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2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版2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除法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二、探索新知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竖式:36丿18180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学内容:,P45“搭一搭(一)”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新课标第一网教学重点:,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复习1.提问:计算除法竖式,要注意什么?2.练一练:10÷515÷518÷320÷530÷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二、探索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搭一搭(一)”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2)列算式:13÷4(3)让学生估算大约摆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2.学生动手,搭一搭。 3.发现:13÷4=3(个)1(根)“3个”表示搭了3个正方形,“1”为余数,表示剩余1根小棒。 4.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木棒搭一搭)。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搭一搭,填一填”。 (2)学生讨论:为什么除数都比余数小?(3)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第13题。 四、总结,教学内容:,P67“搭一搭(二)”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新课标第一网教学重点:,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复习1.提问:如果除法计算中,余数要注意什么?2.练一练:13÷216÷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二、探索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搭一搭(二)”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一个房子要几根小棒?(学生回答:6根)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2)列算式:16÷6=()()答:。 26丿16124余数(3)小组讨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2.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13÷5=2(个)3(根)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P7“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第四课时:除法(二)试商方法教学内容:,P89“分草莓”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新课标第一网教学重点:,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复习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2.练一练:10÷516÷518÷520÷533÷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4.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 8×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5.填空:P7“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三、巩固练习:P8“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第五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1011“租船”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ppt、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复习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6258×()387×()40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48÷5=36÷6=53÷7=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 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4×4+6=22。 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X|k|B|1.c|O|m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5.练习:P11“试一试”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30÷9=3(时)3(元)答:3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三、巩固练习:P11、12“练一练”的第16题。 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 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四、总结第六课时:练习课,P1314练习一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引入课题板书:除法练习课二、指导练习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 2.第2、3题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4题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教师用ppt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4.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新|课|标|第|一|网5.第6题(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第7题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3)题通过规律: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东南西北教学内容:,P15-16“东南西北”教学目的:,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看懂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教学难点,能说出各个方向。 1.教学准备:,用辨认方向的主题图和我国行政区域图。 2.制做方向板的卡纸。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复习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二、新授1)引入。师:太阳是从什么方向升起的?2)学生回答: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 让学生到操场去辨认找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说说四个方向各有什么。把记录收集整理完成“认一认,填一填”(3)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总结: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小组活动说一说教室里4个方向分别有什么?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是哪位同学。 三练一练完成p16的练一练15题四课堂总结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第二课时:辨认方向教学内容:,P17-18“辨认方向”教学目的:,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期于的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 3.教学准备:,用辨认方向的主题图和我国行政区域图。 4.制做方向板的卡纸。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复习说一说,我们上节课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二、新授3)引入。师: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 4)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顺着教师所指的4个方向观察)发现剩下的4个方向分别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也就是在两个方向的中间。如:图书馆在北面和西面的中间。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学生讨论后回答:少年宫在西面和南面的中间,电影院在东面和南面的中间,动物园在北面和东面的中间。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 学生讨论后得出:图书馆在学校得西北面。少年宫在学校得西南面。电影院在学校得东南面,动物园在学校的东北面。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得出这些名称的。 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 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3试一试(小组活动)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 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四练一练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观察地图时,教师让学生注意面朝北的方向标。 借助中国地图,对学生进行识别方向的训练,教师说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图中将其指出。 教师让学生懂得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并在图中指出北京的位置。再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中找出家乡的位置,并说一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家乡的什么方向。 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书中的几个问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学生做,教师巡视。最后,还可以利用中国地图,问问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请其他学生回答。 五实践活动让学生带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观察地点面朝方向西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观察后,到班级交流观察的结果。 五你知道吗?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六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同学来说一说。,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一课时数一数(一)教学内容:,P19-21数一数(一)教学目的:,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学准备:,1.ppt和相对应的图片2.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情境引入同学们,你能很快的把下面的数数出来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大正方体)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学生数。)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组1: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600个。 组2: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100×10=1000。 组3: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个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 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果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的是正确的?生1:我们数的方法不同,所以数的结果也不同。 生2:他们数的是6个面,我们数的是10层。 生3:他们没数正方体的芯。 师: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面的小正方体。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样数的。新-课-标-第-一-网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同学跟着计算机数)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么数。 生: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最后一百个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数到10个; 再十个十个地数(出示),数到100; 最后一百个一百个数(出示),2个一百是多少?3个一百呢?5个一百?9个一百?数到10个一百就是多少?(出示)。 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2师:接下来可以怎样数?生:一千一千地数。 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到一万。(学生一起数)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是多少?生:10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生: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 3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生1:第一幅图有100个小木块,第二幅图有20个小木块,第三幅图有5个小木块,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生2:先看1个一百,再看2个十,最后有5个一,一共是125个小木块。,师:我只看到3个十?生:最后的12个小木块里有1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是142个小木块。 师:一百在哪了?生:10个十就是100,所以是105个小木块。 (三)应用新知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幅图都是按照千、百、十、个摆好的,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有多少个小木块。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豆子?生:不能。 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让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活动要求: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 发挥两种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 小组活动(略)小组汇报师:汇报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个豆子,怎么摆的?组1:我们组有963个豆子。有9个百,6个十,3个一。 组2:我们组有972个豆子。有9个百,7个十,2个一。 组3:我们组有954个豆子。有9个百,5个十,4个一。 组4:我们组有990个豆子。有9个百,9个十。 组5:我们组有1012个豆子。有10个百,1个十,2个一。 组6:我们组有988个豆子。有9个百,6个十,8个一。 组7:我们组有995个豆子。有9个百,9个十,6个一。 组8:我们组有933个豆子。有9个百,3个十,3个一。 组9:我们组有910个豆子。有9个百,1个十。 组10:我们组有989个豆子。有9个百,8个十,9个一。 师:哪个组比一千多,请把多的送到前面; 哪个组比一千少,差几个就到前面拿几个。 师: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组1:我们组有963个,还差37个,我们拿了3个十,7个一。 组2:我们组有972个,还差28个,我们拿了2个十,8个一。 组3:我们组有954个,还差46个,我们拿了4个十,6个一。 组4:我们组有990个,还差10个,我们拿了1个十。 组5:我们组有1012个,多了12个,拿走1个十,2个一。 组6:我们组有988个,还差12个,我们拿了1个十,2个一。 组7:我们组有995个,还差5个,我们拿了5个一。 组8:我们组有933个,还差67个,我们拿了6个十,7个一。 组9:我们组有910个,还差90个,我们拿了9个十。 组10:我们组有989个,还差11个,我们拿了1个十,1个一。 师:老师这有几个数,请你看数摆豆子。 一百二十三五百四十六八百七十九百零七师:我们班一共有10个组,如果把10个组的塑料袋凑在一起就是多少了?生:一万师:请组长带着你们组的豆子站到前面来。 师生惊叹:哇!一万粒豆子是这么多呀!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会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数了。 生2:我会用好办法数豆子了。 ,第二课时数一数(二)教学内容:,P22-23教学目的:,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计数器正方体学具袋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情境引入1师:你们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生:珠穆朗玛峰。 师:那你知道它的高度吗?(出图)师:谁能读给大家听?生略。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个之最。老师这还有两幅图(出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2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 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种。 师:在这几幅图中都有一些数字,以前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那这些数字和100以内的数比较,怎么样?生:这些数字比100以内的数大很多。师:那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二)探究新知1.出示挂图提问: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生回答:一万。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是一万。 2.数一数出示正方体图。 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3.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数一数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 4.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三)完成p23练一练14题。 (四)总结,第三课时拨一拨教学内容:,拨一拨教学目的:,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wWw.Xkb1.cOm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计数器正方体学具袋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活动一:拨一拨(一)出示信息(投影)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2、民族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 3、陈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 4、我们学校有880人。 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元。 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年。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 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活动二:练一练说一说商品的价钱写出横线上的数填一填,第四课时比一比教学内容:,比一比教学目的:,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活动一:比一比创设情境:谁最矮?1、出示图片。 黄山海拔约1865米香山海拔约1865米泰山海拔约1865米华山海拔约1865米2、比大小出示万,千,百,十,个,1,8,6,5,黄山,5,7,5,香山,1,5,3,3,泰山,2,1,5,5,华山如图所示,三位数比四位数要小。 3、谁最高万,千,百,十,个,1,8,6,5,黄山,1,5,3,3,泰山,2,1,5,5,华山4、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万,千,百,十,个,1,8,6,5,黄山,1,5,3,3,泰山学生填一填()<()<()<()5、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6、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7、明确: (1)四位数比三位数大(2)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活动二练一练在里填上“”107484638998251025184(1)学生独立练习(2)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 活动三:试一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独立思考(2)讨论: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3)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4)独立完成想一想: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活动四:p2829练一练16题1、学生独立完成。 2、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板演。,二次设计,第五课时有多少个字教学内容:,有多少个字教学目的:,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时间:,一、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08498237564184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二、知识新授1.让学生自读课本p30的文章。 2.学生小组估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汉字呢?3.小组回答,指名汇报方法。方法一:每行约有10个字,数数每段有多少字,有多少段。 方法二:右栏大约50个字,左栏是右栏的两倍。 4.完成“估一估,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p31“练一练”1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课堂。 报置作业,二次设计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课教学目的:,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具体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数学活动,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意义教学难点,几个数的排列教学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活动一:看一看,读一读(1)看图写数:20032040(2)读数:二千零三二千零四十(3)你拨我写同桌合作,一人拨珠,一人写数活动二:找规律出示题目(1)388,389,392,393(2)3260,6370,3290,3310(3)5725,5825,61251.找规律2.独立填写3.交流,评议活动三:说一说1、在小组内先读数30775437175942、说一说,“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3、汇报,交流4、猜一猜淘气的书可能有多少本?活动四:小兔吃萝卜1、故事引入2、连一连2、在小组内读一读,写一写4、交流读写数的方法5、小结易错的地方。 活动五:数学游戏转一转,比一比活动六:实践活动有多少片树叶?1.先估计50或100片树叶占多大面积,再估计所有树叶有多少片,在小组内交流。 2.实际数一数有多少片想一想:怎样数得又快又对,设法表示出来。,第四单元:测量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教学目的:,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活动流程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资源”,如发现不从尺子0刻度开始量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或奖励,如没有发现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进行启发引导,体现测量方法的多样性。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教师板书:1m=100cm1m=10dm)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估计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新课标第一网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板书: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第二课时1千米有多长教学内容:,第二课时1千米有多长教学目的:,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新|课|标|第|一|网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米尺、表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二玩中学1走一走。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