概述7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目标成本法01-101-1目标成本的概念与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的概念与目标成本控制 目标成本是保证企业目标利润实现所必须达到的成本水平,是指为获取预定的市场份额所需的、顾客愿意支付的竞争性价格(即目标价格)与企业要求达到的目标利润之间的差额。目标成本计算是致力于产品总生命周期成本降低的综合性成本管理工具。是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前提下的全面性成本降低管理,包括产品与工序设计阶段,生产、营销与客户服务阶段,回收与处置阶段所发生的总成本的降低。 价格价格 功能功能8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目标成本法01-201-2目标成本的制定目标成本的制定(1)预测销售量和价格(2)计算目标利润(3)匡算目标成本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产品预计价格-单位产品应纳税费-单位产品目标利润9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目标成本法01-301-3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成本初步确定之后,还需要将其按管理层次、管理职能、产品结构、产品形成过程、成本的经济内容等分解为若干小的分解目标,并落实到与设计成本有关的各责任单位以至个人,使他们都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成本,作为控制各部分设计成本与评价设计工作经济效果的依据。10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目标成本法01-401-4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目标成本分解中常用且实用的方法。价值: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成本之比。它反映了产品物美价廉的程度。功能: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属性。成本:是指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即为实现产品或劳务的必要功能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内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是生产费用与使用费用之和。 成本功能价值11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02变动成本法u02-1变动成本法的概念u02-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基础u02-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12 02-102-1变动成本计算法概念变动成本计算法概念 变动成本法(直接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即变动生产成本,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即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13 变动成本法的成本构成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总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变动生产成本(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14 完全成本法(吸收成本法) 把一定时期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都“吸收”到单位产品上去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15 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生产成本总成本非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的成本构成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16 02-2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理论基础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17 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从成本补偿的角度讲,应该作为产品成本,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18 02-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存货的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 分期损益不同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19 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应用前提条件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以成本按其用途分类为基础 成本划分的类别 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非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表表4-1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成本构成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成本构成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20 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表表4-2 产品成本构成产品成本构成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21 例例4-14-1设某企业月初没有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当月某种产品共生产60件,销售40件,月末结存20件。该种产品的制造成本资料和企业的非制造成本资料如表4-3所示。成本项目单位产品项目成本项目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220503013 200 3 000 1 800 2 400 3 300 4 000合 计30027 700表表4-3 产品成本资料产品成本资料 单位:元单位:元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22 表表4-4 两种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的比较成本项目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成本 220220505030303003402400/60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23 表表4-54-5两种成本法下期间费用的比较成本项目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期间成本24003300 33004000400097007300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24 存货的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存货的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 存货的估价不同存货的估价不同 在例4-1中,月初无在产品,按变动成本法计算时,期末存货的成本则为6 000元(30020)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时,期末存货的成本则为6 800元(34020)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25 成本流程不同成本流程不同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固定制造费用存货成本当存货销售时销售成本当期全额转入期间成本期间费用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成本项目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固定制造费用存货成本当存货销售时销售成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图图4-1 两种成本计算法的成本流程图两种成本计算法的成本流程图成本项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26 分期损益不同完全成本法下传统利润表变动成本法下贡献式利润表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加: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减:期末存货成本 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毛利销售毛利减: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税前净利税前净利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固定成本合计税前净利税前净利表表4-6 利润利润表的基本结构表的基本结构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27 例例4-24-2承接例4-1所示的表4-3资料,假设产品售价为600元/件,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编制利润表。传统式利润表传统式利润表贡献式利润表贡献式利润表销售收入(60040) 24 000销售收入(60040) 24 000减:销售成本减:变动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贡献毛益 加:本期生产成本减:期间成本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减:期末存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成本合计 销售费用销售毛利 期间费用合计减: 期间费用税前净利 管理费用 销售 期间费用合计 税前净利 表表4-7 利润利润表表 单位:元单位:元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2400元/60件=40元/件(34060)02040020400(34020)680013600104003300400073003100120001200024003300400097002300(30040)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28 分期损益差异变动规律1.若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则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2.若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则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3.若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则完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29 分期损益差异及形成的原因=+-完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 本期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两种成本法下某期税前净利的差额 =该期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净利 -该期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净利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的固定成本30 差额简算法1.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按简算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额按简算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2.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应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31 两种方法的利润计算方式不同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变动成本法贡献式损益计算公式: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利润传统式损益计算公式:销售收入销货成本=销售毛利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利润32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成本管理之 作业成本法二、作业成本法n作业成本法因何而生?作业成本法因何而生?n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有何不同?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有何不同?n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依据?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大家都很困惑?33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法二、作业成本法u01作业成本法产生发展与动因u0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u0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01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动因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基于产品成本项目计算适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生产。产品成本构成: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成本或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产量大,成本就多,结果是产量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成本高。随着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计算机化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产品私人订制,直接人工成本下降,制造费用上升,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的相关性下降,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不适应新的形势。作业成本法:也叫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是基于企业生产作业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最早追溯到20世纪美国人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芝加哥大学青年学者库伯(Robin Cooper)和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对美国公司调查研究之后,发展了斯托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1988)(Activity Based Costing,称ABC法)。90年代开始在英美应用。01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动因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Staubus)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36产品生产组织变化和成本计算方法的演变分工越来越细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生产的自动化、计算机化工业4.0私人订制工业3.0批量生产生产的系统化、一体化批量生产、辅助费用上升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下降以数量为标准分配费用? 客户对产品功能多样化要求 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 客户体验和个性化要求提高 批量生产转向单件订制生产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借助网络的私人订制 产品成本与数量 的关系下降 非制造成本类 间接费用上升37 1.经济发展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私人订制2.科技发展导致产品成本结构的变化间接制造费用上升3.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了技术支持(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计算工作量大,20世纪8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实行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作业成本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法01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动因38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法0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02-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0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02-3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02-4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计算程序 39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法02-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作为联系资源和成本对象的媒介,以多样化成本动因为依据,将资源追踪到作业,将作业追溯到成本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思路。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前提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或作业中心,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分配到作业的资源构成该作业的成本要素,多个成本要素构成作业成本池,多个作业构成作业中心。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别是将资源和作业成本进行分配的依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02-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独立并相互联系的活动。作业贯穿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产品设计开始,经过物料供应、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直至产品的发运销售及售后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如产品设计、订单处理、采购、储存、发货、售后服务等。作业是生产工艺的前后延伸,碎片化、流程化的经营过程。作业链:是指企业为满足客户需要而设立的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集合体。作业链的设计和建立要以客户为出发点,通过作业链分析有助于消除不增加企业价值的作业,即无效作业,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02-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02-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02-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价值链:是指企业作业链的价值表现。各项作业的转移同时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全部作业的集合,也是全部价值的集合。要想提高价值链,必须改进作业链,作业链的完善,是从分析价值链开始的。即投入产出、成本效益原则。所以,要遵循美观、实用、高效、省时、省力、省钱的原则。作业管理:以客户需要为出发点,以作业分析为核心,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价值为目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作业链,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成本管理方式。(既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还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02-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45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法0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直接因果直接因果间接因果间接因果 无因果无因果46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法0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成本性态: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控制成本首先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将全部成本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传统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传统意义上的固定成本,如果突破相关范围,也是变动的,故列为长期变动成本。短期变动成本:其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如直接材料。此类费用,业务量是其成本动因,分配材料费用时,应以业务量(数量)为标准进行分配。如: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可以各种产品、作业的直接人工工时、材料定额消耗量、产品的定额工时,采用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短期变动成本为直接成本。0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长期变动成本:是指在较长时间内,与作业消耗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此类成本,成本动因与业务量无关,分配此类费用时,应采用非业务量的成本动因,即非产品数量的成本动因,如生产批次、订货次数、检验时间等。如铁路运输企业,每一位旅客需要一个座位,座位的成本与旅客数量直接相关,但火车的数量则与发车次数直接相关。如每列火车总容量是600人,每增加一个旅客,需要消耗一个座位,600人以内,都是一列火车。但超过600人,就需要增加一列火车了。所以,座位的消耗与旅客数量直接相关,而火车的消耗与发车次数直接相关。长期变动成本为间接成本。0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管理1.流程再造,确定作业数2.确定各作业的资源耗费3.分析各作业的资源动因4.记录各作业的动因数量5.记录各作业的资源耗费作业成本1.归集各产品的直接成本2.归集各作业的资源耗费3.按资源动因分配间接费用4.归集各产品直接、间接成本5.计算各产品的单位、总成本 向管理要效益0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50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02-3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适用范围p间接费用较高p生产非标准化产品较多p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应用广泛51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标准成本法02-4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计算程序 n第一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n第二步,确定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类别n第三步,确认作业类别和作业中心n第四步,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n第五步,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n第六步,计算各产品成本52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作业成本法03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举例03-1确认作业类别,确定分配标准03-2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03-3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03-4计算产品成本 P93P93例例4-14-103-1确认作业类别、确定分配标准作业链及作业作业等级作业动因(分配标准)材料采购单位作业与产品产量相关材料成本直接人工供应单位作业与产品产量相关直接人工成本机器运行单位作业与产品产量相关机器小时调整准备批次作业与产品批次相关调整小时生产指令批次作业与产品批次相关指令单份数材料整理批次作业与产品批次相关卸货次数产品研发产品作业与产品品种相关产品品种产品宣传维持作业与企业战略相关人数、系数03-1作业确认与分配标准确定(房屋装修企业l)e作业作业等级作业动因企业宣传维持作业管理费用广告版面、时间合同签订产品作业制造费用合同单数、人工成本装修设计产品作业制造费用设计版本、人工成本水电改造单位作业生产成本材料消耗量、生产工时泥瓦工程单位作业生产成本材料消耗量、生产工时木工工程单位作业生产成本材料消耗量、生产工时油漆工程单位作业生产成本材料消耗量、生产工时铺地安门单位作业生产成本材料消耗量、生产工时项目管理产品作业制造费用人工成本、权数、系数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订单处理订单处理 产品加工产品加工 合计合计水费(数量X单价)XXXXXXXXXXXXXXXX电费(数量X单价)XXXXXXXXXXXXXXXX修理费XXXXXXXXXXXXXXXX人工费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资源成本合计XXXXXXXXXXXXXXXX作业中心资源耗费资源成本资源成本作业中心作业中心金额单位:元03-2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 作业作业成本成本 分配标准(耗用作业动因数)分配标准(耗用作业动因数)分分配配率率分配成本分配成本A产品B产品合计A产品B产品123456=1/57=268=36产品设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订单处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产品加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作业成本合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03-3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作业作业中心中心作业作业分配分配 A A产品产品 B B产品产品 C C产品产品 D D产品产品直接材料XXXXXXXXXXXXXXXX直接人工XXXXXXXXXXXXXXXX产品设计XXXXXXXXXXXXXXXX订单处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成本合计XXXXXXXXXXXXXXXX产品成本资源成本资源成本产产 品品金额单位:元03-4计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与管理举例 产品X产品Y产品Z产品合计产量/件10000200004000直接材料/元5000001800000800002380000直接人工/元58000016000001600002340000制造费用/元3894000直接人工工时/小时30000800008000118000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 产品X产品Y产品Z产品合计直接人工工时 30000 80000 8000 118000分配率3894000118000=33 制造费用/元 990000(3330000) 2640000(3380000) 264000(338000) 3894000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 产品X产品Y产品Z产品合计产量/件10000200004000直接材料/元5000001800000800002380000直接人工/元58000016000001600002340000制造费用/元99000026400002640003894000合计/元207000060400005040008614000单位产品成本/元207302126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 成本与工艺复杂程度无关。产品Z工艺最复杂,但产量小,因此成本最小。 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公司归集的成本库(流程再造)序号制造费用(按作业归集的资源耗费)金额/元1设备装配12126002材料采购2000003物料处理6000004启动准备30005质量控制4210006产品包装2500007工程处理7000008生产管理5074009合 计38940003894000 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各产品作业量制造费用成本动因作业量合 计产品X产品Y产品Z设备装配机器小时/小时1000025000800043000材料采购订单数量/张120048001400020000物料处理材料移动/次数7003000630010000启动准备准备次数/次数100040001000015000质量控制检验小时/小时40008000800020000产品包装包装次数/次4003000660010000工程处理工程处理时间/小时10000180001200040000生产管理人工工时/小时30000800008000118000 按成本动因分配间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成本动因 年制造费用额 年作业量 单位作业成本设备装配机器小时/小时12126004300028.2材料采购订单数量/张2000002000010物料处理材料移动/次数6000001000060启动准备准备次数/次数3000150000.2质量控制检验小时/小时4210002000021.05产品包装包装次数/次2500001000025工程处理工程处理时间/小时7000004000017.5生产管理直接人工/小时5074001180004.3合 计3894000 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各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单位作业单位作业成本成本/ /元元产品产品X X产品产品Y Y产品产品Z Z作业量/件作业成本/元作业量/件作业成本/元作业量/件作业成本/元设备装配28.210000282000250007050008000225600材料采购1012001200048004800014000140000物料处理607004200030001800006300378000启动准备0.210002004000800100002000质量控制21.0540008420080001684008000168400产品包装25400100003000750006600165000工程处理17.5100001750001800031500012000210000生产管理4.33000012900080000344000800034400 合计 734400 1836200 1323400 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各产品成本分布成本项目产品X产品Y产品Z直接材料500000180000080000直接人工5800001600000160000设备装配282000705000225600材料采购1200048000140000物料处理42000180000378000启动准备2008002000质量控制84200168400168400产品包装1000075000165000工程处理175000315000210000生产管理12900034400034400合 计181440052362001563400产量/件10000200004000单位产品成本181.44(工艺最简单)261.81(工艺相对复杂)390.85(工艺最复杂) 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结果的比较项项 目目产品产品X X产品产品Y Y产品产品Z Z产品成本(传统计算方法)207.00302.00126.00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181.44261.81390.85目标售价(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125%)258.75377.50157.50目标售价(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125%)226.80327.26488.56实际售价258.75328.00250.00产品Z在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很高,而原实际售价远低于成本,应提高售价或降低成本,否则,应放弃生产Z产品。作业成本法信息更准确,更有利于公司定价决策。 直接 成本 间接 成本68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流程确定作业和作业链分析成本习性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其他成本直接计入成本折旧费管理费设计费服务费分析成本动因确定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直接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的间接成本=各产品的总成本各作业直接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的间接成本=各作业的总成本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04-1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引入及应用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我国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的不断确立,随之带来了管理理念的巨大转变。同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的制造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一些会计学专家也相继发表论文,向国内的企业介绍ABC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厦门大学余绪缨教授) 1995年,厦门大学的余绪缨教授在会计研究上撰文,向国内介绍作业成本法,这是较早引入ABC的专家之一。为了分析说明ABC法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和可行性,随后的1997年,余教授在当代财经上连续公开发表了8篇学术论文,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ABC成本法的基本框架、思路,以及作业成本计算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在联系,为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作业成本法以来,在理论界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作业成本法的优势。有调查显示,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某些先进大型企业如科龙集团、美的集团、海尔集团、康佳集团等现在都已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计划或制造资源计划系统,在其内部管理过程中运用了作业成本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04-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未能广泛应用的原因1.作业成本法本身尚存不足,较难适应我国现实国情(1)作业成本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中,占绝对比重的是间接费用;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种类繁多;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或提供的各种劳务技术层次有一定差别。我国现有企业大部分都很难满足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必须符合企业自身的“成本收益”原则,否则将会得不偿失。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2)作业成本法在核算上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不利于企业整体管理作业成本法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作业的确认。所以在作业的确认、成本动因的选择上,难以制定公认的标准。不同的会计人员主观见解不同,这种主观随意性的存在,使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大打折扣,也会产生责任中心利益偏差。成本核算不准确,管理决策的精度就无从谈起,从而不利于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的开展。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作业成本法核算较为繁琐,制约了其使用范围作业成本法中有多个不同的作业动因,有多个分配率,这样使得成本的归集分配过于烦琐。在实际成本核算工作中,就算是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先进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比较复杂,生产程序较多,如果采用作业成本法,那么核算就显得相当烦琐,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同样也不符合企业的“成本收益”原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业成本法的推广运用。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2.限制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制约因素(1)公认会计准则和相关财税法规制度的约束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要求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最主要的是我国相关的财税法规也要求我国企业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以防止企业调节利润和所得税。所以,我国企业真正要实施作业成本法,还需要国家相关法律、制度方面的支持。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2)企业相关领导和员工对作业成本法不熟悉作业成本法的成功实施取决于领导主动支持的程度、是否投入足够的资源、与企业竞争战略的联系程度、是否能组织企业内所有员工投入一定的时间去参加培训等。作业成本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需要大多数人员的积极参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和企业员工对作业成本法比较陌生,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根本无法实施作业成本法。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作业成本法不符合企业短期的“成本收益”原则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培训等,需要较大的初期投入,还面临终止原系统使用的机会成本。从长期来看,其未来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若不能立即给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在近期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从企业管理层来讲,更多的是考虑在任期内完成其受托责任,对于不能立即产生效益的项目,不会花费太多精力。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三)在我国企业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对策1.理论界应加强应用性研究,加强宣传培训2.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在一定时期并行3.构建财务与业务相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4.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5.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研究构建不同的应用模式0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79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标准成本法三、三、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u0101标准成本制度的意义标准成本制度的意义 u0202标准成本的种类标准成本的种类u0303标准成本控制的内容标准成本控制的内容80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标准成本法0101标准成本制度的意义标准成本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与考评先进性与现实性兼备(2)有利于提高经营决策效率采用科学方法制定(3)有利于简化成本核算差异单独反映且一般计入当期损益81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标准成本法0202标准成本的种类标准成本的种类(1)历史标准成本:它是根据过去若干时期实际成本资料的平均值,并结合未来企业内外的变动因素而制定的标准成本。(2)理想标准成本:它是指在现有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工人技术发挥均达到最佳状态时,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3)正常标准成本指是在现有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以合理的工作效率,有效的管理水平前提下所达到的成本水平。82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标准成本法0303标准成本控制的内容标准成本控制的内容实现目标成本的途径实现目标成本的途径 03-1.标准成本的制定 03-2.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03-3.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83 管理会计基础第四章 成本管理之标准成本法03-103-1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制定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产品制造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无论是确定哪一个项目的标准成本,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的乘积就是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将各项目的标准成本汇总,即得到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标准)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1)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 包括材料的买价、采购费用和计入采购成本的税金等在内的材料采购成本。(2)材料的用量标准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数量。它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生产中合理损耗和不可避免的废品等所耗用的材料数量。【例4-3】长城铸造有限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A、B两种材料,相关资料及标准成本计算如表4-8所示: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算表项目A材料B材料合计预计买价(元/千克)预计采购费用(元/千克)50.460.4 单位产品价格标准(元/千克)5.46.4 预计正常耗用量(千克/件)预计合理损耗量(千克/件)预计废品损耗量(千克/件)9.50.30.290.60.4 单位产品用量标准(千克/件)1010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元/件)5464118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小时工资率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直接人工工资率标准工资率标准是指按照单位产品或单位标准工时支付的生产工人薪酬。【例4-4】长城铸造有限公司生产单位甲产品的工资率标准如下: 单位小时工资率 10元 津贴和补贴 2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标准 12元单位产品工资率标准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小时工资率标准=预计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数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小时工资率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2)直接人工工时标准直接人工工时标准通常用“工时消耗定额”表示,制定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应经企业的工程技术部门技术测定,一般按照产品加工步骤分别测定,然后按产品加以汇总。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表4-9 甲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计算项目单位标准单位小时工资率 (元/小时)津贴和补贴 (元/小时)102直接人工工资率标准(元/小时)12直接加工工时 (小时)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 (小时)废品所耗用时间 (小时)3.50.20.3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小时/件)4.0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元/件)48(1)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变动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