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docx
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猜一猜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数学广角的第二例题和第三例题内容。 2、教材分析: 猜一猜这一教学内容是继排列、组合之后的又一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学生接触逻辑推理的第一堂课。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只能是初步的,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更好的体现三维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再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很好的掌握了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接着由两样物品到三样物品,使学生都再次体验推理的过程,重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推理的过程。 三、说学法 猜一猜这种类型的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节感兴趣的课,新鲜的课,为了能更好的在一节课当中帮助学生认识简单推理的逻辑性,在本节课当中,我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等方法,使学生在大量的活动内容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层次:激趣引入 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两个小游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为接下去的学习打好了感情基础。 诙层次:在游戏中猜测,在猜测中习得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游戏教学以其内在的趣味性诱发儿童潜在的学习动机,启动和调节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因此在这一层次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猜地方法,我设计了两次猜的游戏,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猜之中掌握猜的技巧: 我设计猜书的情境,让学生从瞎猜给出一个条件的猜,从而让学生明白猜也不是乱猜的,要有依据的猜,才能一次性猜对。 猜,是在第一次猜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给出两个条件的猜测游戏明了猜测时一定要有明确和完整的提示语。 同时在学生讲清两种猜的思路之后,在这一层次中最后还对猜两样和三样进行了比较,我再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使学生从比较中知道这两种猜的联系,从而在做题时能够将猜三样转化为猜两样来做。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层次:巩固拓展 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题目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同时在巩固中加以拓展和提升。 总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试图通过游戏使学生能够学得一种思考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对学生得语言训练却做的不是很好,如何指导训练学生能够完整说出推理过程还是我今后要注意得地方。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播放动物运动的片断,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为活动3做铺垫,运用游戏性较强的活动方式,可帮助学生把已有的零散的认识梳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的运动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并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同的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总结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动物王国看一看,请大家张开想像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过浩瀚的大海,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茫茫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来到了动物王国。请大家看大屏幕。 播放动物运动的课件。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根据所播放的视频想一想,那些动物天上飞那些动物地上爬那些动物路上跑那些动物水中游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1.观察动物运动教师: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你知道动物怎样运动吗举例说说,谁能说说书上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讨论,举手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请在书上第四页写出你的做法学生记录并且回答。 2.模仿动物运动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模仿一下他们是怎样运动的。这里我提示一下: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学生开始模仿表演,教师适当评价。 3.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再模仿一下你所感兴趣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请小组成员把每个同学的模仿情况记录在书上第五页下表中,评出你们小组的超级模仿秀。 小组活动,评出超级模仿秀。 全班交流讨论,统计出全班同学模仿动物的数量,发现动物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将结果记录到第六页上面的方格中。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 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教师:让我们回忆一下校运会的情景,想一想,运动会上都有哪些运动项目呀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填一下第六页学生运动会报名表。学生填写运动会报名表。 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教师:大家都有参加运动会的经验,现在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帮助它们报名吧。首先各小组讨论确定一下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小组讨论,确定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动物的运动方式,分析动物适合参加的比赛项目,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提示:有的动物擅长2项,不要忘记填写!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每项参赛动物的运动速度,最长运动距离。 板书设计: 动物运动会 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1.观察动物运动 2.模仿动物运动 3.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 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节内容的安排较原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有很大地改变,主要表现在用乘法口诀求商没有采取分段编排而是集中编排。 同时也没有按照乘法口诀中积的大小来编排,而采取了随机编排,而且例题大大减少,共只有3个例题。这样并不是降低表内除法的口算要求,而是让数学学习内容更切合学生生活实际。集中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策略,可以节约更多的学习时间,学习更多的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对后续学习更有用的数学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情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订为: 1、经历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2、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能有条理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说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根据除法算式,很快的找到相应的除法口诀。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课的创设意图,我创设了复习引入自主探究提升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思路的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体现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 2、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遵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总结灵活运用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同一问题,使学生学会优化方法的选择。 五、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算。 2、谈话。 同学们,都喜欢春游吗?在春游的时候,我们都会带好多好吃的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下面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呀?他们是怎么分的呢?(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老师板书:有24个苹果: 1、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2、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合作学习、探究算法。 1、学习例题1。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谁能说说:24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是什么意思?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这种分法呢? 列式:244= 求商:这个算式的商是多少?你能用什么办法求出这个算式的商? (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摆一摆,求出商。先在小组内交流摆学具求商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244=6(个) 师: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用过去学习的乘法口诀直接求出商吗? 师:请同学们想想24除以4,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能求出它们的商? 生:可以用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求出244=6 小结:在计算244,先看除数是4,就想4几得24,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很快就能求去商。 师: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是什么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46= 师:能用哪句口诀求出它的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算式补充完整。 246=4(盘) 师:请同学们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分小组议一议 上面两道除法算式的商是怎么算出来的? 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小结:从上面的两道除法算式的商中,我们发现用一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算出来的,这说明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让学生全面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全神贯注,集中思考) (三)巩固深化、掌握方法。 完成课堂活动1、2题。 1、议一议:3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34=12 124=3 123=4 (让学生根据图说算式的意义,通过说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开锁。(连线) (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和相应的除法算式,乘、除法算式与相应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以此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55= 324= 366= 273= 244= 284= 182= 305= (强调求商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熟练度)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也就是看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想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采用这种简明扼要的方式结尾,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在轻松、愉跃的心境下来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北师大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在学生一年级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并且,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还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特别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教学。 2.教学重点和难点: 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二、说教学目标: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德育四个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的进率,能够准确认、读、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能力目标: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按排时间。 3、德育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知识比较抽象,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以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激情导入,设计动画课件,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突出重点、分散难度;利用旧知、探索新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游戏,贯穿练习;质疑反思、总结方法。 四、说教学准备:课件、每人一个钟表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以申奥背景导入,在开课时让学生欣赏我们赢了影片的片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然后教师说:没有时间就不会记住这光辉的时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时间有关的知识。板书数学及文字课题。 (二)操作体验,自主学习 1.认识钟面 (1)知觉感知: 因为有一年级的基础所以我先放手让学生观察钟面,直观感知。过渡语:“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有关钟表的知识,现在请大家观察自己手中的钟表的钟面,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师把学生说的话重点板书:大格,小格,时针、分针、秒针。 (2)重点引导: 引导学生说出整个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字,也就有12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一共有几个小格呢?想,拨自己的钟面,个别说。 (3)说数法: 你是怎样数的?还有别的数法吗?同桌互说、个别说。并补充板书为12个大格,60个小格。 如果数小格在这里理解的好,下面的试一试就容易的多了。 2、认识时、分 (1)动手操作,提出问题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孩子,学生们通过直觉感知有了这么多的发现,这是鼓舞他们继续学习的良机,“同学们很聪明,除了你们发现的钟面上写的数字、大格、小格、时针、分针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钟面的知识呢?” 让学生拿出钟表,拨一拨(时针、分针顺时转动),然后,看能提出那些问题,从中选择一部分,如果不全面我再补充,打在大屏幕上,暨课本上的“填一填”。这样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的,他们感到亲切。自然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也会觉的是自己的事儿。首先从情感上孩子们已经接受了知识,再次能提出问题说明他已经注意到这部分知识,从理解的层次上要比直接接受教师给的问题要强的多。 (2)小组汇报,交流、解决问题: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1时=分 前3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从旧知过渡,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的有机结合,调动起学生动手热情,最后看动画课件演示1分、5分比较容易解决。 3.认识时、分的关系 从一开始上课到现在学生大量的进行了操作活动,应该说有些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如果再一直拨表认识,学生的注意力会降低,所以我改变了方法。 (1)讲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会学习,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课件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赛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课件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样一来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课件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4.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感受一遍1时=60分”从旋转的过程中定格出“试一试”中5个时刻。 (1)分类 可以分为两类:整时,整时半和几时几分。学生自主分类,并说理由。 通过分类知道有9时、9时半、10时是一年级学过的;9时45分是分针指到大格刻度的情况,刚才练习数小格时已有了印象;主要是9时08分。 (2)读写几时几分时刻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区别时针、分针,得出如果分针指到大格刻度时可用口决计算最快捷,也可5个5个的数出是几分。如果分针还没指到10分,应该一小格一小格地数,是几小格就是几分,读时别忘了写“零”字,写时别忘了写“0”。 (3)方法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这是我最喜欢用的方法,及时反思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游戏练习,拓展应用 “让我们走进游戏王国,体会有关时间的乐趣!”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 1.表演游戏。65页“读一读”出示四个时刻先读出,再用动作表演,然后说方法,最后进行按时作息的教育。 2.找朋友。65页“连一连”找到朋友后要读出来,并说一下方法。 3.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间。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5 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线段。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能用直尺画出不定长的线段。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画线段。 教学难点:画线段、数线段。 三、教具和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 学具准备: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 四、教法和学法: 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配合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 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六个部分: 流程一、曲直对比,情境导入:(2分钟) 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家和学校两点之间很多条路,只有中间一条路是直的,用红色的线段表示;其它路线都是曲线。 启发学生思考:小明从学校回家,走那条路最近?为什么? 这一环节充分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这条路因为直,所以近。使学生直的概念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情境中渗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流程二:反复体验,认识线段(8分钟) 这个流程分三个层次教学。 首先是直观感知:请学生把桌上的棉线拉直,观察棉线的形状。 第二层次,通过讲解和变式练习,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由直观形象到抽象概括。 先讲解:像刚才的那条路,和我们两手之间的这样直直的一段线就是线段。手捏住的棉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 在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线段有几个端点?你认为线段的特征主要有哪些?线段的端点是怎样表示的? 改变棉线的方向和形状:这样是线段吗?为什么? 通过变式训练,强化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线段的本质特征。 第三个层次:回归具体,找线段。 请学生在身边找一找有哪些线段?摸一摸线段的特征,和同桌说一说线段在哪儿,端点在哪儿?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曲直对比和变曲为直,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通过感知实物,再由抽象回到具体,学生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从而对线段形成清晰的理性认识。 这个环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辨认线段的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件出示练习: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 这个环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辨认线段的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件出示练习: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图略) 流程三:动手折纸,深化认识:(6分钟) 首先,出示长方形纸片,激励学生:你能折出一条线段吗? 启发学生思考,有多少种不同的折法? 让学生先独立动手折一折,再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折法,最后展示各小组不同的折法,比比那个组的折法多。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比较不同折痕,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有长有短;通过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折出的线段有很多条,适当渗透无限的概念。 流程四:自主探究,学画线段。(10分钟) 画线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分三步教学: 第一步,先让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对线段的认识,尝试画线段。 在此基础上,给出两个方面的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 第一个议题: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为什么?通常用什么工具画线段最多? 第二个议题:你是怎么画的,画线段需要注意什么? 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学生画线段可能出现的错误:缺少端点,线段不直。针对错误进行评讲。 这里的难点是,二年级的孩子,双手协调能力还不太强,常常因为左手尺子没压紧,右手握笔用力太大,导致尺子移动,线段不直。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画图方法。 第二步,总结画法。针对孩子画图的难点,我自编了一首儿歌:左手压尺用点力,右手握笔轻轻移,画上端点别忘记。 第三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再画线段,进一步体验线段的画法。 流程五:练习巩固,深化拓展(10分钟) 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 (一)基本练习: 第一题:连一连 先后出示两个点,三个点,问: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第二题:数一数 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分别由几条线段围成?(图略) 基础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统计错误人数和错误原因,并集体订正。 (二)拓展练习: 出示四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问:每两点画一条线段,可以画几条呢?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试画,再展示做好的作业,学生互评。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评。 教师主要讲解两种画线段的方法,在讲解中配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第一种画法,分类画线段:先顺次连接四点围成四边形,再完成四边形里面的线段。 第二种画法,先画出过一个点的所有三条线段,再画出过第二个点两条线段,再画出最后一条线段。向学生渗透有序思想,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做好铺垫。 流程六:全课小结(4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3、自我评价:这节课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总体评价: 本节课,通过比较去学校的路的长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表象,和“直”这一本质特征。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让学生以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经历认识线段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概括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顺利掌握线段的画法和数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6 一、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选自北师大出版社二年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六课时.4的乘法口诀。他是在学生学习了、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用“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连加的过程,为编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决特点。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色,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让学生利用的连加和已学过的乘法口诀得出,经历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和掌握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能运用所学口诀,完成表内乘法的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2、“乘法口诀”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他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及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小熊请客”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并借助乘法意义编制口诀,而且通过“开火车”和“对口令”等多种形式,观察学生记忆口诀的流畅性和了解口诀记忆的准确程度。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力能力的目标。 教学准备:小熊玩具、“小熊请客”主题图,试题卡、幻灯片、气球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首先拿一只玩具小熊让大家猜,并用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的故事情境导入,使学生一开始就有快乐的心情步入课堂,然后我用大屏幕出示主题图,主题图色彩鲜明,一定会让学生们兴趣盎然,并在以往的基础上,他们会很快去找主题图上的数学信息,并展示给同学们。他们肯定会说:小熊串的红果串,每串个,他已经穿了串,他还要串也一定是个个串的,当然在这里也有可能有的同学会把老师刚才所说的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小熊自己在家里串红果串等等,说得很完整,这时老师也不要怕耽误时间,让他说没关系的,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做不正做到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嘛。此时,老师适时点播,小熊串一串需要个红果,那么串、串串呢?这时教者可出示“串需要多少个红果”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编制的乘法口诀。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数一数串需要多少个红果? 在这里学生可能会用很多的方法,如:()个个的数(连加) ()学生可能会运用学过的口诀把串红果分“堆”计算:如:串一堆(有个红果),串的堆(每堆个,堆有个)所以一共需要红果个;也可以串串分成堆,每堆个红果,堆一共有()个红果。只要学生说出理由,教者都要给以肯定,让学生从中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乐学、爱学,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另外这种方法,也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也能体会到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的思考方法。 自己完成填一填。同桌交流所填的结果的正确性。并试着编制口诀。教者可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口诀编制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提示,使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正确编制口诀。 汇报过程。说说你是怎样推导的乘法口诀的。并填上结果及口诀。找出已学过的口诀,检验口诀编制的正确性。 怎样记住的口诀,共同探讨方法,寻找捷径。在这里我会出一个问题:老师在做×时忘记口诀了,不知道得多少怎么办呢?让同学们帮忙解决,同学们一听,老师不会,让我们帮忙解决,多么荣耀!他会跃跃欲试,积极思考,他们会告诉你很多方法,如:()可以用连加法就能算出;()×得,不就是×的结果嘛?()可以个加个最后老师可以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让老师做出×的结果,但是老师还要说,如果你记住了口诀会更快的做出来是不是?向上面的×,知道四六二十四一下子就写出×的结果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这样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性。下面我们用已学过的方式记口诀,()开火车记忆口诀()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而后教者可以出几道乘法题卡,以检验学生对口诀的掌握情况,教者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看哪个孩子问题较大,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以弥补。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口诀的应用能力。 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练习“说一说”数桌腿的活动,这个可以让学生亲自摸摸、数数强化对口诀的记忆。也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完成页的习题。 可以这样衔接:为了庆祝小熊的生日,小兔、松鼠、小狗和刺猬还拿来了好多各色的气球要送给小熊呢!他们都送了多少只呢?这时找到四名同学分别去这四个小动物,让他们找到自己送给小熊的气球。其他同学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让他们感受发现的喜悦。 而下面的题是单纯的计算题,直接让学生做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设计让同学们进行夺气球比赛,题是看图题,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要求学生不但说出算式,而且还要说出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及条理性。这道题可以设计成抢答题,哪一组的哪一个人抢答的最快就奖励哪一组两个气球,最后评选出气球最多的为优胜组,每人奖本一个。为了让、题衔接紧密可以这样说:气球终于都准确无误地送给了小熊,小熊非常感谢大家,他希望把气球送给其他的小动物们,于是,他提议,进行上面两项比赛。这个比赛不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也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 页下面的数学游戏,可以这样进入。比赛结束,大家玩得正起劲,忽然发现主人公小熊不见了,只看见桌子上留了纸条,上面写道:走过迷宫,你就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7 教学内容: 有几块积木”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初步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 3在数出得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 课件、练一练第三题的房子和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画一画 1.每行画4个圆形,画5行。 2.每列画5个圆形,画4列。(同桌互相检查画的结果) 二、提出问题 1.想一想,写在本子上。 2.全班交流。 三、尝试解答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乘法算式是 四、观察积木 1.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积木的?同桌交流不同方法:横着看竖着看 2.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有几块积木吗?5×7=35(块)7×5=35(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