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流失现状分析及法律对策(共2719字).doc
-
资源ID:16472044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有资产流失现状分析及法律对策(共2719字).doc
国有资产流失现状分析及法律对策(共2719字)摘要:如今,国有资产流失状况非常严重,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家经济建设资源损失的重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不利因素。这种情况的出现跟我国正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非常时期有关。转轨引发的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旧管理模式及观念产生的冲突层出不穷,从而造成了国有资产管理的难度与漏洞,而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源是国有资产或者国家所有权的基本特性等诱发的相关问题。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现状;法律自从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主动探索可以更好的解决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做股份制跟股份合作制度之后,有的地方就有了国有资产随意处理的情况,进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因此,解决国有资产的有关问题需要加快步伐。一、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因素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是说国有资产有关管理人员跟经营人员有意或者处理不当,违反了法律法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现在,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出现了许多模式跟方法,大体有国有:股份制度改造跟拍卖的时候流失的文物;用破产的方式伪装逃避还债的现象;在产权交易的时候,有关机构故意说低价格;借着合资的名义进行赚钱;决策不当,导致许多国有资产流失;有的公司负责人跟工作人员运用权利进行受贿。(一)监管制度缺失。第一,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国有企业革新过程里,扩大经营自主权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推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进入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多年来很多企业的革新都只注重形式上的革新,缺乏应有的约束与管制,所以,通常企业出现改制的情况,就伴有国有资产不受监管的现象出现,如:监管单位职能不明确,资产管理部门排查不到位,工作责任互相推搡,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综合原因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二,执法力度不够,惩罚监督力度不足。2004年,郎咸平就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痛斥国企改革中的弊病,质疑某些企业趁机侵吞国有资产,并指出某些地方推行的“民进国退”式改革进入误区,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导致执法部门对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处理有畏惧情绪跟不作为的行为思想,从而让国有资产流失案件频发,私吞国有资产的违法行为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在税收征收方面也存在因执法力度不足,不法分子利用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与外商及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里应外合,伪造产品,销售发票,开具假完税发票等手段进行偷税、漏税、骗税的情况,进而造成税收流失的情况。第三,经营业绩考核、职务升迁与失误问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现在大部分企业的资产管理者多数是由行政管理人员兼职,工作业绩通常对自身的发展影响不大,因此资产管理者并没有对工作的热情与动力1。(二)管理者素质低。作为国有资产的管制人员,自己的能力素质决定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状况。一是拥有长期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一般年龄都比较大,业务水准偏低,缺乏市场的领导能力,决策不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第二是国有企业薪资制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导致一些干部利用职务来谋取利益,在职位调整的时候,给自己跟家人谋取私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点建议(一)完备法律,增强法律规定。目前,国家针对国有资产管理立法的行政规章制度主要有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等,但还没有正式出台国有资产管理法。这些条例因为缺少基本法的规定而出现了重复跟矛盾的地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创新与完善。所以,建立完备的立法体制,一、需要制订相关法律条款来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法。二、加强对有关法律的保护,国家刑法对资产的维护跟对犯罪主要范围定义太过狭窄;刑法维护更新过慢,对新出现的不遵守法律的行为没有及时处理;对国有资产的法律维护形式过少,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条款,如:增加犯罪行为的类型,增大犯罪的主要单位等等三、制定跟国有资产联系比较多的有关规定,进而改善实践中没有法律可以依靠的情况。落实国有资产流失案件处理的职能部门2。正确认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意义。明确规定产权交易主体、决定权跟审批权等法律制度,逐步的进入法制化轨道。四、修正操作性较弱的规定。真实操作比较差,因此,需要对已经存有的国有资产的管制这方面的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备跟更新,提高真实实践能力3。(二)完备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力度。依据国家十五大报告里提出来的完备企业国有资产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监督法律法规的整改废弃任务,依照规定程序修改完备企业国有资产等法律条文里跟企业国有资产相关的规定,让国有资产得到最根本的保护,增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任务。(三)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多多任用政治坚定、业务能力比较强、作风良好的才干,更好的填充监督管理的力量。改良监督管理团队的知识构造,注重对相关团队的整体素质跟专业素质的提高。增强对监督管理团队的考察,成立一个高效率的机制,强化监督队伍履职保障。有专家提出,要不断的完善国有资产管制制度。让国有资产改制跟产权转让更加规整,以免出现资产流失现象,保护资产管理者的合法权利4。三、结语国有资产是建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前提下,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资产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我国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了当前企业革新、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参考文献1王晓静.防范国有资产损失的对策与建议J.煤炭经济研究,2017(10).2任士伟.对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相关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2016(3).3刘柏林.国有资产管理创新的路径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6(2).4张海燕.谈对国有资产“合法化”流失的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5(32).第 5 页 共 5 页