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杨少伟)第二章作业(共4页).doc
-
资源ID:16290707
资源大小:187.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杨少伟)第二章作业(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章作业2-1、汽车行驶轨迹有哪些特征?道路平面线形由哪些要素组成?答: 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即轨道上任一点不出现折转和错位;(2) 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3) 曲率变化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 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2-2、为何要限制直线的长度?答:(1)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路基,破坏自然景观;(2) 若长度运用不当,会影响线性的连续性;(3) 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和急躁,易超速行驶,对安全行车不利。2-3、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 分别在何情况下使用?答:三种: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1)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2)一般最小半径:是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的影响较小,路面摩阻力可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时可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2-4、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确定其长度应考虑哪些因素?答: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3.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因素:1.旅客感觉舒适;2.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1)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的极限最小半径(值分别取0.035和0.15)。 (2) 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1)不设超高时:3359.58 m,规范中取3350m.设超高时:219.1 m,规范中取250m。(2)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缓和曲线长度:=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转角,到的距离D=267.71m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110m,=70m,试定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 解得:p=1.86 m , q = 35 m , 157.24 m ,则267.71-157.24 = 110.49 m 考虑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60 m,则有: ,, 解得115.227m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 , ,至、到距离分别为458.96 m 、560.54 m 。选定,试分别确定、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解:(1) 曲线要素计算 , ,则由于与是同向曲线,查规范可知,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至少为设计速度的6倍,即,此时所以这样设置不可行,所以只能减少直线段的长度。(2) 曲线拟定由于与的转角接近,所以在根据规范拟定,则计算可得:,所以与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为 接近速度的4倍,可以接受。(3) 曲线拟定由于是小偏角,根据规范可得,所需曲线最小长度为:,则切线长与为反向曲线,由规范可得,直线段最小为速度的2倍,即120m,则有,显然满足曲线的要求。按反算半径:,由于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可不设缓和曲线,则。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