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典型材料(共1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县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典型材料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培优、扶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实施“桥头堡”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夯实基础、壮大龙头、拓展市场、打造品牌、创新科技、确保安全为重点,把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关键性举措,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我县近年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工作作如下汇报:一、大姚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及成效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截止2013年末,我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家。2013年止拥有资产总额 92567万元,实现现价总产值万元,实现营业收入万元。2013年龙头企业拥有资产总额9256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30523万元,实现现价总产值万元,较上年增43967万元;实现营业收入万元,较上年增37253万元;实现利润总额8366万元,较上年增3314万元;上缴税金19万元,较上年增万元;实现出口创汇1511万元,较上年减462万元。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粮食、蚕桑、林特产、蜂产业、药材种植、野生食用菌等产业的发展。基地建设规模情况2013年,我县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科技为支撑,依托地区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狠抓优势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建设。通过培植,形成2500亩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其中:优质核桃基地30000亩,药材基地1500亩,蚕桑基地57000亩,优质粮油基地34000亩。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带动,我县20年养殖蜜蜂万群;全县桑农饲养蚕种40194张;农业龙头企业基地饲养牧畜9000头。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建设和带动全县专业化生产基地,既为企业建立了优质安全的原料供应渠道,也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效益的提高。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情况2013年,我县产业化组织年订单总额55037万元,产业化组织年履约订单成交额51838万元,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户,其中订单带动农户95316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31164万元。龙头企业通过发展订单生产,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全县共有17家农业龙头企业争取到了各级财政扶持项目,2013年扶持资金总额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出口创汇情况我县到目前为止共有大姚县百草岭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姚锦亿土特产有限公司、大姚亿利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大姚东兴食品有限公司4家企业有进出口权,今年共出口1640吨农产品,实现出口创汇值1511万元。其中:大姚亿利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出口水果1600吨,创汇1458万元;大姚东兴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白芸豆40吨,创汇53万元。企业用工及带动农民增收情况随着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用工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我县农业龙头企业用工量达到2051人,农村从业人员1619人。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万元,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工资总额达2504万元。企业通过吸收农民务工缓解了就业压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产品创品牌情况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努力做好优质农产品的开发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通过努力,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全县共有5家企业获得了个农产品质量认证,其中有机食品认证6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全县17家企业有4个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2个产品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二、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基本做法及措施打牢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把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条件,根据产业化布局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努力做到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套,强化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粮烟畜、特色经济林果、蚕桑、葡萄、中药材等重点产业,优化布局,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重点”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完善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环境,选择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大力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提高科技成果运用和转化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将农业龙头企业打造成为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引擎。加快绿色食品加工片区建设。围绕全县工业发展规划,以大姚县生物产业工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培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支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跨越式发展,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健全农产品市场建设及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功能,努力构建农产品现代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市场流通网络。支持龙头企业完善仓储设施,鼓励农业物流企业发展,加快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设施建设,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鼓励创建品牌。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与打造品牌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优势特色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质量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带动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间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采取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降低农业风险,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我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把农产品基地建设招商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招商作为重点。对到我县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公司和个人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财政资金扶持、良种供应、技术服务、产销对接等方面都给予支持。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综合分析我县农业产业化运行情况,总体态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机构无编制,工作人员不定心。我县生物产业创新办公室机构人事局编办不认可,现有工作人员均为农业局其它事业站所借用,长期下去不利于工作开展。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关心帮助,协调州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与县级工作关系,充分开展与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对接。二是企业融资依然困难。企业普遍感到发展资金不足,既缺乏收购农产品原料的流动资金,更缺乏技术改造资金,单靠企业的自身造血功能来发展壮大,速度缓慢。特别是农产品原料季节性收购的企业,收购时货款当场两清,流动资金需求量集中,造成流动资金相对短缺,甚至周转不灵。 三是产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有待进一步规范提高。四是龙头企业在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上还应进一步提升。一是龙头企业缺乏专门的研发机构和优秀人才,现有人力资源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科技人员匮乏,人才技术有限。二是企业对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包装、宣传和营销手段滞后。五是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信息化建设落后。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建议州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加强对县级产业化主管部门的领导,稳定人员编制,给予工作经费方面的支持。加强与财政部门协调,在项目申报及财政资金扶持方面多了解情况。避免农业与财政两个部门都在一个项目上安排同一家企业。整合农口资金,捆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多渠道发布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家都在看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站示范窗口典型材料 2014年10月14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站是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属下的具体承担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专门机构,1982年5月由番禺区人民政府发批复成立,人员编制数9人,为区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目前,全区拖拉机拥有量为1152台,已县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典型材料 2014年10月14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培优、扶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水苏州管理局文明创建典型材料 2014年10月14日苏州管理局是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现有在职职工33人,党员17人,内设6个科室,主要负责太湖局直管工程太浦闸和望亭水利枢纽的运行管理,负责授权范围内水行政执法、河湖岸线巡查、涉水建设项目督查和水资源管理等工作。作为流域性控制工程,太浦市水源工程管理处文明创建典型材料 2014年10月14日东江水源工程被誉为深圳的“生命线工程”。东江水源工程管理处是深圳市水务局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负责东江水源工程的建设、生产运行和管理等工作。近年来,管理处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水务局的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水库管理局文明创建典型材料 2014年10月14日岗南水库是座落于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滹沱河中游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5900平方公里,总库容亿立方米。水库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与下游28公里处的黄壁庄水库联合运用,可基本控制滹沱河山区洪水,是滹沱河流域第一管理处文明创建典型材料 2014年10月14日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是四川省水利厅直属的大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主要担负灌溉成都、德阳两市10县万亩农田,向川化、成钢、川药和联邦制药等3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的供水和丘陵灌区的德阳、绵阳、遂宁三市230多万亩灌面的囤蓄输水及灌区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