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期评估报告.doc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课题中期评估报告课题名 称:基于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的研究课题主持人 周美平 所在单位: 合肥市裕兴学校 中期评估时间: 2014 年 4 月 基于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的研究基于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的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1、确定课题如今,时代快速发展,现代化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迫切需要广大教师朝着学习型、专家型方向不断努力,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和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群体学习化建设,不仅能提高教师学习效率,加快教师专业成长,而且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校的网络,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特别是家庭接入互联网,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极好的平台。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地方,建设一支新的教师群体学习化组织成为当务之急。在教育观念上,传统的学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自学” ,而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在此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交流水平,发展教育科研能力,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化的研究,对提升教师个人业务水平,学校整体师资力量有着深远的意义。2、课题的研究内容(一)课题的研究目标:1、研究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提高教师互动的有效性,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设计开放性,扩大互动空间和延长互动时间,探索出教师群体学习化理论和实践意义。2、对数字化环境下群体的成长与教师个体的学习相关联,并进行比较的研究。3、探究数字化环境下,建立教师群体学习的方式方法, 设计出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 4、构建数字化环境下学习型教师群体,培养学习型教师组织。5、建立科学的、高效的教师群体学习化组织。(二)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课题研究的原则:主动性原则。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和各科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整体性原则。参加本课题实验的每位课题组成员和各科教师必须整体协调、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开放性原则。本课题为探索型课题,没有现存的模式,研究形式要多样化,把研究形式和内容与外出学习结合起来,把自主研究与专家指导结合起来。目标性原则。研究过程、方法、内容都要始终围绕实现总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进行。不能自行其是,游离课题目标之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认真进行实践;既反对脱离实践,闭门造车,又反对只顾实践不善总结。2、课题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和总结课堂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方法,循序渐进地推进研究过程。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调查法:通过对各教研组研究内容和形式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等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互动的有效性,同时对有特色的个案进行跟踪调查。总结提高法: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对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与反思,为构建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互动提供经验和理论支持。三、本课题创新性,理论意义,应用价值(一) 、本课题的创新性:1、将数字化、网络环境整合到各种形式的交互学习中,教师们学习科研的空间更为广阔了。2、数字化环境为教师学习、交流、合作探究提供了实用、便捷的平台;3、数字化环境使各种信息反馈能及时地为教师呈现,便于老师掌握前沿教改信息,调整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4、激发教师积极撰写教育博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及业务能力。(二)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1、首先,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学习型组织建设,是科研兴教,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如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是孩子们垒起基石的场所。那么,学校要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数字化环境下老师们上网查阅,收集和筛选信息,相互交流,在获得广阔的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交流、沟通、互助、分享,并从学习群体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2、新课程理论。 大力推进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3、合作、互动学习理论。教学是动态活动的互动过程,是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是的互动是一种复合交叉的互动,这是课堂教学思维运行的内在动力。4、系统论。系统论认为:有各要素构成的有序的开放的系统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教与学的资源、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促进教师、学生生动、互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三)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加强数字化环境下学习型教师群体建设,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决策科学化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科学的管理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们倡导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那么,教师不仅应该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教学技巧,还应结合数字化环境下学习,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更能探索新领域,在教育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化学习的研究,规律一旦形成,必然为我们的教育科研提高带来新鲜的血液,老师们团队合作经验必然影响我们的孩子,切切实实地从小培养孩子们团结、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课题研究的价值四、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1、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我校是合肥市特色小学,完成了国家“十一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工作,学校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保证了课题管理研究的落实。学校经费落实,并制定了教学、科研管理考核奖惩细则 。对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完善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的配置,为课题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设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我们每年组织课题组人员外出参观学习达 23 人次(我校在校教师 34 人,不含本市培训)。2013 年,学校利用暑期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刘茂森教授、吕祥君博士,瑶海区教体局信息中心凌英渡副主任到学校现场讲学并聘请专家担任本课题的研究顾问。规范研究过程,及时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课题的研究进行矫正,做好研究过程中资料的积累。2、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1)周美平(主持人) ,完成国家级五个有效课题的子课题发展积极的校园文化实践研究并已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完成了国家“十一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工作。(2)陆晓波(主要成员) ,完成了国家“十一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工作;协作江苏省南京市南湖一小完成江苏省南京市省级课题 构建多元化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3)范红、郑晓敏、冯爱、姜杰(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五个有效课题的子课题发展积极的校园文化实践研究 ;国家“十一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工作。3、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课题组成员由有多年教学科研经验的中高级教师组成,其中有“瑶海区德育先进个人” 、 “瑶海区教学能手” 、 “瑶海区骨干教师” 、“瑶海区兼职教研员” 、 “瑶海区网络教研先进个人” 、 “瑶海区校本教研先进个人” 、 “瑶海区教研博客先进个人”等称号的优秀教师。他们好学、肯钻研,从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4、资料设备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提供各种硬件和软件设备:Internet 网以及具有设备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和网络微机室,另外有摄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等单独设备,满足了科研的硬件需求;因特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瑶海区教体局网络研修平台、各科骨干联盟平台。本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可供课题参与人员随时随需使用;5、研究计划1、第一阶段(2012.42012.6)主要工作:、对目前我校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情况做调查,撰写现状调查报告;、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积累资料,主要是通过自主建设的方式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组织参研人员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信息科学理论、管理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参研人员及管理者进行数字化环境下网络技术培训,增强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的技能;坚持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努力提高参研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请信息技术方面专家做有关本课题的专题讲座,同时召开专门咨询会、座谈会,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建设教师教育博客,建立课题组 QQ 群、专题论坛,使其成为参研教师们学习和交流的平台。2、第二阶段(2012.82015.3)主要工作:修改并完善方案,继续开展研究,着手建设课题成果展示的教师教育博客,初步发挥课题研究推广作用,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开展研究,开展 “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观摩”活动(其中包含教师公开课) ;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撰写出中期课题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3、第三阶段(2015.12015.12)主要工作:确定方案,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教师学习化群体建设方面实现质的跨越;进一步幅射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并发表;充实研究报告内容并接受总课题组检查;汇总课件集,编印论文集;撰写出高质量的课题结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六、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1、理论学习、定期研讨。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合作、互动学习理论等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结合实际进行反思,撰写教学随笔,提高理论素养。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我们还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老师们能对自己所上的每一节公开课进行分析,写好教学反思。并能针对课堂教学片段,结合课题进行案例评析。根据做过就要留下痕迹的思路,做到从备课听课评课都有详细的记录。对教师们的学习有记录可寻。每学期各教研组确定自己学科的“主题教研”内容,主题来源于在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共同问题,具有代表性,带着问题研究,将研究的成果再回到实践,推动了课题研究水平的提升。2、教学实践、促进成长。每学期,全校教师至少要在校级以上(包括校级)开一节课题汇报课,主题是围绕自己学科定的专题进行研究。2012 年以来,我校 34 位教师,在校级以上开展的公开课达 100 节。充足的课例,让课题成员及广大教师从备课、上课、研课中成长,真正体会到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的收获。这些活动对课题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专题培训,外出取经。近三年来,每学期,我校教科研室计划落实多项教师培训工作。我们邀请了区教体局袁乃玉副局长、教研室傅京主任、钱敏副主任、区教体局信息中心凌英渡副主任、区督学叶维取老师、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与信息系刘茂森教授、行知学校张正茂副主任、和平小学周静红老师为全校老师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研修培训。2013 年,,教师外出参加研修活动有:2013 年 1 月,周美平校长在参加合肥市特色学校年会;2012 年 5 月和 11 月陆晓波副校长2 次参加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小学、中学);2013 年 8 月,姚静、张永洁、姜杰、陆晓波四位老师在安徽淮南参加每年一度的省级“自育自学”研讨会;8 月杨秀云老师在淮南参加安徽省骨干班主任培训班;9 月,陆晓波副校长参加安徽省“十二五”信息化工作会议;10 月,姚静、冯爱等 4 位老师参加了第六届小学新课改培训;11 月,周美平校长在杭州参加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学习;任晓珍、汪文爱、郑晓敏 3 位老师在南京观摩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张伟主任带领我校杨秀云老师在天津参赛并观摩全国信息技术与整合大赛;刘惠明主任在武汉参加全国师德培训工作,据统计,我校 34 位教师,本学年教师外出(不含本市)学习人数达 23 人次,购买大量教学光盘、课堂教学实录、图文资料共计 3700 多元。据统计,学校每年安排教师外出学习经费投入在 5 万左右,有力地保障研修顺利、有效地开展。在培训学习中,老师们聆听了各位专家的专题报告,对新课改,特别是信息化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通过听取专家的报告,观摩兄弟学校的研究成果,提高了课题成员的研究意识,增强了研究的积极性。4软件建设、网络管理。为了促进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群体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应用中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加强了管理力度。将教师们平时精心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经过实践证明的成功课件,收集整理起来上传到各个教研组平台和教体局网络社区研修平台以便大家获取。我们有专人管理,进行及时维护。七、取得的阶段成果(一)显性成果序序号号姓名姓名任教任教学科学科获奖类别获奖类别获奖名称获奖名称颁奖部门颁奖部门获奖等获奖等级级获奖时间获奖时间1范红英语教学设 计比赛合肥市瑶海区 2013 年中小 学英语教学设计评比瑶海区 教体局一等 奖2014.022范露英语教学设 计比赛合肥市瑶海区 2014 年中小 学英语教学设计评比瑶海区 教体局一等 奖2014.023姜杰数学博客评 比瑶海区第四届教育博客评 比活动瑶海区 教体局二等 奖2014.024赵岚语文博客评 比瑶海区第四届教育博客评 比活动瑶海区 教体局三等 奖2014.025冯爱数学博客评 比瑶海区第四届教育博客评 比活动瑶海区 教体局三等 奖2014.026王晓 雯数学博客评 比瑶海区第四届教育博客评 比活动瑶海区 教体局三等 奖2014.027范露英语博客评 比瑶海区第四届教育博客评 比活动瑶海区 教体局三等 奖2014.028冯燕语文博客评 比瑶海区第四届教育博客评 比活动瑶海区 教体局三等 奖2014.029廖沄英语教学设 计比赛合肥市瑶海区 2015 年中小 学英语教学设计评比瑶海区 教体局三等 奖2014.0210王晓 雯数学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优秀 学员2014.0111王晓 雯数学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12姚静语文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13杨秀 云语文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14张永 洁语文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15孙萍数学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16汪文 爱语文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17孔春 红语文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18冯燕语文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19刘慧 明语文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20赵岚语文培训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中国教 师研修 网成绩 合格2014.01序序号号姓名姓名任教任教学科学科获奖类别获奖类别获奖名称获奖名称颁奖部门颁奖部门获奖等获奖等级级获奖时间获奖时间1杨秀 云语文优质课 大赛第十一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全国现代 教育技术 培训中心一等 奖2013.112冯爱数学教学大 赛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 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中央电化 教育馆二等 奖2013.053姚静语文教学大 赛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 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中央电化 教育馆二等 奖2013.054杨秀 云语文教学大 赛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 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中央电化 教育馆二等 奖2013.055廖沄英语教学大 赛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 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中央电化 教育馆三等 奖2013.056陆晓 波语文论文2012 年安徽省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论文 类安徽省教 育科学研 究院一等 奖2013.017冯爱数学论文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 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评 选安徽省教 育学会教 育事业专 业委员会一等 奖2013.078冯爱数学教学大 赛省级电子白板大赛二等奖安徽省电 教馆二等 奖20139杨秀 云语文教学大 赛省级电子白板大赛三等奖安徽省电 教馆三等 奖201310姚静语文教学大 赛省级电子白板大赛三等奖安徽省电 教馆三等 奖201311杨秀 云语文论文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 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评 选安徽省教 育学会教 育事业专 业委员会三等 奖2013.0712廖沄英语论文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 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评 选安徽省教 育学会教 育事业专 业委员会三等 奖2013.0713赵岚语文论文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 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评 选安徽省教 育学会教 育事业专 业委员会三等 奖2013.0714范红英语论文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 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评 选安徽省教 育学会教 育事业专 业委员会三等 奖2013.0715姜杰数学论文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 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评 选安徽省教 育学会教 育事业专 业委员会三等 奖2013.0716郑晓 敏语文论文安徽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 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评 选安徽省教 育学会教 育事业专 业委员会三等 奖2013.0717陆晓 波语文论文2012 年合肥市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学科优秀教育教学论文 评选合肥市教 育研究院二等 奖2012.10 18姜杰数学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一等 奖2013.0119范红英语教学评 比瑶海区第六届中小学、幼儿 园教师课堂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一等 奖2013.10 20杨秀 云综合 实践教学评 比瑶海区第六届中小学、幼儿 园教师课堂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一等 奖2013.10 21陆晓 波语文教学评 比瑶海区第四届校级领导课堂 教学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一等 奖2013.10 22郑晓 敏语文电子白 板教学 应用大 赛2013 瑶海区中小学教师多媒 体教学应用大练兵“澳视杯” 交互式电子白板大赛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一等 奖2013.1223冯爱数学学术作 品评比2013 瑶海区中小学教师多媒 体教学应用学术作品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一等 奖2013.1124冯燕语文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0125赵岚语文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0126姚静语文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0127束仪 梅语文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0128杨秀 云语文教研博 客瑶海区第三届教研博客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0129杨秀 云语文班队会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 节班队会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0430严晶 晶语文班队会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 节班队会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0431姚静语文读书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 节读好书活动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0332刘惠 明语文读书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 节读好书活动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0333冯燕科学教学评 比瑶海区第六届中小学、幼儿 园教师课堂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10 34汪文 爱思想 品德教学评 比瑶海区第六届中小学、幼儿 园教师课堂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10 35冯爱数学学术作 品评比2013 瑶海区中小学教师多媒 体教学应用学术作品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二等 奖2013.1136王晓 雯数学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0137汪文 爱语文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0138冯爱数学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0139范露英语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0140尤毅信息 技术论文瑶海区第八届陶研会、教育 学年会论文评选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0141郑晓 敏语文教学评 比瑶海区第六届中小学、幼儿 园教师课堂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10 42王晓 雯数学教学评 比瑶海区第六届中小学、幼儿 园教师课堂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10 43姜杰信息 技术教学评 比瑶海区第六届中小学、幼儿 园教师课堂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10 44姜杰数学电子白 板教学 应用大 赛2013 瑶海区中小学教师多媒 体教学应用大练兵“澳视杯” 交互式电子白板大赛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1245廖沄英语学术作 品评比2013 瑶海区中小学教师多媒 体教学应用学术作品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1146范露英语学术作 品评比2013 瑶海区中小学教师多媒 体教学应用学术作品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1147王晓 雯数学学术作 品评比2013 瑶海区中小学教师多媒 体教学应用学术作品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1148范红英语学术作 品评比2013 瑶海区中小学教师多媒 体教学应用学术作品评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三等 奖2013.1149周美 平语文先进个 人瑶海区基础教育新课改十年 先进个人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先进 个人2013.0150孔春 红信息 技术优秀教 师2013 年教师年度考核优秀教 师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教师2013.0951范红英语优秀教 师2013 年教师年度考核优秀教 师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教师2013.0952张永 洁语文优秀教 师2013 年教师年度考核优秀班 主任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班主 任2013.0953冯爱数学校本教 研瑶海区 2012 校本教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先进 个人2013.0154姚静语文校本教 研瑶海区 2012 校本教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先进 个人2013.0155杨秀 云语文校本教 研瑶海区 2012 校本教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先进 个人2013.0156姚静语文先进个 人瑶海区基础教育新课改十年 先进个人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先进 个人2013.0157刘惠 明语文活动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 节“诵经典”展演活动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658范红英语英语故 事比赛瑶海区第五届“阿斯顿杯” 小学生英语故事大赛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659范露英语英语故 事比赛瑶海区第五届“阿斯顿杯” 小学生英语故事大赛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660廖沄英语英语故 事比赛瑶海区第五届“阿斯顿杯” 小学生英语故事大赛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661杨秀 云语文活动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 节青少年模拟法庭展演活动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662汪文 爱语文活动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 节“诵经典”展演活动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663吴妙 言音乐活动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 节“扬歌声”展演活动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664姚静语文活动瑶海区第三届德育文化艺术 节中小学课本剧展演瑶海区教 育体育局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665张伟数学竞赛2013 赛季国际青少年数学竞 赛国际青少 年数学竞 赛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466许晴数学竞赛2013 赛季国际青少年数学竞 赛国际青少 年数学竞 赛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467冯爱数学竞赛2013 赛季国际青少年数学竞 赛国际青少 年数学竞 赛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468王邦 翠数学竞赛2013 赛季国际青少年数学竞 赛国际青少 年数学竞 赛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469王晓 雯数学竞赛2013 赛季国际青少年数学竞 赛国际青少 年数学竞 赛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470孙萍数学竞赛2013 赛季国际青少年数学竞 赛国际青少 年数学竞 赛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471姜杰数学竞赛2013 赛季国际青少年数学竞 赛国际青少 年数学竞 赛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472杨珊数学竞赛2013 赛季国际青少年数学竞 赛国际青少 年数学竞 赛优秀 指导 教师2013.04(二)(二)隐性成效。1、通过研究建构了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的模式,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采集,加工,形成适合师生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在数字化环境下符合各学科教学要求、体现教师群体性学习的和谐互动、共同发展为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作出贡献。八、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信息素养发展还不平衡,对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制约性。2、课题研究中,教师们互动的有效性及互动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3、研究中,将各项数据的收集、整理形成常态还需要做得更细、更精、更规范,更科学,以确保对课题研究的指导。4、理论学习不够深,方法欠合理,研究中随意性较大。5、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虽然收获了一些经验,但接下来如何提升面临挑战。6、要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它的日常管理功能,资料收集功能,以及成果展示功能。在后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要在克服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开展研究,积极争取专家的指导,努力完成预定任务,达到较好的研究总目标。九、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主要措施。1、在学校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继续开展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群体学习的研究工作,力争取让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为教学服务。2、加强对课题组成员及教师进行相关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我们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将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并聘请现代教育技术和教科研方面的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3、规范研究过程,及时根据专家对课题中期评估中存在的意见进行矫正,做好研究过程中资料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4、我校总结在中期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对照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完善制度的可操作性,从而规范和保证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5、借助瑶海区教育现代化稳步、快速的步伐,学校完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设施,为课题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