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及对策(共12页).doc
-
资源ID:16293587
资源大小:50.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及对策(共1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试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及对策专心-专注-专业摘要:中小学教育是我国乃至全国教育的基础。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今天,许多农村学校因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等原因,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素质教育难以全面贯彻的现状。只有采取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教学质量偏低 原因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他其他各个领域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教育改革的春风也已经吹遍华夏大地,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改的实施,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状况也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教学设施陈旧、农民观念落后等,从而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对导致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对改变现状的对策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教学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教学楼进行整修新建、教室课桌统一换新等。但长期的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只偏重硬件却忽略了软件与教学质量。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城乡教学成绩悬差较大由于农村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幼儿园教育不规范,只重视孩子的兴趣与快乐忽视了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甚至很多家长为了省钱,没有让孩子上幼儿班或学前班。而在城区家长很早就让孩子接触各种基础知识,在幼儿园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城乡孩子学习基础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方面的差距,如城区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的合格率、优秀率可达90%以上,而乡镇小学的合格率只有在人数极少的情况下才能达到100%,优秀率只有40%左右甚至更少。城乡教学质量的差距已成为制约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瓶颈,因此九年义务教学阶段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中小学。(二)、“新课改”表面化、形式化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从新课改开始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行,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高潮,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贯彻了新课改理念,但也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理解新课改的精髓,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中小学。新课改非常的表面化、形式化。比如有的教师将本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认为新课改就是分组学习,却又几乎没有在课堂上进行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的教师自认为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进行了新课改,将教师的墙壁分成了好几个板块,却又在布置好后再也没有去充实过板块内容;有的老师只图课堂气氛活跃,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而忽视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导致在课后的测试中学生连最基本的生字不会写,最简单的加减乘除不会算等等;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管学生回答一个什么问题都大肆的进行表扬,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给予这样过于“隆重”的夸奖,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都听腻了,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我们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应该把舞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新课程改革才能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生根发芽,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三)、“题海战术”、“静听式”教学 大部分实施义务教育的农村中小学在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双重压力下,为了取得优异的学科成绩,仍陷在单一的“题海战术”的知识教育中,尤其是一些更加偏远的农村小学还处在以教师为中心的“静听式”教学模式中。甚至有的学校的教育被窄化为“语文+数学”的教育,与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一些缺乏师资或师资素质不高的偏远山区学校,其教学工作甚至处于一种“维持”或“应付”的状态,其教学质量的落后也被之为理所当然。(四)、课程单一、不全面在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学校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开设了所有的课程,但是在严重缺乏体育教学设施、运动场所,缺少美育教学资源的农村中小学中,所开设的这些课程基本上形同虚设。特别是类似于生命与健康、研究、实践这样的课程连教科书都没有,更别谈上课了,只有在上级领导来校检查的时候才会按照课表上一节品德或者其他的课。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排名,仅仅追求排名的高低。有些偏远山区的村小更是只开设语数外三门,甚至连英语课都不开。可以说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一天的课程中除了偶尔一节体育或者音乐课之外,其余所有的课都被需要进行期末测试语数外这三门课给占领了。这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很少体验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也难以用欢乐的歌唱伴随自己成长。校园生活未能展现它的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相反则失之于枯燥与单调。(五)、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缺乏纵观城市中小学,几乎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每个学校都设置了电脑室、语音室、美术室等,也开设了远程教育。较之城市中小学而言, 农村中小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也处于劣势。一些农村学校即使设置了电脑室,未能开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更未能让学生享用健康的现代信息文明成果。与此同时,农村学校的外语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外语教学,更是默认与城市学校保持差距。有的乡村小学连一本与新版英语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都没有,更不用谈教学挂图、英语磁带了,即使有专业的英语教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城乡中小学外语教学的质量差距,也早已被社会和教育界视之为“合理性”存在。二、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 李颖和王嘉毅在“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也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而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设施、经费,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一)、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经费保障不到位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使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其直接反映就是农村教学设施陈旧落后,教学经费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与城区的差别很大,甚至无法达到国家开设课程所必备标准。很多农村中小学的教舍非常简陋;乡村小学教学仪器、教具、音体美器材等严重不足,有的山区小学几乎没有;教室只有桌凳,讲台都是由课桌充当;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进教室上课,仅仅围绕教科书进行教学,学习生活枯燥无味;基本上没有语音室和电教室。许多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卫生设施陈旧,数量少,不能及时补充更新,有些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设施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家校通”工程连中心小都没有普及。 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的落后,究其原因就是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存在着分配不足和不平均,从而导致农村中小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因地区和经济发展差异,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再加上城乡中小学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均匀,很少存在额外拨款,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差,使农村小学的经费保障得不到充分落实。农村中小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初中技术、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卫生、综合实验室和师生图书等教学设施的极度缺乏和落后限制了乡村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甚至个别乡村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乡村小学是根草,硬件不好教师少;乡村小学是根草,地经不高奖金少”。这话虽有不妥,但也从某一方面反映出乡村小学经费不足、条件不好的问题。(二)、师资力量薄弱,年轻教师流动性大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师范学院的发展和免费师范生的毕业,通过教育局面向社会的招聘,每年都有大量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加入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再加上学校自己聘任的代课教师,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在数量上大体能满足教学需求,但是教师的学科结构还是不均衡,品德、科学、音乐、美术、生命与健康、研究、综合实践甚至包括英语在内都被称之为“杂科”,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很少由专职老师任教。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很多代课教师,其中大部分已毕业多年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难以胜任新时代的教学工作。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落后,交通不方便,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等原因使许多年轻教师不愿意在乡村学校长久教学,有的新教师在得知自己被分配到较偏远的乡村时就不由自主的哭了。由于青年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事业,想尽办法通过关系掉进城区学校,导致农村中小学的年轻教师一年换一批。有些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还每年一次的进城考试,从农村中小学选调一批优秀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这些都极大的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也不利了乡村学生的发展。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造成其他教师人心思走,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三)、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负担过于繁重中小学课程内容脱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现状也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全国整齐划一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教材,无视城市和农村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区别,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学科教学的深度和难度,使农村孩子难以适应。即使如此,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中,课程开设还是严重不全,孩子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学,但在学校除了语数外,其他的课本基本上每天都在舒舒服服的睡大觉。另外以“升学教育”为目的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得大多数需要回乡务农的学生学到的基础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知识解决不了许多农村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学非所用”也助长了一些“困难学生”的厌学情绪。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多数农村小学实行的都是包班制,每班一个老师,每天的上班时间为早上上学到下午放学,并且没有午休。因为学校缺乏音、体、美、英等科目的专职教师,大部分教师还要兼任本班或平行班级的其他课程,每一门课程都需要备课,有时多达九个教案本。因为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又为了达到领导的要求,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教师不得不把其他所谓的“杂课”全部上成语文、数学或英语课,以提高主科的考试成绩,使这些科目名存实亡。不仅如此,还要应付上级领导的各种检查,使教师真正用于思考如何上好一堂课时间少之又少。(四)、农民观念落后,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众所周知,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贫困、文化落后。这种贫瘠落后的农村文化以其浓厚的小农意识,顽强地抵制着外部先进文化的影响,消极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文化落后是导致农民观念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孩子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对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待遇低以及生活的清贫让“知识”在农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新的“读书无用论”慢慢在农村开始盛行。农民送自己的子女去上学的目的就是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改变命运。但是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以及飞快增长的高额学费,一般的农村家庭难以承受。特别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就业难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民送自己子女上学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了与其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的心理。如有的学生家长在老师要求他关心辅导自己孩子的学习时,答应的非常好,但从不付诸行动,丝毫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他们的心里种地打工不需要读那么多书,够用就好。(五)、留守儿童逐年增多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留守儿童逐年再增加。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甚至是落后,让一些年轻的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贫穷而抛弃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一去不回,孩子的父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使许多留守儿童拥有了双重身份。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是由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着,还有一部分是寄养在别的亲戚家。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祖辈的迁就与溺爱还有代监护人的无奈,使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自卑、没有安全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听不进老师的教诲劝言等。正常的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能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导致学生的逃学、厌学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隔代监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等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有时要求学生回家听写或者背课文,请家长签字,可是留在家里的只有不识字的爷爷奶奶,没办法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学生只能自己签,时间久了,就学会了说谎隐瞒,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也影响了其他同学。此外,社会就业的多元化,以及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等原因,造成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方蔓延,助长了学生的厌学、逃学。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教学质量下降。三、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粟占荣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教育发展部平衡。在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突出表现为教育质量差距的今天,应该通过完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加强农村学校管理和改善农村教育环境等措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一)、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一个学校的办学条件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有限的教学资源和落后的科技手段很难实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并且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除了国家财政所拨款项外,各农村学校应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筹集资金,加强中小学的设施建设和设备拖入,如安装多媒体,设置电脑室,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引进新的图书,购入新一批教学工具等,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和城区学校同样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还应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和住宿生活条件,如配备办公桌椅、电风扇以及教学参考书籍。(二)、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改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即以人的发展为本、倡导全人教育、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教育。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改,都是为了培育出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必须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改。首先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吃透教材,联系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寓教于乐,和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心理,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再次,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而是对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加强德育,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第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体用多媒体对一些没有见过或者不了解的进行直观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第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生字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自学,课文由教师正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从而理清课文层次等。最后,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感到快乐、幸福。(三)、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和业务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根本原因是师资队伍素质低、学历低、代课教师多,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因此,要想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1、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联系,鼓励城区教师下乡支教,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边远地区教师的特殊津贴要按时发放,完善绩效工资发放制度,并要做到账务公开,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留住年轻骨干教师。2、加强校长的管理力度与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激励办法。对各教师的工作予以肯定,对教学成绩作出客观科学的评级并给予奖励。3、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如和城区学校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对象,参与帮扶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并邀请帮扶学校教师对农村学校的教学比武给予评价和建议。4、合理安排教学工作量,加大激励力度,对工作态度端正、积极进取的教师应时给他们晋级的机会,对工作消极散漫的教师采取适当批评方式,让全体教师能感觉到公平与公正。5、在教学上,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种适合当地经济的本土课程资源,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地方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例如利用学校食堂剩饭剩菜开发小养殖,学校周边空地开发小种植等校本课程。把校本课程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拓展与延伸,紧密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学生的特长发展结合起来。如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兴趣类课程的开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举办六一和元旦文艺汇演,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示,用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关爱留守儿童爱是陶冶学生积极情感的道德力量,能给人自信和勇气。苏霍姆林斯说过“爱就意味着用心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真正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那么,在教育工作中,应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给予更多的管制,用学校教育弥补他们缺失的家庭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完善留守儿童档案,把他们父母打工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记录好。建立专门的心理室,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也能跟其它儿童一样感受到关爱和重视,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亲情室,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电脑与父母面对面的交流或者通过电话进行通话,另外,班主任应定期与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汇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同时,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村委会牵头,联合乡政府、工会、学校和派出所,充分利用党政机关富余人员、中小学退休教师以及青年志愿者,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如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学习资助,了解关爱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情况。定期免费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培训班,把老人集中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孙辈们的职责。(五)、更新农村人民教育观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就没有中国。可是农村人民的观念落后,思想陈旧,小农意识,读书无用论严重束缚着农村教育改革,影响着农村教育教学质量。要想改变农民的老思想,就必须让农民了解学习的必要性,对农民的教育也要注意地区的差异。如借助媒体对农民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思想、方法。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加强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另外要改变农民只注重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升学,而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转变家长观念的过程中,学校要发挥主动作用,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改变家长的观念;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结束语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下是我国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教学质量偏低,不仅仅指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城区学生差,升学率低。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智力开发、人格培养、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等方面存在不利因素。如果无法解决农村教育现状,教育的发展也有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更不用说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分数,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全民素质教育。这样,教育才能走得更远,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情况才能更好,农村群众才能在教育中得到实惠,农村孩子才能为当地的经济服务,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参考文献1、 胡熠.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形式化问题严重.G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 李颖、王嘉毅.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研究述评.J.教育评论,2007,(6):31-333、 韩清林.农村教育质量偏低的原因与转化提高的路径对策.2013.11.234、 蔡贵凤.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浅析及对策思考.教研探索.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中心学校5、 粟占荣.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一些意见.(G).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52-566、 方红、常利梅主编.科学教学实验指南(小学卷)J.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4-1257、 陈恩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江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