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

    • 资源ID:1595103       资源大小:6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

    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吴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吴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62016 年年 2 2 月月目 录一、 “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情况1二、存在的问题4三、 “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任务5(一)发展目标5(二)发展思路6(三)发展重点6四、推进措施8(一)推进转型升级,扩大新兴产业规模9(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9(三)狠抓技术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10(四)加强品牌建设,鼓励拓展市场11(五)推进集约利用,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空间121一、 “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工业经济是吴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新兴产业则是吴江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是当前吴江打造经济可持续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 “十二五”期间,我区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在区委、区政府一系列扶优扶强的政策措施引导下,全区新兴产业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产业优势:一是规模总量优势。 “十二五”以来,我区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产值规模也逐年增大,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逐年上升,截至“十二五”末,全区新兴产业实现规上产值1643.7 亿元,占比达到 53.3%(见表 1),为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到 2015 年,全区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中,恒力集团、盛虹集团、瑞仪光电、亨通集团、中达电子等 5 家企业销售超 100 亿元,8 家企业超 50 亿元,恒力集团、亨通集团、盛虹集团跻身中国企业 500 强。吴江新兴产业总量优势已经形成。表 1:吴江新兴产业产值情况表(单位:亿元)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4 年2015 年企业数107189230246241规上产值1283.41421.31516.41561.51643.7同比增长28.6%10.6%-0.1%1.0%4.0%占比43.3%47.4%49.1%51.1%53.3%二是产业集聚优势。随着我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2不断发展壮大,根据苏州市新兴产业划分和统计数据,新材料、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以及新型平板显示等三大主导产业克服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集成电路等“短板”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后劲(见表 2) 。各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集群发展态势: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于吴江高新区(盛泽镇) ,新型平板显示则主要集中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汾湖高新区成为我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基地,七都镇则成为苏州市智能电网和物联网(光电缆)新兴产业基地等等。表 2:新兴产业分行业情况统计表产值(亿元) 产业名称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新型平板显示426.4 392.7 322.9 313.0 385.6 新材料410.3 447.5 498.4 510.1 541.3 智能电网和物联网269.4 318.1 352.4 365.8 380.4 高端装备制造28.8 91.4 142.2 159.5 155.2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32.8 37.2 38.3 46.3 40.5 新能源78.6 75.0 64.5 65.0 50.1 节能环保20.8 27.0 70.0 73.0 70.7 软件和集成电路16.4 32.3 27.6 28.7 19.9 合计1283.4 1421.2 1516.3 1561.4 1643.7 三是科技创新优势。 “十二五”时期,吴江全面推进转型升级3与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作为重要引擎,企业创新积极性被进一步激发。一是一是创建了一批企业创新平台,全区拥有 313 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了 1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 余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23.1 件。二是二是创建了一批技术创新载体,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汾湖高新区、吴江高新区三大科创园被评为国家级,太湖新城科创园晋升省级,成为了我区新兴产业企业的摇篮,孕育了大批的科研成果。三是三是吸引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到“十二五”期末,全区人才总量达到 23 万人,高层次人才数1.5 万人,万人拥有高层次人才数超过 183 名,这些人才为吴江工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四是成本比较优势。 “十二五”以来,我区工业企业紧跟产业发展步伐,着力开展技术改造,大力推进“机器换人” ,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5 年底,全区骨干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超过 3500 台套,极大地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工艺和技术装备的更新,也为我区工业较好地对接长三角甚至国际国内消费品生产,快速发展现代制造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政策激励优势。近年来,为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完善我区新兴产业产业链,撬动创新发展新引擎,吴江以“互联网+” 、 “中国制造 2025”规划为着眼点,以智能工业为主攻方向,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推进我区工业制造智能化,着力推动吴江制造迈上新台阶。2010 年吴江设立了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 1000 万元用于鼓励新兴产业企业,扶持新兴产业项目,4支持新兴产业平台。2015 年区政府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出台关于加快全区智能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为我区实施智能制造战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二、存在的问题一是产业规模有待提高。虽然我区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但是,全区 14700 多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不到 300 家,我区绝大多数企业还属于传统行业,生产经营方式仍旧以“铺摊子”为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过度依靠资源消耗,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起来,我区新兴产业的绝对值还并不高。加快集约用地,降低单位能耗,提高单位生产率和附加值,是我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一大障碍。二是企业管理有待创新。我区部分新兴产业企业的经营方式还停留在家族式、作坊式的生产管理阶段,对政府政策导向还不够敏感,对行业走势还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对人才和技术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无法跟上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脚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大力推进,综合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增量减小。从“十二五“后期开始,企业投资明显下降,新增长点不多。二是存量不强。由于人口红利优势的不断下降,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国际竞争力相对减弱,现有企业增产潜力不足。三是要素制约。土地供给的严重不足,造成许多项目难落地;区域产业政策的严格限制,造成产业配套不能成形;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不足,企业融资压力大。5四是智造水平亟须提高。虽然我区“机器换人”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对于我区的工业总量规模,全区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仍偏少,万人机器人使用比较少。按全部职工人数 60.77 万人计算,我区工业机器人密度不到 29,明显与我区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不匹配。同时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还不够,生产效率偏低,智能制造水平亟须提高。三、 “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任务当前,尽管宏观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国家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效应正在显现,经济发展信心不断增强。从我区当前情况来看,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逐渐增多。 “十三五”时期,我区将顺应“新常态”的新变化,积极实施“一三五”产业发展计划,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吴江工业经济升级版。(一)发展目标一是产业规模进一步增大。一是产业规模进一步增大。按照苏州市统计口径,计划20162020 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5%以上,到 2020 年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总量超过 2000 亿元。二是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二是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培育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生物医药、高性能人造纤维、节能环保装备、LED、新型金属材料、精密数控装备(机器人) 、超高速电梯等多方面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提高我区新兴产业总体竞争力。三是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多。三是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多。力争培育年营业收入超 100 亿元的新兴产业企业 7 家、50 亿企业 15 家、106亿企业 20 家。四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四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抓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到 2020 年,新兴产业领域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 3%;新兴产业专利授权量占企业授权专利比重达 35%以上。(2)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议为指导,积极对接中国制造 2025和江苏省、苏州市实施纲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把握“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发展可持续为目标,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积极落实“一三五”产业发展计划,努力通过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全区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发展重点1. 高端装备制造业。全面推动吴江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培育引进智能装备企业。一是一是优先发展 3D 打印、工业机器人。重点扶持中瑞科技等企业,加快推动 3D 打印机的产业化应用;依托博众精工、伊之密等企业发展工业机器人本体与系统集成,大力推广明志科技机器人集成铸造系统、澳冠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等首台(套)示范应用工程。二是二是着力发展壮大智能制造和专用装备。高档数控7机床方面,要引进核心技术,扶持东昱精机、程泰机械、信能机械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高速精密加工中心、多轴加工中心等。专用装备方面,依托科林、吴变、迈为、普丽盛、艾恩司、伊欧激光、冷王等企业,培育发展环保装备、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装备、智能化包装机械、纺织成套设备、温控设备等行业。三是三是择优发展通用设备和关键配套零部件。通用设备方面,以吴江电梯产业园为依托,以康力、申龙、帝奥、东南等骨干企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电梯整机制造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高速安全智能化电梯。关键零部件方面,以清华汽研院、绿控传动科技为依托,发展汽车动力系统、车载电子系统等关键环节。力争到 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总量超 300 亿元,年均增长 8%以上。2新材料产业。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新产品产业化步伐,全面推动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依托盛虹集团、圣欧芳纶、德尔未来等企业发展高性能纤维材料,依托亨通集团、通鼎集团、永鼎集团等企业发展光棒、光纤等光通信材料,依托亨通特种导线、富威科技、万宝铜业等发展金属合金材料,依托巨峰电气、太湖绝缘、固德电材等企业加快培育高性能绝缘复合材料。重点发展与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关联度高的新材料行业。到 2020 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达 690 亿元,年均增长 5%左右。3新能源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作用,通过实施示范工程、示范项目等途径,支持企业开拓市场,以市场拓展引领产业发展。加快太阳能离网发电、路灯工程建设,依托旺能光8电、赛伍科技、迈为科技等企业,发展太阳能电池、材料、装备制造行业;依托清华汽研院、绿控传动等企业,壮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同时,跟踪服务好现有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项目和企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到 2020 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达 100 亿元,年均增长 10%。4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技术与装备、节能照明产品、环境治理技术与装备、环保新材料、空气净化技术与装备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大力发展 LED 芯片、LED 系统集成,推进膜材料技术产业化等关键产品和技术的实施进度。到 2020 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产值达 100 亿元,年均增长 8%。5.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以化学制药总量提升为产业快速扩张的突破口,以生物制造为产业快速提升的关键点,充分发挥我区几大科技创业园的创新载体作用,重点发展医药业前端研发和后端检验检测、服务外包、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加快推进海岸药业、中联化学制药等重大项目建设。到 2020 年,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超过 65 亿元。6. 食品加工业。要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品营销模式转变,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程度,依托顶津、佳禾、欧福、合兴、典发等企业加快提升新型食品加工行业规模,鼓励桃源黄酒等传统食品加工业发展。四、推进措施抓住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发展、上海大都市圈溢出效应、吴江融入苏州后的第一个五年战略机遇期,聚焦本区优势产业、特色园区9和重点企业,突出智能制造、狠抓科技创新、推进诚信建设、加强集聚集约,通过产业链、价值链、投资链、服务链的延伸升级业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一)推进转型升级,扩大新兴产业规模1.着力强化现有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传统企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面向新兴产业领域实施转型升级。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做好新兴产业认定工作,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吴江规上工业比重。2. 加快推进“机器换人” 。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设备投资,改进生产工艺,实施智能制造,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仪器仪表等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替换现有的落后设备,替代低端劳动力,建设具有行业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3.加大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力度。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发展领域,加大优势项目招商力度,引进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填补产业空白的、发展前景好的、占用资源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进一步强化项目跟踪服务,解决项目落地中的问题,培育新的增长点。(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强化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导向性,用好智能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新兴产业企业从土地、电力等各个环节的要素支持,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重大创新10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等。2.强化金融支持。加强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对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支持力度。发挥区新兴产业“拨改投”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区内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鼓励现有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开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三)狠抓技术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1.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构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支撑服务体系,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对面向应用、具有明确市场前景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由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系统集成和成果中试转化,支持建设若干企业创新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联盟成员构建专利池、制定技术标准等。进一步加强财税政策的引导,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2.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基础通用、强制性、关键共性技术、重要产品标准研制的速度,鼓励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协同跟进机制,在重点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同步实施标准化,支持产学研联合研制重要技术标准并优先采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完善光电通信、电梯制造、丝绸纺织等检验检测中心功能,积极创建更多更高级别11的行业服务中心或平台,促进产业发展。3.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持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职务发明创造的激励机制。实施新一轮“55352”人才计划,加大力度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吴江创新创业,加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四)加强品牌建设,鼓励拓展市场1.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吴江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努力做好分级信用信息、调研对接需求、归集信用数据、应用信用产品、探索联动惩戒等方面工作。深入开展工业企业信用管理贯标和示范创建工作,加大诚信文化宣传,提高企业信用意识。2.强化品牌培育。突出区域品牌、产业品牌、服务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以品牌为核心整合各种要素,带动整体运营。不断提升吴江产业集群知名度。扶持一批品牌培育与运营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与市场推广服务。完善商标注册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国际商标注册力度,支持优势企业扩大品牌优势,使吴江的产业经济加快向品牌经济提升。3.深化国际合作。鼓励企业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引导更多吴江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企业加快拓展海外、布局全球,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贸易合作等领域积极“走出去” ,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12制定。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参与高层次国际合作。(五)推进集约利用,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空间1.加强集约利用。以资源集约利用信息系统为基础,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建立起差别化市场机制,对不同评级的企业采取相应的调控手段,通过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逐步消灭亩均效益“低产田”。将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在当前资源要素紧张的形势下,推动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积极稳妥实施“腾笼换凤”工程,重点盘活土地存量,并将腾换出来的空间利用于新兴产业发展。2.培育发展载体。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集聚,加快苏州湾软件园、智能装备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抓住“十三五”战略机遇,力争新建一到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

    注意事项

    本文(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为本站会员(创****公)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