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姓氏歌-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docx
-
资源ID:15753108
资源大小:18.3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姓氏歌-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docx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 姓氏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弓、走、钅”。 2.学习并能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背诵课文。来源:学,科,网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步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语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经典有哪些,你们知道吗?(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华经典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二、初步了解姓氏1.认一认姓氏。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来源:学*科*网冯陈褚卫蒋沈韩杨(2)学生找一找自己的姓,并说一说知道的姓,能说多少说多少。教师及时纠错并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2.交流姓氏故事。 (1)教师讲张姓的来源:在很久远的过去,黄帝有个叫辉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 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 张姓的名人:西汉谋士张良,东汉发明家张衡,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画家张择端,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2)教师指名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姓氏及该姓氏的名人。 3.游戏活动。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姓氏歌,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 (2)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视频。 (3)学生开“小火车”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尽可能地说说这个姓氏是怎么写的。 三、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姓氏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其中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2姓氏歌姓氏百家姓课时作业回家咨询家人,或者通过查资料,了解自己的姓氏背后的故事,第二天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第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认识偏旁“弓、走、钅”。 3.正确朗读课文,并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姓氏,在班级里你们的姓氏大部分也是不同的,那你们都认识这些姓氏吗?你们知道它们怎么读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认识一些姓氏吧!二、初读课文1.学生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的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听完后自由练读。 2.教师指名朗读句子,并让学生注意停顿。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4.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并点评朗读情况,之后再着重强调容易读错的音。 三、探究新知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姓、什、么、双、国”,引导学生观察、描红,引导他们认识字的结构。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王、方”,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3.教师依次出示“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官”,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生字及偏旁“弓、走、钅”。 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指名念出课文中的姓氏。教师点评,并引入复姓的概念,告诉学生“复姓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姓”。 5.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问答游戏。根据“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的形式,两人一组,到讲台上进行游戏。教师进行指导并评价。 四、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所学的姓氏及按字的结构记忆姓氏的方法。 2.学生齐读生字和课文,并争取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2姓氏歌姓什么双国王方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官课时作业一、我会读拼音,写字词。 xìngshénmeshungfngguówáng(姓)氏(什么)(双方)(国王)二、我能将课文有感情地背诵给家人听。 资料链接百家姓是中国古代的蒙学课本。按文献记载,它成书于北宋初。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都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它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反思我通过百家姓导入本篇课文,既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姓氏,又能够向他们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见识。因为姓氏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我指导学生边拍手边进行朗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忆和背诵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姓氏的汉字构造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耐心地把字进行拆分,引导学生了解字的结构特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此外,让学生联系班级同学的姓氏进行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