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无证行医调查分析报告-打击无证行医.docx
打击无证行医调查分析报告 打击无证行医 打击无证行医调查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推进打击无证行医工作,提高打击无证行医工作成效,净化医疗服务市场,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监督所对辖区打击无证行医工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时间是2013年3月19日2013年5月10日。 一、无证行医基本信息统计及分析(一)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区无证行医查处情况: 查处无证行医案件数共57件。 表1-1执业资质持有情况有医学资质的5无执业资质或档案内不能反映医学资质43表1-2医学学历背景情况情况有医学学历的13无医学学历或档案内不能反映医学学历35表1-3户籍所在地本地35外埠13表1-4行医内容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口腔科中医科性病医疗美容义诊推销211231511123表1-5行医地点城市社区23城乡结合部2农村23表1-6案件来源投诉举报24监督发现33综上分析,我区无证行医的基本特点是:1.无证行医人员有医学资质、有医学学历的较少,大多数无证行医人员无医学资质及医学学历; 2.本地无证行医人员占大多数,且行医科目以内科、口腔科及中医科为主; 3.无证行医的主要地点为城市社区及农村。 (二)黑诊所消亡情况(2010.012012.12)共查处37户。 表2-1行政处罚次数1次342次或以上3表2-2黑诊所消亡情况不再行医32进入合法医疗机构5通过分析表2-1和2-2,可以看出我区大多数黑诊所能够配合我们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自觉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三)无证行医人情况(环境调查)。 此次调查分析过程中,对接到社会举报及监管发现中的10名无证行医人员进行调查。 表3-1调查人数10行医内容内科3口腔3中医科4行医地点城市社区4城乡结合部4农村2行医方式自有房屋5租赁房屋4流动行医1执业资质无任何资质10行医人教育背景有医学学历1无医学学历9通过对表3-1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区非法行医还是在集中在城市社区及城乡结合部,涵盖中医科、内科及口腔科,行医人员受医学教育程度较低。 (四)黑诊所周边居民调查: 1.对出现或曾经出现无证行医的地区周边20位居民进行现场调查,情况如下: 表4-1性别分布男14女6居住地分布城市社区7城乡结合部2农村地区11学历分布初中6高中8大专及以上学历6职业分布公务人员2教师1企事业单位职工8个体职业者3退休人员1务农农民52.黑诊所周边居民对就医及对黑诊所认知情况。 上述20名被调查人员均无在黑诊所就医的经历,不选择在黑诊所就诊原因主要是:觉得黑诊所医疗水品低,药品、设备设施不安全,出现问题难以维权; 他们对打击黑诊所的态度是应该取缔,同时也要按照百姓需求,规范化管理医疗市场; 他们中大多数了解无证行医的危害,获取这些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媒体、街头宣传、报纸报道等。 二、工作主要措施1.加强非法行医监测哨点管理。充分发挥哨点作用,提高监测哨点报告涉嫌非法行医案件的准确性、有效性,要求哨点监测到非法行医行为进行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行医人姓名、行医地点、行医时间、行医方式、药品器械、就诊群众信息等信息。监督员根据哨点提供的线索对案件进行查处后,将查处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给非法行医监测哨点,并对哨点下一步监测重点提出意见,有效提的高了执法效率。 2.建立复查回访制度。针对非法行医反复性强易复发的特点,建立打击非法行医复查回访制度,要求对非法行医案件核实查处后,6个月内对违法人及其场所复查回访2次,未发现违法行为的做好复查笔录归档,不再列为复查对象,对复查再次发现非法行医行为的依法立案查处。 3.建立对非法行医人员约谈制度。为落实医疗监督执法责任制,从源头上确保医疗服务市场安全,我所建立了非法行医责任人约谈制度。凡是经检查发现、社会举报、上级交办、哨点报告和有关部门移送的、经查属实的无证行医人员和非法行医的医疗机构责任人均被确定为约谈对象。约谈内容包括: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通报违法事实及其行为的严重性; 告知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提出监督意见等。通过建立约谈制度,增强了无证行医人员和非法行医医疗机构的守法意识,提高了卫生监督执法效能,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执法环境。 4.建立非法行医黑名单制度。为加大对非法行医人员,特别是屡教不改人员的打击力度,准确掌握非法行医人员信息,非法行医经查实予以取缔后均被列入非法行医黑名单。黑名单记录的信息包括非法行医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非法行医具体地点、查处日期、查处结果等信息,凡是列入黑名单人员都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5.利用网络建立举报信箱。为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医疗服务市场专项整治,鼓励群众对非法行医案件进行举报,保护举报人隐私,为举报人提供便利,在我所网站建立投诉举报信箱,对群众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后,通过网站专栏及时进行公开回复。有效的拓宽了投诉举报渠道。 6.网络宣传提出预警。利用*区卫生监督网站针对什么是非法行医、那些行为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如何识别黑诊所、非法行医的危害、非法行医的表现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打击非法行医宣传活动,并定期在网站对查处的非法行医案件进行公示,向群众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群众积极抵制“黑诊所”,选择到合法医疗机构就诊。 三、无证行医的特点(一)人员特点一是无医师资格的医学毕业生,由于部分医疗专业院校无计划盲目招生,导致医疗市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供大于求。大部分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既无技术职称,又无行医资格,正规医疗机构不聘用,又达不到申请个体诊所所需的条件,且不具备其他谋生技能,只得采取非法途径寻求生存,这是无证行医的来源之一。 二是退休的乡村医生,这部分人员主要是一些曾经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从事了多年的农村医疗服务工作及部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但是由于年龄等原因“退休”。可是乡村医生退休后没有任何福利待遇,生活没有保障,难以维持生计,为了赚一些养老钱,加之其多年的行医经验,在当地也有固定的市场需求,造成部分退休后的乡村医生无证行医。 三是家族性,这部分无证行医人员大多为父子、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并没有经过正式的医学理论学习,只是通过“拜师学艺”的或自学了一段时间凭借“一技之长”,无证行医。这部分非法行医人员当中还有部分人在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以前曾经是个体医,可是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以后没有考取医师资格,沦为无证行医人员。 (二)无证行医流动性、隐蔽性强的特点随着近几年打击无证行医的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无证行医行为的隐蔽性、流动性也愈发增强,大多数隐藏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不挂任何招牌,将药品器械藏匿起来,没有固定的行医场所,经常到患者家中进行治疗,调查取证存在较大难度。 四、工作建议(一)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提高监督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实际办案能力,特别要增强基层执法人员规避执法风险能力。完善取缔无证行医的执法程序、非法行医涉嫌犯罪向公安机关的移送程序,保障无证行医案件及时有效的查处,降低执法风险。 (二)坚持疏堵结合的政策。在不断加大对非法行医打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适当放宽医师资格考试和申请个体诊所的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政策扶持及时吸纳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合理培养卫生人才,尽量减少不合格“医生”的出现。尽快出台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建立规范统一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让乡村医生老有所依。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宣传法律知识和非法行医的特点及危害,曝光重点典型案例,营造打击无证行医舆论氛围,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震慑非法行医人员。提高就医群众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引导群众安全就医,拒绝无证行医。 本文来自xxxx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