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和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
资源ID:15729254
资源大小:19.6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和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和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三个和尚是一个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故事。通过学习故事,让学生找到“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并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学会与人合作。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和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和尚原文 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寺庙。他勤快地挑水,缸里的水满了,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生意盎然。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在挑水上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缸里没水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为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儿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寺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起争先恐后地挑水灭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又亭亭玉立了。 2.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和尚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学习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默读课文,讲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 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 2、Flash歌曲三个和尚 3、柳枝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三个和尚,认识了许多汉字娃娃。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点点它们的名字。 2、齐读词语卡片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三个和尚是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它已经流传了很久。请看大屏幕。(播放歌曲三个和尚)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你看到了什么? 2、刚才我们说的就是课文的13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边听边想:这段说的是哪个和尚?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尚?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 (1)生答到活泼伶俐。伶俐是聪明的意思,那“活泼伶俐”就是说小和尚怎么样? (2)生答到勤快。你是从哪儿看出小和尚勤快的? (3)生意盎然的柳枝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图片)瞧,柳枝长得怎么样?师小结:柳枝“生意盎然”就是说柳枝长得绿油油的,绿得发亮。 (4)因为小和尚勤快,不仅他自己有水喝,连净瓶里的柳枝也长得生意盎然。大家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夸夸这位勤快的小和尚。 (5)刚才我们说的是一个和尚挑水喝。(板书) 3、不久,来了一位瘦和尚。这两个和尚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发生了什么事? (2)他们是怎么争执的?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和尚,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当瘦和尚上台来表演表演。老师点拨:他们为喝水和挑水的问题争个不停,谁也不肯让。这就叫“争执” (3)于是,两个人商量一起抬水喝。(板书:两个抬水喝) 4、后来,又来了一位胖和尚。他们还有水喝吗?为什么?请男同学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读后回答。 (2)那净瓶里的柳枝怎么样了?(出示图片),看图理解枯萎。 (3)这个段说了三个和尚没水喝。(板书) 5、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夜里,寺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1)请看书上的图,你看到了什么? (2)火是怎么烧起来的?请你读读第四自然段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3)小黑板出示句子:一天夜里,寺庙起火了。 寺庙起火了,情况非常危急。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把当时情况的危急表现出来?指名读,读后评。指导:读时加快语速。 (4)危急之中,三个和尚是怎么做的? (5)创设情景,理解“争先恐后”:现在我们想象讲台就是寺庙。寺庙起火了,大火熊熊燃烧着,大家赶快来救火吧!(学生表演)刚才小朋友都争着来救火,谁也不愿意落在后边,这就是课文里说的“争先恐后” 6、大火很快就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 (1)三个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2)从此他们怎么做呢?孩子们看书上的图。 (3)师叙述“从此,水缸里的又亭亭玉立了。”出示图片,看图理解“亭亭玉立”。教师点拨:这儿的“亭亭玉立”也是说柳枝长得好。 (4)课文第五个自然段就说了故事的结果,一起读读。 (5)故事学到这儿,孩子们你懂得了什么? (6)教师总结:是呀,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板书:齐心协力) 三、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那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1)先请小朋友默读课文。 (2)闭上眼睛,把这个故事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演一演。 (3)推荐你们班故事讲得的同学上台来讲故事。要求:用自己的话讲,可以跟课文不一样。 (4)下课以后把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回家再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学唱歌曲三个和尚 五、课外作业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从故事中懂得了道理。以后你们要多读书,多看报,这样你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3.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和尚教学反思 三个和尚是一个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故事。通过学习故事,让学生找到“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并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学会与人合作。 根据课标、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学习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默读课文讲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教学流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复习生字词语;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三)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四)积累词语。 在精读课文这一环节,我的每部分教学各有侧重。第一自然段抓住“活泼伶俐、勤快”体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尚,然后通过朗读来夸奖这位活泼、聪明又勤快的小和尚。第二自然段比较简单,学生一读就懂,但“争执”这个词需要理解,我就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第四自然段通过勾画句子和反复朗读体会情况的危急。在理解“争先恐后”时我大胆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第五自然段指导学生明理。 教学中我还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图片让学生理解“生意盎然、枯萎、亭亭玉立”等词。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柳枝生长情况的,而文中柳枝生长的好坏与和尚的勤劳合作是密不可分的。 这一节课的教学也有许多值得我反思之处: (1)课堂上学生参与面不广,有时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对故事蕴含的道理体会的不深入,“争执”一词也体会得不好。主要原因是老师引导不够。 (2)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刚刚开始上课就停电了,课件不能展示,无法按既定目标行课,我临时把听歌曲赏故事改为教师唱故事,可唱得不准确,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来虽又来电了,但歌曲出现的时机有把握得不好,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3)虽然重视了朗读,但朗读的形式单一,技巧也指导得不够细致。以上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和提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和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