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 国 2 卷 ) 2 0 1 9 年 理 综 真 题 ——物理( 含 答 案 解 析 ).pdf
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物理部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上无效。 。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分,有选错的得有选错的得 0 分。分。 1.2019 年 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 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 F随 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2()GMmFRh=+ ,h越大,F越小,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2.太阳内部核反应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坏, 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01214 HHe+2 e+2v, 已知11H和42He的质量分别为P1.0078um =和4.0026um=,1u=931MeV/c2,c 为光速。在 4个11H转变成 1个42He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 MeV B. 16 MeV C. 26 MeV D. 52 MeV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 详 解 】 由2EmC= 知()242peEmmmc=,2Emc=61916931 101.6 10J9 1027311.7 10kg0.9 10kg,忽略电子质量,则:()24 1.00784.0026MeV26Euuc =,故 C选项符合题意; 3.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 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重力加速度取 10m/s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 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 B. 100 3kg C. 200 kg D. 200 3kg 【答案】A【解析】 【详解】T=f+mgsin,f=N,N=mgcos,带入数据解得:m=150kg,故 A选项符合题意 4.如图,边长为 l的正方形 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ab边中点有一电子发源 O,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 ab边的方向发射电子。已知电子的比荷为 k。则从a、d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14kBl,54kBlB. 14kBl,54kBlC. 12kBl,54kBlD. 12kBl,54kBl【答案】B【解析】 【详解】a 点射出粒子半径 Ra=4l =amvBq,得:va=4Bqlm =4Blk, d 点射出粒子半径为2222lRlR=+ ,R=54l 故 vd=54Bqlm =54klB,故 B选项符合题意 5.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 E总等于动能 Ek与重力势能 Ep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 E总和 Ep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 h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由图中数据可得 A. 物体的质量为 2 kg B. h=0时,物体的速率为 20 m/s C. h=2 m 时,物体的动能 Ek=40 J D. 从地面至 h=4 m,物体的动能减少 100 J【答案】AD 【解析】 【详解】AEp-h图像知其斜率为 G,故 G=80J4m =20N,解得 m=2kg,故 A正确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时,Ep=0,Ek=E机-Ep=100J-0=100J,故212mv=100J,解得:v=10m/s,故 B错误; Ch=2m 时,Ep=40J,Ek= E机-Ep=90J-40J=50J,故 C错误 Dh=0 时,Ek=E机-Ep=100J-0=100J,h=4m时,Ek=E机-Ep=80J-80J=0J,故 Ek- Ek=100J,故 D正确 6.如图(a) ,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 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 v-t图像如图(b)所示,t1和 t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 A.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 D. 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 v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由 v-t 图面积易知第二次面积大于等于第一次面积,故第二次竖直方向下落距离大于第一次下落距离,所以,A错误; B由于第二次竖直方向下落距离大,由于位移方向不变,故第二次水平方向位移大,故 B 正确 C由于 v-t斜率知第一次大、第二次小,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或由0vvat= 易知 a1a2,故 C错误 D 由图像斜率, 速度为 v1时, 第一次图像陡峭, 第二次图像相对平缓, 故 a1a2, 由 G-fy=ma, 可知, fy10) 。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0)的粒子自 G的左端上方距离 G为 h 的位置,以速度 v0平行于纸面水平射入电场,重力忽略不计。 (1)求粒子第一次穿过 G时的动能,以及她从射入电场至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大小; (2)若粒子恰好从 G的下方距离 G 也为 h 的位置离开电场,则金属板的长度最短应为多少? 【答案】 (1)2k012=2Emvqhd+;0mdhlvq=(2)0=22mdhLlvq=【解析】 【详解】解: (1)PG、QG间场强大小相等,均为 E,粒子在 PG间所受电场力 F 的方向竖直向下,设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 a,有 2Ed= F=qE=ma 设粒子第一次到达 G时动能为 Ek,由动能定理有 2k012qEhEmv= 设粒子第一次到达 G时所用时间为 t,粒子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 l,则有 212hat=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联立式解得 2k012=2Emvqhd+ 0mdhlvq= (2)设粒子穿过 G一次就从电场的右侧飞出,则金属板的长度最短,由对称性知,此时金属板的长度 L 为0=22mdhLlvq= 12.一质量为 m=2000 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司机忽然发现前方 100 m处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可简化为图(a)中的图线。图(a)中,0t1时间段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速行驶) , t1=0.8 s; t1t2时间段为刹车系统的启动时间, t2=1.3 s; 从 t2时刻开始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直至汽车停止,已知从 t2时刻开始,汽车第 1 s 内的位移为 24 m,第 4 s内的位移为 1 m。 (1)在图(b)中定性画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后汽车运动的 v-t图线; (2)求 t2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3) 求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及 t1t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 司机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约为多少(以 t1t2时间段始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替代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 (1)(2)28 m/s, 28 m/s(3)30 m/s;51.16 10 J;87.5 m 【解析】 【详解】解: (1)v-t图像如图所示。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v1,则 t1时刻的速度也为 v1,t2时刻的速度也为 v2,在 t2时刻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 a,取 t=1s,设汽车在 t2+n-1t内的位移为 sn,n=1,2,3,。 若汽车在 t2+3tt2+4t时间内未停止,设它在 t2+3t时刻的速度为 v3,在 t2+4t时刻的速度为 v4,由运动学有 2143 ( )ssat= 2121( )2svtat= 424 vva t= 联立式,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417m/s6v = 这说明在 t2+4t时刻前,汽车已经停止。因此,式不成立。 由于在 t2+3tt2+4t内汽车停止,由运动学公式 323 vva t= 2432asv= 联立,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28 m/sa =,v2=28 m/s 或者2288m/s25a =,v2=29.76 m/s 第二种情形下 v3小于零,不符合条件,故舍去 (3)设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时,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 f1,由牛顿定律有:f1=ma 在 t1t2时间内,阻力对汽车冲量大小为:1211=()2If tt 由动量定理有:12Imvm = 由动能定理,在 t1t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22121122Wmvmv= 联立式,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v1=30 m/s 51.16 10 JW =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s约为 221 112211()()22vsvtvvtta=+ 联立,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s=87.5 m (二) 选考题: 共(二) 选考题: 共 45 分。 请考生从分。 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道物理题、 2 道化学题、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物理物理选修选修 3-3 13.如 p-V图所示,1、2、3 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 T1、T2、T3。用 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N2,T1_T3,T3,N2_N3。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 大于 (2). 等于 (3). 大于 【解析】 【详解】 (1)1、2等体积,2、3 等压强 由 pV=nRT 得:1 11pVT=222p VT,V1=V2,故11pT=22pT,可得:T1=2T2,即 T1T2,由于分子密度相同,温度高,碰撞次数多,故 N1N2; 由于 p1V1= p3V3;故 T1=T3; 则 T3T2,又 p2=p3,2 状态分析密度大,分析运动缓慢,单个分子平均作用力小,3 状态分子密度小,分子运动剧烈,单个分子平均作用力大。故 3 状态碰撞容器壁分子较少,即 N2N3; 14.如图,一容器由横截面积分别为 2S和 S的两个汽缸连通而成,容器平放在地面上,汽缸内壁光滑。整个容器被通过刚性杆连接的两活塞分隔成三部分,分别充有氢气、空气和氮气。平衡时,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 p0和 V0,氢气的体积为 2V0,空气的压强为 p。现缓慢地将中部的空气全部抽出,抽气过程中氢气和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1)抽气前氢气的压强; (2)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 【答案】 (1)12(p0+p) ; (2)01124pp+;00042ppVpp+()【解析】 【详解】解: (1)设抽气前氢气的压强为 p10,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 (p10p)2S=(p0p)S 得 p10=12(p0+p) (2)设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 p1和 V1,氢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 p2和 V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p2S=p12S 由玻意耳定律得 p1V1=p102V0 p2V2=p0V0 由于两活塞用刚性杆连接,故 V12V0=2(V0V2) 联立式解得 101124ppp=+ 00104=2ppVVpp+() 物理物理选修选修 34 15.如图,长为 l的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 a。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O 点处,在 O 点正下方34l的O处有一固定细铁钉。将小球向右拉开,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一小角度(约为 2)后由静止释放,并从释放时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a 摆至最低位置时,细绳会受到铁钉的阻挡。设小球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水平位移为 x,向右为正。下列图像中,能描述小球在开始一个周期内的 x-t关系的是_。 A. B. C. D. 【答案】A【解析】 【详解】由 T=2lg得:T1=2lg,T2=214lg=lg=12T1 ,故 BD错误; 112 sin2xl=,222sin2xl= 22sin42L= 2sin22L= 122 sin2sin22lxlx= 124sin2sin2=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先后摆起得最大高度相同,故 l-lcos1=2cos44ll 根据数学规律可得:21sin2sin22= 故11224sin2=2sin2xx=, 即第一次振幅是第二次振幅得 2 倍, 故 A 正确,C错误。 16.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 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 l,测得第 1 条暗条纹到第 n 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x,则单色光的波长 =_; (3)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 030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 1.20 m,第 1 条暗条纹到第4 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7.56 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nm(结果保留 3位有效数字) 。 【答案】 (1). B (2). 1x dnl () (3). 630 【解析】 【详解】 (i)由x=ld,因x越小,目镜中观察得条纹数越多,故 B符合题意; (ii)由1xlnd=,=(1)d xnl (iii)=(1)d xnl=3330.3 10 m 7.56 10 m6.3 10 m630nm(4 1) 1.2m=化学部分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 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 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 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 D。 【点睛】高中化学阶段,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2.已知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 1NA B. 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数目为 0.1NA C. 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 Cr3+转移的电子数为 6NA D. 48 g正丁烷和 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13NA 【答案】B【解析】 【详解】A. 3He的中子数为 3-2=1,则 3g3He的中子数为3g3g/molAN=NA,A 项正确; B. 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 1L 0.1mol/L的磷酸钠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 1L0.1mol/LNA mol-1 =0.1NA,B 项错误; C. 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 降低到+3,1mol 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 3mol2NA mol-1 =6NA,C项正确; D.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 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 13 个,则 48g 正丁烷与 10g异丁烷所得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mol-1 =13NA,D 项正确; 答案选 B。 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与 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WX B. 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 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答案】D 【解析】 【分析】 W、X、Y和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依据位置关系可以看出,W 的族序数比 X多 2,因主族元素族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的最高价(除 F 与 O以外) ,可设 X 的族序数为 a,则 W的族序数为 a+2,W与 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 8,则有 a+(a+2)=8,解得 a=3,故 X位于第 IIIA 族,为 Al元素;Y为 Si元素,Z为 P元素;W 为 N元素,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W、X、Y和 Z 为 N、Al、Si 和 P,则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则原子半径比较:NAl,A项正确; B. 常温常压下,Si为固体,B 项正确; C.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PH3NH3,C项正确; D.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即可以和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属于两性氢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 D 【点睛】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氢化物越稳定,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4.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 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 1 滴 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后溶液颜色不变 A. A B. B C. C D. D 【答案】A【解析】 详解】A.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无机小分子,则实验现象中不会出现分层,A项错误;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洗气瓶,发生反应为:CO2+2Mg2MgO+C,则集气瓶因反应剧烈冒有浓烟,且生成黑色颗粒碳单质,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B项正确;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则会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C项正确; D.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的铁粉,铁粉会将溶液中所有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使黄色逐渐消失,充分振荡后,加 1滴 KSCN溶液,因振荡后的溶液中无铁离子,则溶液不会变色,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D项正确; 答案选 A。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 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 Zn 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 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 向 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 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属活动性顺序:ZnCu,则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会发生置换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使溶液的蓝色消失,A 项正确; B. 澄清石灰水久置以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生产碳酸钙白色沉淀,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B项正确; C. 过氧化钠在空气中放置,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白色且稳定的碳酸钠,涉及的转化关系有:Na2O2NaOHNa2CO310H2ONa2CO3,C 项错误; D.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铁溶液,会发生沉淀的转化,化学方程式为:3Mg(OH)2 + 2FeCl3= 2Fe(OH)3+ 3MgCl2,D项正确; 答案选 C。 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 a和 b分别为 T1、T2温度下 CdS 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中各点对应的 Ksp的关系为:Ksp(m)=Ksp(n)Ksp(p)Ksp(q) C. 向 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 m沿 mpn 线向 p方向移动 D. 温度降低时,q 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 q沿 qp 线向 p方向移动 【答案】B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详解】A. CdS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dS(s)Cd2+(aq)+S2-(aq),其溶度积 Ksp=c(Cd2+)c(S2-),在饱和溶液中, c(Cd2+)= c(S2-), 结合图象可以看出, 图中 a和 b分别表示 T1和 T2温度下 CdS的溶解度, A项正确; B. CdS 的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度积受温度影响,m、n 和 p点均在温度为 T1条件下所测的对应离子浓度,则其溶度积相同,B项错误; C. m点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向其中加入硫化钠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Cd2+)减小,c(S2-)增大,溶液组成由 m沿 mnp 向 p 方向移动,C项正确; D.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浓度增大,说明 CdS(s)Cd2+(aq)+S2-(aq)为吸热反应,则温度降低时, q点对应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下降, 溶液中的 c(Cd2+)与 c(S2-)同时减小, 会沿 qp线向 p 点方向移动,D 项正确; 答案选 B。 7.分子式为 C4H8BrCl 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 8 种 B. 10 种 C. 12 种 D. 14 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C4H8ClBr可以看成丁烷中的 2个 H原子分别被 1 个 Cl、1个 Br 原子取代,丁烷只有 2种结构,氯原子与溴原子可以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 H原子,可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 H原子,据此书写判断。 【详解】 先分析碳骨架异构, 分别为 C-C-C-C 与2 种情况, 然后分别对 2 种碳骨架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分析,其中骨架 C-C-C-C 有、共 8 种,骨架有和, 4 种,综上所述,分子式为 C4H8BrCl的有机物种类共 8+4=12 种, C项正确;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C。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中等,学会利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解题是关键。 三、非选择题:共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分,第 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129 分。分。 8.立德粉 ZnSBaSO4(也称锌钡白) ,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_(填标号) 。 A黄色 B红色 C紫色 D绿色 (2)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 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 CO2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性变差。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_(填化学式) 。 沉淀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成品中 S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称取 m g 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 25.00 mL 0.1000 molL1的 I2KI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 5 min,有单质硫析出。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过量的 I2用 0.1000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反应式为 I2+2223S O=2I+246S O。测定时消耗 Na2S2O3溶液体积 V mL。终点颜色变化为_,样品中 S2的含量为_(写出表达式) 。 【答案】 (1). D (2). BaSO4+4CBaS+4CO (3). CO+H2OCO2+H2 (4). BaCO3 (5). S2+Ba2+Zn2+24SOBaSBaSO4 (6). 浅蓝色至无色 (7). 125.000.1000 3221001000Vm()【解析】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1)焰色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常用来检验金属元素存在,常见金属元素焰色: 钠 Na(黄色) 、锂 Li(紫红) 、钾 K(浅紫) 、铷 Rb(紫色) 、钙 Ca(砖红色) 、锶 Sr(洋红) 、铜 Cu(绿色) 、钡 Ba(黄绿) 、铯 Cs(紫红) ; (2)流程分析:重晶石与焦炭在回转炉中反应 BaSO4+4C=BaS+4CO,生成还原料 BaS,硫化钡溶液与硫酸锌发生复分解反应 S2-+Ba2+Zn2+SO42-=BaSO4+ZnS,得到立德粉。 注意焦炭过量生成 CO,反应物为硫酸钡与焦炭,产物为 BaS与 CO,写出方程式;CO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CO2与 H2,写出方程式 CO+H2O=CO2+H2; 根据信息臭鸡蛋气味气体为硫化氢气体,由强酸制弱酸原理,还原料硫化钡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钡与硫化氢气体; 硫化钡与硫酸锌为可溶性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产物硫酸钡与硫化锌为沉淀,不可电离,写出离子方程式; (3)碘单质与淀粉混合为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 I2,故终点颜色变化为浅蓝色至无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利用关系式法解题; 【详解】 (1)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变化,常用来检验金属元素存在,常见金属元素焰色: A.钠的焰色为黄色,故 A错误; B.钙的焰色为红色,故 B错误; C.钾的焰色为紫色,故 C错误; D.钡的焰色为绿色,故 D正确; 答案:D; (2)注意焦炭过量生成 CO,反应物为硫酸钡与焦炭,产物为 BaS 与 CO,写出方程式BaSO4+4C=BaS+4CO;CO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CO2与 H2,写出方程式:CO+H2O=CO2+H2; 答案:BaSO4+4C=BaS+4CO;CO+H2O=CO2+H2; 根据信息臭鸡蛋气味气体为硫化氢气体,由强酸制弱酸原理,还原料硫化钡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钡与硫化氢气体; 答案:BaCO3; 硫化钡与硫酸锌为可溶性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产物硫酸钡与硫化锌为沉淀,不可电离,写出离子方程式:S2-+Ba2+Zn2+SO42-=BaSO4+ZnS; 答案:S2-+Ba2+Zn2+SO42-=BaSO4+ZnS; (3)碘单质与硫离子的反应:S2-+I2=S+2I-;碘单质与淀粉混合为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 I2,故终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nmol: S2- I2 2S2O32- I2 1mol 1mol 2mol 1mol n mol nmol 0.1V10-3mol120.1V10-3mol n+120.1V10-3mol=250.1V10-3mol,得 n=(25-12V)0.110-3mol 则样品中硫离子含量为:2nMSm()100%= 125.00V0.1000 322m 1000()100% 答案:浅蓝色至无色;125.00V0.1000 322m 1000()100%。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重点考查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易错点:第(2)小题第问没有注意焦炭过量生成CO; (3)关系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 9.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g)= (g)+H2(g) H1=100.3 kJmol 1 H2(g)+ I2(g)=2HI(g) H2=11.0 kJmol 1 对于反应:(g)+ I2(g)=(g)+2HI(g) H3=_kJmol 1。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起始总压为 105Pa,平衡时总压增加了 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_Pa。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标号) 。 A通入惰性气体 B提高温度 C增加环戊烯浓度 D增加碘浓度 (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 。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Ba 点的反应速率小于 c点的反应速率 Ca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 b 点的逆反应速率 Db 点时二聚体浓度为 0.45 molL1 (4)环戊二烯可用于制备二茂铁(Fe(C5H5)2结构简式为) ,后者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等领域中。二茂铁的电化学制备原理如下图所示, 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溴化钠 (电解质) 和环戊二烯的 DMF溶液 (DMF为惰性有机溶剂) 。 该电解池的阳极为_,总反应为_。电解制备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原因为_。 【答案】 (1). 89.3 (2). 40 (3). 3.56104 (4). BD (5). CD (6). Fe 电极 (7). Fe+2+H2(Fe+2C5H6Fe(C5H5)2+H2) (8). 水会阻碍中间物 Na 的生成;水会电解生成 OH,进一步与 Fe2+反应生成 Fe(OH)2【解析】 【分析】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2)利用差量法计算转化率;三行式法计算平衡常数;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3)通过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状态的形成分析 A、B、C 选项,D选项观察图象计算; (4)根据阳极:升失氧;阴极:降得还进行分析确定阴阳极;根据题干信息中 Na元素的变化确定环戊二烯得电子数和还原产物,进而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 Na与水会反应,Fe2+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沉淀。 【详解】 (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反应H=89.3kJ/mol; 答案:89.3; (2)假设反应前碘单质与环戊烯均为 nmol,平衡时环戊烯反应了 xmol,根据题意可知; (g)+I2(g)= (g)+2HI(g) 增加的物质的量 1mol 1mol 1mol 2mol 1molxmol 2n20% 得 x=0.4nmol,转化率为 0.4n/n100%=40%; (g) + I2(g)= (g)+ 2HI(g) P(初) 0.5105 0.5105 0 0 P 0.510540% 0.510540% 0.510540% 110540%P(平) 0.3105 0.3105 0.2105 0.4105 Kp=525550.4 100.2 100.3 100.3 10()=3.56104; A.T、V一定,通入惰性气体,由于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无影响,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 A错误; B.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环戊烯转化率升高,故 B正确; C增加环戊烯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环戊烯转化率降低,故 C 错误; D,增加 I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环戊烯转化率升高,故 D 正确; 答案:40%;3.56104;BD; (3)A.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越多,则 T1v(逆),a点反应物浓度大于 b 点,故 a 点正反应速率大于 b点,故 C 正确; D.b 点时环戊二烯浓度由 1.5mol/L 减小到 0.6mol/L,减少了 0.9mol/L,因此生成二聚体 0.45mol/L,故 D正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答案:CD; (4)根据阳极升失氧可知 Fe 为阳极;根据题干信息 Fe-2e-=Fe2+,电解液中钠离子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得环戊二烯得电子生成氢气,同时与亚铁离子结合生成二茂铁,故电极反应式为 Fe+2=+H2;电解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因为中间产物 Na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亚铁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答案:Fe电极;Fe+2=+H2(Fe+2C5H6=Fe(C2H5)2+ H2) ;水会阻碍中间物 Na的生成;水会电解生成 OH-,进一步与 Fe2+反应生成 Fe(OH)2。 【点睛】本题以能力立意,考查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创新意识和学科价值,易错点第(2)小题平衡常数计算;第(4)小题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0.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 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 ,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 1%5%、单宁酸(Ka约为 104,易溶于水及乙醇)约 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 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 1 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 3顶端时,经虹吸管 3 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题: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1中,研细的目的是_,圆底烧瓶中加入 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_。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_。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_。“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_(填标号) 。 A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