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汽轮机说明书.doc
前言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的 N30016.7/537/537 型汽轮机,是以美国西屋公司的 30 万千瓦考核机组的技术为基础,通流部分等经过合理的设计改进后的一台新型汽轮机,它保留了 30 万千瓦考核机组的技术特点,又通过通流部分的优化设计,使其可靠性和经济性有较大的提高。本说明书仅适用于哈尔滨汽轮机厂优化设计并制造的 30万千瓦汽轮机的启动、运行和维护,而对于机组在安装后的初始启动,只供参考。特别是机组在非正常工况时,必须以运行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正确判断,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本书中第三部分“控制方式”的编写,是以西屋公司 DEH MOD 型装置为基准,不一定与用户实际选用配置的设备相同,故只供参考。特别指出机组在最初六个月的运行期间,汽轮机应采用单阀控制方式。1、汽轮机监视仪表30 万千瓦汽轮机装有本书所列的各类监视仪表,用来观察机组的启动、运行和停机状况。这些监视仪表的输出量,图标记录仪进行记录。1.1 汽缸膨胀测量仪当机组从冷态进入升温和带负荷状态时,温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汽缸的膨胀。汽缸膨胀测量仪用来测量汽缸从低压缸死点向前轴承箱方向的轴向膨胀量,前轴承箱沿着加润滑剂的纵向键可以自由移动。当汽缸膨胀时,如果机组的自由端在倒键上的滑动受阻,则会造成机组的严重损坏。汽缸膨胀测量仪实际上是测定前轴承箱相对死点(基础)的移动量,并记录当机组起、停和负荷、蒸汽温度变化时汽缸的膨胀量和收缩量。在这些瞬时工况下如果指示值出现异常现象,则运行人员应当对它加以分析。在负荷、蒸汽参数和真空相似的情况下,这种仪表所指示的前轴承箱的相对位置,应该基本上是相同的。汽缸膨胀没有报警和跳闸限制值。仪表指示的汽缸膨胀值应和以前在同样运行工况下的读数进行比较,若两者存在较大差异,运行人员就应该作出判断,通常可采用在低压缸撑脚,轴承箱底座与台板接触面上加润滑脂改善润滑的方法来加以处理,有时候也需要调整轴承座,使之膨胀顺畅。1.2 转子位置测量汽轮机装有两个转子位置测量仪,以测量转子的推力盘相对于轴承座的轴向位置,由于蒸汽的作用,推力盘对位于其两侧的推力瓦块施加轴向压力,由此引起的轴瓦磨损使转子轴向移动将在转子位置测量仪上显示出来。每个测量仪都装有报警和跳闸继电器,当转子的轴向移动超越第一个预定位置时,便自动报警。如果转子的轴向移动超过第二个预定位置,则跳闸继电器动作,使汽轮机跳闸停机。每个转子位置测量仪上都备有两只转子位置传感器,并以“2选 2”的保护逻辑以防止误跳闸。转子位置的报警值和跳闸限制值与推力轴承的间隙和它的最大推力负荷有关。本汽轮机推力轴承的设计间隙为 0.381mm,预计最大推力负荷为 4.1MPa,转子位置报警值定为转子推力盘从推力轴瓦间隙的中央位置定位,它的报警与跳闸值见“汽轮机控制设定值” 。如果推力轴承的间隙小于或大于 0.381mm,则按间隙的实际值与0.381mm 差值的一半调整报警值或跳闸值。1.3 差胀测量仪当蒸汽进入汽轮机后,动静部分将随之膨胀,由于转子的质量比汽缸小,因此转子加热较快,膨胀也较快。动、静部分的轴向间隙虽然允许汽轮机内部有差胀,但如果差胀超过允许的限制值,则会造成动静部分的磨损,甚至碰撞。差胀测量仪用来显示动、静部分的相对位移,它可以连续地指示汽轮机在运行中的轴向间隙,测量仪装有报警和跳闸继电器,当差胀使轴向间隙达到限制值时,继电器动作。在经过一个暂态过程后,动、静部分的温度逐步趋向一致,差胀值随之减小,接着允许再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和温度。设定的差胀报警值和跳闸值参见本说明书第一部分中的“汽轮机控制设定值” 。1.4 转子偏心度测量在机组停机过程中,如果上缸的温度比下缸高,则由于不均匀冷却,会导致转子弯曲,用盘车装置低速旋转转子,使转子温度趋于均匀,从而减小转子的弯曲程度。转子的这种弯曲,从盘车转速到大约 600r/min 时和在高转速时,分别以偏心度和振动值连续的被记录下来。转子偏心度测量仪装有报警信号器,当偏心度达到限制值时进行报警。这种测量仪的另一个输出信号是瞬时偏心度,该信号由盘车装置上的一个偏心表指示出来,当机组正在盘车,这个表指示转子和传感器之间间隙的周期性变化。如果必须使机组停止盘车,则应该使转子弓背位于转子的下部,以减小转子上、下部分的温度梯度。当偏心度测量仪的瞬时值为最小时,是转子的最佳位置。注 意偏心度传感器位于汽轮机的前轴承箱垂直中心线的顶部,其读数之最小值便是转子的传感器的最小间隙。在这一位置,转子的上半部(较冷部分)处在较高的温度介质中,因此,可以减小转子的弯曲。1.5 振动测量仪振动测量仪用来测量和记录当转速高于 600r/min 时转子的振动。本汽轮发电机组的每个轴承座上装有一个震动传感器,该监视仪表将直接测量转子的振动值。过大的振动值预示汽轮机可能发生事故或表示汽轮机运行不正常。每个振动测量仪装有报警和跳闸继电器,当任何一个轴承上测得过大的振动值时,继电器发出相应的动作,下面是给出的振动限制值(峰峰值) ,测量单位为 0.01mm。满意值报警值跳闸值7.6 12.5 25.41.6 相角仪相角仪显示某一特定轴承的凸起处和转子上一个参考点之间的角度关系,相角仪的正面装有一个选择开关,以供选择任何一个传感器测得的相角读数。1.7 零转速指示器零转速指示器装有几只继电器,当机组达到零转速时,这些继电器动作。在前轴承箱内装有两个单独的保护通道,为了防止误动作,每个通道的输出继电器与 2 选 2 逻辑线路连接。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用来向盘车发出投入信息,并用于报警。1.8 转速指示仪转速指示仪使用一只零转速继电器作为输入装置,一个转速的模拟输入信号与记录仪相连,连续记录汽轮机的转速,另两个继电器作为附加输出,它们分别对应两个各不相关的预定转速。当转速超越某一预定值时,相应的继电器动作,以控制盘车装置,排汽缸喷水装置和顶轴装置。2、蒸汽和金属热电偶下表中热电偶的安装位置表示在“高中压缸热电偶位置”图中项号热电偶号热电偶位置测温对象说明1718TC3010TC3202蒸汽室内壁(左)蒸汽室内壁(右)金属与“启动时主蒸汽参数”图标相对照,从主汽阀向调节阀控制切换之前,均匀加热蒸汽室1920TC3030TC3040蒸汽室外壁(左)蒸汽室外壁(右)金属用以保证蒸汽室内、外壁温差不超过 83 21TC3050第一级金属(调节级后)金属与第 25 项中压隔板套金属温度相比较后确定:(a)采取冷态启动还是热态启动(b)如果冷态启动,则确定转子加热时间(见图表冷态启动转子加热规程)(c)如果热态启动,则确定达到额定转速的升速时间(见图表热态启动推荐值)23TC3070第一级蒸汽(1 号)蒸汽与第 21 项对照,将实测24TC3080第一级蒸汽(2 号)(调节级后)温度和本说明中所预定的温度相比较25 TC3091中压隔板套金属与每 21 项的温度比较后确定(a)采取冷态还是热态启动(b)如果冷态启动,则确定转子加热时间2728TC3210TC3220高中压缸端壁(调端)高中压缸端壁(电端)金属与第 29 项比较,经监测汽封区转子金属与汽封蒸汽间的温差(见图表汽封蒸汽温度推荐值)29TC3230高压汽封蒸汽(高中压汽封公用集汽管)蒸汽指示汽封蒸汽温度,并与第 27 28 项两项温度进行比较3031TC3240TC3250中压主汽阀进口(左)中压主汽阀进口(右)蒸汽当温度达到最低值 260°时,开始计算转子加热时间(见冷态启动转子加热规程)各中压主汽阀进口最大温差为 14°323334353738TC3260TC3270TC3320TC3330TC3440TC3450高压缸下部排汽区(调端)高压缸上部排汽区(调端)中压缸下部排汽区(电端)中压缸上部排汽区(电端)中压缸下部排汽区中压缸上部排汽区金属进水检测热电偶,在所述温度区成对使用,当下缸温度比上缸温度低 42°时即报警当下缸温度比上缸温度低 56° 时,即停机.可参见“汽轮机进水”一节36TC3331中压缸下部排汽区蒸汽用于 ATC 程序进行中压转子应力计算3940TC3760TC3770高压主汽阀进口 1#(左)高压主汽阀进口 2#(右)测定每一个高压主汽阀进口处的蒸汽温度,各主汽阀进口处的最大温差为了 14°1516TC3110TC3120低压缸排汽口(调端)低压缸排汽口(电端)蒸汽用以报警和记录低度压缸排汽温度,79° 报警,121° 为极限值,允许持续时间为 15min°,如果超过期作废 121° 必须紧急停机.17TC3500低压汽封蒸汽蒸汽用以监视低压汽封蒸汽温度,如果温度超过计划177° 或低于 121°,即予报警3、汽轮机控制设定值3.1 润滑油压设 计 参 数名称说明标注MPaKg/cm²备 注在额定转速下的出口油压A1.67-1.7617-18交直流危急油泵投入时的吸口油压A0.0686-0.3730.70-1.40主油泵在额定转速下的进口油压A0.06860.30990.70-3.16高压密封油备用油泵出口A0.83-0.908.44-9.14辅助油交流润滑油泵工作油压A0.09611-0.12360.98-1.26直流危急油泵工作油压A0.09611-0.12360.98-1.26泵交流顶轴油泵工作油压A8.27-10.3484.36-105.4润滑油工作油压A0.09611-0.12360.98-1.26机械超速和手动跳闸杆 1#安全阀0.69-0.767.03-7.73机械超速和手动跳闸杆 2#安全阀0.86-0.938.18-9.94压力整定值(在机组额定转速下)超速保护跳闸设定值3300rpm标注 A-在调整油压之前,油温必须大于或等于心不甘 32°,所有压力值均在汽轮机中心线处读得。32 高压抗燃油设计参数说明MPaKg/cm²备注高压抗燃油母管最小压力(带负荷)12141265卸载阀正常卸载油压14481476安全阀动作油压16201652蓄 能 器 充 氮 压 力高压蓄能器充氮压力896914再回减到828844低压蓄能器充氮压力021211再回压力016168油箱中的工作油温()3760压力传感器标记名称刻度范围输出备注(mA)XDTP主蒸汽压力0-19.61MPa0-200Kg/cm24-20XDIP第一级压力0-14.71MPa0-150Kg/cm24-20XDOPC中压缸排气压力0-1.47MPa0-15Kg/cm24-20XDCP冷凝器压力0-1.10MPa0-76cmHg4-20XDHPE高压缸排气压力0 -4.90MPa0-50Kg/cm24-20XDGS汽封蒸汽压力0-0.12MPa0-1.2Kg/cm24-203.3主汽阀油动机行程升程控制器输出电压关阀635mm5V预启阀全开3175mm8V主汽阀全开235±63mm10V34 监视仪表差胀发电机端(LP*)记录仪刻度 050mm整定值ATC 流程图(911)选择输入电压(记录仪表或 DEH)记录仪读数(mm)跳闸跳闸极限值1179894转子伸长(正差)报警报警极限值1194970冷态508254报警跳闸极限值25232616转子缩短(负差)跳闸报警极限值25382692转子位置(推力轴承跳闸)记录仪刻度表 025mm发讯头间隙(mm)整定值RP1A 及RB1BRP2A 及RP2BATC 流程图(911)选择输入电压(记录仪及DEH)记录仪读数(调速器向)跳闸254跳闸极限 610025(调速器向)报警266报警极限 6150381零位整定35650127(发电机向)报警439报警极限 585216通道1(发电机向)跳闸457跳闸极限 59228(调速器向)跳闸254(调速器向)报警零位整定266356(发电机向)报警436通道2(发电机向)跳闸457*推力盘以推力轴承的工作面和非工作面间的中心线定位报警值00762mm偏心危险值0508mm报警值0125mm振动危险值0254mm0508mm汽缸膨胀141/SD 不励磁转速继电器设定值142/SD 励磁>=600rpm84000RPM35 薄膜接口阀在高压抗燃油供油压力为 13.79MPa(140.6Kg/cm2)(表压),自动停机润滑油压降到 0.35MPa(3.52Kg/cm2)(表压)时,薄膜接口阀打开。在高压抗燃油压力为 0 帕表压,自动停机润滑油压升到0.12MPa(119Kg/cm2) (表压) ,薄膜接口阀关闭。312DEH 控制器设定值主蒸汽压力控制器设定值为主蒸汽压力额定值的 90;中压缸排汽压力(KW 比较设定值)80;电超速跳闸设定值(ETS)设定到机械超速跳闸转速或偏小12r/min;超速保护转速设定值(OPC)额定转速的 103。调节级叶片运行推荐值调节级叶片运行推荐值1 概述1.1 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 30 万千瓦汽轮机,设计成具有顺序阀(部分进汽)运行的能力。这种控制方式使机组具有最佳的热经济性。在整个负荷控制范围内,可以达到最低热耗值。但是,这种控制方式也会使调节级(第一级)叶片处于最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运行。因为在部分负荷下,与单阀(全周进汽)运行相比较,调节级承受较大的机械载荷和压降。1.2 调节级叶片使叉形叶根用销钉与转子连接。在冷加工和装配时,叶片与转子间接触面上的机械载荷不是均匀的。这会在接触面上引起很高的局部应力。当部分进汽方式运行时,特别当初始启动时发生不正常的压力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局部应力将会更大。但是,转子和叶片之间连接部分的载荷,在长时间的温度和周围介质的作用下,将趋向均匀。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以后,载荷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调节级叶片的安全可靠性。1.3 在部分负荷下,调节级叶片在全周进汽的运行方式下比部分进汽的运行方式承受较少的载荷。此外在部分负荷时叶片处于较高的温度下工作,这对于叶片和转子的连接部分达到均匀的机械载荷分布也是有利的。2运行建议2.1 为了提高调节级叶片的汽轮机,装有下面所列转子和调节级叶片的汽轮机,至少要经过六个月的全周进汽的初始运行。2.1.1 所有新转子,包括原配转子,备用转子和替换转子。2.1.2 所有新装调节级叶片的内转子。2.2 如果机组已经经过两个月以上的全周进汽方式运行,并且主蒸汽温度和压力是稳定的,则在其余的初始运行时间里可以部分进汽方式运行,但是要有下列限制:2.2.1 在至少两个阀门全开的高负荷下,汽轮机可以在允许变化范围内的任意主蒸汽压力下运行。2.2.2 在少于两个阀门全开的部分负荷下,应该用滑压方式来改变负荷。另外,汽轮机可以以全周进汽方式在规定的允许变化范围内任意主蒸汽压力下运行。2.3 六个月后,汽轮机可以不受 2.2.2 条的限制。3 汽轮机阀门控制方式的变换。3.1 汽轮机配备有单独的调节执行机构。因此,可以以全周进汽变换为部分进汽方式。反之亦然。3.1.1 在具有阀门管理能力的 30 万千瓦机组上,按下控制盘上适当的按钮,便可完成进汽方式的切换 ,且这一改变可以在机组带负荷时进行。蒸汽参数的允许变化范围蒸汽参数的允许变化范围一般所说的汽轮机功率,性能,蒸汽流量,转速和压力控制,都是指在额定蒸汽参数下运行而言的。但是,汽轮发电机组可以在本节所述的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波动范围内运行。这些允许的参数波动是为了运行中进行事故处理。然而这种非正常的运行,特别是压力和温度同时波动,应当尽可能减少。1. 进汽压力在任何 12 个月的运行期内,主汽阀的进汽压力应控制并保持其平均压力不超过额定压力的 105。在保持这个平均压力的同时,在不长于控制所要求 的时间内,平均压力还不超过额定压力的106。在非常工况下,进汽压力瞬时波动的峰值,不允许超过额定压力的 30。并且在 12 个月的运行运行期内,这些超过 105额定压力的瞬时压力波动时间的总和不得大于 12 个小时。2. 再热压力高压缸的排气压力,不允许超过当高压缸的进汽在正常参数下达到最大流量,而压力又为 105额定压力时的排气最高压力的25。3. 进汽温度在任何 12 个月的运行期内,主蒸汽温度的平均值不允许超过主蒸汽的额定温度。在保持这个平均温度的同时,主蒸汽的温度不允许超过额定温度 8。在 12 个月的运行期内,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主汽阀的进口温度不允许超过额定温度 14,累计时间不超过 400 小时。此外,在12 个月的运行期内,主蒸汽温度在每 15 分钟之内的波动,不允许超过额定温度 28,或累计时间超过 80 小时。在保持上述允许温度下,通过任何一个主气阀的蒸汽与同时通过其它主气阀蒸汽的温度不允许超过 14。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这个温度允许高至 42,但最长时间为 15 分钟,且这种情况至少要相隔 4 个小时。4. 再热温度在任何 12 个月的运行期间内,中压缸进汽温度的平均值不允许超过再热蒸汽的额定温度,在保持这个平均温度下,再热温度不允许超过其额定温度 8。在 12 个月的运行期间,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再热汽温度不允许超过其额定温度 14,累计时间不超过 400 小时。此外,在 12个月的运行期间内。再热汽温度在每 15 分钟之内的波动,不允许超过额定温度 28,或累计时间超过 80 小时。在保持上述平均再热汽温下,通过任何一个再热进汽区域的汽温与同时通过其它进口区域的温差不允许超过 14。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这个温差允许高至 42,但最长时间为 15 分钟,且这种情况至少要相隔 4 个小时。5. 高中压合缸进汽参数的限制与主蒸汽进口和再热蒸汽进口位于同一个汽缸的情况下,在额定工况下,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温差不得超过 28,在非正常工况下,此温度可以允许高至 42,但仅限于再热汽温度低于主蒸汽温度一般来说,这此限制是在接近满负荷时使用,当负荷减少时,再热温度将低于主蒸汽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当接近于空负荷时,温差可达 83,短暂的温度周期性波动应予避免。汽轮机蒸汽纯度汽轮机蒸汽纯度蒸汽中存在有害的带腐蚀性的杂质,会使汽轮机零部件因化学腐蚀,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 而损坏。杂质的沉积还会因为降低叶片效率,扰乱压力分布和堵塞阀门中的汽封和间隙而引起事故。为了避免重大事故,为了避免重大损坏,长时间的停机以及昂贵的维修,则必须严格控制汽轮机的蒸汽纯度。此外,为了保证在管道和设备的化学清洗过程中杂质不进入汽轮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为使蒸汽纯度能够获得最佳控制,建议连续地对高压缸进汽中地钠,氯化物,阳离子导电率及氧进行分析,如果采用分析锅炉用水的方法来控制蒸汽的纯度,则必须了解并考虑机械的和气态的携带物及疏水,减温水的化学成分等对化学浓度的影响。如果在高压缸进汽口之后向蒸汽注入化学药物或补充水,则为保持蒸汽的纯度,在注入点前应对蒸汽进行补充分析。注入水应使用与凝结水同质量的水。从汽轮机运行的观点来看,氨水,环已基聚合物以及状态线可用于 PH 值的调整。表 1 给出了在汽轮机蒸汽中杂质的推荐限制值。表中相应于正常运行的值,是为汽轮机可靠运行的值,是为汽轮机可靠运行给出的推荐值。这些值代表了在汽轮机的干蒸汽区内,蒸汽中的杂质浓度低于其要求的溶解度极限值时限制值。表中相应于极限状态的值是不希望出现的,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将它调整到正常状态,电厂应尽可能使蒸汽保持较好的纯度。任何上限的运行应该避免,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注解:a 每周至少对典型值进行一次分析。b 用于通过连续地直接分析主蒸汽的冷凝水的化学控制,或根据锅炉水和机械及汽态携带物质进行复算。c 建议连续地进行分析d 对于含量极微不可查之成分,至少每周分析一次。e 使用于磷酸盐水处理的机组。极限状态 注正常运行 两周24 小时阳离子导电率,微姆cmb,c)和顶轴油压达到 5.5MPa(56.3kg/cm²)之前,压力开关应防止启动盘车马达。1.11 观察偏心度记录仪,确认转子不弯。启动前,转子偏心度不得超过 0.0762mm(全幅) 。在机组初始启动和大修后启动时,必须用千分表在每个轴承挡油环上测量主轴的跳动量。起动前的这个跳动量不得大于 0.0254mm。1.12 冷凝器建立水循环。1.13 启动凝结水泵,建立通往汽封冷却器的水量。1.14 接通到减温减压器控制阀的气源。1.15 确认排汽缸喷水系统和轴封减温减压器中有水。1.16 在旁路系统启动之前,开启再热前管道上的气动排放阀,确认高压缸排汽管道上的逆止阀是关闭的。再确认到所有旁路系统的减温减压器的喷水阀中有水。1.17 接通到轴封蒸汽控制阀的汽源(截止阀和旁路阀必须关闭) 。1.18 在保证蒸汽管道无水(见“汽轮机进水”一节)和轴封供汽具有不小于 14过热度的前提下,按下列顺序开启截止阀:1.18.1 溢流阀1.18.2 再热前汽源1.18.3 辅助汽源1.18.4 高压汽源此时,旁路阀都应关闭。1.19 在开启辅助(或高压)汽源的截止阀之前,启动轴封冷却器风机,确认在每段轴封里建立了真空,并在轴封蒸汽联箱建压之前,确保汽缸的疏水阀已开启。1.20 当辅助(或高压)汽源的截止阀打开时,在轴封蒸汽联箱内建立蒸汽压力,再热前蒸汽管道上的逆止阀可防止蒸汽进入汽缸。1.21 使轴封蒸汽和金属之间的温差保持最小(见图表“轴封蒸汽温度推荐值”一节) 。1.22 关闭真空破坏阀,起动真空泵,使冷凝器达到尽可能高的真空度。1.23 当冷凝器真空建立后,应立即打开主蒸汽管道,再热前管道,再热后管道和抽汽管道上的各疏水阀,虽然汽轮机的这些疏水阀正常情况下都是自动的,但有必要手动操作这些疏水阀。见“运行限制及注意事项”一节中的“疏水阀” 。有关说明疏水阀的安装见“蒸汽、疏水、封管道图” 。1.24 在盘车时,把交流油泵压力开关从“自动”转到“停止”位置,并保持这个位置,检查润滑油泵和压力开关的工作情况。启动直流油泵。用眼检查油箱上的油泵出口表计,确认出口压力已经建立。转子可能在任何瞬间脱开盘车。把交流油泵放在“自动”位置,如果直流油泵正在正常地运行,则不应启动交流油泵。把直流油泵的开关转到“停止”位置,并保持这个位置,便可启动交流油泵。当交流油泵启动后,断开直流油泵控制开关,它便可自动地回到“自动”位置。在启动之前,要确认所有油泵的开关都在“自动”位置。注意:控制每台泵的开关在压力降低时启动泵,但在压力升高时不能停止油泵。为了停止油泵,当轴承油压升高到开关闭合的压力点以后,必须将开关从“自动”转至“停止”位置。放开后泵停止运行,开关又回到“自动”位置。这样,使泵保持在出现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受其压力开关控制的状态。1.25 运行人员要重新检查所有疏水阀都已打开,才能按下“挂闸”按钮,开启再热主汽阀和再热调节阀。1.26 观察轴承油压,并确信油压在 68.6 KPa103 .4 KPa(0 .71 .05 kg/cm²表压范围内。1.27 按下列步骤启动高压抗燃油供油系统。注意:抗燃油系统的加油和首次充油,必须按“控制系统油的处理和使用”说明的规定。1.27.1 检查油箱的油位1.27.2 在抗燃油系统投入以前要检查油温,使之不低于 10。油温低于 21的情况下,不宜长期运行。其他运行的注意事项见抗燃油供油系统说明。1.27.3 打开两台泵的进油阀,并启动 1 号抗燃油泵(除在大修期间暂时关闭这些阀外,在汽轮机运行中要始终打开这些阀) 。低油温下启动油泵可能出现噪音,但是油温达到正常运行油温范围后,噪音即会消失。把 2 号油泵开关放在“自动”位置。1.27.4 当油温达到 43时,调整进入冷油器的冷却水量,使系统保持在 4354的油温下运行。1.27.5 至硅藻土过滤器的旁通阀必须全开。1.27.6 当整体油温达到正常运行温度范围时,打开电磁阀或手动泄放试验阀,检查低油压开关的工作情况。几分钟后,停 2 号泵,并将该泵的开关放在“自动”位置。在蓄能器和管道充油后,油系统便可投入正常工作。警告与建议:a、在运行中应注意泵的负荷升降。非正常的负荷变化会使管道或通过零部件产生高压油泄漏,或者蓄能器漏气。另外泵的磨损也会造成负荷逐渐变化。b、必须及时处理漏油问题,漏油会导致压力的降低。c、保存过滤器的维修记录,调节阀伺服机构的过滤器至少一年更换一次。如果压差开关指示压降过大,则须更换泵的出口和排油管道上的过滤器。在安装前要妥善保管好过滤器,将它放在带盖的容器内。d、油系统是个高清洁度的闭式系统,只有运行人员对控制油系统以及润滑油系统的管理、维护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能防止汽轮机事故的发生。2、挂闸前控制盘的状态显示机组挂闸前,状态信号应有下列显示(DEH 控制器和旁路控制器通电时)指示灯或按钮状态司机盘高压主汽阀总阀位指示(TV)高压调节阀总阀位指示(GV)再热调节阀总阀位指示(IV)0%阀位0%阀位0%阀位监视盘监视盘监视盘盘车投入汽轮机跳闸灯亮灯亮监视盘监视盘第一级压力控制回路切除发电机功率控制回路切除远控主蒸汽压力控制器切除*运行人员可调整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器切除*固定的主蒸汽压力控制器切除灯亮灯亮灯亮灯亮灯亮控制盘控制盘控制盘控制盘控制盘旁路投入旁路允许旁路切除旁路不允许灯灭+灯亮+灯亮+灯亮+控制盘控制盘控制盘控制盘高压主蒸汽关闭高压调节阀关闭再热调节阀关闭再热主汽阀关闭所有灯亮所有灯亮所有灯亮所有灯亮试验盘试验盘试验盘试验盘汽轮机手动和关联的上升/下降按钮灯亮所有灯亮手动盘注:1. *表示由本台机组提供,+表示 DEH 控制器和旁路控制器通电时的状态。2. 上述控制盘的状态显示均为 DEH MOD II 型,对不同型号的 DEH 装置,可在不同的控制盘上找到相应的按钮信号灯。3、进汽前的启动规程“司机自动”是汽轮发电机组的主要控制方式。除事故状态运行外,机组总是在这种方式或远控方式下运行。汽轮机挂闸前,运行人员观察到司机盘上的显示应为正常状态。警告:机组在运行中,如果 DEH 控制柜的门开着,不准在控制柜附近打开手提式收音机(电话除外) 。在控制柜的门开着时,一台 5 瓦的收音机能使调节阀位置产生 1015%的变化。当预检查和操作完毕后,可进行下列步骤:3.1 按下“转速投入”按钮,使自动控制器跟踪手动控制器。3.2 按下“司机自动”按钮。3.3 按下“阀位限制显示”按钮,在“目标值显示”窗口内读出当时阀位限制设定值,读数应是 0000。3.4 按下“阀位限制降低”按钮,并一直保持到显示窗口中示出0000。3.5 按下“挂闸”按钮,并保持两秒钟。一旦机组被挂上闸, “跳闸”状态即熄灭, “主汽门控制”按钮灯亮。3.6 检查闸门状态,若不投入旁路系统。要确认再热主汽阀和再热调节阀开的所有状态灯均亮。若旁路系统投入,再热调节阀关和高压主汽阀关的所有状态灯均亮,而高压调节阀开的所有状态灯均亮。(这些状态灯只有在它们相应的阀全开或全关时才发亮) 。3.7 按“阀位限制上升”按钮,并保持到目标值显示窗口中的值达到 120%和调节阀全开(100%开度)为止。3.8 用远方跳闸按钮或装在前箱的手动跳闸杆,操作超速跳闸机构,关闭所有进汽阀。3.9 重复步骤 3.5 使机组重新挂闸,然后再重复步骤 3.6、3.7。3.9.1 重复 3.6 时,调节阀和再热主汽阀将全开,而主汽门全关。若不投旁路系统,再热调节阀全开。若旁路系统投入,再热调节阀全关。3.9.2 目标值显示窗口读数是 120%,显示窗口读数为 100%(调节阀开度) 。3.10 试验超速保护控制器(OPC) ,其步骤如下注意:在超速保护控制器试验期间, “阀门状态”和“调节阀”按钮可能出现一时闪光,这是正常现象。3.10.1 将钥匙插入 OPC 钥匙开关中,转到 OPC 试验位置。调节阀和再热调节阀应迅速关闭(两秒钟内) 。高压缸和排汽逆止阀也同时关闭,高压缸蒸汽排放阀打开。3.10.2 转动钥匙开关到“投入”位置,则调节阀、再热调节阀及逆止阀再打开,排放阀关闭。 3.10.3 取下钥匙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3.11 危急跳闸系统(ETS)的电气检测和跳闸功能试验。3.11.1 要完全按照危急跳闸系统说明书中的试验规程。此试验可在运行人员认为合适的时机机组并网或机组离网时进行。3.11.2 建议该项试验应在每次启动时进行,以后每月进行一次。3.12 至此为止,汽轮机已具备冲转条件。参阅“启动和变负荷推荐值”的有关内容。4、冷态启动规程(不投旁路系统)根据“启动和变负荷推荐值”一节可以确定何时采用冷态起动规程,并要求运行人员熟悉和掌握“控制盘”的使用方法。4.1 进汽前的状态4.1.1 汽机在盘车4.1.2 主汽阀全关4.1.3 高压调节阀、再热主汽阀和再热调节阀全开4.1.4 主蒸汽参数符合启动时主蒸汽参数的要求4.1.5 真空破坏阀关闭4.1.6 所有疏水阀全开4.1.7 背压(绝对值)尽量低,而且不高于“空负荷和低负荷运行指导”图表上的“全速空负荷”曲线所对应的再热蒸汽温度和低压排汽压力的限制值。在 5%最大保证负荷下再热蒸汽温度和低压排汽压力的限制值也示于该图表上。警告:在 10%100%负荷下,最高允许背压为 18.610KPa(0.1899 kg/cm²) 。在更低负荷或在空负荷额定转速下,要求更低的背压。这种运行应符合“空负荷和低负荷运行指导”图表的规定。如果背压超过规定的极限值,会造成叶片事故或动、静部分之间的磨损,从而造成汽轮机零部件的严重损坏。警告:运行人员必须确认,当汽轮机冲转到高于 3 转/分时,排汽缸喷水控制系统必须有水通过。4.2 通汽冲转4.2.1 在完成“进汽前的起动规程”的步骤后,以 100r/min 升速率将汽轮机升速到 600r/min 的目标转速。上述操作均由主控室的操作人员按照控制盘的说明,一步步地进行。4.2.2 当运行人员按下“起动”按钮时,DEH 控制器将打开主汽阀的预启阀。几秒钟后,汽轮机转速开始升高,直到 600r/min 为止,盘车装置将自动脱开。警告:为避免事故,人们应避开处于气动“脱扣”位置的盘车装置的操纵杆。4.2.3 在 600r/min 下要有足够长时间的定速,以检查汽轮机所有监视仪表,并确认其工作正常。在转速超过 600r/min 以前,转子偏心仪的指示应稳定,并小于 0.076mm。当转速高于 600r/min 时,注意观察振动值,小于 0.076mm 为满意值。警告:机组在最初 6 个月的运行期间,不要采用顺序阀控制方式,否则会损坏设备。因此,只能使用单阀控制方式。4.3 在转速保持期间要避开低压缸叶片的共振转速。4.3.1 在汽轮机升速过程中,如果需要保持某一转速,则可按“保持”按钮。这时,升速停止,汽轮机在这个保持转速下运转。警告:如果事故处理要求转速保持,则可根据“汽轮机转速保持推荐值”图表,确认保持转速不在共振转速范围内。如果在共振转速范围内,则应将转速降低到这个范围以下。4.3.2 如果在机组转速保持后要继续进行升速,则按“前进”按钮。4.4 冷态起动时转子加热(暖机)规程警告: 在初始起动时,暖机期间不采用汽轮机自动控制(ATC)程序,按照“冷态启动转子加热规程”进行暖机。4.4.1 将目标转速输入到“目标值”中。该转速必须在“汽轮机转速保持推荐值”图表中的转子加热转速范围内。4.4.2 按“前进”按钮。当选定的目标转速达到时,汽轮机就在该转速下定速暖机。暖机时间由“冷态启动转子加热规程”曲线确定,并且要求再热阀进汽温度超过 260时开始暖机。警告:暖机时间不得缩短。即使在危急情况下运行人员急于把机组并网,也不允许缩短这一暖机时间。4.4.3 在转子加热过程中,要限制主蒸汽温度不得超过 427,而再热汽温度保持在 260以上。根据“启动时的主蒸汽参数”图表确定在主汽阀切换到调节阀以前的主蒸汽参数。4.4.4 在整个运行期间,要保持蒸汽和金属热电偶的限制值,以及汽轮机监视仪表限制值不变。4.5 从主汽阀到调节阀的切换4.5.1 汽轮机以 100r/min 的升速率升速到“进汽阀切换转速” ,见图表“汽轮机转速保持推荐值” 。在主汽阀切换到调节阀控制之前,要确认蒸汽室内壁温度至少等于主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图表“启动时的主蒸汽参数”表示主汽阀进口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如果要使蒸汽室的温度达到要求值,则应遵守此参数关系。注意:蒸汽室外壁热电偶测得温度(T1)低于内壁热电偶测得的温度(T2) ,则内表面温度(TS)高于内壁热电偶所指示的温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TS=T1+1.36(T2T1)4.5.2 当机组达到切换转速,且上述 4.5.1 已经满足,则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从主汽阀到调节阀的切换控制:4.5.2.1 检查“主汽阀切换”灯是否亮;4.5.2.2 按下“主汽阀调节阀切换”按钮,两个按钮等均亮;4.5.2.3 用监视盘上的主汽阀,调节阀位置指示器,观察从主汽阀到调节阀控制的切换过程。注意:在切换期间,阀门状态和主汽阀控制按钮可能有短时间的闪光,这是正常现象。4.5.2.4 当切换结束后,主汽阀切换灯灭,调节阀灯亮,它将保持发亮以指示汽轮机此时正处在调节阀控制之下。4.5.3 观察控制盘上的“单阀顺序阀”按钮。如果阀门控制方式不理想,则可按照“控制盘”说明来选择理想的方式,详见“阀门管理”和“启动和变负荷推荐值” 。4.5.4 以 100r/min 的升速率将机组升到 3000r/min。4.5.5 当机组达到额定转速后,建设进行超速跳闸试验,以保证超速跳闸机机构和阀门工作正常,操作超速跳闸机构既可在控制室内按“跳闸”按钮,也可用前箱上的手动跳闸杆。必须确认跳闸后所有主蒸汽阀和再热蒸汽阀都已全闭,同时转速“参考值”和“目标值”窗口显示读数都回到 0000。4.5.6 如果在跳闸后控制系统转换到“汽轮机手动”方式,则把它复位到“司机自动”方式。4.5.7 汽轮机接着重新挂闸,其步骤如下:4.5.7.1 持续地按“挂闸”按钮几秒钟,转速“参考值”和“目标值”窗口中的数值将增加到汽轮机的实际转速值,接着进行一段时间的定速(假定控制系统处在司机自动方式) 。4.5.7.2 把升速率从 100r/min 增大到 200250r/min,并把它输入到DEH 控制器中去。4.5.7.3 把切换转速值(假定汽轮机转速已经降到低于这个值)输入到“目标值”窗口中,即进入 DEH 控制器中。4.5.7.4 按“前进”按钮,当机组达到切换转速时,如同上述从主汽阀到调节阀的切换。4.5.7.5 汽轮机以 200250r/min 的升速率到 3000r/min。4.5.8 在同步并网之前,按说明试验“超速跳闸机构油压校验装置” 。4.5.9 停交流润滑油泵和密封油泵,并将其置于“自动”位置。需要时,向冷油器供水,并调节水的流量以保证轴承出口的最高油温低于 71。4.5.10 根据“发电机说明书”中的规定,向发电机的氢冷却器供水。4.5.11 维持“空负荷和低负荷运行指导”图表中所给出的空负荷限制值,参考“运行限制及注意事项”一节中的“低压缸排汽和排汽缸喷水” 。4.6 同步和带初负荷4.6.1 机组同步并立即带 5%的额定负荷。在 5%负荷下至少要停留30 分钟,并且在停留期间主蒸汽温度每变化 3再延长 1 分钟的停留时间。注意:当开始带上初负荷时,OPC 监视灯也许发亮,这是正常现象,并由于对零基准信号要做失灵检测,所以不可避免的。一旦机组负荷超过 5%,此监视灯即熄灭。但是如果当负荷超过 10%时这个灯仍发亮,这说明汽轮机的其中一个主超速保护装置有问题,维修人员应立即采取下列行动:a、检查功率变送器。b、检查 OPC 压力变送器。c、检查 OPC 转速传感器和转速信号。如果用自动同步器对机组进行并网,则汽轮机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