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湖南省城市设计技术指南.doc

    • 资源ID:1573842       资源大小:7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城市设计技术指南.doc

    3 湖南省城市设计技术指南(试行) 4 目 录一、 总则.61.1、制定指南的目的.61.2、指南适用范围.61.3、编制原则.61.4、主要内容.6二、总体城市设计.72.1、主要任务.72.2、资料收集与分析.72.3、编制内容.92.4、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102.5、成果要求.11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123.1、主要任务.123.2、资料收集.123.3、重点地区的类型.133.4、重点地区的共性要求.143.5、重点地区的特性要求.16 5 3.6、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213.7、成果要求.23四、其他类型城市设计.26五、附则.26 6 1、总则1.1、制定指南的目的、制定指南的目的为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推进城市设计工作,规范城市设计编制内容,依据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第 35 号令)、 湖南省实施细则,结合湖南省实际,制定本指南。1.2、指南适用范、指南适用范围围湖南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含县城,下同)开展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可参用本指南,县以下建制镇确需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可参用。1.3、 、编编制原制原则则1.3.1 重重视视人的需求。人的需求。从人的需求出发,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空间实用、安全、舒适的要求,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1.3.2 突出城市特色。突出城市特色。尊重城市自然人文特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1.3.3 鼓励新技鼓励新技术术、新方法。、新方法。鼓励运用三维仿真技术、BIM等新技术手段,在城市设计编制中应运用新的方法和技术。1.3.4 强调强调可可实实施性。施性。应充分考虑当地发展条件,让城市设计成果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充分衔接,保证城市设计的可实施性。1.4、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7 本指南主要对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提出技术意见。 二、总体城市设计2.1、主要任、主要任务务总体城市设计应当确定城市风貌特色,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明确公共空间体系。确定重要视线景观廊道及管控要求,划定城市重点区域。2.2、 、资资料收集与分析料收集与分析2.2.1 需搜集的需搜集的资资料料主要搜集城市所主要搜集城市所处处的自然的自然环环境特征和境特征和历历史人文史人文资资源,以及源,以及现现状建状建设设方面的方面的资资料,并加以研究分析。料,并加以研究分析。1、规划区地形图,图纸比例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2、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3、资源条件;4、对现状山水自然条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梳理;5、对现状城市风貌的梳理及相关资料收集;6、主要产业状况;7、城市历史沿革、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8、基础设施状况;9、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开发利 8 用条件;10、环境污染状况;11、土地开发利用情况;12、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其它资料。2.2.2 城市特征分析城市特征分析(1)历史人文资源分析城市沿革及城市演变历程,收集整理具有鲜明个性的历史人文特征,包括城市文脉、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遗产等。对历史城区、历史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进行重点分析。(2)自然生态特征分析城市整体山水格局和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山体、河流、湖泊、湿地等。对自然山水特征进行空间方面的概况和总结。(3)城市建设现状对城市的建成区进行重点分析,包括地标、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重要城市道路、公园绿地等,总结提炼现状建设特征。(4)市民活动收集市民活动相关资料,对市民活动的内容、组织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5)上位规划 9 收集整理上位规划对城市设计方面提出的相关控制要求。(6)公众诉求通过各种渠道征求公众意见,了解公众对城市发展、城市形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3、 、编编制内容制内容2.3.1 总总体目体目标标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位规划的相关要求和城市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形象定位。2.3.2 功能定位功能定位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各分区功能定位并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如城市设计对功能定位有优化或改善建议,应提出充分理由并反馈至城市总体规划。2.3.3 城市城市风风貌貌通过对城市特色资源的分析,发掘和提炼城市文化特色和空间特征,合理确定城市风貌定位。2.3.4 整体空整体空间间形形态态以城市山水骨架为基础,确定整体空间形态。对现有的城市山水脉络应提出保护和控制的具体要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保护范围。2.3.5 公共开放空公共开放空间间确定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公共廊道的控制范围和具体管控要求。将山体、水系、公园绿地、广场、湿地、景观型道路等纳入 10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2.3.6 高度控制高度控制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合理确定高度分区。对于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应根据城市空间要求因地制宜,并明确高层建筑的控制要求。对于重要的生态管控区域和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应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并结合城市设计开展相关视线分析,提出高度控制的具体要求。2.3.7 视线视线廊道廊道确定观景点和观景界面。划定观景点与观景界面之间的廊道控制范围,对控制范围内的建(构)筑物提出高度、风貌、色彩等控制引导要求,体现水平和竖向两个方面的视线廊道管控要求。2.3.8 重点地区的确定重点地区的确定划定对于延续地方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提升风貌品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形成城市设计重点地区清单。明确重点地区范围、框架性管控原则和引导要求。城市重点地区是下阶段城市设计工作的重点管控对象,其管控内容是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的依据。2.3.9 实实施措施与建施措施与建议议提出总体城市设计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建议。2.4、与城市、与城市总总体体规规划的划的衔衔接接总体城市设计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衔接,不得违反城市 11 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相关管控内容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管控内容包括:城市风貌、山水格局、整体空间形态、公共开敞空间、高度控制、视线廊道、重点地区管控要求。2.5、成果要求、成果要求由说明书、图纸、附件三部分组成。2.5.1说说明明书书对城市设计的结论性描述。应对总体目标、功能定位、城市风貌、整体空间形态、公共开放空间、高度控制、城市重点地区等设计内容作出结论性要求,明确管控要求,指导下阶段城市设计工作。2.5.2图纸图纸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图纸比例同城市总体规划)现现状部分状部分1、区位图2、历史人文特征分析图3、自然山水特征分析图4、城市建设特征分析图5、现状城市空间形态分析6、其它现状分析图规规划部分划部分1、城市风貌规划图 12 2、自然山水格局规划图3、城市整体空间规划图4、公共空间体系规划图5、视线景观廊道控制图6、重点地区划分管控图7、城市设计总平面示意图8、整体鸟瞰图或局部鸟瞰图9、表达设计意图的其他图纸2.5.3附件附件附件包括基础资料汇编、专题研究报告等。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3.1、主要任、主要任务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应当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注重与山水自然的共生关系,协调市政工程,组织城市公共空间功能,注重建筑空间尺度,提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控制要求。3.2、 、资资料收集料收集3.2.1 上位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对本规划地区的强制性要求,相邻及周边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3.2.2 土地利用和人口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公共设施规模与分布、人口及其分布等;3.2.3 自然景观: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富有特色的开敞 13 空间等;3.2.4 对现状山水自然条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梳理;3.2.5 对现状城市风貌的梳理及相关资料收集;3.2.6 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建筑层数、质量、风貌等;3.2.7 城市文化:所在城市及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人文景观节点等资料;3.2.8 行为活动:主要社会群体的行为内容、特征以及活动的路径、空间等;3.2.9 典型案例:收集分析与规划地区发展条件、发展历程相似的相关案例,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3.2.10 其它相关资料。3.3、重点地区的、重点地区的类类型型3.3.1 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地区3.3.2 体现城市历史风貌的地区3.3.3 新城新区3.3.4 重要街道,包括商业街3.3.5 滨水地区,包括沿河、沿湖地带3.3.6 山前地区3.3.7 混合型地区3.3.8 其他能够集中体现和塑造城市文化、风貌特色,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3.4、重点地区的共性要求、重点地区的共性要求 14 3.4.1 功能定位与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风风貌貌根据上位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要求,结合规划区自身特点合理确定功能定位。明确规划区的风貌特点,划定风貌分区。针对不同分区提出风貌控制要求。3.4.2 天天际线际线与建筑高度与建筑高度依据城市整体的风貌定位,着眼城市空间总体布局,协调建筑形态,形成层次丰富,富于变化的城市天际线。提出天际线引导要求,对重要节点的城市天际线进行重点控制。划定建筑高度分区。3.4.3 景景观观廊道与廊道与节节点点划定景观廊道的控制范围,对控制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绿化等提出控制或引导要求。明确景观风貌节点的位置和类型,对其周边建(构)筑物的高度、风貌以及环境景观等提出控制或引导要求。3.4.4 交通交通组织组织1)疏解城市交通,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推广街区制。2)完善公共交通,强化公共交通站点之间的无缝衔接。3)完善慢行系统,结合城市广场、绿地、过街设施、自行车道等形成完整的城市慢行系统,维持公共性和开放性,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提出慢行系统的具体控制要求。3.4.5 公共开敞空公共开敞空间间与重要界面与重要界面 15 确定重要公共开敞空间的位置、范围。确定重要的城市展示界面范围,提出展示界面内的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体量的控制要求。3.4.6 建筑控制建筑控制1)建筑高度鼓励公共建筑向高层、超高层建筑发展,建筑布局向簇群化发展,以形成层次丰富、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城市空间形态。核心区内高层建筑裙房高度不宜大于相临较宽道路红线宽度。2)建筑风格建筑设计鼓励简约、现代风格,并在群体统一和谐的基调中表现建筑的个性,增强可识别性。3)建筑体量严格控制建筑体量,避免出现体量过大的单体建筑。新建建筑体量应与周边现状建筑协调。4)建筑色彩鼓励采用明快、淡雅的建筑主体色彩。避免出现突兀的建筑色彩。新建建筑的色彩应尽量与周边保持协调。5)第五立面重视第五立面的处理,在满足公共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加强高层建筑裙房屋顶绿化。 16 3.4.7 街道尺度街道尺度根据街道的功能性质,提出合理的空间尺度要求,增加城市街道空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应保持现有传统街道的路网格局,新建传统街道高宽比值应考虑人的尺度,体现亲和力和归属感。合理确定街道高宽比。3.4.8 地下空地下空间间利用利用研究地下空间利用条件,提出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域及其开发规模、功能布局要求;合理组织地下空间的交通流线,对地下空间的环境、步行系统、出入口、竖向标高衔接等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鼓励地下空间连通。3.4.9 与重大市政基与重大市政基础设础设施的施的衔衔接接强化对市域市政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与交通设施、公用设施以及人防工程、轨道工程、综合管廊管线工程等重大设施布局。3.5、重点地区的特性要求、重点地区的特性要求3.5.1 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地区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地区1、高、高强强度开度开发发区区结合城市发展要求、轨道交通站点、商业密集区等因素,合理确定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对开发强度、建筑限高、标志性建筑提出具体管控要求。2、重要界面、重要界面确定重要的城市展示界面范围,提出展示界面内的建筑风 17 格、建筑色彩、建筑体量的控制要求。3、夜景照明、夜景照明针对商业密集区提出夜景照明的控制要求,包括亮度、照度、主导色彩等。夜景照明宜结合户外广告统一考虑。3.5.2、城市、城市历历史史风风貌地区貌地区1、 、历历史史风风貌特色貌特色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地区现有的城市功能和风貌特色,维护风貌区中的文物古迹,维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历史意义的街道和建筑。建立和谐的、具有认同感、个性特征和体现历史文脉的城市空间环境。2、落、落实实相关相关规规划划强强制性要求制性要求落实上位及相关规划强制性要求,保护文物古迹、历史(优秀)建筑、古树名木,保护城市历史格局和空间肌理,延续历史文脉。3、 、历历史文化的保史文化的保护护和延和延续续深入挖掘特有的街巷肌理、空间格局、历史遗存,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评价,注重梳理和强化城市历史文脉特征和文化底蕴,明确历史文化保护和延续的具体措施。4、 、 与与历历史建筑史建筑协调协调结合建筑高度控制要求与重要景观视线分析,提出新建建筑体量、风格、色彩要素的控制和引导要求。新建建筑应与历史建筑相协调,避免影响历史建筑的使用或者破坏其空间环境。 18 3.5.3、新城新区、新城新区1、 、产业产业研究研究结合上位规划,打造符合新区特色的城市产业功能布局结构,为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2、新建建筑、新建建筑风风格格从人的感受出发,充分考虑人的空间体验,严格控制建筑体量、风格、色彩。鼓励采用轻盈、现代感强的建筑形态。3.5.4、重要街道、重要街道1、无障碍、无障碍设设施施重要街道应重点考虑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沿街公共活动场所和人流密集区域应考虑无障碍设施的衔接。2、街景立面、街景立面确定需要重点打造的城市街景立面,街景立面应富于规律性和韵律感。根据街道尺度、功能特点对沿线建筑的高度、通透率、退让距离提出相关控制要求。3、景、景观观控制控制植物配置应遵循多样化,多层次、多季相的原则,打造绿色街道,增加街道的魅力。4、夜景照明、夜景照明不同区域根据建筑形态与景观环境确定主题。鼓励使用新技术,设置色彩协调、符合大众审美的夜景照明系统,防止产生“光污染”。 19 5、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增加富有人文气息与艺术气息的城市家具,通过细节处理提升城市品味。应提出城市家具布置的引导措施。3.5.5、 、滨滨水地区水地区1、公共通道、公共通道鼓励尺度过长的地块内设置通往滨水开敞空间的公共通道,加强用地与滨水空间的联系。2、 、滨滨水区高度控制水区高度控制滨水区域建筑:在平面上,自水体向陆地布局时,应尽量错位;在高度上,从水体向陆地方向上,应依次递增。河流沿线应打造富于变化的天际线。主要滨水区域临水界面建筑高度应错落有致,建筑组合应和谐自然。并提出天际线引导要求。划定滨水区域建筑高度控制分区。3、地、地标标整体的建筑空间尺度应与水系的宽度相协调,临水建筑体量不宜过大。根据地标的体量确定与水系的后退距离,避免形成压迫感。地标不宜过多,保证地标的统领性与辨识度。明确地标的位置、形态、体量等控制要求。4、建筑退距、建筑退距临水区域建议在技术管理规定基础上加大建筑退距,增加水面的开阔性。 20 5、 、滨滨水区交通水区交通组织组织有序组织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既减小外部交通的干扰,内外又能快捷联通,避免形成交通瓶颈。公共交通体系的合理换乘与接驳,快速疏散人流。沿江、湖、湿地区域打造特色慢行道,与周边廊道形成完整的慢行系统。6、岸、岸线设计线设计创造不同的亲水体验空间,岸线应体现自然生态美与人工创新美。明确岸线控制要求。7、生、生态态安全保安全保护护落实上位规划对于生态安全保护的相关要求。完善海绵城市设计相关内容,增加低影响开发措施。3.5.6、山前地区、山前地区1、山城共融、山城共融注重城与山的关系,落实山对城的景观渗透廊道、城对山的保护措施,打造山城协调,城绿共融的空间格局。2、山体、山体轮轮廓廓线线通过 BIM 技术或三维动态技术作山体及周边区域的景观视线分析,并依据分析结论和相关管控要求明确建设区域与山体的退让距离及建筑限高。保证山体轮廓线的绝对统领地位,使建设区域与山体协调统一。3、地、地标标 21 地标建筑高度不应超过三分之二山体高度,且在应从多个公共视点论证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建筑尺度不宜过大,应与山体相互融合。明确地标的位置、形态、体量等控制要求。4、山体、山体视线视线景景观观廊道廊道落实上层次规划确定的区域性的视线景观廊道,局部形成景观节点。挖掘内部重要价值节点,保护其与山体之间的对话廊道。5、第五立面、第五立面临山地区鼓励设置坡屋顶及绿色屋顶。6、生、生态环态环境保境保护护落实上位规划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地形特点提出生态环境重点管控的区域并明确管控要求。3.5.7 其他能其他能够够集中体集中体现现和塑造城市文化、和塑造城市文化、风风貌特色,具有貌特色,具有特殊价特殊价值值的地区的地区根据地区特点自行提出相关管控要求。3.5.8 混合型地区混合型地区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混合型重点地区,应落实所有类型重点区域的管控要求。3.6、与控制性、与控制性详细规详细规划的划的衔衔接接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管控要素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管控要素见下表: 22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一览表重点地区重点地区类类型型管控要素及要求管控要素及要求功能定位与城市风貌:划定风貌分区及控制要求天际线:提出天际线引导要求建筑控制:建筑高度分区景观廊道与节点:景观廊道控制宽度交通组织:交通优化及慢行系统控制要求公共开敞空间:公共开敞空间的位置、范围建筑控制:确定建筑体量、风格、色彩控制要求街道尺度:合理确定街道高宽比地下空间利用:地下空间连通各各类类型重点地区共型重点地区共性要求性要求明确与重大基础设施的衔接内容确定开发强度分区划定重要界面范围,提出建筑体量、风格、色彩要求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地区地区 提出夜景照明控制要求城市风貌与城市特色:明确城市风貌和特色落实相关规划强制性要求:明确具体内容城市城市历历史史风风貌区貌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延续:明确具体措施新城新区新城新区产业研究: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无障碍设计:体现无障碍设计内容景观控制:植物配置要求街景立面:建筑高度、通透率、退让距离夜景照明:具体照明措施重要街道重要街道城市家具:城市家具的风格、位置、数量滨滨水地区水地区公共通道:公共通道的位置、宽度、长度 23 滨水区建筑高度:明确高度分区地标:明确地标的位置、形态、体量建筑退距:加大退距并明确距离交通组织与慢行:明确滨水区慢行道控制要求岸线设计:明确岸线控制要求生态安全保护: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完善海绵城市设计内容山城共融:体现山体与城市的渗透关系山体轮廓线与建筑高度:明确山体周边建筑高度控制要求地标:明确地标的位置、形态、体量视线景观廊道:确定视线景观廊道控制宽度第五立面:明确第五立面形式山前地区山前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上位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要求3.7、成果要求、成果要求3.7.1 说说明明书书对重点地区功能定位、城市风貌、天际线与高度控制、公共开放空间、交通组织与慢行系统、景观廊道及其他体现地区特征的内容作出结论性阐述,明确具体管控要求。3.7.2 图纸图纸( (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鼓励图文结合) )现现状部分状部分1、区位图2、现状用地分析图3、现状建筑分析图 24 4、城市文化及景观分析图5、自然景观分析图6、其他现状分析图规规划部分(体划部分(体现现重点地区共性的重点地区共性的图纸图纸) )1、整体风貌规划图2、天际线和高度控制控制图3、道路交通规划图4、公共开敞空间规划图5、街道空间规划图6、地下空间控制图7、城市设计总平面图8、整体鸟瞰图或局部鸟瞰图规规划部分(体划部分(体现现重点地区特性的重点地区特性的图纸图纸) )1、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地区:(1)开发强度分析图(2)重要界面控制图(3)夜景照明规划图2、城市历史风貌地区:(1)历史风貌规划图(2)历史文化保护与延续规划图3、新城新区:产业规划图 25 4、重要街道:(1)无障碍设施控制图(2)景观控制图(3)街景立面规划图(4)夜景照明规划图(5)城市家具引导图5、滨水地区:(1)公共通道控制图(2)滨水区高度控制图(3)岸线规划图(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6、山前地区:(1)山体绿线保护控制图(2)山体周边高度控制图(3)山体视线廊道控制图(4)第五立面控制图(5)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3.7.3 图则图则成果形成图则,具体形式待定。3.7.4 附件附件包括专题研究报告、对上位规划的落实及反馈情况、对公众意见的相关说明等内容。 26 四、其他类型城市设计4.1、 、其他类型城市设计主要包括非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地块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4.2、 、各地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开展其他类型城市设计编制工作。4.3、 、其他类型城市设计不做统一要求。五、附则5.1、 、本指南所规定的城市设计内容和深度或者具体要求为基本要求,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技术细则或者具体要求。5.2、 、本指南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试行两年。5.3、 、本指南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7 附录 术语解释 (1)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2)总体城市设计 是针对城市、县城编制的城市设计。 (3)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是针对城市、县重点地区编制的城市设计。 (4)城市设计重点地区 能够集中体现城市文化、风貌特色,具有特殊景观价值、特定空间意图的地区,包括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区、体现城市历史风貌的地区、新城新区、重要街道、滨水地区、山前地区等。 (5)地块城市设计 以城市、县城的重要地块、重要节点为对象的城市设计。 (6)专项城市设计 根据城市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城市发展建设中的特定要素或系统开展的城市设计工作,如城市风貌、景观视廊、天际线、山体水系、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夜景照明、道路交通,或建筑高度、色彩、第五立面等。 (7)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28 用再自然化的理念,修复重建城市中被破坏的山水、湿地、植被等自然环境,完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和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补完善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 (8)街区 通常指被道路所包围的区域,也可由一些自然或其他人工边界来划分,例如行政边界、河流、湖泊、铁路、山体等,是城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 (9)城市公共空间 向所有城市居民开放,为公众共同使用的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体育活动场地等。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城市设计技术指南.doc)为本站会员(创****公)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