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一年级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优质教案.docx
-
资源ID:15722617
资源大小:18.0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大自然的语言一年级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优质教案.docx
大自然的语言一年级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优质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一年级语文教案教案示例: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掌握“语言、以为、说话、发现、已经、古老、化石、告诉、学习、人们、永远”等词语。认识“察、逗、间、如、粗、意”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6、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 难点: 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的意思。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 我们人类用语言说话,可你知道吗?大自然也有语言。 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 注意:要指导学生读准声母是平舌音的“仔、诉、粗”,读准韵母是后鼻音的“永”。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1)自由读,想想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 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可让学生观察小蝌蚪、大鱼鳞等的图片帮助理解。)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a、为什么说蝌蚪在水中游,就知道春天来了?(青蛙春天排卵,小蝌蚪一般出现在春天的河塘里。)b、什么是“三叮虫”?为什么找到“三叶虫”化石的地方,可以推断那里曾是汪洋一片?(出示“三叶虫”化石的图片,介绍三叶虫:三叶虫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古生物,两亿多年以前已经灭绝。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古生物,如今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它的化石,可以推断出喜马拉雅山巅曾是汪洋大海。)(4)这三节写了大自然中谁的语言?课文中的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或者使人想到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等。)(5)练习朗读。 2、学习第一、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你还了解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2)齐读第一、五小节。 (3)议答:如何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4)小结: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动脑,你就会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四、朗读指导。 读句子时,要注意读出句子的节奏和语气。同时应做到边读边想象,如读到“你看那水里的蝌蚪,多么像游动的逗点”,就要想象出蝌蚪的样子,蝌蚪在水中游动的情景。 本课是诗歌,要注意读出韵味来。每一节的二、四两行末尾都押“an”韵。韵脚要读清楚,有的可以拉长一点声音,如第二节中的“逗点”的“点”,“人间”的“间”都可以比别的字读得长些。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 出示卡片,认读生词。 语言、以为、说话、发现、已经、古老、化石、告诉、学习、人们、永远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方格中的生字,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的?在字形上,要让学生注意到“诉”共七笔,最后一笔是“点”; “永”字第二笔是“”,不是“亅”; “告”字可用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字形。 2、小组交流。 3、重点指导。 就:左右结构,右面没有“撇”。 告:上边的“牛”字竖不出头,口诀“一口咬掉牛尾巴。”诉:左右结构,右面“斤”上加一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 本课有五个生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化、语、诉、现”左窄右宽,“就”字的左右两部分大致相等。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写,并养成边写边对照的习惯,这样,就容易看到自己写字上的进步,提高写字的兴趣。 三、做找朋友的游戏。 布置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2、把下面搭配恰当的词连起来。 大自然的化石游动的蝌蚪古老的语言3、看图,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