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利用“提问”做好“大学问”]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docx
-
资源ID:15727494
资源大小:18.8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数学课堂如何利用“提问”做好“大学问”]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docx
数学课堂如何利用“提问”做好“大学问”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无论在哪门课的课堂上,老师都有一非常重要的教学行为在进行,那就是课堂的提问,有的老师的课堂提问问的时机好,有的老师的提问问的角度妙,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等。但是有的老师的提问依旧停留在表面,在学生“我会,我会”的轰轰烈烈中,没有对数学教学起到有效的帮助。还有的老师课前自己就没有精心设计问题,所以上课时“是不是?”,“同意吗?”这样的问题时时出现,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课见,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精心钻研,学好这门艺术,巧妙地利用“提问”在数学王国做好“大学问。”以下是我对于数学课堂提问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有时通过设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通过追问来凸显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有时通过反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等等,但是无论是何种目的的提问都必须问在对的时间,而且问的内容也不能随手拈来,必须在课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适机时间里提问,效果一定很好,可以让学生情绪高涨,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可以让教学效果得到提高。那课堂提问问在什么时间才合适呢?我觉得首先得问在关键处,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又相距甚远,所以一般的学生都是机械的背诵,根本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学生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而且运用起来也一点都不灵活。所以我在教学这一类知识时总喜欢找准理解这类概念的关键之处,适时提问,以便突出重点。 如教学角时,我为了让学生理解是什么因素影响角的大小这个概念时,我这样教学: 师:大家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创造出一个角? 生:大声说想。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两根硬纸条,还有一个图钉,请大家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做一个角,在使用图钉时要注意安全。 生:认真做角。 师:大家创造的角的两边可以自己活动吗?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把两条边向两边拉,角就越来越大,把两条边向中间合拢,角就越来越小? 师:那你们认为角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角的大小可能与两条边合拢的程度有关。 师:角的大小确实与角的两条边合拢的程度有关,“合拢的程度”在数学上我们说是“两条边叉开的角度”,也就是“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角度有关”。 师:今天有两兄弟也来我们数学王国了,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角,只是颜色不同。老师用课件演示它们两个顶点重合,两条边也完全重合,这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这两个角大小相等。 师:你们真是太厉害了,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两条边也完全重合,说明这两个角相等,以后我们如果要比较两个角谁大谁小时就可以用种方法。(课件演示比较步骤) 师:可是红角在走路时不小心把角摔断了,(老师用课件演示用剪刀剪去一个角的两条边)这时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生:当然是红角小了。 生:一脸茫然,思考中。 生:我们在比比。 师:好的,我们还请电脑先生帮忙。(老师继续用课件演示,让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发现另一条边也完全重合。)看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角的边摔断了不影响角的大小。 师:鼓掌。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一共抛出了六个问题,第一问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三、四问巧妙引导学生理解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并渗透了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五、六两问通过解决数学童话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角的度数大小与角的边无关。这几个问题的解决,不仅让学生加深了角概念的理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提问的对的时间除了在关键处,也可以在看似风平浪静处,一石激起前层浪;也可以在“疑无路”处,让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注意好提问的角度 说提问是一门艺术,不光是提问的时间要对,提问的角度也要合适。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学生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心理渴望,也就意味着学生获得了积极思维的内部动力。如果你提的问题全在学生的意料之中,或者每次都是这样几个老掉牙的问题,那学生慢慢就会讨厌上你的数学课。所以教师要选择既有价值又有新意的角度去提问,那样学生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学生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提出了一个问题,开启了学生灵动的大门。过程如下:在学生知道不是所有的三跟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记录下每个组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思考一下,围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特点呢?”我问题一问出,孩子们就立即行动起来,记录、讨论、验证,忙得不亦乐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学生都想成为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的一问,激发了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了知识的探究。 三、控制侯答的时间 听了很多的公开课都发现很多老师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一个问题问出后,就希望孩子们能立即回答,也希望孩子们答的问题是自己所想,如果学生答得不及时,有的教师就会束手无策,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会留时间让学生思考,那样会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也会减少学生信口开火的机率,学生的回答也一定会更加准确、精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信心会明显的增强。即使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在错误处追问,更加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释疑是教师永远的追求,教师提问时要做到“好、巧、精”,用智慧的提问去做好数学这个“大学问”。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