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论文】大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浅谈.docx
-
资源ID:16363999
资源大小:19.7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9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感恩教育论文】大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浅谈.docx
【感恩教育论文】大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浅谈【提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深入的人文内涵。毫无疑问,感恩教育是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来共同完成的。而优秀的学校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以人文为导向,让学生充分吸收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感恩教育恰是传统文化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将中国传统的感恩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经过,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样能够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让学生逐步知恩、感恩,并最终得以报恩。【关键词】大学语文;感恩教育;孝文化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安排在低年级,其重要目的应该是情感熏陶与升华。因而,大学语文教学中需秉持“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笔者就怎样在大学语文教学经过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感恩教育,谈谈本人的一些考虑。一、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感恩教育的概述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施行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当然,感恩教育不仅仅存在于学校,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都是感恩教育的有机环节,其原点是社会生活的情感性和实践性,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及其多种形态。它不仅教授感恩概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人与自我、人与别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知恩、感恩、报恩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百善孝为先。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份心中有大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感恩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同时争取家庭与社会的广泛配合与支持,构建相对完好的感恩教育体系。二感恩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感恩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基因。早在中国古代周王朝时,“六艺是名正言顺的官方教育体系,孩童启蒙便从把握六种技艺开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列于首位。著名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孔子创始儒学,其政治思想核心为“礼和“仁,给后世带来了深厚长远的影响。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古代教育体系侧重人文,尤其注重对人性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对“礼的重视,绝非仅仅体如今教育中,更体如今社会生活中。中国古代社会,上到君王,下到普通老百姓,祭祀都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家庭活动,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祈福与报恩,对先祖表达追思及缅怀之情。来到当代文明的现代中国,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已体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们小时候最先接触的有关感恩的典故。“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四大佳节,都满含深厚的感恩内涵与意蕴。自2020年起,中国传统佳节正式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共同发展的全面教育,“德照旧在首位,这无疑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的传承。二、语文教学安排中凸显感恩教育一有效利用典故弘扬传统的美德(增广贤文)中有典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孔子的(论语·学而)中也写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国古典文学具备强大的抒情传统,充满着抒情的基调。语文老师充分发动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感恩的典故或名人轶事,同时利用每日晨读时间,共享本人找到的感恩故事,调动全体同学积极讨论,感受感恩作为我国传统的强大底蕴。同学们通过反复的诵读,师生间的沟通体会,深入地意识到,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必要践行和传承下去。二借助课文中的感恩素材进行感恩教育大学语文教材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更有很多包含感恩在内的文章,构建了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人文体系。知恩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亦是情感教育的源泉。语文教育须做到对学生人性的启发与爱的教育。我们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的感恩教育,并不局限于感恩养育我们的父母、培育我们的师长,还要感恩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所生活的社会群体。老师应充分挖掘文本,提取其中的感恩素材,捉住机会,有意识地进行感恩教育,让同学们遭到情感的熏陶、灵魂的洗礼,培养感恩之心。三写作实践活动嵌入“家书发散感恩情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老师借助写作实践活动(写一封家书),勾起在校大学生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促使感恩之情的流露。老师在课堂中给予一定的时间,启发并鼓励同学们回忆搜索在成长经过中父母为本人做过的最感动的事,并由此深切地感受父母倾注的爱与呵护;提供时机,让同学们互相沟通共享,进而遭到情感的熏陶,使感恩之情愈加强烈。同学们在沟通中异常受感动,甚至眼泛泪花,称从未细细体察到父母的爱是如此深厚。之后,同学们带着浓郁的感恩之情进行写作,写一封家书给本人的父母,把这份沉甸甸思念与感恩贴上邮票寄给远在家乡工作的父母。在这个即时通讯时代,讯息往来之快,几乎不消耗任何经济与时间成本,很多学生熟练于打字、语音及电话,家书的形式也让同学们感遭到愈加隆重与真诚。家长们收到家书,多半特别惊喜:孩子从来没有写过信,情感也鲜有表达,进入大学发现孩子成长了,更重要的是学会感恩了,知道要认真学习回报父母了三、运用多种途径开展感恩教育一要求行动与理论相结合践行学生感恩心语文老师能够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提出一些详细的要求,帮助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感恩教育,让感恩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方记住父母长辈的生日并学会表达祝福;时常跟父母联络,主动汇报学习情况,关心父母长辈的日常生活,而不只是索要生活费;与同学交往,提醒本人常讲“谢谢。二提倡介入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公德心积极组织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志愿者活动及公益事业,提高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比方组织同学们集体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老人清扫房间,清洁卫生,给老人讲一讲学校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情;组织同学们前往福利院做志愿者,教弟弟妹妹们学习写字,与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总之,在有意义的活动中献出爱心,学会感恩,培养社会责任感。三结合工匠主义精神教育培养学生责任心结合时下的社会热门“工匠精神举办讲座,通过真实而又平凡的案例深入感染学生,并体会到在不久的将来踏上工作岗位,也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中秉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回报社会,勇于承当家庭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四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在感恩教育中,语文老师应主动配合所任教班级班主任或辅导员,共同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感恩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如举办感恩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观慈善博物馆,进行演讲比赛,组织学习劳模事迹,开展技能竞赛等,使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领悟感恩的真理。五借助新媒体进行感恩探索与实践如今早已迈入信息高速运转的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美拍、支付宝、爱奇艺,几乎是同学们天天都会使用的手机APP。老师应巧妙利用这些APP进行感恩探索与实践:在微博、微信中找寻感恩身边人;用美拍实时记录感恩霎时;用支付宝中的“爱心捐赠向九寨沟地震灾区捐款;介绍同学们观看感恩题材的影视作品,如(一个都不能少)。老师通过新媒体,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营造完好的感恩气氛,不断地进行感恩探索与实践。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讲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学会感恩正是每一个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修养,懂得感恩是人性升华的表现,也是敢于承当责任、勇于担当的体现。将感恩教育有效地融合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是高校语文老师应承当的对学生情志感发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