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共10页).doc
-
资源ID:16271684
资源大小:24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共1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08年山东临沂二轮复习专项训练9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 黄土高原 B. 山东丘陵 C. 江南丘陵D. 冀、晋、豫为了将水力发电站占总能源比例在2015年从目前的19%提高到40%,我国计划大量修建水电站。回答24题。2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这主要是因为 我国河流大多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河流水量大 建水库筑坝拦水,要淹没农田、迁移居民 枯水期发电量受限制 我国地势起伏大,分为三级阶梯,所以河流落差大 A B. C. D.3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发展电力工业时都优先发展水电,这主要是因为 水能是可更新的能源,可持续的利用它发电 水能是一种干净的能源 水电价格较低 为水电站而建的水库具有很大的综合效益 4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 上下游间物种无法交流 减缓水流速度,造成水质下降及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少 引发地震等灾害 华北平原从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表一为华北平原某些城市采用地下水统计,读表一完成下列各题。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如图3-10-4)的1.1万国民将面临灭顶之灾.该国不得不进行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据此完成任务56题。图3-10-45图瓦卢所属岛屿的成因及其气候特征为 A大陆岛 有明显的干湿两季B火山岛 夏季干热、冬季暖湿C珊瑚岛 终年高温多雨D冲积岛 终年温和湿润6导致图瓦卢失去国土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B上空出现臭氧洞,危及人类生存C地壳下沉D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7韩国和日本近几年酸雨危害也十分严重,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这主要因为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电比重太高中国农业大量燃烧秸杆和薪碳林 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据此回答8-9题。8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9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回答1113题。10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11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A8001000米之间B18002000米之间C28003000米之间D38004000米之间12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13下列环境标志中(图3-10-5),中国环境标志是(环境标志中的文字省略) 图3-10-5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1417题。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加拿大335美国30156埃及703503中国129934英国241963印度313559日本3363054荷兰4321601孟加拉国910135914“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15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A美国 B荷兰C孟加拉国 D加拿大16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17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A日本、埃及B中国、印度C美国、加拿大D孟加拉国、美国18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19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B. 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C. 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D. 大量工厂的废气排放到空中20下列行为,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是 A. 进行垃圾分类处理B. 骑自行车上学C. 使用塑料袋购物D. 节约用水、用电21近年来“绿色GDP”(是指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两大新亮点,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据此回答2325题22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 A先污染,后治理B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同步进行C认识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注意保护D注重环境保护,达到人类与环境的统一23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4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人口膨胀 生态恶化 资源超常规利用 经济超常规增长A B C D25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B发展中国家常将污染物转移至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高,可自行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D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像粮食、石油等商品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美元。专家评价,这一举措是“用最小的代价减少最多的污染物”的有益探索。据此回答2627题。26在上述四省三市中,目前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A山东、河南 B江苏、山东C江苏、天津 D上海、柳州27所谓“排放权交易机制”是指在政府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可以使 A当地的环境质量保持不变B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C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D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2829题28数据表明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29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二、综合题30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图(图3-10-6),回答下列问题 图3-10-6(1)图中表明,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090年代呈_趋势,其生活质量在70年代中期之后呈_趋势,509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由_相关变为_相关。(2)上述情况给我们的启示是 A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B财富和产品越少,生活质量越高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生活质量的唯一保证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同步增长是生活高质量的保证(3)上述情况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发展中国家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是 A高消耗、高速度、高产值B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牺牲环境质量C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D近“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发展31读图(图3-10-7),完成下列要求:图3-10-7(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d森林锐减(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32读下面的“东京市区域规划图”,据图(图3-10-8)回答: (1)老城区人口过多,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应采取哪些解决的措施。 图3-10-8(2)老城区时有酸雾发生,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图内海区(空白区)曾出现“赤潮”(一种因红色藻类大量繁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3阅读以下关于长江输沙量变化的报道,回答:据新闻媒体最近报道:“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俱下,其中一半左右在长江口至杭州弯北岸一带沉积,上海就是在河口滩涂上日长夜大的,上海土地面积的62%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滩涂,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49年至1984年,长江水年均携带4.86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1985年至1999年的年均输沙量为3.35亿吨,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 %。(2)近年来长江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3)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用途主要有(任举4种): 。(4)试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利: 。不利: 。34读图3-10-9,完成下列要求:图3-10-9(1)图中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2)图中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_。(3)图中地区的水土流失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产生的影响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_。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读图3-10-10,河流中下游河段规划建设十三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132万千瓦,年发电量1 029.6亿千瓦时。该河流是我国仅剩的两条未开发的大河之一。但专家呼吁,不要在该河流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河。 材料二 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建坝的数量大幅度下降,而拆坝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拆除了500多座水坝。下表是近年来部分被拆除的水坝的相关资料。水坝名称建造时间拆除年份作用影响南巴塔维亚水坝20世纪初2003将有利于鱼类迁徙威恩彻斯特水坝不详2002开辟了南美鲱鱼、河鲱鱼、美洲鳗及大西洋鲑的产卵地以及濒危物种矮楔贝的繁殖瓦贝卡水坝19世纪50年代2001恢复了迁徙鲑鱼和鳟鱼的产卵和小吻鲈的栖息地,水质提高,保存印第安人文化,增加公共休闲地(1)读图,河流是_ ,河流是_ ,河流是_ 。河流最后注入 _洋。(2)请你分析河流水能丰富但至今尚未开发的原因。图3-10-10(3)你认为专家呼吁不要在河流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河的理由有哪些?考点101解析: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知识。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黄河也成了世界上含沙是最大的河流。答案 A2解析: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主要因为我国河流总的流量大,落差大。所以选择和两个。答案 C3解析: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发展电力工业时都优先发展水电主要是因为水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所以选择和两个。答案 、A4 解析: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上下游间物种无法交流,减缓水流速度,造成水质下降及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少,还可能引发地震等灾害。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属于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有利影响。【答案】 B5.解析:从图中的经纬网看,图瓦卢为南太平洋中的珊瑚礁岛国,位于0°10°S之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答案 C6.解析:全球变暖导致两极部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将被淹没。答案 A7解析: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而而世界能源的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电比重很低,中国农业大量燃烧秸杆和薪碳林,但这不会产生酸雨。答案 A8解析:西部地区中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西部地区中的西南地区地势较高,而四川盆地降水丰富。环境污染加剧不是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西部地区农业集约化程度低。所以排除A. C. D选项。答案 B9解析: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西部大开发首先要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答案 D10解析: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由于其纬度位置比较低,夏季本该炎热,但由于地处高原,气温相对较低;冬季由于比较高的海拔高度,冬季风不能到达昆明市所在位置,所以冬季温暖如春。答案 D11解析:滇池地处云贵高原,其海拔应在18002000米之间。答案 B12解析: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会使滇池面积缩小;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会加速对滇池的污染;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更会加速对滇池的污染。所以选择B选项。答案 B 13解析:教材中列举了三个环境标志,A为加拿大环境标志,B为北欧委员会环境标志,D为中国环境标志。答案 D14解析:此题重在考查读表分析能力。此题中的“地广人稀”是指人口的算术密度小,“耕地资源缺少”是指人口生理密度大。四国中埃及的沙漠广布,耕地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相对于美国、加拿大和印度而言耕地缺少。答案 C15解析:此题属于计算题,只要理解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这两个概念的含义。用人口算术密度除以人口生理密度所得系数,即是耕地与国土面积之比。通过计算可知,孟加拉国的系数约为0.68。答案 C16解析:此题中的“人口压力”是指人口生理密度而言。从表中不难看出中国人口生理密度要大于印度人口生理密度。答案 B17解析:此题中的“耕地资源相对贫乏”是相对于人口数量而言,指人口生理密度大,从表中可以看出日本和埃及的人口生理密度都大于30000人/平方千米。答案 A18解析: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海平面上升。答案 D19解析: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B选项属于噪音污染;C选项属于水污染;D选项属于大气污染。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则属于生态破坏。答案 A20解析:使用塑料袋购物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答案 C21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绿色GDP”概念的理解。“绿色GDP”是指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越高,投入的环境成本越低则“绿色GDP”越高。要降低投入的环境成本就要尽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答案 A22解析: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认识不到环境的价值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所以走过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答案 A23解析: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这是因为资源的短缺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人口问题而引发的。答案 C24解析: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解决生态恶化和资源超常规利用这两大难题,但不能解决人口膨胀问题。答案 B25解析: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相比较,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相对较轻。发达国家常将污染物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虽然经济水平高,但也不能完全自行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跨国界的,是一国难以完成的。答案 D26解析:我国的重酸雨区有三大片,一是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一是在珠江三角洲,一是在长江三角洲。答案 D27解析:本题重在对“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理解。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由于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所以不会使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答案 C28解析:新西兰在南半球,靠近南极大陆,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说说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答案 B29.解析:紫外线增多会使生态系统受到影响、使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答案 C30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中两条曲线,一条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呈上升趋势,另一条是生活质量指标曲线从5070年代中期上升,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下降。答案:(1)持续上升 下降 正 负 (2)D (3)C31解析:(1)根据图中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可填出答案。氯氟烃排放导致臭氧层空洞;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导致酸雨;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木材生产和滥伐导致森林锐减。(2)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答案:(1)见右图。(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32解析:(1)东京市老城区人口过多,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解决的措施有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市和卫星城,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2)老城区时有酸雾发生,原因是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缓慢氧化,形成酸雨。(3)“赤潮”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藻类迅速繁殖消耗大量溶解氧,使鱼类缺氧窒息而死亡。答案:(1)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市和卫星城,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2)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缓慢氧化,形成酸雨。(3)工业和生活废水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藻类迅速繁殖消耗大量溶解氧,使鱼类缺氧窒息而死亡。33解析:本题2003年的高考题上海卷,旨在考查对资料信息的分析能力。(1)利用材料中提供的数值进行相关计算即可得出结果为31%。(2)近年来长江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用途主要有建工厂(宝山钢铁厂、金山石化总厂等)、建农场(种植棉花等)、交通设施(浦东国际机场等)、旅游(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等)、晒盐、水产养殖等。(4)长江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河口淤积减弱,提高河口的通航能力。不利影响是长江口滩涂长速减慢;长江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 。答案:(1)31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 (3)建工厂(宝山钢铁厂、金山石化总厂等)、建农场(种植棉花等)、交通设施(浦东国际机场等)、旅游(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等)、晒盐、水产养殖等 (4)有利: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河口淤积减弱,提高河口的通航能力 不利:长江口滩涂长速减慢;长江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34解析:(1)图中地区是西北内陆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图中地区是内蒙古大草原,其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植被遭破坏。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建设的巨大的生态工程是营造“三北”防护林。(3)图中地区是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产生的影响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答案:(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2)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植被遭破坏营造“三北”防护林(3)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35解析:从世界水坝问题入手,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具体考查西南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知识背景新、立意角度独特,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 答案:(1)怒江 澜沧江 金沙江 太平 (2)山高谷深,开发难度大,工程量大;交通落后,不利于开发;当地经济落后,能源紧张状况不明显。 (3)建坝容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等。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